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高幹學校,亦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地之一。《暴風雨的記憶 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所記錄的,正是於1965-1970年期間發生於北京四中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書中的回憶文字,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記述了這場暴風雨中的個人經歷。
本書作者包括陳凱歌、秦曉、牟志京、北島、劉輝宣等,他們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熟悉的名字,也曾是北京四中的學生。他們描寫了在這動盪年代中於北京四中不同角落所發生的人和事,有些敘述往往會溢出校園以外。書中並刊載了超過50張由作者提供的珍貴相片,讓讀者更真實地走進那些場景,更深地感受這一場暴風雨。
作者及編者北島表示:「為了盡量容納當年不同的視角和立場,我們特別選取了當年具有代表性或爭議性的人物,同時也兼顧不同類型的角色,但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未能盡如人意。但願今後會有更多的當事人加入進來,完成對這場暴風雨的共同記憶。」
暴風雨過去了,如果連什麼記憶都沒留下,我們不僅愧對自己,也愧對我們的後代------所以有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關於北京四中的回憶文字的結集。十八位作者曾是北京四中的學生,均屬所謂“老三屆”,即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初中和高中畢業生。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六年“文革”爆發時,“老三屆”的年齡大約在十三歲到二十歲之間,正值青春年少。
北京四中是北京乃至全國最有名的中學之一,曾處在暴風雨的中心,在這小小的舞台上,展開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場景。這些回憶文字,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記述了這場暴風雨中的個人經歷。有些敘述往往會溢出校園以外,因為暴風雨是沒有邊界的。記憶往往具有模糊性、選擇性及排他性,在這個意義上,沒有所謂“歷史的真實”,或者說,“歷史的真實”存在於不同的記憶的重合、錯位與對立中。
“文革”時,四中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一向以教育的質量聞名。“文革”以前多年,四中的高考升學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考上四中,等於進入高校的勝券已經在握,因此,這座學校成了男生競爭的目標,就是很自然的事。同樣自然的是,勝者之中相當一部分是黨政軍高級官員的子弟,更有一些是元勛之後。雖然四中不乏刻苦攻讀的平民子弟,但幹部子弟由於其數量和影響,不能不主導了當時的校風。
北京四中既是“貴族”學校,又是平民學校。這其間有一種內在的分裂,這分裂本來不怎麼明顯,或許被刻意掩蓋了,而文革把它推向極端,變成鴻溝。
“造反”、“破四舊”、“抄家”和“打流氓”這四件大事,構成紅衛兵運動的高潮,貫穿始終的是“鼓吹血統論”和“死保劉少奇”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主題。紅衛兵運動以“衝擊公安部”事件告終,此後一直處在被歷史清算的地位上。這構成了北京紅衛兵歷史的基本脈絡。
本書特色
★ 作者包括陳凱歌、秦曉、牟志京、北島、劉輝宣等知名人士,都曾經歷文化大革命,也曾是北京四中學生。
★ 特別收錄50張以上珍貴照片,讓讀者更能貼近歷史。
作者簡介
北島
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講座教授。其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及榮譽。近年出版的中文書包括詩集《零度以上的風景》、《開鎖》和散文隨筆集《藍房子》、《午夜之門》、《時間的玫瑰》和《青燈》等。
曹一凡
北京四中六八屆高一 (五) 班學生。一九四九年生於四川成都,在北京長大。一九六五年考入四中。一九七一年八月分配工作,做燒火工,先後做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有專利成果若干。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工作與生活變動,此後在中關村經營電子科技公司。
維一
即黃其煦,北京四中六六屆初三 (一) 班學生。一九六九年先赴內蒙古阿榮旗農村挑水種莊稼,後去雲南西雙版納農場砍樹栽橡膠。一九七二年回京閉門讀書。一九七六年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看大門。文革結束後,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後到德國科隆大學繼續研讀。一九八九年後,至美國哈佛大學及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訪學。現任職美國聯邦儲備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