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秦漢兩代是帝制中國的開創時期,其特色是大一統政府之創建。此時期以皇帝為首的單一權力帝國,首次將黃河、長江流域等不同文化傳統置於統一帝國的行政系統之內。許倬雲教授認為文官體系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在列國建立起來,至秦始皇時代發展為龐大而有效率的文官制度。漢承秦制,中央政府實行三公九卿分曹治事,地方普遍施行郡縣制,縣以下設鄉、里,居民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互相牧司,帝國的權力滲透至每家、每戶。漢帝國直接支配編戶民,以血緣為紐帶的聚落,隨著鄉、里組織的深化,逐漸融入帝國的行政區劃之內。先秦的宗族勢力逐漸退減,尤其是地方大族壟斷鄉曲、魚肉百姓的情況,因漢帝國積極打擊地方勢力而受到壓制。
雖然漢帝國成功建立大一統政府,但國家與社會的二重結構仍然存在。統治者如何把權力滲透至社會的基層?帝國建構的政治制度、律令制度、儒家思想的意識形態等諸方面落實至社會層面上產生怎樣的反響?錯縱複雜的地方社會是否排斥帝國的權力?帝國制度的具體內容與運作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是否存在差異?區域差異,內郡與邊郡,中央與邊陲,比二重結構的社會更複雜、更立體。研究秦漢帝國歷史的學者長期關注各種制度的形成與運作,以及其對社會秩序的影響。為了讓學界有更嗯入的交流和探討,2010年5月5日至7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辦、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 Civilization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協辦一個題為「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的國際學術會議,經過與會者的反復思考、互相砥礪,會議的部份成果構成本書的雛形。本書結合共同關注此議題的論文共二十篇,探討秦漢兩代的政治權威、支配制度,以及社會、經濟、民間信仰等問題。
歷史問題必須依靠史料來解決,前輩學者青燈黃卷,耗盡一生精力研究文獻材料,從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自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以後越來越多學者悉心蒐集碑刻文字,清代學者收藏石刻更不遺餘力,嚴耕望的《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運用兩漢碑刻文字,並結合正史資料,重建漢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全書嚴密結構,言必有據,是我們後學的典範。近六十年,新出土的的考古文物,又把漢史研究推進新的高峰,當中秦漢以至三國時期的簡牘、帛書、漢磚、壁畫,對秦漢帝國的政治、社會、經濟、交通、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編戶民的生活,以及漢帝國與西域的關係等各個方面,都提供極為有用的史料。新史料補充和糾正過去的史實和史觀,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解決舊問題及提出新問題。本書學者利用新出土資料探討漢帝國的制度與社會秩序,明顯反映這種研究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