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神學,是為了研究神學,同時也是為了引導讀者從事這項工作。作者簡單地敍述當前宗教及其學術現狀,以及在此背景下的神學與宗教研究,然後選擇了幾個關鍵的神學問題,作為神學思考的例子。再後,詳加分析那些導向神學思考的文本、經文和傳統的運用,以及歷史研究的性質、體驗的進路、理解、認知、證成智慧的絕對重要性。
作者簡介:
David F. Ford
劍橋大學教授,著有Jubilate: Theology in Practice (Daniel W. Hardy合著), Meaning and Truth in II Corinthians (Frances M. Young 合著), The Shape of Living: Spiritual Directions for Everyday Life, 編著The Modern Theologians: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The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譯者簡介:
李四龍
專業譯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轉型之中的神學與宗教
神學,最寬泛地說,是要思考各種宗教及其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在下一章要對學院神學( academictheology )給出更為準確的定義,但現在是要指出這個領域的研究範圍。
在世界人口中,大約有四、五十億人直接參與世界幾大宗教,其他許多人也受到了這些宗教的影響,或者對它們所提出的問題感興趣。媒體對宗教抱有極大的熱情,通常是說些壞消息(當然,他們這樣做,也情有可原)。在世界的熱點地區,或其他相對緩和的地區,許多( 可能是絕大多數)衝突有着重要的宗教向度。我在此刻寫作之際,就能回想起過去幾個月來的新聞故事,它們牽涉到各個地區問題的宗教事務,譬如在北愛爾蘭、法國、前南斯拉夫、前蘇聯的許多地區、中東、中國及其西藏地區、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美國、墨西哥、薩爾瓦多、巴西、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及、尼日利亞、南非、盧旺達、布隆迪和肯尼亞等。
這還不過是冰山一角。在如此之多的世人中間,宗教何以會引起如此之多的爭論,何以會變得如此重要?當他們發現一種宗教瀕於危險時,就會發動戰爭、忍受苦難,付出巨大的犧牲。這個答案就關係到如何從整體上型塑生活。顯然,在各種不同的社群( communities ) 或個體生活裏,宗教多少能夠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它通常能同時型塑許多層面的生活。多少世紀以來,這些主要的世界信仰影響了整個人類文明,並且與不同的文化、經濟和政治體制相安共存。就個體而言,宗教的參與經常會影響到他們如何看待現實,影響到他們相信或思考甚麼東西、怎樣去感受和行動、和誰結婚,以及其他所有關係到認同( identity ) 的重要事情。
假使情況誠然如此,那麼,無怪乎宗教之間會有無休無止的爭論。暴力犯罪最多的場所是家庭,這個場所通常聚集了人們最深的感情、最近的關係和最強的約束。宗教用來支配人的方式,和家庭生活有着許多的相似性,並對他們的成長與行為方式至關重要,既有壞的影響,也有好的影響。「至善的腐化是至惡」,所有這些事情表明,許多東西會引發最為可怕的錯誤。它們如果沒有如此深刻地觸及我們,也就不會有這樣大的破壞力。
宗教也像家庭一樣,它的許多後果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幾乎使人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是那些已放棄他們的家庭或信仰的人,通常還會受其影響為了獲取一種滿意的生活,逐漸地也需要另一種類似家庭或信仰的東西。對於這些出現了信仰危機或者正在轉變信仰的人來說,他們想要努力解決這些大問題,因此,不可避免地就要面臨最寬泛意義上的神學。
有些主要在家裏持有某種信仰的人,也會有他們的大問題。全世界的宗教擁有數以百萬計的實踐者,專心致志地實踐他們的信仰及其意涵。那些總是會冒出現的問題,要麼沒有現成的答案可找,要麼會有一系列可能的答案。上帝(或安拉 Allah,或某種信仰所用的任意一種相應的名稱),如何介入今天這個世界,如何介入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應當教會孩子們甚麼東西?安樂死( euthanasia )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錯的呢?在家庭、學校、工廠和軍隊裏,我們應當保持怎樣的道德標準?現代科學為我們的信仰說明了甚麼?我們對於罪惡( evil )有沒有一種解釋?我們如何理解死亡?甚麼是我的天職?我怎樣來解釋經文呢?我應當聽從甚麼權威,應在多大程度上聽從?我們對待金錢應當有甚麼態度?祈禱和崇拜應當有哪種優先權( priority ) ?如何證實、深化我們所信仰的真理?
所以,個人的境況不管怎樣,就某個信仰社群及其機構而言,神學問題就很有可能出現。
第一章
導論:轉型之中的神學與宗教
神學,最寬泛地說,是要思考各種宗教及其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在下一章要對學院神學( academictheology )給出更為準確的定義,但現在是要指出這個領域的研究範圍。
在世界人口中,大約有四、五十億人直接參與世界幾大宗教,其他許多人也受到了這些宗教的影響,或者對它們所提出的問題感興趣。媒體對宗教抱有極大的熱情,通常是說些壞消息(當然,他們這樣做,也情有可原)。在世界的熱點地區,或其他相對緩和的地區,許多( 可能是絕大多數)衝突有着重要的宗教向度。我在此刻寫作之際,就能回想起過去幾...
作者序
本書是為那些希望管窺神學門徑的讀者而寫的。我們要向他們介紹,歷代尤其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提出的或回答的各種問題。
我們如果不是最先探索某個問題,那麼,向關注該問題的先輩學習,就會變得很有意義。只要我們對神學略知一二,就不難發現這樣一類有趣的社群:多少個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的這群男人女人,都在努力解決我們的問題,或者提出我們未曾想過的新問題、新回答。學生們在了解我們現在或其他時期的大思想家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反應,「他們就是針對我們而說的」。但這句話也常能聽到:「真怪!這有甚麼意思?別人就怎麼會想到這些東西?」我希望,到本書結尾時,讀者不僅能體驗到這些反應,而且也能學會超越他們的方法。「這看來是真的!」「這決不可能是真的!」這兩種極端的反應,實際上都是研究神學的出發點。這意味着,它們會激勵我們想得更加深入,可以調動我們所有的資源,包括那些已被想得最充分的問題。許多人對神學問題非常着迷,但卻終其一生也不知道那些能讓他們想得更學理化、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資源。本書旨在給讀者提供一次機會,好讓他們想得更透徹一些。
本書介紹神學,最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神學,同時也是為了引導讀者從事這項工作。有些導言是從問題開始的,涉及到研究神學的可能性或方法論──討論其中涉及的推理或認知的種類,或者所需要的技能。這些內容雖說重要,但我還是把它們放在本書的結尾部份。在此之前,我要完成兩件事情。第一部份,簡單地敍述我對當前宗教及其學術現狀的看法(就在這篇「導論」的其餘部份),以及在此背景下的神學與宗教研究( 在第二章) ;然後在第二部份,我選擇了幾個關鍵的神學問題,作為神學思考的例子加以研究( 第三至七章) 。在此之後,我才詳加分析那些導向神學思考的東西:文本、經文和傳統的運用,歷史研究的性質,體驗的進路,理解(understanding ) ,認知( knowing ) ,證成智慧的絕對重要性( 第八、九章) 。第四部份( 第十章)是結束語,展望即將進入的第三個千年的神學,還需要對此作了簡短的預言。
究竟要把神學定位在一個主流傳統裏,還是把它引入多個傳統裏,我對這個問題已經尋思良久。在決定把討論集中在基督教神學時,我已權衡過各種考慮。首先出於非常實際的原因,本書是一本「入門」讀物。宗教至少和語言及其相關文化一樣的複雜,也一樣的多樣,一樣的悠久,很少有人希望一本入門讀物同時覆蓋幾門宗教。我的原則,因此是盡量弄明白一門「語言」,而不是蜻蜓點水,最終也不過一知半解。在這套叢書裏,有些書論述猶太教、佛教和伊斯蘭教,但是,本書並不是基督教導論,而是要在它們梳理自己信仰裏的思想的基礎上有所補充。第二,在捕捉所謂神學思考的感覺時,有用的是具備某些相通的框架,而不是在每次介紹一個新話題時就要另起爐灶。這種做法會讓我們做得深入一步,章節之間會多一些聯繫,到我們表述第八、九章時,在涉及不同的經文、傳統和知識框架時,就能避免一項近乎不可能的複雜工作。第三,基督教是最大的世界宗教( 目前的規模估計起來出入很大,但很可能在十二億五千萬到十五億信徒之間) ,迄今為止,它擁有數量最多的教師和學生,專攻高級教育機構裏的神學,它能通過現代性的意蘊( 下文對此有所界定),進行深入的神學思考(這方面可能只有猶太教堪與比肩) 。最後,基督教神學是我個人的學術專長。
所以,本書的神學思考,主要是通過基督教的例子,但在涉及其他的傳統,以及不同傳統的思想家之間富有成效的交流時,我也盡量通過思想比較的方法,從事神學思考。
本書是為那些希望管窺神學門徑的讀者而寫的。我們要向他們介紹,歷代尤其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提出的或回答的各種問題。
我們如果不是最先探索某個問題,那麼,向關注該問題的先輩學習,就會變得很有意義。只要我們對神學略知一二,就不難發現這樣一類有趣的社群:多少個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的這群男人女人,都在努力解決我們的問題,或者提出我們未曾想過的新問題、新回答。學生們在了解我們現在或其他時期的大思想家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反應,「他們就是針對我們而說的」。但這句話也常能聽到:「真怪!這有甚麼意思?別人就怎麼會想到這些...
目錄
vi 圖片鳴謝
第一部份 領域的描述
3 第一章 導 論:轉型之中的神學與宗教
19 第二章 神學與宗教研究:如何型塑這個領域?
第二部份 神學的歷險
39 第三章 沉思上帝
59 第四章 崇拜與倫理學:在上帝面前生活
83 第五章 面對罪惡
103 第六章 耶穌基督
129 第七章 拯救的範圍與強度
第三部份 技能、學科和方法
155 第八章 撫今追昔:文本與歷史
177 第九章 經驗、知識和智慧
第四部份 前 景
207 第十章 新千年的神學
215 推薦閱讀書目
vi 圖片鳴謝
第一部份 領域的描述
3 第一章 導 論:轉型之中的神學與宗教
19 第二章 神學與宗教研究:如何型塑這個領域?
第二部份 神學的歷險
39 第三章 沉思上帝
59 第四章 崇拜與倫理學:在上帝面前生活
83 第五章 面對罪惡
103 第六章 耶穌基督
129 第七章 拯救的範圍與強度
第三部份 技能、學科和方法
155 第八章 撫今追昔:文本與歷史
177 第九章 經驗、知識和智慧
第四部份 前 景
207 第十章 新千年的神學
215 推薦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