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博覽會建築師,公開運籌耀眼輝煌的白城奇蹟;一位是連續殺人犯,私密打造毛骨悚然的魔鬼基地;一位是推手,一位是兇手……兩個人物,兩段故事,帶我們回到廿世紀前夕,芝加哥崛起的歷史時刻,光明與黑暗,同時上演。
1890年2月14日,美國政府宣佈芝加哥通過徵選,正式取得1893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資格,令全市市民興奮不已。前一年的巴黎博覽會,代表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在國際間出盡鋒頭,美國人自認無論在工業技術與藝術素養都與大西洋對岸不相上下,於是,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成了美國人要揚眉吐氣的絕佳場合。
Daniel Hudson Burnham曾與合夥人在芝加哥建造了史上第一座摩天大樓,但博覽會的籌建卻異常棘手。在距離開幕只有26個月的時間內,他必須從無到有打造一個代表美國成就的博覽會。然而,沒有合適的土地、不同派別的建築師意見不一、籌建的資金不足,這些問題都讓Daniel Hudson Burnham傷透腦筋。好不容易召集了美國建築界的黃金陣容、並募集兩萬名工人傾全力趕工,建物群外表全都漆成了白色。但就在開幕的前一週,美國遭遇史上最劇烈的經濟蕭條,還沒完全蓋好的展廳、六個月展期必須吸引的參觀人潮又該如何因應?
在芝加哥取得博覽會資格的慶祝聲中,自稱是藥劑師的H.H. Holmes來到芝加哥市荒涼的英格蘭高地區。當荒蕪的土地被劃定博覽會場地,開始大興土木,H.H. Holmes也就近蓋了一棟外表怪異、歪斜的樓房,準備在博覽會期間作為旅館對外營業,名喚World’s Fair Hotel。許多看上收費低廉而投宿、準備參觀博覽會的年輕女性,紛紛失去了蹤影。H.H. Holmes被警方逮捕時,完全不承認自己犯下連續殺人案件,但媒體統計約有兩百件失蹤 / 死亡與他有關。後人檢查這座旅館建築物,發現其中不僅有多個秘密房間,還設置了一條隱密的木頭斜坡從三樓直通地下室。更駭人的是,地下室放置著一個巨大的焚化爐,金屬拉門內隱約印著一位女性的手掌痕跡……
(中文版2007年8月由漫遊者文化出版)
得獎榮譽
本書曾獲2004 艾倫坡獎真實犯罪類(Edgar Award Winner for Best Fact Crime) ,並入圍2003美國國家書卷獎非文學類決選名單。電影版權已售出,目前正在籌備拍攝,預計2009年上映。
作者簡介
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
美國資深記者,以獨特的觀點挖掘出美國史上幾段充滿戲劇性的生命故事,並以活靈活現的細節重建細節,出版過多本充滿敘事張力的佳作,包括《艾瑟克暴風雨》(Issac’s Storm)、《雷霆殺機》(Thunderstruck),皆登上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曾任華爾街日報與時代雜誌的專題報導寫手,目前仍繼續供稿,作品散見紐約客、大西洋月刊、HARPER’s等雜誌,並開課教授紀實寫作,與妻女定居於西雅圖。
從小立志寫作,大學畢業後先在出版社打雜,以為這樣就能接近作家之路,之後進修了新聞研究所的課程,然後在華爾街日報工作,逐漸厭煩報刊的寫作工作,開始寫自己的書包括The Naked Consumer, Lethal Passage,直到1999年出版的《艾瑟克暴風雨》才讓他獲得評論者和讀者的一致好評。以寫作紀實性的敘事作品為樂。
媒體書評推薦
「一本爆發力十足、抽絲剝繭的書…冷酷地熔合歷史和娛樂,賦予這一本非虛構的書一種小說的戲劇效果…真實比虛構更詭譎,並不令人難過。」
──《紐約時報》
「如此之棒,你會發現自己在自問,怎麼你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些事情。」
──《ESQUIRE》
「又一本探索美國歷史的成功之作……拉森技巧高超地以世界博覽會的內容來平衡可怕的細節。」
──《今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