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愛還是哀悼,都不會結束,也不該遺忘。
讓我們在生死攸關的痛苦中,也不說再見……
竭盡全力書寫生命
國際曼布克文學獎得主韓江最新力作
「這本小説的背景是在講述濟州四三事件的歷史悲劇……如果說寫《少年來了》時,噩夢或死亡深入我的內心經歷,那麼寫這部小說時則是自己從死亡走向生命的經歷。我認爲這本小說拯救了我。」――韓江
◆
「印象派」作家韓江,擅長用最冷靜的文字描繪出最熱切的情感,
這次她透過各種文學的象徵、隱喻和對比,結合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
直面殘酷的歷史傷痕,並從中提煉出至高無上的人類之愛。
她要告訴我們:
「記得」不只是為了伸張正義或重新開始,
歷史不會只停留在過去,
那些質問人類本性的事件儘管可怕,卻與我們的現在相連。
•••
小說家慶荷自從寫了一本描述屠殺的書之後,就開始做噩夢。她曾經計劃和攝影師朋友仁善一起拍攝和夢境有關的紀錄片,但後來仁善爲了照顧母親而回到濟州島。
冬季的某一天,因意外住院的仁善,請求慶荷立即前往濟州的家裡照顧她的小鳥。慶荷在暴風雪中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仁善的家,她在那裡看到了仁善的家族史,那是七十多年前在濟州發生的平民大屠殺:濟州四三事件。
仁善的父親因失去全家人而悲痛欲絕,但還得在監獄裡度過十五年;她的母親則同時失去父母和妹妹,連哥哥也生死未卜,只能和姐姐兩個人相依爲命。在屠殺之後,仁善的母親爲了尋找哥哥的行蹤,數十年來沒有放棄進行平靜的抗爭……
在暴雪中孤立的黑暗房屋中、在微弱的蠟燭下、在光與暗之間、在成千上萬永恆緩慢下降的雪花中,她們懇切地思念已經不在這裡的人。
「不是韓江選擇素材,而是素材選擇了韓江。」――文學評論家申炯哲
本書中文版由漫遊者文化出版
THE NEW NOVEL FROM HAN KANG, WINNER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Han Kang’s] intense poetic prose . . . confronts historical traumas and exposes the fragility of human life."--The Nobel Committee for Literature, in the citation for the Nobel Prize
"Unforgettable."--Hernan Diaz
Han Kang’s most revelatory book since The Vegetarian, We Do Not Part tells the story of a friendship between two women while powerfully reckoning with a hidden chapter in Korea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