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圖書簡介】
安徒生童話《豌豆上的公主》的結尾寫著:注意!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這個虛擬的童話描述了每一個時代中,每一個人都曾經歷的故事!
筆者積畢生履歷和感受,創作了以第三人稱—胖子和第一人稱—卜一為中軸(pivot)的師友共處、悲歡離合、世態炎涼與社會百態的故事,呈獻給讀者。希望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並尋回其童年的歡樂、成長中起伏的記憶,以及對世態的感受。
相信本書中許多虛構的成分,包括人物、事蹟,或許有與讀者經歷相近、相似之處;果真如此,這肯定是巧合。
【林中明/序】
滿紙嬉謔言,胖瘦二人轉。憶昔旭日下,不覺夕霞晚。
卜一先生是著名的太平天國研究學者,又是劍及履及、眼到腳到的“地理歷史”家,和世界旅遊文學的成功作者。這次工程師出身的歷史學家,忽然“變臉”寫“小說”,此書幾乎也走上「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文路。讓他的新粉絲和老同學,一起“跌破眼鏡”。甚至還有老同學鄭重地申明,如果不修改有關他的某些文字,一定要把卜老告將法院去!
我則認為,這是因為天下好書奇文,必然虛實並用,〈夸飾〉(《文心雕龍》)其辭,因此好小說的人物纔能鮮活,以致於常常「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所以天下小說文字,不能全當真,也不能全當假。可以移情入戲,但不必對號入座。作者自家寫得過癮,拍案叫絕,然而讀者“友人”卻難免慨嘆「都云作者癡」,以致於陷於落霞與孤鶩齊飛,內憂與外患共至的“熱力學”境界。卜一先生大嘆人心不幽默,“正解人難得”,此時纔體會「誰解其中味﹖」的滋味。於是找我為他作序,疏通民怨。
為名家奇書作序,譬如婚禮上為大美女或女強人做伴娘,過猶不及,最是難為。但是卜一先生點“明”作序,也有幾個不可替代的原因:
第一,初一考入“名校模範班”時,我座號22,坐在他29號的前座。所以我是“前修”,他是“後學”。他老兄的三言二行,我最清楚,資格不在“脂硯齋”之下。
第二,因為我的座位在班上居中,天縱“中庸之道”。班上前段、後排的聲聞舉動,嬉笑怒罵,我兼而曉之,多得“不隔”之資訊。
其三,高中時期,“胖子”和“卜一”二兄,都在我的座位鄰近後方。他們胖、瘦二子的“二人轉”笑話比賽,我常作裁判。所以此書中的一些“笑話逸事”,我大多能辨其真假虛實。
其四,胖子雖幽默,好拳腳,但是知禮儀,明是非,乃本班英雄人物。胖子驟逝時,我曾作詩撰聯,墨書四幅以弔之 。所以為卜一先生命我為《胖子正傳》作序,只好當仁不讓。
《胖子正傳》一書,其實是卜一先生刊於《傳記文學》第九十八卷第三期,二O一一年三月號《憶師大附中的崢嶸歲月-讀高準學長「重憶少年時」隨感》的兄弟篇。〈憶師大附中的崢嶸歲月〉是一篇“發揮正義感青年精神”,挺身而出,為附中全體師生,批駁高準學長《重憶少年時—我對師大附中的回憶》一文中,內容不實的負面感性文章。但是受到編者和篇幅的限制,許多更有趣味的逸事,不能盡寫。所以才有這本以“胖子”半世紀的奇言趣事為軸,胖、瘦二兄的對話為“二人轉”,把班友、校友、師長的趣事,和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世態炎涼與社會百態”,借《胖子正傳》為平台,以奇事為正史。
然而卜一兄效法太史公寫正史之餘,也寫列傳。由於筆端常帶感情,嬉笑怒罵,不待隔代而寫人事、野史,大大驚嚇若干“被”入“傳”,恐怕寶事、放言,不幸“永垂不朽”的同學。而此書文章手法,雖多實有而常虛擬,似批而讚,似讚隱批;似諷而譽,似譽藏諷;似《水滸》而插《石頭》,用蒙太奇手法,起承轉合,借“胖子”之口手,「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訴心中之不平,感數奇於千載。」(李贄《焚書•雜說》)大似韓文忠公道貌岸然,竟忽爾寫〈毛穎傳〉,歐陽文忠公正襟寫正史,卻私下弄艷詞。這讓老同學瞠目頓足,不以為然者大有人在,而「見者聞者,亦有切齒咬牙,欲殺欲割,而終不忍藏於名山,投之水火。」(李贄《焚書•雜說》)於是乎,卜一先生忍痛揮淚斬文章,變易諸人姓名,以“片假名”、“平假名”說“半假事”、“半真事”。此書原文恐二十萬言,今刪至五萬言,亦可謂“瘦子書”也。
記得前賢陶靖節寫〈閑情賦〉,昭明太子嘆曰“白璧微瑕”,而東坡笑曰「小兒強作解事」。韓文忠寫〈毛穎傳〉,學生多痛諫之,眾人皆大笑之。桐城姚鼐論〈毛穎傳〉引張廉卿之言曰:「遊戲之文,藉以抒其胸中之奇,洸洋自恣,而部勒一絲不亂,後人無從追步」。想百年之後,昔之榮辱虛實俱隨大江東去,張三李四,盡皆符號。彼時文士,倘讀《胖子正傳》,或有拍案稱絕,為之考據“義理、文章”,如桐城姚派學者,亦未可知也。是為序。
林中明
2015年1月1日
美華藝術學會會長
中國《詩經》學會顧問
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特邀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