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恰到此當下的圖書 |
恰到此當下 作者:曾如是 出版社: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 出版日期:2016-06-01 規格:23*15.4*1.1cm / 平裝 / 188頁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這幾乎是天經地義的哲理。一個“活”意識,總是以第一稱做為自稱的認知,不是嗎?
「我」若不是“活”的,能有『第一稱』之義嗎?
舉個例,在2016年的台灣阿里山上一顆石頭,能自稱2016年即是它的『現在』嗎?不可能吧!
您親身覺知過:『現在』是,〝正〞落在您自己“不是活”的時間區嗎?當然不!「現在」、「此地」、「我」、「當下」不就是“活”的第一稱嗎?這麼關鍵的“活”,卻被物理學家所遺忘,怎不生「時流」之迷悶呢?
「正活」、「現在」、「此地」、「我」、「當下」總是巧妙的關聯在一起。本書首章即藉此“正巧”之巧機,激大眾對時間流起大疑,以深究「時流精義」之趣,故命書名為『恰到此當下』。
曾如是,1950年生,畢業於大同工學院電機系,成長於二戰後嬰兒潮的農村小孩,兄弟姊妹共十一位,排行第七。因身體稍嫌弱小,較粗重工作父親常不讓其接觸,自幼在眾多兄弟姊妹的扶持薰染下,蘊育了喜好獨自思維的習性。
高中二年級時在數學解析幾何的課程裡,被書中的一個『虛圓』的課題吸引,促發了一連串思潮,竟自我連想到對『時空』的好奇。到了高中三年級時,在一本正中書局出版(57年版)的物理教科書本中讀到:『吾人易知過去;難測未來』,頓時震撼了整個心!驚為天降的大奇!因為那正是作者所認為困惑他許久的『時間之〝流〞』的解答。它不只是時間『過去與未來之分別』的解答,更是迷惑世人的『時間之〝流〞』的謎解。這句震撼心靈卻不起眼的話,被作者當時喻為『牛頓的蘋果下落』。因此在高中臨畢業時給同學們寫的留念簿上,常題以『蘋果下落成定律,常情視為奇,自古有牛頓!』來勉勵同學們能從極平常中去思維,也可能發現大奇蹟。
作者久於『時間』觀念的研思,早在45年前即領悟到時間既沒有物理上的“流動”義,也沒有物理上的“靜止”義。曾參考多種物理學的科普書,企圖求得『時間』觀念的中心理哲,卻發現幾乎所有科普書都避談時間的這一「非物理上的“流動”義」,只是妄談「時空旅行」這類激情之事。於2012年間卻突然感悟到,可用感性的方式來表達時間這一「非普通物理的“流動”義」─『人生此當下,更得無次限,只是不記得!』。
如此的感性領會,作者自認為稍可撫慰人們被無情歲月之摧蝕而起的悲愴情緒,遂於2014年出版其第一本書《時間的野史》;自費出版的此書有礙於篇幅經費等限制,又於倉促間完成,其內容雖廣但覺其次第雜;於今,乃從前版的思想中精簡其要者,加予新想法的併入,以更為系統性地創作本書,俾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目錄
特註聲明
本書簡介:“恰巧”來到此當下
自序
〈第1章〉 恰到此當下
§ 1-1 時間軸
§ 1-2 時間的『現在』
§ 1-3 「現在」總是“恰到”「此當下」
§ 1-4 〝活〞即是「此當下」
§ 1-5 「事件」與「物件」要有觀念上的區別
〈第2章〉 模擬時間神秘之“流”的模型
§ 2-1 『一』 與 『區隔』
§ 2-2 如實“對應”出來的「意識線」
§ 2-3 「區隔」的意識單位
§ 2-4 『 一 』 的結構性
§ 2-4 .1 「不對稱」的意識結構
§ 2-4 .2 意識結構型態 與 信息深層義
§ 2-4 .3 「集體一致性結構」的靈魂向性
§ 2-4 .3.1 意識信息的「層次包含性」與 時間概念
§ 2-4 .4 當下信息
§ 2-5 探究時間“流”之秘
§ 2-5.1 憶知的親覺受(覺為自己)
§ 2-5.2 時間的非流與非不流
〈第3章〉 從物理哲學探討時間流
空時連續區(或時空連續區)
§ 3-1 為什麼會用“流”來形容時間
物理上的動與靜
§ 3-2 物理學家對時間“流”的困窘
§ 3-2.1 物理學家反對時間“流”的理由
§ 3-2.3 物理學家不認同「時間流」卻遇困窘
§ 3-3 物件觀點及事件觀點的「一」與「多異」
不是恰有「唯一」線性體系的「時間流」
§ 3-4 困惑物理學家的「因果」自然律
§ 3-5 活心時間模型 與 物理時間模型之對照
§ 3-5.1 〝活心〞 與 唯物
§ 3-5.2 時間之矢
§ 3-6 一個個意識單位的「意覺流」
處在『現在最新』位置
§ 3-7 深層意識的「時空」區別
「親覺受」的不證自明
〈第4章〉當下信息 與 覺受的等效
§ 4-1 覺受信息的等效
§ 4-2 「現在指標」可等效於〝我〞本尊
§ 4-4 以「信息語言」描述「物件觀點」的詞彙
「痕跡」即是信息
§ 4-5 時空距離 與 意識信息的對應
§ 4-6 現在指標 與 探討標籤 之於覺受的等效
〈第5章〉 “活事”的『人生觀』
局外分析者工具 ─ 現在指標 與 探討標籤
<第1回>感性: 時間的「絕對流」 與 「意覺流」
<第2回>感性: 人生此當下,更得無次限!
<第3回>感性: 相約於1950年
<第4回>感性: 終成空 與 親嚐親覺受
<第5回>感性: 天才、記憶、學習、忘記與信息
區隔、忘記,與信息之有無
<第6回>感性: 整體本具自在 與 依附
<第7回>感性: 時間與河流
<第8回>感性: 人生恰有「第一次 」?
<第9回>感性: 大自然時間
<第10回>感性: 一切境界“我”皆曾如是
<第11回>感性: 沒有〝活〞就沒有「事」
<第12回>感性: 事件觀點與自由意志衝突嗎?
<第13回>物哲: 藉探討標籤與信息解譯做時空旅行
<第14回>感性: 老友已逝,「去日自己」何曾獨存?
<第15回>感性: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第16回>感性: 當下活是從今世的『壽終』活過來的
<第17回>感性: 蔽 與 明
<第18回>感性: 情 與 景
<第19回>感性: 萬般帶不走 總是〝活〞隨身
<第20回>感性: 親嚐親覺受
<第21回>感性: 六朝如夢鳥空啼
<第22回>感性: 時間到!
<第23回>物哲: 時間過得真快!
<第24回>感性: 過去與未來的事,都可以『等』!
<第25回>感性: 任心自由行,恰到此當下!
<第26回>感性: 『不生不滅』與『永恆』
<第27回>感性: 「但願曾擁有 不求能長久」
<第28回>物哲: 夢之為『夢』
<第29回>感性: 過去非〝去〞, 未來不〝來〞
<第30回>物哲: 時流方向的迷思
<第31回>物哲: “死”錄影機 與“活”意識單位
<第32回>物哲: 因果連接
<第33回>物哲: 物理無法理解時間“流”的迷失
<第34回>物哲: 「未卜先知」的頻率觀念
<第35回>物哲: 禪堂之機
<第36回>物哲: 波與粒子的事件觀與物件觀
<第37回>物哲: 宇宙整體是在何時(局部)誕生?
<第38回>物哲: 事件間的串聯形式
<第39回>感性: 『這個當下 並不是您的全部』
<第40回>感性: 您我的個人內在世界,有共同值嗎?
<第41回>感性: 花耗“一段”時間
<第42回>感性: 『現在』是“我本尊”的別稱
<第43回>物哲: 熵不對稱性 與 靈魂向性
<第44回>物哲: 記憶 與 廣義相對論的孿生兄弟
<第45回>物哲: 信息沒有絕對的義
<第46回>物哲: 境 與 物
<第47回>感性: 自主 與 命定
<第48回>物哲: 分析者 與 意識結構型態
<第49回>物哲: 碰到的事 總是覺得巧
<第50回>物哲: 絕對空間 與 絕對時空
<第51回>物哲: 空時當量的比例係數
<第52回>物哲: 絕對信息 與 不確定原理
<第53回>物哲: 夢如人生
<第54回>物哲: 信認層次 與 直下『第一稱 』
<第55回>物哲: 時空連續區的『時間軸』
<第56回>物哲: 時間之矢 與 狹義相對論
<第57回>感性: 怎不“一直停”在那個時點來覺
<第58回>物哲: 個別覺 與 整體想
<第59回>物哲:無參考時間的物理相對動靜
結語
作者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