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眾裡尋他千百度之後的邵子/以玲(知名補習班國文老師)
認識邵子是在她大一的時候,我是學姊,她是中興湖文學獎的首獎得主,來跟她邀稿,小小的個子,整張臉漲紅到連耳根都紅了,我心想,不過就邀個稿,你害羞什麼?壓力有這麼大嗎?這是對邵子的第一個印象——害羞、不擅在生人面前說話。
一個害羞的天蠍,內心的澎湃、善感,幾乎以火山噴發的方式,訴諸文字。
邵子的文字,在大學時期即展現無比的細膩綿密,有其獨特的中國傳統的古典又有台式的樸實,擅長拿駢文的華麗滋味,來寫本土情事。年輕時的激情與血淚斑斑,皆化在中文人特有的詰屈聱牙回針縫式的文字裡。這是對邵子的第二個印象——悶騷、鍾情於文學的才女。
年歲與幻滅是拿來成長用的,邵子的文字軌跡,便是註解。
從大學得獎作品:〈斜風細雨不須歸〉,到第一本書《紗之獨舞》再到第二本書《大學校小教師》的題目,我們幾乎可以斷定,邵子漸漸褪去中文人的美文包袱。而作品內容,從少女的羞澀情事、為賦新詞,到為人師表後與爆裂青春的國中生鬥智收妖,我們看到靈魂的滋長,從本我意識到為他人付出,是最可貴的生命曲線。在這些作品中,不管是自我的或為他人的,邵子一逕以她最內在的真誠文字,訴說成長與幻滅而深深撼動讀者的心。這個便是現在的邵子,洗盡鉛華後依然不掩國色的文字魅力。
和邵子相交超過三十年,邵子常說自己,寓悲情於爆笑之中,這句話是中肯的自贊,也深深地展現在她的作品裡。看她的文章,常常一邊笑,一邊掉淚,尤其是近作。在《大學校小教師》裡的〈我的「古惑仔」生涯〉,其中的幾個小主人翁,成為新作鮮活的角色。新作裡的少年,不管是跳八家將的「我」或桀驁不馴、浪蕩不羈的阿豪又或者邊緣到自我放棄的阿娟,邵子的真誠文字,賦予了這些角色最內在純真的生命,我們自然地進入了角色的生活裡,感受了的他的感受,心疼了他的成長,在荒腔走板的生活裡,有了一個和他們一樣為生活奮力殘喘的老師帶領他們,我們驚豔於都市名品過度粉飾之外的桃花源,儘管這桃花源心酸了些。
〈體諒〉是新作中的佼佼者,邵子的文字運用更見成熟,褪去文字的過度編織,以中學生「我」寫一篇作文,交代文章結構的方式來進行故事,通過意識流的手法,自然不做作的讓讀者看到一個卑微生命的成長,一個來自七零八落不見溫暖的家庭的孩子,在血漬斑斑跳八家將誠摯信仰中,懂得了體諒。這不禁讓在南陽街補教紅塵多年,見識無數都市孩子的我,深深感慨,感慨城鄉的差距、感慨人生註定的不公平、感慨教育在孩子身上灌輸了什麼、感慨人生總要在這樣殘破中,才見光芒。
邵子的作品,總讓我笑中帶淚,總讓我在淡淡的哀傷中有一絲溫暖,我在光怪陸離的紅塵裡,躲在邵子文字中一如擁有乍現的桃花源,如同我們參與了彼此的生命,在各自忙亂的生活中,在最困頓的時候有彼此可以扶一把一樣。這麼這麼這麼多年來,邵子一直是我精神上的唯一至親,她就像她的文章一樣,煦煦如太陽。
※《天使來唱歌》推薦序/畢仙蓉(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國文教師)
原以為捧起學姊的作品,可以輕鬆自在地朗讀。誰知試了好幾遍,總讀不成-----讀沒幾句就放棄。因為太想專心看完整本書。
追根究柢即是每讀一兩句,學姊說話的神情以及那說到痛處又立即轉為令人噴飯的幽默,總會一一浮現眼前或響在耳際,令我模仿不來。
二十幾年來,我的朗讀經驗,加上常須指導他人,已不知不覺要求自己在詮釋一篇作品前,需一秒鐘變成作者以及文中任何角色。但學姊真是個奇人,怎能在令讀者走入她痛苦中時,還能隨即大笑而跟她忘卻痛苦?究竟該如何朗讀她那一則則讀來正起悲情又忽起狂笑的作品?我想有一天我讀成了,真可稱是朗讀界的奇人了。
也因非「讀」成不可,《天使來唱歌》在我提筆寫推薦序的此刻,已閱讀了四次!每一次皆被書中文字勾引-----令我渾然忘卻「朗讀」一事;一次又一次陷入那一則則如同一齣齣精湛的戲劇的真實故事裡……,就是著迷!不!著魔!老實說,重複且不自覺地捧起她的著作,已不知是為了感受她文字的魔幻力量,還是想得到如同讀著笑話大全那樣的快樂。她這人,就是「奇!」
然而學姊總說她做的事很平常,沒什麼,只是經歷多了點別人沒有的而已。我想她那些經歷簡直可以拍成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不想經歷她的經歷,因為那裡頭太多苦;只想讀,讀她那令人噴飯的灑脫與幽默。捧著她的著作,生命多了溫度,也多了快樂,常使我不知眼角的淚水是悲還是笑……
《天使來唱歌》是一本令師生喜愛閱讀,卻又能在「耳濡目染」中,學會「愛」與「寫作」的好書。學姊敘述她的苦難時,令我不禁熱淚盈眶,卻沒多時又捧腹大笑-----不知是她神經還是我神經?就說是她一慣的性格吧。
我不是小器的人,好東西一定要跟大家分享。我在臉書作了以上的宣傳,引起熱烈回響-----多少親師生迫不及待擁有這本書!
經學姊同意,我曾給六十幾位學生讀了其中幾篇。當時讀畢,竟有好幾人異口同聲說:「這個老師好有趣喔!」接著有人說:「她好令人感動喔!」「純粹閱讀邵老師的作品,生活便覺多采多姿。因為她的故事,常逗得我們笑中有淚、淚中帶笑、哭笑不得!」這是一位學生的回答。還有人問:「什麼時候可以讓我們看到她的書?」
老實說,那是我的作文課。讀畢是要仿作或發表從中得到的啟發以及學到的寫作技巧。但今日若說我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寫作才推薦這本書,根本減低了這本書的價值。因為它不是為寫作而寫的書,而是為生命紀錄的歷程,每一段都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不矯情、不刻意,令人又哭又笑卻深受感動。
邵鳳蘭老師(筆名邵子)是我親愛的學姊。她在教育界奉獻多年,其中不乏與家長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感人故事。埔里國中邵老師的教育愛-----深刻動人的真實故事,在她感性又帶詼諧的筆觸下,將如清泉不斷注入各位的心靈深處……
※華年朗日,白髮青春/賴慧玲(義守大學通識科教授)
很久不文青了。
多年的教書生涯中,除了經常因研究需要而以電腦寫作嚴肅的學術論文外,幾乎失去了年輕時節以筆寫詩或散文的浪漫心情。甚至由於太過忙碌,若朋友久不聯繫,連老朋友也都「遇缺不補」了,因生活中幾乎無法再添新交朋友所須的悠逸閒情。於是三十年來一直還保持聯絡的好友邵子,就算是我嚴肅學術生涯中,僅存曾感性文藝過的青春連繫。
還記得唸大學中文系時一次文學獎頒獎中,評審老師對我倆當時得獎作的形容,說邵子的文字有一種「女性的質感」,能把握文字的多義性、意象的變化性和幽咽的創作性,期盼她飽和豐盈的內涵,最後能「化場面為肌肉,化點力為氣魄」;而形容我當時的作品風格冷靜爽淨,筆調十分新穎特殊,幾乎是一種「男孩子的筆觸」,但文字在漸進外顯得有些不夠自如。這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評論,幾乎先知般地預示了邵子和我互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文字人生,當然那時的邵子,是同時得散文與小說雙料獎項第一名的。而我也終於沒能延續文藝的熱情感性力,如今整日以理智與大量學術的引證論據作戰;邵子則保持著豐沛的才情,在生活中堅持住文學創作所須的韌性。尤其她心思細膩又記憶驚人,所曾讀過的文章、經歷的生活片段,幾乎都能串成筆下的新故事,且以個人獨特的幽默感再敘述,或以多感飽滿的文字來發揮。讓我們在已漸生白髮的時刻,還能經由讀她的文字,喚起生命中幾要遺忘的類似光色片影。
這是邵子即將正式出版的第三本創作集,她不算多產,但我仍是她孜孜矻矻以真情致力創作的長期見證,教書與寫作既是她常年的最愛,也是她心靈易感多情的救贖。她也曾有過十年停筆無法為文的困境,但在中學教書多年的經歷,最終沒使她耗損精力而創作枯萎,反成了她由華麗返璞變身的文字滋養。我有時懷疑,我們都在教著書,這些事有什麼好寫的?但也正因邵子持續地寫著,以她具喜劇詼諧的筆觸及轉化憂傷為文字的厚道性格寫著,終於讓我們相信,平凡平淡的教學生涯,只因作家的別具隻眼,就能幻化成可歌可泣、跌宕悲欣的多彩,以及身為教師的嚴肅反省。我因天生性格潔癖自閉,無法像邵子於滾滾紅塵中記錄癡情愛恨,並以文字誠實地袒露內心幽微,還藉此與青春期的學生們更深地相遇交會。但在讀她文章的許多次撫掌稱快之餘,不禁也慨歎省思,若現今學生們所遇的老師均是這一類具慧黠創造力的作家妙人,上課時必不至仍被手機綁架或終日瞌睡昏沉。
這次邵子囑我為其新作寫序,讓我這研究哲學宗教、久已不再文青的老同學再次與文學相遇,並為我們對照似的文字人生留下記錄。如今眾絃俱寂,感謝邵子在我們華年朗日般的共同歲月裡,撥弄出當年中文系裡唯一僅存的高音。
序于抱一山居 1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