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本書是音樂理論家戴定澄教授有關西方音樂早期和聲研究的最新成績報告書,也是他繼《歐洲早期和聲的觀念和形態》(2000)、《合唱經典-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合唱曲選》(2008)、《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獨特歷史背景下的作曲者與作品》(2013)之後,令人驚艷的一部力作。眾所週知,時至今日在西方音樂學術界,以巴洛克時期之前音樂做為研究主題的成果,原即相對有限,不少著名音樂史書於該年代的發展敘述,也多半停留在口頭語言當中,少有豐富音響與譜例參考。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為世人所公認西洋音樂史上聲樂複調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合唱作品,無論從內容、風格、體裁、結構、節奏、織體、寫作方法等各方面,都體現出合唱藝術的經典意義,更是多聲音樂與聲樂藝術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在歐美,對該時期作品的探討、應用已成為音樂學領域研究的重要趨勢之一。然而在音樂史書上我們看到的還是以歐洲主流體系的發展為主。本書《16世紀歐洲多聲部音樂探究》,戴定澄教授以共時性的角度,來探究俄羅斯東正教多聲(合唱)音樂作品,以及葡萄牙同時期的作品,著實令人好奇並具新鮮感。
作為早期多聲音樂的一個重要分支,俄羅斯東正教音樂的音樂雖然產生時期大大晚於西歐同類作品,卻由於其作品的實證價值,而引人注目,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相對的,作為歐洲一部分的葡萄牙,由於文化、經濟發展的相對不平衡,其多聲部音樂同西歐洲蓬勃發展的音樂潮流相比起步較晚,數量較少,卻亦應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教堂風格無伴奏合唱音樂的一個補充和組成部分,是一個相對離“中心"稍“偏遠"地區多聲部音樂演化發展的縮影。這些因為遷移與演化不同所產生的現象,是本書所要探討的重點。最後以文藝復興的主流“歐洲16世紀多聲音樂中的和聲觀念與形態"作結,既彰顯這一經典時代的發展,也為前二者同一時期的音樂提供相對的參照。
現今,在華人學術領域中,對於俄羅斯東正教音樂的認識極為有限,而在西方學者的一些重要音樂史論中,對16世紀葡萄牙音樂狀況的描述也幾乎是完全空白,本書以此作為主題探討,提供豐富的譜例、分析、論述與推測,無疑具強大的開創性,於作曲實踐與西方和聲發展史的研究,並具啟發性。
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以及兩個單元的附錄。各篇重要論述如下:
[上篇]:《早期俄羅斯東正教合唱曲中的聲部形態與和聲方式》
16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合唱音樂,不僅反映了東正教、也反映了俄羅斯早期多聲音樂的成果﹐同時亦在一定程度上披露、顯示了早期單聲部音樂往多聲部音樂遷移、變化過程中聲部形態與和聲方式的演變規律。主要原因在於,較之西歐最初的多聲樂譜,實質為理論範例,很可能存在了更早的實例卻未能得知,東正教音樂保留了較為完整、最初線索比較清晰的歷史資料。
本篇歸納了16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多聲(合唱)音樂音樂作品中的三種表現(可概括為支聲式、依附式和對比式三類),實證的觀念尤其值得稱道,其價值在於以豐富的作品實例來說明早期多聲部的複調、和聲手法。前此,西方音樂史中多聲部現象多是理論歸納,缺乏如此豐富的實例。東正教的合唱音樂和聲方式,從調式背景、不協和音狀態、聲部進行與低音形態、終止式等幾方面來看,亦形成獨具一格、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諸如兩三個聲部的運動關係多數呈同向進行,與現代和聲教科書所強調的聲部反向便有所差異;不協和音的聲部關係堪稱大膽,或可視為對後來現代音樂的一直預示;歸納出各種中古調式其終止形式的運用,也是本篇章突出的一個特點。
[中篇]:《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多聲部音樂探究》
西歐多聲部音樂的起源,可追溯到9世紀法國北部的“奧伽農”,然而同法國教會在整個中世紀期間關係一直十分密切的葡萄牙,其多聲部音樂同西歐同時期蓬勃發展的音樂潮流相比,卻是相對滯後。本篇首先經由葡萄牙的歷史與文獻、西方音樂史脈絡、以及現實內相當有限的有關葡萄牙多聲部論著等等的抽絲剝繭,對於這個史實的來龍去脈有精闢而中肯的論述。
繼之,選取16世紀上半葉F.G.科雷亞的《主創世界禰撒曲》(MISSA Orbis)為例,對這部由葡國作者為彌撒常規經譜寫的最早的複調音樂版本、同時也是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屈指可數的聲樂複調作品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進行詳細分析。並將之置於時間(16世紀上半葉的前期及後期成就)、空間(文藝復興同時期以西歐為代表的多聲部教堂合唱曲的理論觀念與作品形態)之中作並置性的比較,不難看出,F.G.科雷亞的這部《主創世界彌撒曲》,較大程度上吸收了十五世紀下半葉佛蘭德斯樂派的作曲技術内涵,卻體現了嚴謹、古撲和簡約的特質,包嚴格運用格里高利聖詠作定旋律的手法,並以多聲部中清晰的四聲部組合、短小及省略的樂章、自然音體系為主的調式及不斷被強調著的弗里幾安四音列、和弦式(類似主調式),為基本框架的織體、以及幾乎是源自十四世紀的 “偽樂”方式等。
換言之,以作品的技術手法以及作者對大型彌撒作品的駕馭程度,同當時以意大利為中心的聖樂複調創作的盛況相比,該曲所呈現出的,大體而言,尚屬一個基礎性、階段性的表現,然而F.G.科雷亞本人某些帶有個人特性的手法,卻相當值得關注,諸如,將定旋律放在低音聲部,是否為“帕薩卡利亞"的先兆?耐人尋味;聲部進行中的半音裝手法,源於調性的構成,而非為了色彩而作,也是有價值的分析;再者,中古調式旋律採用的多聲部手法,既有複調模仿、也有縱向和聲,為大小調式之前的多聲部寫作的研究,提供了可貴的譜例。那麼這究竟是F.G.科雷亞本人獨特的思維,亦或是當時地區性的共性,就值得深入研究,不僅提升對於F.G.本人系統研究的必要性,也有助於將葡萄牙16世紀多聲音樂作為 “整個國際潮流中的組成部分”之區域性地位的理解。
[下篇]:《西歐16世紀多聲音樂中的和聲觀念與形態》
下篇是從戴教授2000年出版的《歐洲早期和聲觀念與形態》一書,截取「文藝復興時期多聲音樂與和聲理論的發展」做為基本架構。16世紀所相對應的文藝復興時期,根據其整體的調式基礎特點及其規範化的和聲狀態,正是被界定為多聲音樂中和聲觀念與形態發展第三時期的“調式和聲時期",本篇主要從這一時期的時代背景與發展條件、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主要音樂理論及其著述、音樂實踐與作品分析四方面進行分析、歸納,認為經過前幾階段充分準備和積累的多聲音樂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已呈根深葉茂之勢,無論在理論與實踐的涉及廣度上或是在內容與形式的表現深度上」均已達到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高點。與此相應,從中結晶而成教會調式和聲的基本規範,與音程性和聲相對應的、以縱向規整和弦結構為主要特徵的和弦性和聲形態亦於其中形成規模,這亦是多聲音樂歷史的重要發展成果。
藉由豐富的具體譜例分析,我們除了更明晰地看到時代的規律性,篇中許多具突破性的研究觀點,也深具啟發性。以和聲的半音(不協和音)為例,在那個時代能有如此豐富的和聲半音例證,確實出人意表;對於變音和聲應用,儘管處於半音化的最初實驗階段,卻也透露其和聲語言的豐富。再者,戴教授對於和聲低音聲部的分類方法非常細緻,凸顯獨特的思維與方法論,即使在現代和聲的教授當中,也缺乏這樣的分類方式,其對於創作的指導意義甚為明顯。
[附錄]:
《作者有關歐洲早期多聲部音樂表演的評論文》
《學術界對作者歐洲早期多聲音樂著述的評述》
書後有關“音樂會評述"、“作者相關著述評價"雖為附錄,卻不失為本書獨特的亮點。前者雖然僅是戴教授在音樂會中聆聽有關早期多聲部音樂所寫的評論,但卻在文字上為我們帶來「行萬里路」以及「與歷史結合」的新鮮感。畢竟,至今為止,有關西方早期多聲部音樂於華人世界的音樂會中出現的機率,無論於中國大陸境內,或是港、澳、台等地都不算高,能以精準文字分析者,更是難得。這些評述,讓我們有親炙歷史的臨場感,在有關“西斯汀"合唱團一文中,僅於“西斯汀名單”,就令人感動。原來佛蘭德斯作曲家普雷(J.. Pres 1450-1521)、羅馬樂派的領頭人物帕勒斯替那(G.P.d. Palestrina 1525-1594),、以牧歌著稱的瑪倫齊奧(L. Marenzio 1553-1599)、莫拉萊斯(C.d.Morales 1500-1553)等人,都曾是該合唱團當中的成員!戴教授也藉著東歐合唱團的演出曲目,深刻介紹有關傳統東正教音樂的特色與近代經典名作,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而對於我們而言,原來多半僅止於音樂史書上印象的法國聖母院學派(School of Notre Dame)、帕勒斯替那、朗迪尼(F. Landini)、拉素士(Orlande de Lassus 1532-1594)等人的音樂特色,更是生動、活鮮地躍然於紙上。雖僅是“音樂會評述",實則已是綜合歷史性、知識性、與學術性的音樂導聆。
附錄二是學術界人士對戴教授相關著述的評價與探討,其中不乏音樂大師,也有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優秀學者。大師的經典筆墨,以及中青年優秀學者的真知灼見,早已超越了通常的書評要求範圍,更充滿了各家的睿智,是本書極其難得、與珍貴的導讀文獻。對於拜讀本著作的讀者群們,深具參考價值及啓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