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序言※
談起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承,我們首先會想到那些旅居海外的著名作家。比如董鼎山,唐德剛,夏志清,王鼎鈞,於梨華,還有後來居上的哈金,張翎,陳河,袁蘊梅,陳瑞琳,陳謙等等。這些人的名字和作品像天
上的星辰,點亮海外華文文學的燦爛夜空。他們是華人的驕傲,他們的文字凝聚著海外華人坎坷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情感世界,沒有他們的優秀作品,海外華文文學將會多麼蒼白。
但,這是全部嗎?
文學是文化的一部份,當講到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承時,僅靠某些作家是說明不了所有問題的。文化本身指群體行為,傳播傳承都指群體行為,不光是孤立的人在寫作,而是一群人,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在一起,共享
中華文化的道德觀,文學審美,歷史延承,及生活方式。這必須是一種自覺的群體行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海峽兩岸,以中華文明為最大公約數走到一起,這樣才能談得上傳播文化,繼承文明。可惜的是,很久以來
,我們看到的出版物絕大多數是個人作品或數人合集,很少有對海外華人文化生活狀態整體描述的書籍出現。作家一般只關心自己的文章,而往往忽略了華人社區的文化現狀。
正因為如此,當作家陳小青把一部整齊的《華府演講活動報導集》文稿呈現在我面前時,開始我有些困惑,她本身是作家,寫過很多散文小說,也出版過作品集。可出版一本活動報導集,雖然裏面的文字大都是她自
己寫的,即便如此,這與她本人的文學創作關係有限,她完全可以像其他作家一樣,把精力放在純粹的寫作上。後來與她進一步交流我才明白她的初衷,她要為華府華人社區的文化活動留一份紀錄,用她自己的話說
,“如此一個簡單之極的出發點,可一旦回顧,卻發現自己擁有了許多好老師,記載著的多多少少是中華文化在華府的傳承與發揚光大。由此,算是對自己所學的一次複習和小結,算是對演講者和組辦者的一聲謝意
,也算是對中華文化在華府傳播史上的一點記載吧。”
作者這番話說得簡單而平實,我卻被她的真誠深深感動。只有非常熱愛華
文文化的人,一個將華文文化海外傳承視為己任的人,才會在辛勤筆耕之餘,還關注著整個社區的文化質量,以虔誠的感激之心,紀錄下從華府華人社區走過的文人身影。我不想說這本集子填補了什麼空白,類似的
書可能還有,但我看到的這是第一本。翻閱之餘讓我不禁心存感激,海外華人社區的文化傳播和繼承,是靠很多像作者這樣的人,水滴石穿,用辛勤的勞動積累起來的,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同時也讓我深
感欣慰,華府華人社區在美國大都市中不算最大,華人人口也相對有限。盡管如此,華府華人社區在兩年中,竟舉辦了如此之多的文化活動,有些活動的層次還是非常重要的,令人驚訝。這本集子對海外華人文化生
活是一個真實有力的描述,海外華人對華文文化充滿追求,是他們的精神紐帶和心靈寄托,他們為此凝聚在一起,不僅分享,還為華文文化的在海外的傳播發展作出創造性的貢獻,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一元,不
可忽視也不能回避。
可以說,這本集子是一份寶貴的見證,反映了海外華人的生活質量,精神境界,以及心靈追求,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文化足跡,意識到我們是如何積極生活著,在滋潤著華文文化雨露的同時,也為華文文化的海外發展
不斷作出貢獻。這是我們的寄托,也是我們的宿命。我們生活在海外,我們為分享和傳播華文文化感到滿足和驕傲。
感謝作者陳小青女士。她這本集子的全部意義,將遠比如上所述深遠得多。讓我們慢慢品味吧。
陳九
2017年11月12日紐約隨波齋
※自序※
身居大華府*、亦即美國首都華盛頓地區,不勝榮幸。這裡果然臥虎藏龍、文人薈萃,僅著名作家便有於梨華,韓秀,劉緣子,巫寧坤,吳崇蘭、張郎郎等,中生代更是數不勝數;而各類華人的文學藝術團體亦已是風
起雲涌、和諧並存。
2014至2015年期間,由於擔任華府華文作協文書,按規定不得不執筆為作協每次活動寫新聞通稿,從此走進報導領域,也從此近距離見到了許多大華府所臥之「虎」所藏之「龍」。2016年起擔任華府華文作協副會長
以來,雖然通稿當由現任文書來寫、自己基本不再涉及,但出於濃厚的興趣與學習目的,仍同時還加入了其他一些華府文化藝術社會團體:書友會、詩友會、半杯清茶社、沈葆古籍今用課、音樂沙龍、口琴藝術團等
等。或因其團體之需、或出於自己興之所至,但凡參加了活動,便時時或應邀為其寫報道、或自己因感慨而發稿;尤自2016年起任《世界日報》記者以來,更須時時帶責參加活動、書寫通訊…… 一來二去,不知不覺
每年竟可積累幾十篇之多。
隨手翻翻,更加感慨於大華府一帶的奇才濟濟,也感慨於參與這些活動令自己學到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但平心而論,尤其對演講而言,其實更多的是「聽課筆記」。因自己主觀目的,在於使未曾與會者讀我報導也會
有所收穫:「我所學到的、令你也同樣有所得」,所以下筆時便主要在內容上力求真實與全面、甚至有些總結和提煉。這每每獲得讀者與演講者雙方共同的讚許與支持,對自己無疑是更大的鼓舞。
如此一個簡單之極的出發點、一些老老實實的學習筆記而已。可一旦回顧,卻發現自己突然擁有了許多好老師,突然發現自己記載的多多少少是中華文化在大華府的傳承與發揚光大,倒也頗為意外之喜。
由此,覺得還是應當收攏出集,算是對自己所學的一次複習和小結,算是對演講者和組辦者的一聲謝,也算是對中華文化在大華府傳播史上的一點記載。
書中涵蓋者只有自己所寫的文字,不包括與他人合寫的內容,當然也不包括由我改寫並刊發在《世界日報》等報刊上的他人的稿件;另外,但凡為華府華文作協寫的通稿,文末都有「(華府作協通稿)」的字樣。須
指出的是,華府作協通稿寫作中還曾得到幹事會其他幹事包括前會長們的幫助和指教,如龔則韞、金慶松、賈明文、陳湘君等等,在此衷心鳴謝。
並非所有文章都是通稿或新聞報導。尤當組辦活動的社團內部自己有人寫新聞稿時,為尊重對方、為避免有越俎代庖「偷取功名」之嫌,只能將行文口氣從內部通稿改爲客觀報導甚至短訊,或從客觀報導等改爲主觀
感想等等,雖行文上仍按自己通常的報導套路進行,會包括時間、地點、演講者及其背景、主要內容的客觀綜述、會場狀況及「花絮」、照片據情取捨等。
並非所有文章內容都較長較細,如刊發在《世界日報》上的簡訊便字數不多,當然有時會附有大量照片加以說明。
也並非所有文章均源自社團演講,本集還包括一些社團的活動報導,如作協或詩友社的年會、朗誦會等。尤自2016年底起,興之所至還參加了一些藝術性社團的活動,如音樂沙龍、口琴藝術團等,竟因設身處地而得
以強烈感受到海外華人相互間的協調與摯愛、充分折射出海外華人的多才多藝與對生命和人生的熱愛,意外而驚喜,由不得從筆端自然流出,點點滴滴見諸於報端。加之自己後來被納爲《世界日報》記者,時時領命
參與採訪,眼界得以開闊,尤對華人社團活動的採訪感慨良多,遂在向《世界日報》供稿過程中,情之所至又寫出詳盡報導,刊發在地方報刊之上,雖然這些將更多地出現在2016年以後的年集之中。演講與藝文活動
之間的這種差異,導致了本集劃分為「演講類」和「活動類」兩大部分。
本集所有文字全部被作爲報導刊登過。主要刊登於美國華盛頓大華府地區各大中文報紙或新聞網上,如正體字即繁體字版的《華府新聞日報》,簡體字版的《新世界時報》、《華盛頓郵報》、或兩體均有的《美華商
報》等,還有《華府網》、《星島日報》尤其是《世界日報》等覆蓋面更廣的刊物上。在這類報紙刊物上發表的多為我的原版文字,只有在《世界日報》地方版發表時會有大的刪改。正因這些文章全部刊登過,內容
上又主要反映大華府一帶華人的生活,且將以年爲單位收集成冊,所以本書稱之爲“大華府報導年集”。
平時須在醫療衛生系統本職工作中為五斗米折腰,所有這類報導均是業餘所為。常常每逢週末便開車兩三小時去大華府周邊地區,聽華人演講、參加華人活動,回來再利用更多業餘時間組織材料、核實信息、書寫文
字、整理照片…… 每次費時費力頗為辛苦;加之往往還要趕在報社截稿之前寄出,所以忙到凌晨乃是常事,次日一早又要再為謀生忙、時感體力透支。但這點辛苦所換回的卻是知識層面拓開、精神充實、心理年輕、
自我人生價值倍感提升,因之收穫頗豐,着實值得!況窺一斑而見全貌、觀滴水而知滄海,如今收爲一集,雖只記錄了大華府華人生活的九牛一毛,卻已可從中展示出海外華人不遺餘力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與業績。
作為大華府一帶文化上的一個紀念與記錄,希冀通過這種努力,最終得以走入美國大華府華人歷史之檔、加入身居大華府的海外華人生活源遠流長的傳奇之中。
墨跡方涸。見微而知著。回頭再看這一點一滴的記載,由衷爲自己是美國華盛頓地區華人的一員而驕傲。
繼2018年初發行了第一集(2014-2016報導集),此集為第二集,爲2017年的主要報導文字。
陳小青
2018年7月於美國華府
(*:“大華府”是首都華盛頓地區以及周邊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