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先勇教授主講,並邀請海內外重要學者與知名崑曲藝術家講演及示範,一次盡收崑曲中所蘊含的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美學極致。是啟蒙傳統文化、培養人文素養的最佳門徑。
本系列選取臺大白先勇文學講座「崑曲之美」課程中六講授課內容,有白先勇、李林德教授對崑曲總論性質的介紹,也有崑曲各角色行當的大師梁谷音、王芝泉、張銘榮、蔡正仁、華文漪講解示範崑曲的四功五法和各行當的表演藝術。
白先勇教授主講崑曲青春版《牡丹亭》如何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美學,將蘇繡、書法與水墨畫之美融入其中,也分享了崑曲在兩岸三地以及歐美校園推廣的經過,並請來沈豐英、沈國芳兩位演員表演精彩段落。李林德教授向大家講述崑曲的音樂美學,音樂如何扮演了文學與舞臺的橋樑,並請蕭本耀老師示範崑笛演奏,朱昆槐老師示範曲詞演唱。梁谷音介紹了崑曲花旦的表演藝術,講述「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心得,並且示範《思凡》、《佳期》、《戲叔》、《活捉》四齣折子戲。王芝泉以《扈家莊》、《借扇》為例,闡釋崑曲武旦的表演藝術,講解崑曲中四功(唱唸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的訣竅,並且分享了整理劇本、塑造扈三娘、鐵扇公主這些人物的心得。張銘榮介紹了崑曲丑角的分類、不同的表演風格,以《盜甲》為例,講述重新整理傳統戲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也示範演出了《茶訪》、《勢僧》、《南西廂•遊殿》、《孽海記•下山》等折子戲。蔡正仁、華文漪兩位以《長生殿》、《驚夢》、《販馬記(奇雙會)•寫狀》的示範演出為例,以柳夢梅、杜麗娘、唐明皇、楊貴妃、趙寵、李桂枝這些角色,闡釋了崑曲小生(大官生、小官生、巾生)與閨門旦的表演藝術。
作者簡介:
白先勇
1937年生於廣西南寧,父親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在讀國小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1956年保送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1957年考入臺灣大學外文學系,於此遇見了夏濟安教授,從此確立了文學生命。195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了〈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畢業後赴美取得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後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部任教,1994年退休。
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合到中國傳統的表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感,曾被譽為「當代中國極有才氣與成就的短篇小說家」、「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的奇才」。
出版的短篇小說有《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隻手指》、《樹猶如此》,舞台劇劇本《遊園驚夢》、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後的貴族》等。另有《白先勇作品集》(2008)、《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012)、《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曲之旅》(2015)、《止痛療傷+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2015)等書。
白先勇近十年來投入崑曲的製作與推廣工作,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及2008年新版《玉簪記》皆為總製作人,更於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開設崑曲課。2008年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從臺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DVD)》、2009年出版《白先勇的藝文世界(DVD)》、2013年出版《崑曲新美學(DVD)》,2014-2015年於臺灣大學講授全本《紅樓夢》,並將於2015年起陸續出版《紅樓夢導讀(一)~(三)(DVD)》。
作者序
「崑曲進校園」的文化意義
白先勇(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自從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後,開始至海內外各地巡演,迄今12年,共290場,觀眾達60萬人次,形成一股崑曲熱。其中85場是在高校演出,兩岸三地以及美國有三十多所大學,有不少著名大學,得到廣大青年學子的熱烈反應。「崑曲進校園」一直是我們推廣崑曲的主要宗旨,培養青年觀眾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尤其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大學生,更是崑曲最重要的受眾。沒有青年觀眾的認同,任何表演藝術不會有前途遠景。
校園巡演,在各大學掀起一陣崑曲熱後,「崑曲進校園」如何更進一步在高校紮根,讓崑曲變成學術研究的科目,使這項有六百年歷史,在美學上達到極高成就,是明清時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的戲曲藝術,在學術上取得應有的地位,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推進的計劃。
在校園巡演中,我發覺絕大部分的學生,恐怕在95%以上,從來沒有接觸過崑曲,然而當青春版《牡丹亭》在蘭州、西安、桂林、廈門、臺南、澳門這些幾乎從來沒有崑曲演出的地方巡演時,當地的大學生反應一樣熱烈。我觀察這個現象,其實含有深層的文化意義。華文世界的青年,尤其是大陸的高校學生,似乎此時都面臨著文化認同的問題。我們的教育系統,自上世紀「五四運動」以來,長時期重理工輕人文,尤其是我們傳統文化的課程,舉凡音樂、藝術(包括書法)、戲曲、宗教等等,都被有系統的排除正式課程之外,這種自殘式的文化教育造成很大的後遺症,使得青年學生的文化認同薄弱混淆,甚至茫然。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現,正好觸動了這些青年學子對自己民族文化認同的渴望,引起了他們身上本來就具有的民族文化DNA的共鳴。很多學生認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因而對我們的文化傳統有了新的看法。
2009年我們趁著這股學生看崑曲的熱潮,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設立了崑曲講座,延請崑曲學者講授崑曲歷史及美學,並聘請崑曲大師當場現身說法,同時並邀請蘇崑青年演員示範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公演三次四輪,得到北大學生熱烈歡迎。其實上個世紀初北大便開設有崑曲課程,由國學大師俞平伯、吳梅等人教授。我們只是把北大的老傳統重新繼承下去。北大崑曲課迄今已有8年,教育了一大批學生,這些青年學子有的已經變成忠實的崑曲觀眾。
2011年,我們在臺灣大學文學院也首開《崑曲新美學》講座,是趨勢科技文教基金支持的《白先勇文學講座》系列,選課學生竟達2000多人,後因教室不夠大,只選了400人,不過課程錄影上網,向隅的學生也可以上網點看。課程仿造北大模式。
基於臺大學生對崑曲課程的熱烈反應,2014年,我們得到趙廷箴文化基金的支持,在臺大又重開《崑曲之美》講座系列,由戲劇系主辦,並由戲劇系教授王安祈、林鶴宜主持。我們請到大陸著名學者作家余秋雨開講,美國崑曲專家李林德教授講解崑曲音樂,學生選課踴躍。講座最珍貴的地方是我們請到當今崑曲界各行當的大師們到課上教授他們數十年的舞台經驗,當場說唱他們的當家絕活:梁谷音(六旦)、王芝泉(武旦)、張銘榮(丑)、蔡正仁(小生)、華文漪(閨門旦)。這些都是當今崑曲界頂尖的老師傅,難得都願意來參加我們的講座,尤其是蔡正仁跟華文漪這對上崑生旦最佳拍檔,當場表演他們的拿手戲《長生殿》、《販馬記》片段,讓學生們看到最上乘的崑曲藝術。
大學設立崑曲講座有下列幾點意義:
(1)長期培養大批的青年學生觀眾,這些大學生觀眾就是崑曲未來的希望。
(2)崑曲藝術集合了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美術各種美之極致,最適合當作傳統文化啓蒙的課程,可以補助當今大學人文教育的不足。
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趙廷箴文化基金對我們《崑曲之美》講座大力的支持。
本講座錄影上網以及出版全由童子賢先生慷慨資助,特此感謝。
出版前言
柯慶明(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
新世紀之初,白先勇先生大發宏願,期望能夠振興崑曲藝術,他劍及履及,在返臺擔任臺大特聘講座教授之際,邀集藝文界友好,組成製作團隊,開始了他們的符合現代人觀賞習慣之新崑劇的創製,首先他們就湯顯祖原著五十五齣的《牡丹亭》,擷取精華的二十七齣,編成三日九小時,首尾情節一貫的《青春版牡丹亭》,搭配上舞臺、燈光、服飾、繪畫、書法、舞蹈等等的設計講究,充分的以一綜合藝術的美感效果,展現在觀眾面前,結果大受臺灣、港澳、星馬、歐、美、大陸各地的歡迎,目前演出已超出二百六十場以上。接著又將只剩折子戲的《玉簪記》重新整編為以男女主角戀情為主的完整戲劇段落,由戀情初起的〈琴挑〉而至〈秋江〉的結誓暫別,成為一部餘韻裊裊的作品,此次演出甚至搭配已久歷年月的真正古琴而奏出大雅之聲,亦一樣的轟動。
白先勇講座教授和「白先勇文學講座」的捐贈人陳怡蓁女士,一直希望能在「文學講座」中開設崑曲課程。但以「文學講座」主講者必須來自國外的規定,我以為符合此一規定而能對崑曲藝術作全面觀照者,非白先勇講座本人莫屬;因而極力敦勸他自己來擔綱。他不負眾盼,終於親自擔任「文學講座」主持「崑曲新美學」一課,並將「文學講座」的薪資捐出,邀請參預前述二劇的各類藝文界菁英與崑曲名家來分別主講,甚至安排了蘇州崑劇團的小蘭花班來臺,作三日的示範演出。臺大新百家學堂計畫和趨勢教育基金會,分別錄下了課程內容與演出實況,後來更由臺大出版中心後製,以同時包括DVD與紙本文字整理方式出版,甚受矚目與歡迎。
雖然「崑曲新美學」已將白先勇製作團隊的各種理念加以示範闡明,但白先勇講座教授期盼的不只是轟動一時,而是希望臺大從此能夠開設可以不斷延聘各界菁英,充分利用相關教學資源的常設崑曲課程,以期崑曲知識與欣賞品味真正能夠落實生根。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因此捐贈了由白先勇講座教授主持的「崑曲講座」給臺大,為期三年。
這段期間,恰與我們長期敦請,白先勇講座終於首肯,而正進行的「紅樓夢導讀」課程相重疊。新百家學堂計畫的經費早已規劃作長達三學期「紅樓夢導讀」之錄影,後製與出版DVD與紙本紀錄之用。因而再無餘力可以作「崑曲之美」之錄製。正在苦思如何籌措這筆經費之際,前來旁聽「紅樓夢導讀」課程,目宿媒體的監製林文琪小姐卻代為向童子賢董事長爭取到這筆錄製與出版款項。目前「崑曲之美」一課如同「崑曲新美學」,皆已完成錄影、剪輯後製,並經聽打,配上字幕,掛於臺大開放式課程網,「新百家學堂」項下,供各界上網自由觀覽,出版則以新百家學堂與臺大出版中心人力有限,早有其他原定業務進度,無法同時兼顧,決定先行印製「音樂與表演藝術」的部分,以方便愛好者反覆揣摩觀賞。雖然不無遺憾,但以新百家學堂計畫結束在即,亦只有如此。
整個過程,首先要感謝白先勇講座教授的大發宏願,其次則為趙廷箴文教基金會的趙元修先生和辜懷箴女士,與目宿媒體的童子賢董事長等人的贊助,以及臺大出版中心項潔主任於緊張中仍然抽調人力支援。
但崑曲如此美好,或許大家的努力都是值得;因為勞苦會過去,美麗永留存、流傳……
「崑曲進校園」的文化意義
白先勇(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自從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後,開始至海內外各地巡演,迄今12年,共290場,觀眾達60萬人次,形成一股崑曲熱。其中85場是在高校演出,兩岸三地以及美國有三十多所大學,有不少著名大學,得到廣大青年學子的熱烈反應。「崑曲進校園」一直是我們推廣崑曲的主要宗旨,培養青年觀眾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尤其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大學生,更是崑曲最重要的受眾。沒有青年觀眾的認同,任何表演藝術不會有前途遠景。
校園巡演,在各大學掀起一陣崑曲熱後,「崑曲進校園」如何更...
目錄
1. 崑曲音樂之美:文學與舞台的橋樑
2. 崑曲新美學:傳統與現代
3. 崑曲花旦的表演藝術——以《佳期》、《活捉》為例
4. 崑曲武旦的表演藝術——以《扈家莊》、《借扇》為例
5. 崑曲丑旦的表演藝術——以《問探》、《盜甲》為例
6. 崑曲官生、閨門旦的表演藝術——以《長生殿》、《販馬紀》為例
1. 崑曲音樂之美:文學與舞台的橋樑
2. 崑曲新美學:傳統與現代
3. 崑曲花旦的表演藝術——以《佳期》、《活捉》為例
4. 崑曲武旦的表演藝術——以《扈家莊》、《借扇》為例
5. 崑曲丑旦的表演藝術——以《問探》、《盜甲》為例
6. 崑曲官生、閨門旦的表演藝術——以《長生殿》、《販馬紀》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