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思考方式
本書有兩個希望大家養成的重要思維。
第一是在看到兩個乍看毫無關聯的單字或字義時,試著找出它們在源頭上的共同概念,以此為中心連結這兩個無關的單字或字義,也就是「整合式思維」。
譬如在多義詞‧基本詞篇p.22,便以about一詞的根源概念統合了字典上各式各樣的不同字義。而在語源篇中則以共同的字根連結了不同單字,統合成一個word family。
第二種思維則是不要把單字當成一個固定的整體來記憶,而要拆成不同的「組成零件」來思考,也就是「分析式思維」。
找出零件(=字根)後,也別忘了再重新把所有零件組合成一個意思來檢視(屬於整合式思維)。
基本詞‧多義詞
明明是在國中就學過的「簡單」單字,卻怎樣都用不好,老是記不住意思,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
其實愈是「基本」的單字,用法和意義就愈是多樣。尤其前置詞和基本動詞更是難搞。
譬如大家知道about這個詞嗎?
give呢?
rule?
我想應該都認識才對。
那麼請問下面的英文句子是什麼意思呢?
1. Lift is about love.
2. The roof gave under the pressure.
3. white ruled paper
只要在網路上查一查就會知道,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用法,但能一眼就看懂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的人大概並不多。而知道意思,又能說出為什麼是這個意思的人恐怕就更少了。
但只要掌握了眾多字義背後原始的意義和共同的概念,就算遇到種乍看反常的意義或用法,也能藉由概念的聯想順利理解。
(請參照以下頁數。about→p.22, give→p.63, rule→p.92)
為什麼漢字不容易忘記?
外國人常常對日本人能記住數以千計的漢字感到不可思議。記漢字的確很不容易,但日本人並非是單純是用死背的方式記住那麼多文字的。日本人之所以很少忘記日語單字,是因為在長期使用日語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用知識連結的方式將眾多單字串聯成了一個網路。
漢字通常是由「部首」和「邊」等「零件」所組成的。而這些零件的數量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譬如海、河、流、波、濡、溜等字中的「氵(三點水)」就是代表水或液體,這點只要是日本人都知道。而相信應該也有人是用「氵(水)+留=『累積』」的來記憶「溜」這個漢字的吧。(註:日文的漢字只是假借中文字用於書寫,故很多字的字形與中文字相同,意思完全不同。如「溜」字的「留」邊在中文是形聲表示發音,但在日本是會意表示字義。)
而用「鳥張口發出聲音」來記憶「鳴」字的人,應該就很少會把「鳥」的部分誤寫成「島」。
同時,日文中還有無數由漢字跟漢字組合而創造出的詞彙。但像是「再生(同中文義)」這個詞,只要知道「再」和「生」的意思,就能輕鬆記住這個詞的詞義。不僅如此,像是再出(再次出現)、再會(重逢)、再選(再次當選)、共生(同中文義)、寄生(同中文義)、生存(生還)……等等,不論組合出多少詞彙都能記住。
聽說在日本曾發生過有人在社群網路上寫「訃報(訃聞)」這個詞的時候誤寫成「朗報(喜訊)」,我想那個人肯定是沒搞懂「朗」字的意思就去硬背「朗報」這個詞吧。又或者是腦袋沒有把「朗報」中的「朗」跟「明朗」、「朗々(清澈明亮)」、「晴朗」這些詞連起來。也就是連結性不足造成的。
英文單字也跟漢字一樣---繁衍自同一個字根的word family
英文單字中也有很多跟漢字一樣是組合出來的。
在英文中除了原本的日耳曼語外,還存在著許多源自拉丁語和希臘語的語源零件=「字根」。
例如只要認識了來自拉丁語的re(再次)、viv(活著)這兩個自個,就能輕鬆記住revive=re+viv,也就是「復活」的意思。不僅如此,還可以以此類推記住reboot、revenge、renovation,以及survive、vivid、vivisection等同一家族的親戚。
(請參照以下頁數。re→p.243, viv→p.283)
認識字根就不會忘記單字的意思
有一次我在上英文單字記憶法的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頭巨大的三角龍。
我問了其中一個學生「你知道這種恐龍叫什麼嗎?」,他馬上回答「是三角龍」。接著我又問「同意這個答案的舉手」,結果幾乎全班都舉手了。
然後我繼續問道。
「但是這頭三角龍的畫其實有個非常嚴重的錯誤,所以並不能算是三角龍喔。有人知道哪裡畫錯了嗎?」
誰也沒有舉手。
於是我又說「那我給你們一點提示」,在畫的下面我寫出三角龍的英文。
triceratops
「知道答案了嗎?」
還是沒有人舉手。
「那我再多給一點提示」,我說完又寫了三個字。
tricycle、triple、triangle
「來,知道的人?」
這次很多人都舉起了手。
那就是他們腦中的知識產生連結的瞬間。
我想經過那堂課,他們這輩子應該再也不會忘記tri這個字根的意思,還有三角龍的犄角數量了。就像只要知道三角龍的漢字「三角竜」的話,就絕對不會搞錯犄角數量一樣。(註:日文中習慣以片假名書寫動植物名稱,且除原生物種外大多直接以拉丁文學名的音譯,如前文中的三角龍日文為「トリケラトプス(torikeratopusu)」。)
三角龍的英文是由tri+cerat+ops這三個字根=零件組成的,且每個零件都有自己的字義(→p.273)。而三角龍的字義就是它們組合而成。
把英文單字的拼寫當成咒語一樣死記硬背,跟認識每個零件的意思去理解有很大的別。只要知道每個零件的意義,就能自然地用腦袋理解那個單字,變得不容易忘記。
認識字根可以降低拼錯字的機率
我有個美國人朋友曾自豪地對我說「我對拼寫很有自信」,於是我就考了考他「是喔,那你知道『千年』怎麼拼嗎?」。
他寫出的答案是millenium。
我看了之後告訴他「這不是拼錯了嘛。應該是兩個n才對啦」,他立刻惱羞成怒地罵道“F*ck you!”。
當然,我自己也有拼錯字的時候,但我有自信絕對不會拼錯millennium這個字。因為我知道millennium是由mill(千)+enni(年)這兩個字根組成的。
只要知道enni(→p.114)這個字根有兩個n,遇到所有相關單字的時候就絕對不會拼錯。例如biennial(兩年一次的)這個非常困難的單字,只要知道它是由bi(二)+enni(年)+al(形容詞字尾)所組成的,就能輕易記住。還有像是annual(一年一次的)的ann也跟enni一樣是「年」的意思,所以我也有自信不會搞錯n的數量。
一如上述,正確記憶字根可以預防拼錯所有與該字根相關的單字。用漢字來類比的話,就像是只要記住「疒」這個部首,在書寫「痛」、「疾」、「痴」等字的時候,就絕對不會忘記最上面的點。
遇到沒見過的困難單字也能猜出意思
日本人在第一次看到「泪」這個漢字的時候都是什麼樣的反應呢?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能從「氵」和「目」的意思推理出這個字的意義吧。
那麼,請問你看過congenital這個字嗎?這是個很少見的困難單字。本書中也沒有收錄這個單字。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字的人,請在翻字典前先試著推理看看它的意思。你知道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什麼疾病嗎?
猜不出答案的人請查查con(→p.141)和gen(→p.179)這兩個字根的意義後再思考一遍。思考完之後再去查字典。
那麼,讓我們一起睜大眼睛,出發前往英文單字的想像力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