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無法以考試等方式來評分的能力即稱為「非認知能力」。在這個光靠背誦既定的正確答案或指南已經行不通的時代,這種非認知能力已成為務必發展的一種重要能力。而事實上,早在100多年前,義大利的瑪麗亞・蒙特梭利便已經為了讓孩子們可以發展這樣的能力而構思出「蒙特梭利教育」。本書著眼於非認知能力與蒙特梭利教育之間的密切關係,說是傑出之作應該不為過。
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孩子在獨立自主或善解人意等無法評分的非認知能力。換言之,我們無須刻意使用「非認知能力」這個詞彙,因為蒙特梭利教育早已持續嘗試發展孩子的這種能力。在此容我打個比方。
很久以前,某個村莊裡有一名很健康的青年。這名青年總是從山裡採摘黃綠色的草並天天食用。可能是拜這種草所賜,青年從來不曾感冒。不知從何時開始,村人以「蒙特草」來稱呼青年採回來的這種草,並以此餵食村裡的孩子。後來有一天,一位著名的博士聽到蒙特草的傳聞而來到村裡,他發現這種「蒙特草」裡含有大量「非認知C」,於是開始宣稱:正是蒙特草內所含的非認知C讓人們得以維持健康!就此釐清,蒙特草之所以能讓人變健康,是因為裡頭含有非認知C。
換言之,蒙特草(蒙特梭利教育)在培育出健康的身體(獨立自主或善解人意的孩子)上頗具效果,因為可以增加非認知C(發展非認知能力)──這便是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自100多年前以來都確信蒙特梭利教育對培育孩子是有效的,並持續導入教育之中,直到後來才證實,從中發展出來的獨立自主或善解人意等即為非認知能力。更進一步來說,人們漸漸明白,這種能力一直以來都很重要,而往後的時代會更加需要這樣的能力。
有鑑於此,本書會先針對往後的時代愈來愈需要的非認知能力逐一說明。接著從非認知能力的觀點切入,重新解說蒙特梭利教育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又有什麼樣的價值。最後再進一步介紹一些添加小巧思而能夠導入一般家中就近運用的蒙特梭利教育,而非以特殊教育機構內所採用的特殊項目的形式來介紹。本書還特地委託30年來致力於蒙特梭利教育的「東雲蒙特梭利兒童之家」的多位老師,協助監修蒙特梭利教育的相關內容,想必在家執行時頗有參考價值。
為了將在未來生存的孩子,希望讀者務必讀完這本蒙特梭利教育與非認知能力交會而成的書,並加以活用!
岡山大學全方位教育・學生支援機構 副教授 中山芳一
透過蒙特梭利教育所培育出的5種能力
1深思後才行動的能力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當孩子著迷地投入某件事時,會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自由去做,大人則從旁守護,不給予任何指示。從準備到收拾為止都由孩子本人執行,在做錯時思考為何會犯錯,直到最後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經由這樣的經驗,讓孩子學會深思的能力以及執行力。
2一顆善解人意的心
孩子若能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內心會感到滿足而情緒穩定。內心充實的經驗不斷累積後,便能善待其他人。比方說,把東西借給朋友、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等等。唯有自己受到尊重,才能培養出這種善解人意的心。
3導出該做什麼事的判斷力
我決定了!!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會任由孩子本人決定當下要做些什麼事。孩子是自行判斷「自己現在想做什麼?」,而非聽從大人的指示,所以能了解自己的感受。此外,孩子一旦理解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便可培育出自我控制的「自律心」,在任何場合都能冷靜行事。
4深度的專注力
如果是喜歡的遊戲或作業,無論周遭如何吵雜,孩子都能全心全意地持續該作業。不僅如此,只要孩子能夠投入自己著迷的活動直到心滿意足為止,便能進一步加深其專注力。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來刺激孩子的好奇心,透過這樣的經驗,讓孩子親身感受到全神貫注做事情的樂趣。
5信賴感與情緒的穩定性
蒙特梭利教育會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想法。以遊戲方式為例,由孩子自行決定想做的事,所以孩子會產生安全感,覺得自己的想法與存在是被接納的。有個能理解自己的大人,會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也關乎到情緒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