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提升團隊進攻能力,你應該學習「跑位」!
大家知道「跑位(spacing)」這個詞嗎?看到「Space」這個字,一般人腦中浮現的應該是百貨公司的「美食區」、「休息區」等「空間」或「開闊的場所」等意象。「Spacing」的意思也很類似。更精確地說,籃球裡的「Spacing」指的是「進攻時球員與球員間的距離感」。5個人在進攻時保持固定的距離、尋找好位置,也就是跑到特定站位上的行動就叫做「跑位(Spacing)」。
然而跑位並不是在24秒的進攻時間中一直站在同一個地方。在進攻的時候,團隊要利用突破(drive)、傳(pass)、切(cut)等技巧,不斷地移動來創造更好的投籃機會。即使在進攻開始時搶到了好的站位,如果其中一人移動時其餘四人沒有跟著動,陣形的距離感就會被破壞。換言之,空間會變得狹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當隊伍裡有人開始移動時,其餘四人也要做出反應,決定要動還是不動――「跑位」的時候「不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選項――保持進攻隊形的平衡。持續保持適當的「跑位」,可以創造更好的投籃機會。
近年,日本請來了很多外國的籃球教練。他們在看過日本培育期(學生)球員的籃球表現後,一方面雖然稱讚「基礎訓練和1對1的技巧被訓練得很好」,但另一方面也指出「在跑位方向做得不太好」。
在球員成長的過程中不論基礎訓練和1對1的技巧練得多麼精純,一旦沒有持球的球員(本書稱為「未持球者」)的跑位不對,與隔壁防守方的距離變短,持球的球員(本書稱為「持球者」)便無法進行1對1的進攻,或是必須在勉強的情況下進行1對1而掉球,無法發揮原有的實力而導致球權轉移(失誤)。所以在成長過程中除了培育持球者外,為了使持球者苦練出來的技巧能完全發揮,讓未持球者能佔到好位置也非常重要。
籃球比賽1場需時40分鐘(國中生是32分,小學生是24分。這裡以40分為代表)。想得簡單一點,進攻和防守的時間大約各半,也就是各20分鐘。假設在進攻的20分鐘內,站在球場上的5個人持球的時間一樣長,那麼每個人能拿到球的時間就是 等於4分鐘。一場比賽中一個人能拿到球的時間只有短短4分鐘。除此以外的進攻時間,也就是另外16分鐘內都是手上無球的狀態。那麼身為球員該如何在這16分鐘內幫助隊伍拿到勝利呢?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課題,且與球員是否擁有「跑位」的觀念習習相關。
本書將為讀者回答「何謂好的跑位?」和「如何才能實現好的跑位?」這兩個問題。本書不會教你「該採取什麼行動才能突破防守」,而是要告訴你持球者在突破防守後,「應該如何跑位」才能使下次的進攻更加順暢。「跑位」的真髓在於「成功突破防守切入禁區之後」。至於如何才能切入敵方禁區,則必須依靠大家平日的練習。
一旦理解了「跑位」,相信你的球隊就能做出更好的團隊進攻,讓打籃球變得更加有趣。除了國中生(U15)和高中生(U18)之外,請國小(U12)球員也當作學習新知識,一點一點慢慢吸收吧。
##
跑位糟糕的球隊特徵
你的球隊是否存在進攻容易停滯的問題呢?例如個人技巧明明沒有任何問題,但持球者卻總是沒法把球傳出去,或是球傳出去後馬上被防守方包圍……。這種情況或許是隊友妨礙了持球者的進攻所導致的。
而導致此情況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就是「跑位」。
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① 4名未持球者集中在同一側的狹窄範圍內
在如「單打(isolation)」這種持球者獨自位於球場的一邊,其餘4人集中在另一邊的情況下,假如未持球的4人距離太近,就會讓防守方可以1個人防守2個人。換言之防守方就算調1個人去幫忙守持球者,剩下3個人也能完全守住進攻方的另外4人。當持球者無法1對1的時候,便沒辦法把球傳出去。
②未持球者離球太近
在持球者打算1對1,又或者實際上展開1對1進攻時,未持球者太過靠近持球者,導致1對1的空間變狹窄,讓持球者的動作受到侷限。
※(「Hand off(近距離把球遞給隊友的掩護動作)」時例外。)
##
跑位糟糕的球隊特徵
③早先突破防守的球員傳球後仍留在禁區內
即使佔到了好位置,只要後續任何一個動作停下沒跟上的話,跑位的效果就會變弱。譬如起先突入禁區的球員把球傳出來後,假使繼續傻傻待在禁區內,就會妨礙下一個突入禁區的球員進攻。
④投長距離的2分球
假設佔到了好位置,持球者突入禁區後又把球外傳。此時若負責接傳球的隊友是站在三分線內側投出2分球,那也同樣不能說是好的跑位方式。但國小生或3分球命中率低的大個子(big man)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