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1 項符合
學以自用的圖書 |
|
學以自用︰管他考試升學工作升遷,這次我只為自己而學! 作者:湯姆.范德比爾特 / 譯者:劉嘉路 出版社:親子天下(親子教養童書) 出版日期:2021-12-28 語言:繁體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64 |
![]() |
二手中文書 |
電子書 |
$ 336 |
![]() |
成功法 |
$ 379 |
![]() |
成長/致富 |
$ 379 |
![]() |
Books |
$ 379 |
![]() |
社會人文 |
$ 408 |
![]() |
社會人文 |
$ 422 |
![]() |
中文書 |
$ 422 |
![]() |
成功學 |
$ 432 |
![]() |
自我成長 |
$ 432 |
![]() |
大眾心理學 |
$ 480 |
![]() |
Books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學習的樂趣只為年輕人保鮮?作者優雅且令人信服地攻克了這個我們告訴自己的惡毒謊言。」——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為什麼我們長大以後,就不再學習新事物?
是因為害怕失敗、忘記初學時的期待與快樂,
還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再年輕、學不會,所以沒有必要嘗試?
本書不是教你如何學會做某件事,而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任何年紀,只要願意改變,即便是成年的初學者,
也都能理解終身學習的喜悅和翻轉人生的力量!
受女兒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作者范德比爾特領會到了純粹為學習而學習的樂趣。他嘗試了幾個看起來頗有挑戰、但對職涯似乎沒什麼直接幫助的技能,包括:西洋棋、唱歌、衝浪、雜耍、繪畫、游泳和金工戒指。出乎意料的是,這趟學習之旅帶給他的滿足感,遠比他得到的所有知識還要多。
這趟旅程中,他在西洋棋積分公開賽,輸給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在業餘合唱團,如痴如醉地唱了搖滾樂團R.E.M.的歌曲;在哥斯大黎加的衝浪營,親手解決突如其來的蠍子。一路上,他訪問了數十位專家,探索做為「成年初學者」的優點,以及背後的科學與心理學知識。透過在學習計畫中親身經歷到的各種喜悅和深刻見解,范德比爾特想告訴大家的是:學習不是為了提升工作價值,而是生命價值;學習不需要精通,不需要一萬個小時,只要對各種事物,持續保有熱情和新鮮感就好。
任何人在任何年紀學習任何事物,都沒有「來不及」的問題,即使「略懂皮毛」也無妨。學習,是幸福的終身運動。只要願意改變,即便是成年的初學者,也能為生活帶來翻轉的力量!
▶給成年初學者的9大箴言
1 每個人都擁有可開啟的潛能
2 技能是需要時間養成的
3 失敗是學習的核心
4 改變過去的練習
5 進步可能不是直線的
6 技能很少能被轉移
7 永遠都要超越不可能
8 學習有助於打開新世界
9 必須隨時注意機會
作者簡介
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
現居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曾獲安迪沃荷基金會藝術寫作獎助。為《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大眾科學》、《金融時報》、《史密森尼學會雜誌》、《石板雜誌》、《鸚鵡螺》、《倫敦書評》、《衛報》、《新共和周刊》等出版機構撰稿寫文,也擔任英國《連線》雜誌與美國《內幕》雜誌的特約編輯。
對電視、廣播節目興趣品味廣泛,著有暢銷書《馬路學》、《品味選擇題》、《倖存城市》。寫作之餘,也曾擔任紐約大學魯丁交通政策與管理中心客座研究員、加拿大建築中心研究員、公共空間設計信託基金研究員。
譯者簡介
劉嘉路
認為譯者如同詩人,都是「帶著腳鐐跳舞」,在限制和規範中如何翻新出奇就是樂趣所在。翻譯著作近三十本,近作包括:《恐懼遊戲》、《寬宥之南》、《拖延有理》、《般度戰士》系列、《西莉雅的祕密筆記》、《環遊世界我們這一家》、《終極環遊世界》系列、《預備教育的未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