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波蘭史
波蘭位於一望無垠的中歐平原上,在十世紀時由發源於此的西斯拉夫人建立,歷經了數百年的分合割據,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成波蘭─立陶宛聯邦,躍身為歐洲強盛一時的國家。
然而,因為國家缺乏天然屏障,以及俄、普、奧等鄰近國家的覬覦,使得波蘭在十八世紀下半葉遭遇三次瓜分。每一次的瓜分都激起波蘭內部的改革浪潮,更因此催生出世界上第二部成文憲法,但這部憲法卻在列強的打壓下胎死腹中,也讓波蘭的革命勢力沉寂下來。
在近代民族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影響下,波蘭人也起身反抗,企圖恢復波蘭的榮光,他們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改寫亡國的篇章,重拾國家的名字。但復國的波蘭仍難逃悲劇性的命運,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再次被德國與蘇聯瓜分,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蘇聯所控制,成為共產國家。
這次波蘭人再度展現民族的韌性,由反共人士所組成的團結工會成功推翻共產政權,建立民主共和體制。波蘭人終於掙脫枷鎖,重新踏上自由之路,並因此掀起東歐反共浪潮,改寫世界歷史的發展。
【作者簡介】
洪茂雄(1940-2019)
1940年生於嘉義縣東石鄉圍潭村,1963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畢業,1967~1968年間就讀德國閔斯特大學,1969~1979年間在慕尼黑大學主修東歐歷史、國際政治和漢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回國,歷任世新專校副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所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兼任教授等職。主要著作:《東歐變貌》、《戈巴契夫評傳》、《東歐國情分析與我國對外關係》、《南斯拉夫史》、《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形勢解析》(主編)、《羅馬尼亞史》、《失序年代—紅色帝國的崩潰》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