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工具,也是族群文化裡重要的組成內容。語言向來是族群文化的載體與族群認同的圖騰,亦是連結個人與族群的重要橋梁。研究語言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因為人們的言語行為總是浸染着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蘊含着獨特的民族文化心理(袁蕾,2001)。民族文化心理是指一定的民族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穩固的心理定式,它是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黃美麗,2015)。例如,客家族群自古流傳一句耳熟能詳的祖訓,「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這句俗諺不僅表明客家人對祖先的敬畏,也反映客家人對客家語言的自信及對客家文化的堅守,這就是客家人民族文化心理的具體展現(唐金培,2013)。客家民系根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歷經五次大遷徙,輾轉來到江西省南部(贛南)、福建省西部(閩西)、廣東省東部與北部(粵東、粵北)定居,並由這些地區繼續遷移至中國其他省分與海外地區(羅香林,1933,1950)。客家人行走中國諸多省分,移民遍布世界各地,故有「東方吉普賽人」之稱。在遷徙過程中,客家人處處為「客」,必須隨時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危機(如當地居民、亂賊、流民等),宛如亡國後的猶太人,披荊斬棘創業維艱,故亦有「東方猶太人」之名。由於客家先民在歷史上多次大規模流離遷移,對於祖宗留下來而帶不走的田產家業無法保留,因此不得不做出在古代社會中被視為是「不孝子、敗家子」的販賣或遺棄祖產的行為,但對於祖先留下的語言則謹記於心,對於傳承客家語言與客家文化更是不敢怠慢。
客家人在歷史上經歷多次遷徙,各式多樣的社會生活經驗加上客家人對於語言的重視,因此留下許多文字簡潔、言簡意賅的俗諺,「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即為經典例子。「俗諺」一詞在漢語中使用歷史悠久,歷來中國古籍對於俗諺定義者眾,例如「俚語曰諺。」《尚書.無逸》、「諺,俗語也。」《禮記.大學》、「諺,俗之善謠也。」《國語.越語》、「諺,俗所傳言也。」《漢書.五行志顏注》、「諺,傳言也,從言,彥聲。」《說文解字.注》、「諺者,直語也。」《文心雕龍.書記》等。綜合這些古籍的定義,俗諺廣義上可以包含俚語、俗語、
諺語等。呂自揚(1993:4)《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一書的〈自序〉中論及:「諺語即是俚語、俗語又叫俚諺、俗諺,在臺語的口音中,多叫「俗語」和古早人講的話,是歷代祖先從實際生活的環境中,仰觀天文星
象,俯察地理萬物,近看人生百態,所觸悟感發,口耳相傳而來的生活短語」。
民俗諺語(以下簡稱俗諺)被人們稱為「社會的鏡子、人生的折射、生活的嚮導、生產的指導」,也被譽為是民間的知識總匯和百科全書。朱介凡(1964)提到,「諺語是風土民性的常言,社會公道的議論,深具眾人的經驗和智慧。精闢簡白,喻說諷勸,雅俗共賞。」武占坤、馬國凡(1980:3)也說到,「諺語是通俗簡練,生動活潑的韻語或短句,它經常以口語的形式在人民中間廣泛地沿用和流傳,是人民群眾表現實際生活經驗或感受的一種『現成話』。」李行健(2001)指出,「諺語是人們對自然或社會現象的某種認識的結晶。或者是社會發展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和道德規範,用簡潔而易於記誦的詩化語言表現出來,用以警戒,勸誘或教育人的一種固定語。」武占坤(2007)曾說,俗諺「是智慧之神的雙目,是造化之神的雙手,是美神頭上的花冠,是人生夜海上的星斗。」
總結來看,俗諺具備三個特徵:一是俗諺為人民群眾所創造和使用的,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二是俗諺的語句簡單凝練,在結構上具有相對的固定性;三是俗諺流傳在群眾的口頭上,具有鮮明的口語性(溫端政,2011)。
俗諺是族群文化的積澱、祖先智慧的結晶。俗諺是語言的一種特殊樣式,結構緊湊、語言簡練、形式短小,卻往往蘊含着人民群眾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智慧總結,或凝縮着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或集中體現着該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心理,極富民族特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容,兩者彼此相互依附,學習語言同時也在學習文化,反之亦然。基於這個道理,若想要學習客家文化,從客家俗諺着手自當不失為一個極佳的文化學習途徑。本書即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希望讀者(教學者及學習者)透過閱讀客家先民所留下的經典話語,除可增加客家文化的底蘊之外,更可從中培養客語字音字形的拼寫能力。
在臺灣,客家人是僅次於閩南人的第二大族群,客家人分布於全臺各縣市,特別集中於臺灣北部的桃園市、新竹縣及苗栗縣。臺灣的客語有六個主要腔調,即四縣、海陸、六堆(南四縣)、大埔、饒平及詔安(簡稱「四海六大平安」)。根據客家委員會(2017:12)的統計,「客家民眾使用且能分辨出來的客語腔調,以「四縣腔」的比例最高(58.4%),其次為「海陸腔」(44.8%),上述兩種腔調是客家民眾使用的最主要腔調。其他腔調的使用比例則是相對較低,如「南四縣腔」(7.3%)、「大埔腔」(4.1%)、「饒平腔」(2.6%)及「詔安腔」(1.7%)等。」雖然客家人是臺灣的第二大族群,但人數也不過四百多萬,這還是從《客家基本法》對於「客家人」的廣義定義推估而來(客家委員會,2017:2)。1如果統計僅具純正血統的客家人口,那麼人數恐怕低於二百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語言使用者的實際人數與語言活力密切相關。2若按此理,那麼除四縣腔與海陸腔客語以外的客語腔調基本上都已算是夕陽方言,即便是使用比例較高的四縣腔與海陸腔,因為絕對說話人口不多,且在高頻使用國語的影響下,也正面臨語言消逝的壓力。
隨着臺灣本土語言的日漸消逝與瀕危,教育部為傳承、復振及發展臺灣的本土語言,遂自1993年起將「鄉土語言教學」納入國小正式課程,2001年起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至於國中學生則依其意願自由選修鄉土語言。近期,為尊重國家多元文化之精神,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國家語言發展法》於2019年01月09日公布實施,該法將所有臺灣各固有族群所使用的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的法律位階提升至國家語言,除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並將鄉土語言教學延伸至國高中,從112學年度起列為部定必修課程。此外,教育部每年舉辦全國語文競賽,培育鄉土語言朗讀、(情境式)演說、字音字形等能力,透過語文競賽的良性
競爭,達到推動鄉土語言傳承、復振及發展之目的。
在朗讀、演說及字音字形等三種能力中,字音字形的拼寫辨識可以說是朗讀及演說的基礎能力。例如,目前在全國語文競賽中,客家語朗讀競賽的朗讀試卷是在比賽前8分鐘抽取,試卷內容是由客家語搭配華語字形組成。抽取試卷後僅可參閱字典、辭典、客家語拼音方案,其餘資料均不得攜至預備席參考。有鑑於此,若參賽者能及早熟悉客家語字音字形,在緊張的比賽氛圍下,便能更為得心應手、從容不迫地準備,不致手忙腳亂。又如,客家語演說是在比賽前30分鐘抽取演說題目,參賽者在思索演說內容時,若能熟練字音字形,字詞發音與慣用詞搭配便能發揮極致作用。再如,客家委員會每年舉辦的「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包含四種測驗(聽力、口語、閱讀、書寫),書寫測驗又包括音標書寫、語句書寫、及作文。若想通過客語能力中高級認證,書寫測驗中的音標測驗不得
0分,否則降為中級,由此可見客語字音字形的重要。
熟練客語字音字形對於客家語言學習與客語技能訓練無往不利。有鑑於此,本書除透過客家俗諺強化客家文化學習外,並讓讀者從文化學習中學習或訓練拼寫客語字音字形的能力。本書的客家俗諺取自1926年出版之《客英大辭典》,本辭典是在傳教士Donald Maclver於1905年出版的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Vernacular of the Hakka People in theCanton Province的基礎上,再由另一位傳教士 M. C. Mackenzie 進行增補和重排而成(莊初升,2010;田志軍,2013)。這本辭典除收錄大量的客家俗諺,包括俚語、歇後語、師傅話等,這些都是傳統民間文學重要成分。透過認識客家俗諺,本書將帶領讀者進入客語字音字形的世界。另外,由於中華文化一脈相傳,因此《客英大辭典》也收錄許多常見的四字格成語,本書也將成語列入客語字音練習。另外,彭欽清、黃菊芳(2020)挑選《客英大辭典》中的859則客家俗諺進行譯註,並寫成專書《百年客諺客英解讀》,對於客家俗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
以下,本書將先分別介紹客語字音與客語字形,隨後則透過客家俗諺提供大量練習。另外,本書將客家俗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易懂客家俗諺,即那些一看就可了解或大略了解其義的俗諺,此部分將用作客語字音練習的材料,共計2,659則;另一部分為一般客家俗諺,即那些須要稍加說明方知其義的俗諺,此部分將作為客語字形練習的材料,共計1,659則,每則俗諺字形練習均輔以該句的四縣腔及海陸腔客語字音與華語釋義。不論是字音練習或字形練習,均依教育部2012年修訂公布之「客家語拼音方案」字母順序排列,且均附答案供讀者參考,所有字形均以教育部公布的客家語漢字為標準。俗話說「熟能生巧」,相信讀者透過大量書寫練習,最終都能精熟客語字音字形,只不過學習之路總是漫長,想要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仍有待學習者持之以恆,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