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全球貨物運輸大多藉由海運輸送,我國船隊載運能量已佔全球重要地位。近年來遠洋客輪和私人遊艇亦蓬勃發展,使得航海人員需求數量增長快速,航海人員的素質也倍受關注,特別是英語能力,關係著海上人命、財產與船舶安全,海洋環境保護,及提升團隊高效能營運。由於許多海難事件是因海事英語使用不當造成,聯合國海事組織(IMO)在1995 年修訂「船員訓練、合格和當值航行標準」(Standards of Training ,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公約,明訂英語為海事工業的官方語言,並發展出海事英語之典範課程綱要(Model Course 3.17),說明船員所需具備的英語能力指標和知識內涵。該課綱還建議,各國實施海事英語教學時,須考量學習者對一般英語及海事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自行刪除或調整這些能力指標,或另選擇一些教材料來彌補學習者現有的知識能力和典範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然而各國船員訓練機構大都只提供航海機械操作和技能訓練,海事英語書籍也都以航海知識內容和技能為範疇,且非由語言教師授課,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英語語言的部分得自學;歐盟1999 年的多元文化和多語船員對運輸影響之年度報告,建議各國海事學校必須先建立適合自己學生的初級英語能力標準,學生達成此標準後再進入所謂的海事英語訓練階段。
亞洲地區是非英語為母語國際船員的主要供應來源,然而卻無以語言學習觀點和航海學習者實際使用英語的情境,出版的航海生活英語會話教材。市面的一般英語會話教材雖多,內容包羅萬象,航海人員不易於短時間內找到直接相關航海生活情境的會話教材。基於以上因素,本書為輔助我國將進入海事訓練或相關工作,或對航海英語會話有興趣的人員編寫,以2015 年聯合國海事組織出版的Model Course 3.17 中的General Maritime English(GME)所規範的基礎級(Elementary Level) 18 項能力指標為架構和目標,編寫了航海環境中的生活和工作情境內容,包括自我介紹、描述工作、岸上餐廳點餐、訂房、問路、通訊、海上氣象等,強調航海生活中使用英語溝通表達的人際互動,並提供航海英文的基本字彙、常用英語文法及語用功能。有別於航海課程的專業內容,操船舵令之類的技術與用語非本書重點。期以航海生活的英語會話為目標,幫助學習者順利養成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進而享受航海生涯。
本書撰寫歷經以下3 個階段:
1. 參照IMO Model Course 3.17 的GME 基礎級英語能力指標,並訪談我國資深船長關於船員工作與生活中實際使用英語的需求。
2. 考量我國一般海事相關科系學生之英語程度,研擬各單元教學目標、內容撰寫、編排方式。
3. 蒐集國內外資料撰寫課文內容。由於實際航海生活中,偏重英語聽說技能,航海人員接觸非英語為母語的人士機會非常多,需適應不同地方腔調的英語口音,本書課文大部分有錄音,且提供不同地方的英語口音為範例,和許多練習題,讓學習者能反覆練習,成為本書特色。
課文含十個主題單元,每單元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兩篇主要對話範例、發音、聽說練習;第二部分為常用的航海英語文法、語用功能和文化意涵等說明及練習;第三部分為背景知識的短文閱讀和練習;第四部分延伸更多聽說寫的練習題。藉活潑生動的人物對話、海事故事、練習題和聽力,提供大量語言練習的機會,來增進學習者的聽說理解和表達能力。所有內容經國內兩位航海專家教授和三位外籍英語教師審稿校正。由英語為母語人士在專業錄音室中錄製成MP3。除課本和MP3 外,還有「學習手冊」,提供每課對應Model Course 3.17 的能力指標為何,學習內容的中文解說和延伸的學習材料指引。
本書編寫過程接受國內許多關心海事英語的機構人士和學者所提供的資源和支持鼓勵才得以出版,銘記在心,但無法於此全部致謝。誠摯地將出版成果特別歸功於長榮海運公司公關部惠予照片和長榮海事博物館田本源館長諮詢,國立海洋大學李國添前校長、張清風前校長支助並鼓勵出版,李選士前副校長提供最新Model Course 3.17 2015 Edition,商船學系林彬教授和翁順泰教授義務審稿,輪機工程學系華健教授、應用英語研究所鍾正倫老師提供諮詢,空中美語外籍師資團隊校稿和錄音,和張珮儀老師創作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