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本書初版發行後得到很多回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也在網頁上專文介紹,有賴大家的支持,一年內所有的書已經沒剩幾本了。
舉凡各種技藝或運動的學習都需要透過體會而心領,這種領悟稱為「體知」,《後漢書》有一段話寫道:「音不可書以曉人,知之者欲教而無從,心達者體知而無師」。體知不容易用語言或圖示完整表達,有所體悟的人常會使用接近身體感受,比較詩性(poetic)的方式來敘述。
本書透過分析身體與骨骼運動,提供讀者認識而理解之「認知」的學習路徑,運動科學只是弓道的一小部分,如果認知是「技法」,體知就是「心法」,兩者可以互為輔弼。
再版前夕邀請幾位擔任弓道教室講師的朋友舉辦了數次讀書會,感謝陳怡萱、黃亭惇、蔡宜均、蔡明倢等人的協助。新版的內容做了幾項調整,包含增加動作說明與圖解約十幾張手繪圖,加入射法中禮射系與武射系不同處的說明,並在附錄放入近百個弓道常用日語。
2020 年初至今的疫情對於大家的日常生活都有衝擊,赴日交流活動全面中斷,練習弓道的機會也受到影響,但是想要學習弓道的人並沒有減少。希望這本書有助於大家面對新常態,與強大對手共存的日常需要更厚實的內心。
鄭晃二
前言
弓道對臺灣人來說是陌生的,到底是像射箭一樣的運動,還是像劍道一樣的武術?是不是像茶道一樣只是修煉的媒介,見碗中的茶不是茶,看靶上的箭也不是箭?這本書來跟大家解密。
筆者學習弓道後,總覺得需要一本好的弓道書可以自修,後來擔任學校弓道社團指導老師與弓道教室講師之後,更覺得弓道教材、教案、教法是教學品質的三大關鍵因素。對於教師來說,教學首先需要進行規劃,上課前需要備課,下課後需要進修。這跟開車前需要檢查油箱,上路要繫安全帶,平常要定期保養是一樣的道理。
2015 年筆者在協會當行政義工的時候,大家一起在臺北市南港闢建了臺灣第一座標準長度的弓道場,弓道教室每週開設六個班,第一年統計課程報名人次有806 人,新加入課程學員共有200 人。有了良好的場地,以及優秀的講師陣容,但就還是缺少一本好書。
弓道的華語資訊屈指可數,雖然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但大多是個人心得或是零星的翻譯。當代弓道的主要論述與實技的基礎是全日本弓道連盟制定的「弓道教本」,可惜目前沒有中譯本。書店找得到弓道的書是Eugen Herrigel 寫的《箭術與禪心》(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至今仍為外界一窺弓道家修煉世界之經典。如何教以及如何學的知識,對於日文苦手的人來說,是大熱天的涼水,哪怕只有一小杯也是甘露。
基於這個需求,筆者每年參加全日本弓道連盟舉辦的弓道講習會時,總是特別關注日本老師指導初學者的方法,勤加筆記。弓道就跟其他武術與運動的教學一樣,關鍵不是老師說了多少,而是學生理解多少;透過講習會可以就近觀察老師用什麼方法來表達與示範,好讓初學者可以循序漸進,透過「知道」而「做到」。
觀察幾年下來有個發現,弓道教本所揭示的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如何引導學習者達到這個目標,每位日本弓道老師有不同的指導方法,有些老師也很客氣地強調他所傳授的只是他的觀點;也許,走不同的路徑還是可以帶領大家走到相同的目的地,縱使有小異也是大同。
這本書的定位是教學者與自學者用的參考書,編寫的內容以弓道教本為基礎,再加上歷次弓道講習會老師講授的內容與指導方法的延伸研究,書中各項方法都經過弓道教室、學校社團、團練等使用與修正。
每個人的骨骼比例與身體狀況都不同,本書圖示的肢體動作僅供參考。建議根據既定的原理與要求,依照個人的情況做修正,找到最適合自己身體運作的方式。
本書技術說明的部分使用「指導者」一詞,泛指修煉弓道的路上遇到的前行者,有緣同行,互相陪伴。書中關於指導方法的說明,以自修與互相切磋的用途為主,射手上場練習有自己設定的功課;就算沒有既定功課,放空也是一種自在。如果不了解別人的學習歷程與練習的心境,也沒有取得對方的同意,冒然出聲提醒指導有點失禮,還是安靜觀看就好。
本書共分成六章,第一章介紹弓道的淵源以及心理、身體、器材等方面的準備。第二章是用來駕馭弓與箭的身體、姿勢以及基本動作的介紹。第三章為持弓、舉弓、張弓行射的流程。第四章是練習的型態與種類的介紹。第五章是針對初學者常見的問題提出對策。第六章說明練習後的場地設備與用品保養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