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推薦
服膺上帝旨意的律師 / 燃點公民平台創會理事長蔡致中
張冀明律師是台灣律師界一位絕無僅有,極為珍貴的存在;而他這本《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 2: 訴訟糾紛全攻略》則是所有讀者手中都應該有的一本護身寶典。
筆者做了三十餘年的財經記者,見過成千上百位政治家與企業領袖的浮沉,往來的律師也遍及跨國律師事務所主持人到台北地院旁的本土訴訟律師,結論很簡單:好的律師帶你上天堂,壞的律師讓你下地獄。上自政商領袖、巨富豪門的爭權奪利,下至販夫走卒、邊緣弱勢者的求生權益,每一位「當事人」都仰賴「律師」,律師是代替當事人進行無情攻擊的職業殺手,也是站在當事人前方擋下一切子彈的貼身護衛,許多律師在金錢與犯罪的第一線翻滾一生,最終面貌模糊,黑白難辨。
張冀明卻是一位極為「清明」的律師。他披上律師袍長達三十年以上,曾在最頂尖、最光鮮亮麗的跨國事務所擔任訴訟部門主管,協助的當事人都是政商名流、富商巨賈,或是國家級的龍頭企業。張冀明善於處理最複雜的案件,他是讓對手一槍斃命的職業殺手,也是雙肩承擔無情攻擊的貼身護衛,面對了那麼多人世間的無常、貪嗔、恩怨,閱歷豐富的張冀明卻雲淡風輕,像剛出社會的大學生那樣,騎著腳踏車,住在簡樸的房舍,面帶微笑幫助他的當事人度過難關。
這當然跟他虔誠的信仰有關,他遵從天父的旨意來協助當事人處理糾紛,化解煩憂,他與當事人都因為這樣的淬煉,獲得從天父而來的平安喜樂。張冀明面對訴訟,超越了法條,跨過勝負的執著,將訴訟技巧融合於無形,協助當事人度過訴訟戰爭無可避免的煎熬,從而獲得人生的平靜與幸福。因為張冀明把律師的工作當成上帝賦予的任務,數十年反覆淬煉,終於煉出返璞歸真的清明。
因此,我們很慶幸有這樣一位清明的律師,能夠為讀者寫出這本書,告訴大家「我深知打官司的艱辛及痛苦,看著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歷經心情煎熬與生活起伏,我由衷建議雙方不要任意提起訴訟」,他從最源頭如何預防訴訟風險,一路牽著讀者的手,殷殷告知讀者在漫長的訴訟過程中無法逃避的挑戰與不可或缺的準備,這是一本用白話文寫的法律寶典,是所有人都應該細讀的護身祕笈。
祝福本書的讀者,都能從張律師的字裡行間,習得保護自己的技能。當然,有人就有糾紛,訴訟難以消弭,但是面對糾紛,如果都跟張冀明律師那樣存著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體悟人生大智慧,台灣就有機會成為更清明、更美好、更幸福的社會。
專文推薦
法律生活化,無懼法律風險 / 好好聽文創董事長潘祖蔭
認識張冀明律師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但我從來沒有找他「打官司」,可能是我還沒碰到「性命交關」的法律事件,所以不需要動用這位大律師。但是,拜讀了《律師不會告訴你的事2:訴訟糾紛全攻略》之後,我還真後悔為何不早一點找張律師幫我處理那些瑣碎煩人的涉法事務,甚至是訴訟案件。
在媒體工作超過三十年,報導了無數的社會新聞,無一不和法律有關,但新聞報導通常流於膚淺,記者也大多不求甚解,往往聽信警察或檢調,甚至是有力人士的片面之詞,結果經常是真相石沉大海。記憶中,有一個案件,對當事人、對整個社會都有極大影響,也是我當記者撰寫的第一則深度報導,那是車禍受難者家屬「柯媽媽」的故事。當年,她面對兒子車禍死亡後的種種司法不公,挺身而出,經過近八年的奮戰終於催生了《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司法弱勢的無奈和無助,大多數人連律師都請不起,遑論法庭上的攻防,絕大多數被害人只能忍痛吞下自己的不幸。
張律師在書中反覆強調「預防法學」的重要性,因為它堪比現代的「預防醫學」,也就是我們要有法律風險的觀念,不論是個人權益,還是企業經營,法律糾紛可能隨時發生。其實,媒體也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輕則遭罰款,重則被關台,甚至是遭司法追殺。所以,我特別注意本書提到的行政訴訟,因為在我的職場生涯中打過無數的行政官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訴願都遭駁回,最後只好走上行政訴訟之路,但曠日廢時的訴訟過程,對媒體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
媒體通常被稱為「第四權」,說明了它在整個國家體制的運作上具有重大影響力,尤其如今是網路社群年代,「帶風向」成了有心人士操弄輿論的方式,也漸漸形成了「媒體審判」或「輿論審判」。有些企業在輿論審判中一蹶不振,連訴諸司法都難以挽回頹勢。張律師在本書中特別提到一位銀行經理疑似貪瀆的案例,因為檢調搜索,媒體大幅報導,這位經理耗盡心力經過三年訴訟,最終獲得無罪確定,但可悲的是無人關心這個案子的真相。試想,這樣一幕幕的場景好像經常在媒體上演,握有第四權的媒體人能不謹慎嗎?
冀明兄是一位優秀的律師,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看法律案件總會從人性出發,所以,在他的書中不厭其煩提醒讀者,不要任意提起訴訟,「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訴訟」、「戰則當戰,和則當和」、「訴訟是暫時的,人生是長遠的」等等金句,不以律師的個人利益為考量。這些話從一位資深且優秀的律師口中說出來,著實令人敬佩。這是一本專業的法律書,也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在複雜的人際社會中,看完這本書,有一種踏實的感覺,也許就像是張律師開宗明義所提到的「定、靜、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