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0 項符合

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

的圖書
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 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

作者:菲爾.瓊斯 / 譯者:陳依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9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

內容簡介


演算法為人類的需求服務,
但它的運作卻建立在將人類視為免洗人力的剝削。

 


覺得Google、臉書變得越來越聰明,不僅馬上就能找到正確資訊、掌握即時動態,還會判別釣魚網站、過濾不舒服的內容?
事實是,演算法裡頭藏了真人:要有人教導機器學習,它才能變得「聰明」。
正如亞瑪遜的貝佐斯所言,人工智慧,其實是「人工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帶來人機混合的新工作模式。由自駕車、無人商店、語音客服開啟的趨勢,已經蔓延至翻譯、會計、金融、管理、醫療等更專業的領域。平台資本主義拆解原本的專職工作,將機器無法處理的部分,化成零散的微工作,拋給人力群包平台的接案者。
巨型平台規避傳統勞資關係,減少專業人力成本。在平台接案的微工作者沒有權益保障,也沒有固定薪水,甚至連為哪家公司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什麼都不清楚,成為案主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免洗人力。
群包平台大灌「自由接案」的迷湯,但其實就是微工作者必須自行承擔所有風險。你不知道何時可以接到下一件案子,報酬會有多少,你成為工資的狩獵採集者,為的只是要一圓科技大亨移民火星的狂想。


在全自動機器人與智慧助理的喧鬧之下,瓊斯清晰而仔細地揭露使得我們的數位社會得以成真的工作者究竟身在何方。對於這個通常看不到的低薪、超時工作且毫無保障的世界,本書為必讀導覽。
——斯尼切克(Nick Srnicek),《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作者
 
讓瓊斯為你導覽數位化資本主義最醜惡的陰暗面。在此,科技巨頭監控工作者的一舉一動,把他們的鍵盤敲擊與滑鼠點選聲轉化為獲利,而在我們持續加班的同時,「工作」本身卻是分崩離析。為了在慘澹的未來降臨到每個人身上之前預先阻止它,瓊斯寫下了這篇優美的戰鬥宣言。
——賈非(Sarah Jaffe),《工作不會回報你的愛:對工作的奉獻,如何剝削我們、耗盡我們的心神,並使我們孤獨》(Work Won’t Love You Back: How Devotion to Our Jobs Keeps Us Exploited, Exhausted, and Alone)作者
 
在這本節奏明快的精彩著作中,瓊斯探討了數位經濟工作者的隱身之地。在此,全世界的過剩勞工為了不到兩美元的時薪標注影像、管理網站內容與教導運算法辨識寵物。《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同時也探究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無所有的微工作者該如何團結,帶領要求自由空閒與物質保障的全球運動。
——貝納納夫(Aaron Benanav),《自動化與工作的未來》(Automation and the Future of Work)作者
 
帶領讀者前往不為人知的人工智慧生產之地:在後危機的資本主義中,越來越多貧民窟、監獄與難民營中的人們受到高度剝削,靠著不穩定的微工作勉強餬口。瓊斯強調危機迫在眉睫,這種零散化的微工作會威脅所有人的生計,但他也指出,微工作也可能帶領我們走向一個超越薪資勞動的世界——只要我們勇於爭取。
——穆勒(Gavin Mueller),《砸毀工作機器》(Breaking Things at Work)作者
 
瓊斯可謂後加速主義的帶領者。
——佛斯特(John Foster),「戰場」新聞論壇(Battleground)
 
令人震驚……在讀過這本書後,你無法再用和以前相同的方式看待電腦,或是那些吹捧電腦乃是我們集體救贖之道的人們。
——布斯尼克(Katjo Buissink),《馬克思與哲學書評》(Marx and Philosophy Review of Books)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菲爾・瓊斯Phil Jones
《衛報》和《開放民主》(openDemocracy)專欄作者,目前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擔任博士研究員、非營利研究組織Autonomy Digital hub團隊成員。

譯者簡介

陳依萍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和師範大學譯研所,現任自由譯者;秉持「堅知、達譯」的精神:堅實探究知識,致力傳達文句情理;為達成跨文化溝通的使命悉心認識世界;譯作另有《女人,你該好好愛自己》、《電玩遊戲設計與腳本創作法》等;聯絡方式:nitachen.trans@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巨平台 vs. 微工作:消失的勞動或甦醒的人性? 洪勝宗
推薦序 我們會迎來僕役經濟嗎? 洪敬舒


導言 土耳其機械人
縱使矽谷有了奇蹟似的進展而實現夢想,成功讓剛果礦坑自動挖採銅礦、富士康零件都用電腦自動組裝,且 Uber 的車輛都學會自動駕駛,這些技術也幾乎都還是要仰賴人工的資料處理,亦即標注、分級、歸類。除了最開始要先清理好資料才能輸入演算法,在開始執行後也要持續監督和修正。


第一章 矽谷的過剩人力
在亞馬遜首席執行長貝佐斯花一小時賺到一千三百萬美元的同時,一名難民只能靠著教導演算法偵測車輛來賺取幾美分。每個工作任務都加深了兩個世界之間的鴻溝:一個是範圍持續擴張、性命不值錢的大貧民區,另一個是智能機器人和身價數十億科技大亨所在的資本主義先鋒。手指點擊之間,連結了蠻荒與高尚的世界。

工作的末日?
儘管進入資本體系的人增加,卻沒有創造出相應的新工作。製造工作機會的速度,越來越跟不上需要支薪工作的人數增長速度。經濟成長停滯損及全球體系的同時,工作者被迫從事缺乏穩定性且零碎的服務性質工作,而資本卻是投入資料商品化和展望 AI 未來的投機生意,這只會讓人力過剩的問題惡化。

次就業
次就業指極度短暫、臨時及易變動的工作,包含大量無薪勞動、嚴重的低度就業或是薪貧現象,又或是有工作卻不保證能讓生活光景好過於無業的慘狀。


第二章 人工或人類智慧?
如果要讓自駕車能避免交通事故、聊天機器人能理解客戶的意思、自動交易機能承擔合理風險,首先要以經過清理和注解的資料來進行機器學習訓練,接著在開始運行後持續受人力監督。如果資料沒有經過整理,恐怕在訓練演算法時會有違程式人員的意圖。

從低階到監管式的資料工作
自動化理論學家的討論焦點往往擺在大量失業上,但工作的末日大浩劫不是真正的議題核心。事實上,我們面臨的是,越來越多服務業工作變成零工、微工作或是群包工作的型態,而自動化表示人要處理演算法或是跟演算法一起共事。以微工作而言,這些所謂「工作」往往跟無業沒有兩樣。


第三章 人即勞務
微工作並非新的工作和技能來源,而是類似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十九世紀的那不勒斯或現代孟買街頭上的求生怪景。我們應該要問的問題如下:微工作網站真正的支薪狀況為何?微工作是否提供如同真正專職工作的技能和福利?這些條件是否不同於其他無薪的求生法則?是否妨礙如傳統勞動階級般建立組織和團結?

從薪水到賭注
薪資本身成為投機活動;領不領得到,要視表現指標的達成狀況而定,且需要預備好投注未知時數的無薪工作。接案者的處境,越來越像是在魔術般變化莫測的經濟中賭博和碰運氣。使得工作者繼續回來接案的,是下一個案件會支薪的可能性。複雜的獎勵發放時程和可議的定價把案件變得遊戲化,並有效地將過剩人力和不穩定的工作性質包裝成刺激的新型趣味工作。

人即勞務
一天之內為二十幾家公司工作,一週囊括數百件不同任務,從語音翻譯到暫時管理計程車服務,工作者不再擔任單一明確的角色,而是內容包山包海到無法構成專職工作的地步。工作不再是「生活方式」的現象又往前邁向了一步。


第四章 掘墓工作
當今社會中,窮人和一無所有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訓練機器來追蹤自身的行動,並對自己居住的社區進行恐怖行動,或是取代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角色,這些就連馬克思生動描述的噩夢般景象都始料未及。

黑盒子式的勞動
不像是為福特公司製作的零件、為星巴克沖泡的咖啡,或是客服人員進行的意見調查,微任務案件的產物常以保密為由不對接案者透露。將人聲語音轉碼時,接案者知道自己是在把有愛爾蘭腔調的講者說話內容寫成文字,但很難知道這段錄音到底是要做什麼(例如,要給聊天機器人演算法的資料),或是要怎麼用(例如,將速食餐廳自動化)。

欠缺勞動勢力的工作者
要隱藏的不僅僅是整體勞動過程,也要隱藏工作者彼此的身分。平台介面沒有向工作者提供通訊服務或是個人檔案。這一方面是要消除抵抗鬥志,另一方面更是要徹底排除傳統上勞動人口能產生聚眾勢力的機會。數千名工作者相互聯繫的話,祕密計畫曝光的風險就會增加。而且,還可能會破除演算法錯覺,因而打斷這些網站能帶來的金錢利益。

資料噩夢
在以處理資料和強化演算法實現自駕車及智慧城市時,暗藏的任務卻是要消滅自己與其他人的工作。工作者處理的資料推動了用來取代速食店員的聊天機器、取代送貨員的運送機器,以及即將替代工廠員工的熄燈自動工廠。他們監督的演算法讓監工和管理者變得多餘。Google 和臉書都清楚表明,內容管理者的最終職責,就是自動化自己的工作。


第五章 無薪抗爭
有沒有可能把摧毀自己就業根基的工作者組織起來?回答時,最好要把問題放大來討論:數量不斷增多的非正式工作者、計日臨時工和「微創業家」,是否具備足夠能動力來形成如同先前勞動階級運動規模的勢力?

沒有工會的聯合體
當傳統工會的策略明顯無法克服數位世界的挑戰,只好以論壇和外掛程式來推動新型的工作者結盟,縱使要面對帳號遭停用、慘遭負面評比和受保密協議懲戒的威脅。

無薪抗爭
正如其他非正式部門無產階級者所採取的行動,微工作者要想辦法有效擾亂流通,而且不能僅是減少人力。因此,將目標鎖定在破壞任務案件是必要的手段,實際作法從大量棄置案件到長期且大範圍「破壞機器」不一而足,而後者這個舊時的手段可能會導致準叛亂的組織動員。

無薪運動?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真正引發人類何去何從的壯麗願景,目前還無法下定論。但許多在疫情爆發之際出現的訴求提供了共同願景,能奠基於此來發起更大型的無薪運動。萬一如此大量被視為過剩人口的人參與運動還成不了事,那就毫無希望可言。因此,希望此刻所求助的,正是那些長期變得無望的人。因為,未來是屬於現在被排除在外的人。
一 無薪串聯
二 無薪者中心
三 訴求


後記 微工作的烏托邦?
在薪資社會中,微工作帶給工作者的承諾—獨立、彈性且休閒的工作生活—常常造成貧窮和工作不穩定;但在無薪社會中,微工作對工作生活的編排,卻反而能提供打動人心的願景,可說是躲藏在我們當前廢墟中的「具體烏托邦」。


致謝
注釋
 


巨平台 vs 微工作:消失的勞動或甦醒的人性?
侯勝宗

 
平台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用科技把人、組織和資源連結起來,形成媒合與共創的商業生態體系。平台正不斷改變現代人的生活,也在商業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對工作樣貌與聘僱關係的影響。台面上的主流平台業者大多信仰資本主義,創造出大量的人力即服務(human as a service,HaaS)的獨立承攬人員,最後導致的是平台資方的贏家通吃,形成更大的巨平台(mega platform),並大幅弱化了參與在平台上的勞務投入者。所以近年來,許多知識份子開始反思如何將平台從「資本主義」引導走向「合作主義」。本書正是在此一脈絡下所誕生的一本好書。
反思平台的核心結構問題,可以發現目前平台的運作精神為「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平台大多為全球大型公司所主導,不但運作欠缺透明,亦往往向資本傾斜。資本家運用人工智慧科技將大量工作微型化,掌握價與量的發牌權。為了追求經濟效率與上市速度,以數位化方式將傳統完整工作拆解成許多微小工作包,再用網路發包給全球各地的勞動者,以隱晦的方式來剝削全球的零工勞動力,從雙邊或多邊媒合中來壓低勞工成本,創造市場利潤。其實這樣的現像並非新鮮事,類似「以量制價」來剝削無議價力的勞工情況在過往數十年、甚至百年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也經常出現。如同作者在本書中所描述的許多案例一般。但物極必反,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很多勞工活在低薪資、長工時、工作環境惡劣的困境中。為了反抗資本家的剝削,便有工人改採合作形式開設合作社商店,集體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同勞動,以抵抗資本家的剝削。近年來開始有愈來愈多勞動者抵抗主流商業平台的剝削,由勞動者共創共營平台來掙脫資本的桎梏,俗稱它為「平台合作主義」(platform cooperativism)。
唯此種以勞方合作的共同經營來抗拒資方的主宰,在需要有大量科技運算與資本投入作為關鍵的互補性資源,單靠勞方合作意願與有限的資源,實難以長期有效支撐平台生態體系,形成規模經濟與網路外部性,故難以成為主流。故「平台資本主義」仍然持續主導世界平台化的運作,更多地將工作拆解,採用網際網路和國際化分工二大手段,將大型工作專案拆解成極小的工作串,以平台方式快速分包給全球的自由工作者。此種由平台科技所創造數以億計的大量微工作,誕生出現代版的新數位貧民——一群低薪、缺乏工作權保障,且面對著廣大卻看不見的全球勞動者的競爭壓力,我將這樣一群靠平台接單維生的人稱為「數位勞動蟻民」。而諷刺的是,因為有這一群數位勞動蟻民,才得以讓我們每一個人能夠享受數位生活與平台媒合的所有服務,包含Google地圖查詢、自駕車代勞、Amazon購物、Siri語音助理……。此種反思平台資本主義如化藉由演算法將勞工物件化的反思,並為這一群數位勞動蟻民發聲,正是作者書寫本書、大聲疾呼之目的。
其實這個現象是可以預測的。當科技化和國際化將世界變更平、更熱的時候,同時也預表產業分工愈來愈細、自動化(無人化)愈來愈高、權力愈來愈傾斜、財富收入愈來愈不均,大量勞動者也逐漸變成少數平台資本家的「數位佃農」。作者在本書中所提及的Clickworder、MTurk、Samasource、Appen等外包平台就是零工經濟工作者所寄生的「數位農場」,也是所謂被世界銀行包裝為「微型創業者」,但卻是被消失工作的華麗詞藻。
本書作者瓊斯(Phil Jones)任職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擔任博士研究員,同時也是《衛報》和《開放民主》(openDemocracy)的專欄作者。從作者的論述和文筆來看,他明顯是一位關心科技發展與勞工權益,並且略為偏左派的知識工作者。這也可以從他是Autonomy Digital hub成員看得出來。Autonomy Digital hub是一家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所發起的非營利研究組織,致力於推動個人數位主權和自決,並協助政策制定者如何確保個人資料的使用、處理與控制。
中國人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接下的巨平台與微工作交互影響與演化路徑上,未來究竟是勞動工作者被科技所消滅,還是科技造福勞動工作者,這將是人類如何用集體智慧,讓平台走向「資本主義」或「合作主義」的關鍵決定,也是人性是否經得起利益檢驗的時刻。如同作者在書中後記所下的結語:在愈多自動化科技發展下,未來微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就是產出資料,並自動化掉自己的工作。但是,正因如此,自動化科技推動下的微工作,也可能將工作者導向不再受困於工作,讓苦力活交由自動化科技來代勞,好使人類不再把生活重心都圍繞在工作上,而有更多時間參與家庭與社群活動;讓工作者在工作時間和內容上有更多的決策權,好讓人感到快樂且免於異化。
本書作者正是企圖喚醒被平台綁架的讀者們,一同參與這一場如何讓科技可以造福廣大勞動工作者,而非只圖利平台資本家的社會運動。邀請大家藉由文字,加入作者的想像世界。
 
本文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


我們會迎來僕役經濟嗎?
洪敬舒


建議各位讀者先把本書視為一則預言!
本書作者瓊斯把演算法對工作的不利影響視為一個重要提問,逐一解構成因、現狀及影響,最後歸納出讓人驚心動魄的未來,一個有關「僕役經濟」的預言。
對平台經濟的批判,近年來不絕於耳。相信享受到快捷、便利、廉價等好處的消費者不免納悶,為什麼要懼怕演算法?
其實答案已經揭露在「平台資本主義」的書名當中。直觀來看,它是平台與資本主義的結合。資本主義早就人盡皆知,人人都活在資本主義底下,太陽還不是依舊東起西落?至於用先進演算法作為核心肌群的平台,更是「潮」味十足。既能以驚人速度處理巨量訊息,成就人類達不到的境界,又能提供有效的按需服務,滿足多元需求。兩者結合能夠顛覆或激發更多創新,到底有什麼好怕的?
看在作者眼裡,這些都是平台資本主義製造的幻覺,因為它的DNA還是資本主義。
向下涓滴的風險
伴隨平台資本主義而來,不論叫「微工作」(microwork)、眾包(crowdsourcing)、「次就業」(subemployment)或「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背後都有相同的工作特質:低薪、臨時、不穩定又不被承認僱用。換句話說,由平台資本主義操控的演算法或平台,沒有製造出大量的專職工作,反倒輕易把原本幾千個人的專職工作,拆解成幾百萬個細瑣工作再向外分包,其中沒有一個人被承認與平台之間有勞僱關係,人人都是等待電腦螢幕跳出零碎任務的「自僱包商」。
大量使用這種勞動服務的企業,當然能夠盡情地享受前所未有的彈性。不但能在極短時間內召集足夠的微工作者,然後就地解散,等到有需要就再來一輪。整個過程完全不用負擔僱主的法定成本,簡直是資本主義夢寐以求的天堂。所以瓊斯主張「微工作是就業市場中的海市蜃樓,不是充滿機會的綠洲」。
平台資本主義盡情地把風險往勞工頭上涓滴的同時,也發揮出利潤往上集中的天賦。
只要控制住演算法,資本主義就能徹底主宰平台。接下來只需要創造出各式各樣溢美的形容詞,就能把平台從使用免洗筷勞動力的「人力仲介」包裝為「科技公司」。等到平台搖身一變成為股市的當紅炸子雞,資本主義就能輕易吸走天價資金。整個過程只有華爾街的歌舞昇平,對技術天才的崇拜掌聲,至於微工作者仍舊苦守著電腦等待接案。
獨自狩獵的微工作
人類對科技總有過度的期待,也經常忽略科技的使用目的與權力。一九三〇年經濟大師凱因斯(John Keynes)曾經預言自動化的興起,人類往後每週只需要工作十五個小時;三年後卻不得不承認,「我們發現到節約勞動力所使用的手段,遠遠超過找到新勞動用途的速度」。
對比九十年前凱因斯看到的失業,作者提出一個更加貼近AI社會的比喻,「在這些職位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恐怕越來越多專業人士變成要以狩獵採集方式賺取薪水」。
一旦技術被少數人控制,勞動就只是為資本生產利潤的工具。大批退回到狩獵生活的微工作者,就算敲擊高效能的電腦,收穫也不見得會比石器時代高出多少,因為他們只能獨自狩獵,再也無法群策群力。
所以關鍵便是,工作真的會被完全消滅嗎?
情況也許不致於如此地糟,只是發展趨勢也讓人難以樂觀。美國自由工作者聯盟(Freelancers Union)有過一份調查,二〇一七年全美國的自由工作者來到五千七百三十萬人,占全體勞工的百分之三十六,按這個成長速度,聯盟推估十年後將超過美國總受僱工作人口。但假若真的按本書設想的劇本發展,作者認為屆時我們將進入「僕役經濟」(servant economy):一個資本主義真正的天堂。
簡單地說,微工作人口變得更多,生活只會更加困窘,但是把人鎖在電腦面前的工作形態卻讓人互不相識,連工會也鞭長莫及。更多人必須忍氣吞聲以求生,連起身串連、動員對抗的機會都被剝奪之後,所有籌碼就盡歸資本主義,就算引爆貧富對戰,也能灑出數不盡的鈔票,雇用窮人來對抗窮人。
「我是人,不是演算法」
這樣的未來相信你我都不樂見。那該怎麼辦?
作者提供的因應策略先留予讀者自行判斷。不過書中提及二〇一一年的一場反抗運動,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在民間團體的號召下,大批來自微工作者的不滿書信湧入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辦公室,其中一位寫下了「我是人,不是演算法」。
是人,就有通力合作對應的可能性。社會運動便是一種凸顯問題本質、吸引更多社會關注與集體行動的策略。除此之外,美國學者蕭茲(Trebor Scholz)也提出「平台合作主義」的概念,主張由從業者共同組成平台合作社對抗被資本主義控制的平台。相關資料頗多,讀者不妨接續本書之後列為補充及延伸閱讀。
所以無須灰心!面對工作者被消失的未來預言,只要盡早採取行動,我們其實還有許多挽救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182844
  • 叢書系列:Discourse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1 x 14.8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8歲~65歲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1天10分鐘,7天神瘦:不用控制飲食,動作不標準也無妨。一週內混搭伸展、有氧、肌力訓練,明顯腰細、臀高、腿瘦。
作者:石本哲郎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2-26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筋膜拉提美顏,年輕不只10歲:每天10分鐘,消皺紋、塑小臉、除法令紋與黑眼圈,上妝更容易,朋友甚至懷疑妳去醫美。
作者:佐藤由美子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30
66折: $ 263 
博客來 - 今日66折
瓦解內臟脂肪!營養科醫師的飽瘦飲食指南:輕斷食╳輕運動,打造自動燃脂體質,遠離三高、脂肪肝、壓力胖
作者:陳偉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4-01-24
66折: $ 283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狐狸偵探傑克(全套3冊)
作者:芙蘭奇絲卡.畢爾曼
出版社:未來出版
出版日期:2023-09-07
66折: $ 63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巨人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從零開始的股市交易員
作者:巨人傑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3-29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世界最簡單:自助旅行英語-出國旅遊,看這本就夠了!(附QR Code線上音檔)
作者:施孝昌
出版社:哈福
出版日期:2023-02-08
$ 26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廻夜的人外神
作者:日吉ハナ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4-19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精準節稅——中小企業應該避免的42種稅務風險
作者:陳衍任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18
$ 45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營繕師異譚之參(《十二國記》小野不由美的療癒系怪談)
作者:小野不由美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30
$ 2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先讓魔王有魅力:破解好玩Game的爆紅公式!設計遊戲之前必須搞懂的玩家體驗
作者:王亞暉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4-03-09
$ 26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巨人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從零開始的股市交易員
作者:巨人傑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3-29
$ 356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