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雄第一街三代藥師的故事
七星藥局
日光普照,躋身市集一隅、舊裡藏新的七星藥局,令人絕難想像,它已屹立於此逾一甲子歲月。挨著知名民雄鵝肉商店街與火車站,七星藥局坐落於中樂路這頭,往下走,穿越傳統市場,銜接上大士爺廟彼端,這裡是民雄最早的街肆,俗稱頂街。七星藥局究竟有何魅力,得以讓媒體爭相報導它的三代故事?坐在窗明几淨的落地窗前,第二代店主吳嘉文與第三代吳至鎧,懇切地滔述七星藥局的來時與未來之路。
反骨吳進背對貧苦,正面迎向美好年代
吳進先生(1934~1994),七星藥局的創始人,兒子吳嘉文(1959 年生),正好趕上七星藥局創設元年的美好年代,也是七星藥局的第二代傳承者。吳嘉文回望家族過往,早年務農的吳家生活非常困苦,祖厝位在民雄鄉中樂村的保安宮騎虎王廟(騎虎王,此地原稱南路厝庄)1隔壁,是由吳進的父親掌管生計的大家族,家族耕種貧瘠田地種植甘蔗,收入十分微薄。生長在窮困家庭的吳進,很小就立定要打拚賺錢擺脫貧窮,小學畢業的第三年,就去市場的藥局門口擺攤販售小文具跟冰棒,據說他從小就有生意頭腦,所得都交予掌理家計的父親;吳進也勇於挑戰現實,孤身離開民雄遠赴台北闖蕩下天。
吳進透過民雄街上建新旅社的老闆介紹,前往在台北松山市場擺攤賣雞肉的親戚那裡,販賣北送的嘉義雞。吳進初到大城市,人生地不熟,身上帶的錢不夠,還好路程中一對老夫婦看他年幼,伸出援手,吳進才能順利抵達松山市場。當年七星醫院位在松山車站後面的饒河街上,市場賣雞肉的老闆是嘉義縣溪口鄉人,吳進工作一段時間後,老闆告訴吳進跟著他賣雞肉不會有出路,於是轉介他去七星醫院上班。也因為這段機緣,吳進從此步上人生的另一條道路。
早年醫院只有醫生、護士與包辦雜務的助手(藥局生),吳進就從助手工作做起。饒河街緊臨基隆河,醫生要出診,吳進就踩著三輪車陪醫生渡河到對岸看病,他是車夫也是助手。談起七星醫院可是名氣響亮,醫生是台灣十大名醫的張媽興。吳進跟從張媽興工作,退伍後照舊返回七星醫院學習,此時,吳進萌生強烈的創業之心,儘管張媽興慰留吳進繼續跟著他工作,然而吳進還是謝辭了老東家。二十四歲的吳進省吃儉用,攢存了五千元,懷著創業初心返鄉了。
七星藥局還不是七星藥局的時候,民生路上的一間布莊看上吳進的醫藥專業,於是雙方合夥,布莊提供地點給吳進開設西藥房。但不及一年,他們鼓勵吳進自行創業。當年購藥方式有二種形式,一是自行到藥局或西藥房購買,另一就是寄藥包(此為日本沿襲下來的制度),寄藥包係將藥品分裝後,再由業務代表配送到偏村去。
神氣之地,成就七星藥局
吳進離開民生路後,一九五八年,就在今日七星藥局後面的一樂酒家旁,租屋創立第一家藥店,店名取為「大榮藥房」。不久,吳進結婚後就跟農會借貸,買下現在的七星藥局的土地,開始建築他的藥房。這塊建地本是媽祖宮廟舊址,一九○六年梅山大地震,媽祖宮倒塌,媽祖婆被請到大士爺廟後殿暫供,後來這塊廟地轉而成為民居用地。
當時吳進的積蓄少,跟農會貸款是一樁高風險的舉動,但他儼然胸有成竹。現在七星藥局係於一九五九年動工,一九六○年完工,據說這條路商業活動非常鬧熱,藥局常營業到半夜。吳進一家四口,當年就擠在這幢屋子裡生活,一樓是店面兼廚房,二樓為住家(2001 年,七星藥局首次整修腐朽的屋頂,更建為RC 材質)。吳進為了感念栽培他的七星醫院,就將藥局命名為「七星」。大榮藥房結束,七星藥局登場。第二代傳人吳嘉文,嘉南藥專畢業後,一九八二年繼承吳進的家業,與夫人楊玉華攜手經營,西藥房更名為「七星藥局」。二○一九年以後,兒子吳至鎧返鄉,共同書寫七星藥局的歷史續集。
父子聯手經營,共寫七星續集
吳至鎧(1991 年生),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二○一九年以前,於外地工作數年後返鄉,正值吳嘉文即將改造七星藥局的門面與內部格局、陳設。吳至鎧投入七星藥局的經營,首先調整藥局商品以日本藥品為主,因為日本藥品的品質穩定,價格無從削價惡性競爭。他以營業角度重新思索藥局的定位,面對民雄鄉充斥三十多家藥局,該如何吸引高齡長者與年輕人的市占率,凸顯藥局的獨特性為至要。吳至鎧在外的工作經驗與磨練是階段性的,他言明藥局的處方與醫院彼此是競爭的,所以,要如何取得顧客對藥局配方的信任,主要取決於藥局的社區型態屬性,因此適性的用藥諮詢成為讓顧客安心的關鍵。
改造藥局有特別的涵意嗎?吳至鎧表示,純粹是為了在其間工作讓自己心情愉悅;他也與在地咖啡館合作,加入咖啡元素,但他只販售咖啡豆和濾掛包裝咖啡。七星的咖啡特別之處,在於把六十年前的藥袋重新輸出製作成咖啡包裝袋,稱為「百藥之王」。吳至鎧咸認咖啡別稱百藥之王,與藥局給予人的印象十分吻合,遂有此發想。「七星藥局」成了具名氣的「景點」,他認為是因為它的故事被閱讀了,大家透過故事線索來認識七星藥局,所以不論是消費、認識空間、想聽故事而來,他都覺得非常有意思。他說藥的文化比較鮮為人知,通常大家比較常透過比如柑仔店,進而認識台灣的文化,相對的,藥店的文化就非通俗的顯學。他希望可以藉由七星藥局建構一個藥業文化溝通與交流的場域,讓大家得以進一步認識台灣藥業文化與精神。
七星藥局的建築外觀是洗石子的立面與木窗等,都是沿用老建築的元素,內部斜梁下朝外延伸的是昔日騎樓(即亭仔腳,騎樓頂的燈座至今猶保存於室內),吳至鎧津津樂道家門口騎樓的歷史更迭,他認為這是此棟建築最饒富趣味性之處。七星藥局招牌的豆腐角形式,也是吳至鎧期冀沿襲曩昔舊招牌的一致風格,甚至將字體採用凸版,這在台灣的招牌是罕見的。從門口櫥窗展示的藥產品入門,當顧客一腳踏進藥局空間,一路認識藥業發展的脈絡, 佐以家族史,進而形成完整的藥業故事與精神。在七星藥局的二樓,吳至鎧也布置一個老照片的展覽空間,甚感可惜的是,二○二一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已暫不開放參觀。國立中正大學有一個「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重構大學路」,即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藉以重新認識在地,向鄉民學習,看見彼此,進而認同,共同解決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跟著在地居民一起做大家做的事,而七星藥局也熱情的參與其中。
這是一間傳統藥局,但它卻正在開啟與改寫藥業新時代的精神與文化!
七星藥局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中樂路16 號
電話:05-2261977
營業時間:08:00 ~ 22:30(平日)
落山風中的含羞樹——木洛山風
舊名「瑯嶠」的恆春,瑯嶠(又稱娘嬌、琅嶠、娘嬌、浪嶠)一詞為排灣族語的漢譯,最早見於荷蘭史料,音譯為Longkiauw-Lonckjau。清光緒元年(1875),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後於琅嶠設恆春縣,直到民國35年(1946),恆春鎮始於焉誕生。
恆春鎮德和社區,一個繁華墾丁旁的「第三世界」。根據木洛山風主人楊宗熏所描述,德和社區沒有高山,沒有河流,也不傍海,是一個貧瘠的社區,目前人口數約一千六百人。那麼,針對不利於發展觀光等事業的偏村,在生存條件罕缺的情況下,該如何尋找它的出路呢?做為一個在地子民,是否可能翻轉它的未來?
來自恆春半島的木匠
18歲之前,60餘歲的楊盛富跟著家人在恆春半島種田;18歲之後,在恆春鎮南門附近學習木工,跟著師父學習使用傳統卡榫工法,製作牛車、家具、八仙桌、菜櫥、門窗等。退伍後一年,原本欲待在故鄉做木工,但賺不了錢,他自忖這樣下去不會有出息,於是告訴母親他要到外面去找工作,母親說,若是這樣,身上也要有錢才行,就掏出100元給他。他替機車加了50元汽油,於是,就到水底寮去了。正午,他在人生地不熟的水底寮濟公廟呆坐著,睡了一頓午覺醒來後,眼前一亮,那不就是一間家具工廠?矗立眼前的是一間由二代接手的工廠。
楊盛富身上只剩下50元,他就厚著臉皮去詢問是否缺工,結果,無巧不成書,工廠老闆非常高興地說,正在煩惱不知道到哪裡找木工師傅。進入工廠後,楊盛富才刻骨感受沒有交通工具的吃力,因為工廠生產的傳統嫁妝家具,要運送到辦喜事人家,只有兩輪的犁仔卡人力車可以推載,得推到很遠的地方去。直到結婚後,太太跟著他到水底寮生活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太太告訴他說,他有工作不會無聊,可是她自己一個人在家沒有半個朋友,遂跟他商量返回恆春鎮。楊盛富首肯後,騎著鈴木機車載一張床、一組瓦斯爐,還有衣物、被子等家當,兩人共乘一輛摩托車,就這樣騎回恆春從頭開始。他先於親戚的店裡工作,木工師傅一天工資230元,並開始轉業到室內裝潢,老闆接了裝潢的案子,但卻是門外漢,所以他也是老闆的師父,此時開始訓練徒弟。
開始創業後,楊盛富夫妻暫借住妹妹家。他首個案子位在檳榔坑,施工客戶的壁櫥,施工完畢,發現門的尺寸短少一尺而苦惱,結果是業主忘了告訴他必須留下一尺,打開櫥櫃門時才不會卡住,最後化險為夷。有一天,一位老家在北港的朋友,打算結束掉位於天后宮附近的木工廠返回老家,工廠的重機械帶不走,楊盛富剛好可以便宜接手,他自此打開自己的木工版圖。楊盛富的母親後來留下五十萬的債務給夫妻倆,他努力接案還債,有一回,於車城鄉溫泉村做一個裝潢案子,幾乎有一個月不曾闔眼。早年的裝潢使用傳統工具,必須用鐵鎚一槌一槌地釘木板。那時候,「做木」的行業已經開始式微了。
楊盛富於九年前退休,目前家中還保留一張銀合歡樹木製作的桌子。
銀合歡木,是木匠父子的交流語言
當行經恆春省北路,路邊的「木洛山風」招牌會吸引住行人的目光。
「木洛山風」的意思所指為何?手作木工創作者楊宗熏(出生於1977年)解釋,恆春是個颳落山風的地方,是風的故鄉,他說30歲回鄉後,發現半島布滿生態殺手、綠癌的銀合歡,同時它也是落山風下的產物,即落山風木。最早是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引進台灣種植,至今已有30至40年時間,為了做為他的紙廠紙漿原料,且銀合歡的特性就是生長速度快。但出意料之外,因恆春半島的落山風與颱風強勁吹拂之地理特性,銀合歡樹無法快速生長,另一方面,它的強勢威脅波及原生種,且根系會放射含羞草素,抑制鄰樹生長,這些因素終致銀合歡樹淪為不受歡迎之樹。銀合歡因為在此特殊環境下為了強化自己,所以長成獨特的紋路,在此殊異的落山風下生長,故稱之落山風木。木洛山風工坊遂以長於山和海之間的落山風木做為命名,終成「木洛山風」,至於落字去掉草字頭,是不想一直往下墜。
楊宗熏童年看著父親楊盛富製作原木家具,耳濡目染之下,高中畢業後的他進入室內裝潢業當學徒,內心一直憧憬從事原木的技術,30歲返鄉從事裝潢業,一直無法忘懷原木創作,於是取材原木做為裝潢的主要材料,裝修民宿。當時民宿業正快速崛起,有些業者需要原木裝潢高價的門、窗、家具等,他遂向父親請教材料、卡榫工法等知識。楊宗熏取材原木創作,盡量保留其自然本質,他並未沿襲父親那一代的傳統形式,但他保留住傳統工法,開發創新形式與內容。也因此,父子彼此在木工中相互切磋交流,父親遂也以銀合歡木製作純卡榫接合的辦公桌,共製作兩張,一張在客戶手中,一張於自宅自用。雖然銀合歡木沒有樟木等木材價值高,但父親對它美麗的紋路讚不絕口。
銀合歡木的運用並非楊宗熏獨創,他說恆春半島有的漁船也取材銀合歡木的根部使用製造,除此外,楊宗熏是第一人將之運用於家具製作。
瓊崖海棠木、構樹、相思木、七里香、毛柿樹等,也是楊宗熏的選項之一,他說早年恆春半島的農具多使用瓊崖海棠木製作。他盡量選用在地素材創作,例如他試驗瓊崖海棠木的特性製作家具後,發現也是不可多得的木材。楊宗熏身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原本工坊位在德和社區,後來為了銀合歡木的處理,才承租放置大型機具的現址,也是為了開發社區的產業。他崇尚在地取材的精神。
偏鄉又怎樣,木工發展更甚精彩
為什麼會接觸到銀合歡?楊宗熏返回故鄉恆春鎮德和社區後,先於福興宮中軍府當義工,他幫忙廟宇製作山門時,因緣際會下,才發現切開的銀合歡紋路是從所未見的材料,而後開始將銀合歡木運用在店面、民宿、招牌的裝潢。他開始創新研發,將銀合歡此綠癌搖身一變成椅子、桌子、月琴樂器,還創作公共空間的裝置藝術、木平台、涼亭等,如貓鼻頭公園中貓的裝置。2019年,楊宗熏更參與了屏東燈會,利用銀合歡素材加入燈會的創作,「恆春風巢」就是一項創舉,此作品後於丹麥參展。另外,他也將銀合歡融入社區產業,增加多元就業機會,讓中老年人學習第二專長增加收入,讓社區有經濟效益。德和社區可謂是銀合歡木材料產業的原創社區,經過十幾年來的推廣,於社大、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讓大眾認識銀合歡木足以多元運用。在台灣土地上的森林,銀合歡木無天敵,所以楊宗熏鼓勵木工創作者盡量利用銀合歡木,以利減少銀合歡的生長面積,原生種樹才更有機會存活,這是他推廣銀合歡的立基,以及對土地的善意與愛。
木洛山風手作工坊
地址:屏東縣恆春鎮省北路439號
連絡信箱:mlsf119@yahoo.com.tw
聯絡方式:0911-886-355
(來訪請於一週前,以電話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