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疫學的第一把交椅傾囊相授!
為了預防感染,「我們能做什麼?」
何謂經得起科學驗證的免疫力增強法?
在新型病毒大流行的今天,
本書正是應該人手一本的「知識疫苗」!
◎戴口罩、洗手、漱口的成效有多少?
◎接種疫苗之前你要知道的事!
◎群體免疫的強大效力?
◎接種疫苗造成的不良事件?
◎「與其接種疫苗,不如自然感染」是真的嗎?
◎癌症免疫療法是否能克服「不治之症」?
◎壓力與「免疫力」存在不可思議的關係
◎「夢想中的新型疫苗」研究最前線
市面上雖然有許多主打能夠增加免疫力的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但具備實質科學證據的產品可說寥寥無幾。相對地,在醫界公認最有效的「免疫力增強法」就是疫苗!
但是在許多人誇大接種疫苗引發的副作用後,其主張中不乏醫生或醫學博士等人背書,因此不少民眾相信這些說法。然而,深入了解後才發覺,他們的主張並沒有疫苗或免疫機構的實例佐證,充斥著醫學方面的謬誤。人們誤信這些假情報,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在日本堪稱免疫學權威的作者,透過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大家介紹已通過科學驗證的「免疫力增強法」,內容包括何謂傳染病、預防接種、疫苗效果與蔚為話題的「癌症免疫療法」等,希望能全面提升有關病毒感染的認識與概念,降低大家罹病的風險!
1.疫苗討論度正高!看科學界高度討論的疫苗與免疫問題!
本書針對近年來幾次重大傳染病進行了比較,除了貼近時事,也能對未來的疾病防禦提供參考。而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如「施打疫苗對身體是否有害」「是否該施打疫苗」「群體免疫效力」等,也是本書討論的一大重點。從免疫學觀點看疫苗與過往流行病毒的關係,為讀者建立正確的知識,讓我們在決定是否接種疫苗時,能有較客觀的參考。
2.收錄了近年來相當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
台灣癌症人口以每年11萬人的速度增加,國人十大死因中也不乏癌症殺手,更不用說治療癌症的過程漫長又艱辛,醫療費用更是驚人。而「癌症免疫療法」,就是透過科學方法,在身體受癌細胞威脅時,讓免疫系統活化,辨認體內的癌細胞之後殺死它們,可謂是治本的癌症療法。本書詳盡地介紹了免疫系統,與如何透過免疫系統達成治療癌症的醫學方法,以及世界上現行的癌症療法種類。在預防、治療上都是很好的參考資料。
3.本書就是您的「知識疫苗」!用正確的方法提高免疫力!
從SARS到新冠病毒抗疫之路,國人對免疫與疾病防治的認知大幅上升,尤其台灣是小型海洋島國,不堪大型流行性傳染病侵襲,但交通革新後,世界各地的傳染病毒都有入侵台灣的可能性,既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會出現何種致命病毒,先理解自己的身體免疫系統,才能防範未然。本書以一般讀者為對象,針對如何預防各種病毒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病原體的感染機制以及如何將之擊潰的免疫系統運作機制進行了詳細解說,相信能夠讓各位獲益良多,知道如何能加強自己的免疫力。
作者簡介:
宮坂昌之
大阪大學尖端免疫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47年出生於長野縣。京都大學醫學部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職於金澤醫科大學血液免疫內科、瑞士巴塞爾免疫學研究所、東京都臨床醫學綜合研究所等單位,後來受聘為大阪大學醫學部教授、同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教授。
2007~2008年擔任日本免疫學會會長。醫學博士PhD。著有《分子生物學.免疫學關鍵字辭典》(醫學書院、合編著)、《標準免疫學》(醫學書院、合著)、《免疫與疾病的科學》(晨星出版)等。
譯者簡介:
藍嘉楹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目前從事專職翻譯與口譯。喜愛閱讀與旅行。希望能翻譯出更多好書。
近期譯作包括《免疫與疾病的科學》《趣味免疫學》《圖解免疫學》《拉麵的科學》等。
譯文賜教:gracelan27@gmail.com
章節試閱
第1章 防止病原體的入侵與擴散的身體機制
1-4 病原體的感染部位是如何決定的呢
病原體不時會感染某些特定的細胞和器官。舉例來說,通常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部位是氣管的上皮細胞,而不是膀胱和肝臟。另外,肺炎鏈球菌會引起肺炎,但不會引起大腸炎。相對地,大腸菌O–157雖然會引發大腸炎,卻和肺炎一點關係也沒有。如同上述,病原體的「感染部位」大多已經固定。關於這點,有幾項機制可以說明,第一種情況屬於位於病原體表面的分子,會與宿主動物的特定細胞上的某項構造結合。
簡單來說,就是「鑰匙」與「鑰匙孔」的關係。以病毒為例,病毒基因(遺傳資訊)被一層蛋白質的外殼所包覆,而外殼之上存在著某種特定的分子結構。如果宿主細胞上存在著能夠與這個分子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結構,病毒就會選擇性入侵該細胞,造成感染,這種細胞的結構被稱為病毒受體。
總之,流感病毒的外側存在著一種名為血球凝集素的分子,它與存在於氣管上皮細胞膜上的特定醣鏈(=病毒受體)便是以「鑰匙」與「鑰匙孔」的關係結合。此醣鏈結構不存在於氣管上皮細胞以外的部位,所以成為流感病毒最頻繁感染的部位。相反地,膀胱和肝臟等其他器官就不會受到流感病毒感染。
肺炎鏈球菌的外側有細胞膜,上面存在著磷脂質,能夠與氣管上皮細胞的特定結構結合,這也是另一種「鑰匙」與「鑰匙孔」的關係。除此之外,肺炎鏈球菌還會釋放出幾種促進結合和感染進行的物質,造成感染從氣管擴散到肺部。
不過,大腸菌之一的O–157的情況有些不同。O–157的棲息處包括牛、羊、豬等動物的大腸,所以如果吃下被這些動物糞便汙染的食物,O–157就有可能潛入人體的大腸,造成上皮細胞和內皮細胞等各種細胞受到感染。在感染的過程中,也少不了幾種「鑰匙」與「鑰匙孔」的運作。
O–157和普通的大腸菌不同,會分泌出一種名為志賀毒素的強力毒素。此種毒素會與覆蓋於血管內側的內皮細胞強力結合,產生破壞,導致血液容易從血管滲漏,毒素也因此從大腸流遍全身。不僅如此,志賀毒素也會與腎臟細胞強力結合,造成腎臟細胞受到破壞,機能出現障礙,最後演變成腎臟衰竭。換句話說,O–157和流感病毒不一樣,雖然可能受到感染的細胞有好幾種,但分泌的毒素會與特定的細胞結合,所以只有特定的器官會受到危害。
1-5 戴口罩、洗手、漱口的成效有多少?
那麼,以人為方式預防感染是可行之道嗎?
第一項是戴口罩。根據英國在2009至2011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僅針對流感的話,光是戴口罩的預防效果極低,幾乎為零。此外,透過在日本進行的小規模研究也證實了同樣的結果。不僅如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行的預防感染指南中也寫著「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戴口罩能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若是著眼於病毒和口罩的孔徑大小,會做出上述結論也不奇怪。畢竟病毒的直徑是0.1微米,而一般口罩的孔徑則超過10微米。換句話說,口罩的孔徑相當於病毒的100倍以上。
不過,因為講話和打噴嚏從口中噴出的病毒,會以含於唾液等飛沫的型態懸浮於空氣中。換言之,口罩雖然防不了病毒本身的飛散,但病毒會靠飛沫傳染,所以為了預防自己把病毒從口鼻傳染給別人,戴口罩確實是相當有效的方法。簡單來說,為了避免自己透過別人被病毒感染,戴口罩的效果的確有限,但是病毒感染者戴上口罩,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能降低他人被傳染的風險,此效果尤以當雙方都戴著口罩面對面接觸時最明顯。目前全球飽受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但實際上已經證明戴口罩是抑制感染的有效手段。WHO也認同口罩的防護效果,在2020年6月承認口罩可能能阻斷具有傳染力的飛沫,並且公開表示「為了預防新冠病毒,建議在公共場所配戴口罩」。
而日本的新聞媒體也開始議論,因為病毒會附著在各種物品的表面,所以手指很容易不自覺地沾附病毒。若用沾附病毒的手接觸口鼻,則會提高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但是,只要戴上口罩,確實可降低感染的機率,由此可見其必要性。然而,根據WHO在2010年發行的有關預防病毒傳播的資訊,當手碰觸到流感病毒,其感染力會在5分鐘內大幅降低,從百分之一降低到千分之一。就這點來看,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太過擔心如果手被病毒汙染,再不小心接觸到臉的問題了。
不過,實際情況似乎因病毒的種類而異。以新冠病毒為例,目前已知和流感病毒相比,新冠病毒停留在物體表面時,感染力維持的時間可能比流感病毒長得多。基於這一點,我們應該儘量避免用不乾淨的手碰觸臉部。另外,以新冠病毒來說,許多病例都是無症狀感染,因此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染疫。如果屬於這種情況,感染者戴的口罩當然已經被病毒汙染,手指若碰觸口罩,也會沾染病毒。換句話說,口罩本身有可能會成為汙染源,就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戴口罩可以降低臉部被不乾淨的手碰觸的風險,但口罩本身也可能會受到汙染,所以口罩的戴脫及暫存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接著說明幾個專業用語。正如字面上的意思,氣管就是空氣的通道,又可細分為從鼻腔到喉頭為止的「上呼吸道」,以及從氣管往下到支氣管、肺部的「下呼吸道」。一般常說的「感冒」,其實就是上呼吸道發炎的狀態。另一方面,如果上呼吸道發炎的狀況遲遲不見好轉,不久之後連下呼吸道也會跟著發炎。以流感病毒為例,通常受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但大多數的情況在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的聯手之下,都能順利將病毒排除,所以只有上呼吸道發炎。
但是,如果上呼吸道的發炎症狀無法獲得控制,下呼吸道就會受到波及,演變成大家都很熟悉的肺炎。如同前述,大量位於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擁有讓流感病毒感染的鑰匙孔。話說回來,2000年前後在全球爆發的禽流感(H5N1),主要受感染的是下呼吸道,惡化成肺炎的患者也很多。原因在於,與禽流感的鑰匙所對應的鑰匙孔,居然大量存在於下呼吸道的上皮細胞,而不是在上呼吸道。因此專家認為,這也是為什麼禽流感會直接感染下呼吸道,引發肺炎的原因。
那麼漱口又能達到幾分防護的效果呢?事實上,有關漱口的效果也是眾說紛紜。提到漱口的有效性,最常被引用的資料是日本一個名為Great Cold Investigators組織所提出的研究報告。這個研究以387名身體健康的人為對象,將他們分為以下3組,分別是:1.一天3次,以大約20毫升的自來水漱口15秒;2.一天3次,以添加碘的漱口水約20毫升漱口15秒;3.按照自己平常的方式漱口(對照組),期間達60天,期滿後,再觀察每一組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機率。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俗稱的「普通感冒」,會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疼痛、鼻塞等症狀。在這項研究中,有一名醫師發現,上呼吸道有無出現感染,主要取決於受試者的自覺症狀。不過,出現明顯發燒和身體疼痛、疑似流感症狀的患者,不被列入這個調查的對象(事實上,後來這點成為關鍵)。
研究的結果很耐人尋味。和對照組相比,只有以自來水漱口的小組的上呼吸道感染率降低了大約3成。反而是用漱口水的小組,和對照組相比,並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照理來說,漱口水的消毒效果比自來水強,但實際上的效果卻不如預期。有關這點,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解釋:原因可能是漱口水連常駐於口腔內的菌叢都一併消滅(後面會提到,常駐於口腔、腸道、皮膚等處的菌叢有助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所以消毒過度可能適得其反)。無論如何,透過這個研究結果,不禁讓人做出如果確實漱口,對預防感冒可能有幫助的結論。
如同前述,有很多單位引用了這份數據,甚至也成為日本呼吸器官學會,把建議漱口當作預防感冒方法之一的根據。但是,就此定論似乎還太早,因為如同前述,該研究團隊提出的報告有些矛盾之處。
該研究團隊為了解開漱口水之謎,使用了同樣的數據,但是把對象集中在流感患者,而非上呼吸感染的患者,進行解析。以這次的情況來說,他們對流感患者的定義是伴隨著明顯發燒與身體疼痛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包含輕微感冒)。結果顯示,如果只看出現流感症狀的患者,不論他們漱口時用的是自來水還是漱口水,感染率和對照組都沒有明顯差異。
如果一字不漏地讀完這篇報告,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漱口對預防鼻塞、流鼻水有效,但是對流感之類等更嚴重的感染沒有預防效果的解讀。但是這個結論卻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一開始提到「有關漱口的效果仍是眾說紛紜」。
追根究柢起來,一般在漱口時,漱口水只能進入口腔內和喉嚨的一部分,基本上與鼻黏膜、大部分的上吸呼道毫無接觸。因此,清除病毒的效果相當有限。另外,與此意義相同、大家也不陌生的動作還有一項,很多人因為感冒上診所就診時,有時醫生會幫忙在喉嚨塗上含有碘酒的消毒液。但是,殺菌液的效果只能發揮在氣管的一小部分,對已經進入細胞的病毒完全束手無策。因此,塗消毒液這個動作,應該也是以「加持」的意義居多。
最後是洗手,效果又是如何呢?根據倫敦的專家研究,洗手降低氣管被病毒感染的機率約是2成。或許有人覺得驚訝:才2成嗎?老實說,我讀了那篇論文之後,和各位一樣深有同感。不過,我認為如果單純只有洗手,效果大概就是這麼多吧。洗手的真正意義,應該在於「雖然做了比完全不做好,但光是洗手,若沒有杜絕其他讓病毒入侵的管道,還是無法不受感染」。因此,前述提到的WHO發行的預防病毒擴散的指南也提到必須多管齊下,包括洗手、用酒精等殺菌液消毒、提高房間的溫度和溼度、戴口罩、加強如何防止感染的衛教、不要接觸感染者、接種疫苗等。
第8章 「強化免疫力」的真與偽
8-4 壓力與「免疫力」之間存在著不可思議的關係
前面已經說明,改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是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但有一項必須避免的前提條件是過度的壓力,過度的壓力會使免疫力全面下降。以下就生理學的觀點,為各位說明壓力與免疫的關係。
一旦有壓力產生,身體就會做出反應以適應壓力的存在。初期階段的反應包括血壓和體溫上升、肌肉緊張等,這是因為交感神經末梢分泌的正腎上腺素、腎上腺髓質,釋出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透過神經作用於心臟與肌肉所致。壓力是一種為了避免身體因外傷和精神上的壓迫等受到傷害的防禦機制,因此刻意製造出讓人不舒服的狀態,以此向身體提出警告,具備為了平復身體的鎮靜效用。
但是,人若長期處於壓力之下,不但會引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會導致免疫組織萎縮。演變至此,已經是因慢性壓力導致疾病的狀態了。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生理學家漢斯.謝耶(1907〜1982)透過實驗發現,小鼠的腎上腺被切除後,就不再出現上述的病狀。
之後,他透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壓力會透過腦垂體刺激腎上腺,促使腎上腺皮脂分泌出大量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而皮質醇會引起各種壓力產生時的症狀,皮質醇會強力抑制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後來有很多人利用此機制開發出含有皮質醇與其誘導體的各種類固醇藥物(藥品名稱有普賴鬆、甲基普立朗錠、地塞松)等,當作免疫抑制劑和消炎藥,目前也廣泛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我想,提到類固醇,各位應該都不陌生。
類固醇屬於脂溶性,所以可以快速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與存在於細胞質的糖皮質激素受體(GR)結合。與類固醇結合的GR會轉移到細胞核,抑制促發炎細胞激素基因的功能,藉此讓類固醇發揮抗發炎和抑制免疫的效果。類固醇對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都能發揮抑制的效果,問題是GR存在於所有的細胞,所以除了免疫系統,類固醇也會作用於許多部位,這就是為何使用類固醇會造成各種副作用了(長出青春痘、血糖上升、月亮臉等)。
但是,類固醇最強的作用是抑制免疫。換個角度來看,當身體承受壓力時,會分泌效力如此強大的荷爾蒙,以抑制免疫反應。相信各位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壓力會造成抵抗力下降了。
透過上述內容,我想各位已經充分了解壓力對健康的負面影響。不過,不曉得各位是否知道,有研究報告指出,太過在意壓力的存在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呢!
這份研究報告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們以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大約1億8千萬人為對象所進行的調查結果為基準,比較回答「處於高壓之下,會影響健康」的人,與回答「即使處於高壓狀態對健康也沒有明顯影響」的人之後的死亡率。結果顯示,前者的死亡率超出後者達40%。另一方面,單純「覺得自己壓力很大」的人,或是純粹覺得「壓力有害健康」的人,死亡風險並沒有上升的傾向。這點暗示了「壓力的多寡」和「覺得壓力有害健康」可能會產生負面的相乘效果,換言之,認為壓力有害健康的想法過於強烈的人,和沒有抱著這種想法的人相比,可能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也就是短命。
順帶一提,前述提到的研究壓力的先驅漢斯.謝耶,據說本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一天只睡4至5個小時,其他時間幾乎都耗在研究室,一生完成的研究報告超過1500件。不過他最後在1980年初以75歲之齡過世,75歲應該已經超過當時男性的平均壽命了。所以,雖然他的工作超時又超量,但還是稱得上是享盡天年了。總而言之,我們不要陷入「壓力有害健康」的刻板印象,或許有時候也需要大言不慚地告訴自己「壓力是我的好朋友」。
初期的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最近,大阪大學鈴木一博教授的研究團隊正進行一項與此相關的有趣研究。本章一開始提到,即使是同一天,淋巴球的數目也會因時段出現變化。鈴木教授的研究團隊,證實了淋巴球的數目在一天之內出現變動,原因是在交感神經的刺激下,受到從神經末梢釋放的正腎上腺素所影響。
一般而言,淋巴球在骨髓和胸腺產生後會被釋放到血液,透過血液淋巴循環於全身,扮演著「身體的警衛」的角色。這時,淋巴球會從包含淋巴結在內的淋巴組織離開,來到血管之外,如果發現異物,當場就立刻產生免疫反應。如果沒有遇到異物,也不會一直停留,還是會經由淋巴管再次回到血液,這種現象會一再循環。鈴木教授的研究團隊以小鼠為對象,讓從神經末梢釋放的正腎上腺素對淋巴細胞膜上的β2腎上腺素受體產生作用,結果發現淋巴球因而暫時停留在淋巴結,造成血液中的淋巴球數目一時減少了。
另一方面,只要來自交感神經的刺激減少,淋巴球就不會繼續停留在淋巴結,而是會再度經由淋巴管回到血液,所以血液中的淋巴球數目也就跟著回升。這也意味著在交感神經的刺激下所分泌的正腎上腺素,會影響淋巴球在體內的所在位置,因此造成血液中的淋巴球數目在同一天會出現變動。
或許有人會以為,當淋巴球停留在淋巴結,造成血液中的淋巴球數目減少,表示免疫力也跟著下降,其實剛好相反。當淋巴球停留在淋巴結,意味著淋巴結中的淋巴球增加了。鈴木教授的研究團隊,基於免疫反應主要在淋巴結產生,推測只要淋巴結中的淋巴球增加,應該也會提升免疫反應的效率。於是他們試著在小鼠的交感神經處於亢奮時,向其投予抗原。結果正如他們的預測,和交感神經處於低落時相比,在亢奮狀態下能夠製造出更多的抗體。如同前述,初期的壓力會提高交感神經的活動,所以只要增加淋巴結的淋巴球數目,就等於提高免疫力。
事實上,鈴木教授的研究團隊在臨床試驗中,也得到與小鼠為實驗對象時相同的結果。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進行有關免疫反應的研究,替276名超過65歲的長者接種流感疫苗。他們將這些長者分為兩組,分別在上午和下午接種。接著在一個月後,調查這兩組受試者的體內抗體含量。結果發現在上午,也就是交感神經處於亢奮時接種的組別,和下午接種的組別相比,產生的抗體量明顯較多。換言之,當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淋巴結的淋巴球數目增加時,免疫反應也會跟著增強。不過,這項調查的受試者全都是65歲以上的長者,所以結果可能不夠客觀。畢竟長者的生活型態大多是早睡早起,所以呈現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有更大的落差。
綜合上述,結論是過度的壓力會使免疫組織萎縮,降低免疫反應。承受沉重的壓力時,不但會變得容易感冒,皮膚和口角也會長出皰疹、容易出現蛀牙,這些都是壓力造成免疫力下降所致。
相對地,老是擔心「壓力有害健康」也不是好事。因為,抱著「我現在壓力很大」的想法,如果又加上「壓力有害健康」的認知,可能會帶來負面的相乘效果,對健康造成更為負面的影響。其實,適度的壓力說不定能夠刺激免疫系統,帶來增強免疫反應的效果,因此奉勸各位樂觀以待,抱著「有一點壓力反而是好事」的想法,反而有益健康呢!
第1章 防止病原體的入侵與擴散的身體機制
1-4 病原體的感染部位是如何決定的呢
病原體不時會感染某些特定的細胞和器官。舉例來說,通常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部位是氣管的上皮細胞,而不是膀胱和肝臟。另外,肺炎鏈球菌會引起肺炎,但不會引起大腸炎。相對地,大腸菌O–157雖然會引發大腸炎,卻和肺炎一點關係也沒有。如同上述,病原體的「感染部位」大多已經固定。關於這點,有幾項機制可以說明,第一種情況屬於位於病原體表面的分子,會與宿主動物的特定細胞上的某項構造結合。
簡單來說,就是「鑰匙」與「鑰匙孔」的關係。以病毒為...
作者序
說到在2020年2月這個時間點,最震撼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就是新型冠狀病毒了,而從中國武漢市爆發出疫情,開始被陸續通報則是在2020年1月。從2020年1月到2月,日本也不斷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個案。隨著疫情延燒,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囤積口罩的現象;大型藥妝店和超市都變得「一罩難求」,各地的藥局等零售通路,出現民眾大排長龍買口罩的亂象也持續上演。有關新冠病毒,雖然尚待釐清之處甚多,就病原性而言,與同樣以冠狀病毒為病原體、名聲響亮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和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相比,似乎相當低,但不可掉以輕心的是,人傳人的傳染力強,連帶造成高齡者的重症化機率和死亡率也大幅上升。因此,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全面提升有關病毒感染的認識與概念。
本書以一般讀者為對象,針對如何預防各種病毒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病原體的感染機制以及如何將之擊潰的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進行詳細解說,相信能夠讓各位獲益良多。
一般而言,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病毒感染,首先必須掌握飛沫傳染、接觸感染、空氣感染等病毒感染途徑的基本機制。另外,對保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個概略的認識也很重要。因為認識這兩點,可以讓各位大致掌握什麼樣的對策能有效預防感染。舉例來說,說到預防新冠病毒的對策,大家馬上想到的包括戴口罩、勤洗手、漱口等,不過靜下心來想想,這些方法是否具備科學研究背書,能夠真正有效預防感染呢?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手段是疫苗,但是疫苗的研發、上市流程、所需時間與費用又是如何?抗病毒藥劑的現況呢?本書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讀者解說上述的問題。另外,我也會透過BLUE BACKS的網站(http://bluebacks.kodansha.co.jp/)陸續更新有關新冠病毒的最新資訊和分析,請各位上網參考。
如何預防傳染疾病並不是本書唯一的主題。近年來,運用免疫學所開發的治療法也逐漸用於治療傳染病以外的疾病,例如針對以往除了抗癌藥物就完全束手無策的「癌症」,現在已經可以使用「癌症疫苗」來對抗癌細胞。相較於傳染病的疫苗是以預防為目的,癌症疫苗的用意則是摧毀癌細胞,以發揮治療的目的。另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CAR–T療法等,都是近年來備受矚目、治療效果奇佳的「癌症免疫療法」。本書也會介紹這些最新的免疫療法,說明它們的可能性與極限。
還有一點我希望各位不要忽略的是,儘管疫苗等優秀的免疫學相關預防法、療法已經問世,但是效果已獲得醫學認證的免疫增強食品和保健食品可說是寥寥無幾。現今健康食品的廣告多到令人眼花撩亂,但絕大多數僅具安慰效果或只能發揮暗示效應,意思是即使吃再多,也無法改變身體的免疫力。
本書在最後的第8章會提到,為了提升整個免疫系統的能力,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才是唯一的捷徑。另外,儘量想辦法消除壓力也很重要。原因在於,過多的壓力會大幅降低整個免疫系統的機能。不論面對什麼事,隨時提醒自己放輕鬆,不要過於勉強。換句話說,為了維持免疫系統的機能,最好選擇慢活的生活方式,以免壓力纏身;在進行肌力訓練時維持深沉而緩慢的呼吸,或者想辦法讓體溫平緩地上升。與其仰賴健康食品與沒有精密科學依據的民間偏方,奉勸各位從科學的觀點了解身體的運作方式,再配合身體的運作調整生活與思考方式。具備科學實證的正確知識,堪稱「資訊疫苗」,因為有了它,確實能降低我們罹病的風險。
最後還有一件事,「免疫力」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三個字,但是免疫力的高低真的有辦法測量嗎?目前廣泛以血液中的T細胞和NK(自然殺手細胞)的細胞數目當作判斷的基準,但這個方法是否如實地反映出免疫力的好壞呢?本書的第8章將會探討這個問題。事實上,「免疫力」並不是愈高愈好。
免疫學最新的發現顯示,免疫力一旦過強,連對原本無需反應的外來物質和自身組織也會產生反應,反而有害健康。另外,目前已經證實,各種殘害現代人健康的生活習慣病,其實就是理應為急性發炎的免疫反應一直持續,最後造成的「慢性發炎」。與慢性發炎相關的疾病包括癌症、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肌梗塞、腦梗塞、肝炎、肝硬化、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風溼性關節炎、老化.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憂鬱症、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等,牽涉範圍極廣。為了平息上述的慢性發炎症狀,首先要做的是必須將反應過度的免疫系統抑制到適當程度﹝有關慢性發炎,請參照前著《免疫與疾病的科學》(晨星出版)﹞。
孔子曾說:「過猶不及」。不論何事,保持中庸之道很重要。
說到在2020年2月這個時間點,最震撼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就是新型冠狀病毒了,而從中國武漢市爆發出疫情,開始被陸續通報則是在2020年1月。從2020年1月到2月,日本也不斷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個案。隨著疫情延燒,日本國內也出現了囤積口罩的現象;大型藥妝店和超市都變得「一罩難求」,各地的藥局等零售通路,出現民眾大排長龍買口罩的亂象也持續上演。有關新冠病毒,雖然尚待釐清之處甚多,就病原性而言,與同樣以冠狀病毒為病原體、名聲響亮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和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相比,似乎相當低,但不可掉以...
目錄
第1章 防止病原體的入侵與擴散的身體機制
1-1 預防傳染疾病的身體機制
1-2 代表性的病原體──細菌、病毒、真菌
1-3 免疫反應對細菌與病毒的差異
1-4 病原體的感染部位是如何決定的呢
1-5 戴口罩、洗手、漱口的成效有多少?
1-6 長期存在於身體的細菌──常駐菌
第2章 疫苗是什麼
2-1 疫苗的機制
2-2 不活化疫苗和活性疫苗──優點與缺點
2-3 如何接種疫苗
2-4 疫苗由什麼人製作,所需的費用和時間又是多少
第3章 接種疫苗之前必須先知道的事
3-1 定期接種與任意接種的差異
3-2 疫苗接種的時程
3-3 「同時接種很危險!」是真的嗎?
3-4 疫苗效果有好壞之分嗎?
3-5 疫苗的效果能持續多久呢?
3-6 群體免疫的強大效力
3-7 疫苗的副作用(副反應)的正確評價
3-8 因接種疫苗造成不良事件的客觀評價
3-9 「與其接種,不如自然感染」是真的嗎?
3-10 針對因接種疫苗所產生的副反應、不良事件的受害救濟
第4章 依照傳染病別介紹──疫苗的現狀與癥結點
4-1 流感
4-2 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4-3 麻疹
4-4 德國麻疹(風疹)
4-5 水痘
4-6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痺
4-7 流行性腮腺炎
4-8 B型肝炎
4-9 侵襲性Hib感染症
4-10 因肺炎鏈球菌引致的肺炎
4-11 輪狀病毒感染症
4-12 結核病
4-13 日本腦炎
第5章 何謂免疫記憶?
5-1 先天免疫系統與其辨識異物(抗原)的機制
5-2 後天性免疫與其辨識異物的機制
5-3 淋巴球與沒有第二次的原理(免疫記憶)
5-4 T細胞與MHC
5-5 長期持續性的記憶與短暫記憶
第6章 癌症免疫療法是否能克服「不治之症」呢?
6-1 癌症疫苗是什麼?
6-2 利用免疫抑制機制扭轉劣勢的癌細胞
6-3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
6-4 丸山疫苗與BCC-CWS是否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6-5 免疫細胞療法
6-6 免疫學者眼中的民間「免疫增加食品」的真正實力
第7章 「夢想中的新型疫苗」研究的最前線
7-1 DNA疫苗、RNA疫苗
7-2 治療高血壓和阿茲海默症的疫苗
7-3 花粉症疫苗
7-4 無痛(不需挨針)疫苗
7-5 對每個人都有效,又沒有副作用的疫苗
第8章 「強化免疫力」的真與偽
8-1 追根究柢起來,「免疫力」到底是什麼?
8-2 「免疫力」是否能夠測定?
8-3 「免疫力」有辦法增強嗎?
8-4 壓力與「免疫力」之間存在著不可思議的關係
8-5 「免疫力」並不是愈高愈好
後記
索引
第1章 防止病原體的入侵與擴散的身體機制
1-1 預防傳染疾病的身體機制
1-2 代表性的病原體──細菌、病毒、真菌
1-3 免疫反應對細菌與病毒的差異
1-4 病原體的感染部位是如何決定的呢
1-5 戴口罩、洗手、漱口的成效有多少?
1-6 長期存在於身體的細菌──常駐菌
第2章 疫苗是什麼
2-1 疫苗的機制
2-2 不活化疫苗和活性疫苗──優點與缺點
2-3 如何接種疫苗
2-4 疫苗由什麼人製作,所需的費用和時間又是多少
第3章 接種疫苗之前必須先知道的事
3-1 定期接種與任意接種的差異
3-2 疫苗接種的時程
3-3 「同時接種很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