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記
《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成為兩本書之來龍去脈
「安東尼,這本書超過一千頁,實在太大本了,無法裝訂。」那是我在交出《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手稿後一週從出版商那裡接到的電話。
我一點都不驚訝。在寫《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從幾個月到幾年裡,我看著書桌上堆積如山的手稿,任何知道我在做什麼的人都會問,「難道你還沒有寫完嗎?」
這時我會說:「人們需要答案」,然後又埋首繼續寫。
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寫這麼大的一本書,但我意識到,如果我要讓人們知道這些資訊,總有一天我要完成這本書。然而,訊息不斷湧現,世界變化之快,人們的病情越來越重,慈悲高靈預先警告我未來五到十年及以後會發生的事情。
我每天花20小時,甚至22小時,接收來自慈悲高靈的信息,有時燈還開著在辦公室地板上倒頭就睡。醒來,又開始新的一天。如果你問從我的書中可以學到什麼,那就是我相信人們應該盡可能照顧好自己,吃好睡飽、曬太陽、散步等等。儘管如此,在我接收高靈的聲音並履行上帝給我的任務時,我卻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這讓我感到內疚。我經常提醒別人,生命很短暫,如果我消失並離開這個地球,是因為在巨大的壓力下蠟燭兩頭燒,以及外在黑暗的力量試圖熄滅這道光,這樣世界就不會再收到高靈的預言。很多時候,我開玩笑說,我坐下來和高靈一起研究資訊的時間,足以把我坐的椅子燒出一個大洞。這個玩笑現在近乎事實,也是我最終扔掉椅子那一刻的情景—整個坐墊嚴重下陷毀損。
我不斷強調,在接收慈悲高靈的訊息時,眼前是一片刺眼的迷霧—感覺身在異處被一股能量包圍,不過我知道我仍在原地,因為此刻的我完全是清醒的。在我寫《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的大部分時間裡,我都身在白雲中。因為高靈希望我不僅能在視覺上看到我聽到的文字所代表的圖像,甚至還能感受人們在病痛中的痛苦。這片白雲讓我脫離個人的生活、責任和經歷,這樣我才能專注在高靈給我的信息和他人的痛苦上。不僅是接收信息與寫下來,而是關於接收完整的體驗,並將其與其他人在為健康奮鬥過程連結起來。這種感覺如同悲喜交加的雲霄飛車—悲傷於人們所經歷的病痛;欣喜於這可能是他們打開克服疾病的機會之門。一旦我收到訊息並找出其中的連結後,我必須學習與研究高靈提供的這些內容。
年復一年,我與慈悲高靈合作寫另一本書時,我注意到我聽到的聲音依然沒變,但身為人類的我正在改變。這種變化來自於意識到這個星球上有超過80億的人最終會生病,並且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體驗到高靈在我面前所傳遞的訊息。這正是旅程中困難的部分之一:知道有些人會找到這些救命寶典,有些人不會。小時候,我以為每個人在面臨健康挑戰時,肯定都能收到來自高靈的智慧。相較於年輕時,滿懷信心以為所有人都能找到這些訊息,長大後,才知道這似乎不太可能。隨著時間流逝,帶著這份領悟我不斷在改變,因此,當我接收高靈訊息和寫關於在這個世界生存有多困難的書時,我一直在追問高靈「為什麼」和「怎麼會這樣」,以及其他的問題。
寫作過程也讓我親身體驗到人們的經歷。當我掙扎去沖澡、洗臉、刷牙、換衣服時,想到了慢性病患者的困境,當他們試圖完成無病痛之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瑣事。我的難題只在於時間太少,與面臨病痛或限制性症狀的人相比,這些瑣事如同登山一樣艱難,因此我更要支持那些在康復過程中努力照顧自己的人。
我也能理解慢性病患者,因為在我寫《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時,我與親朋好友失去聯絡,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通常,我熱愛觀察四季的變化,我喜歡聽小鳥吱吱聲、聽風聲,我喜歡看樹葉和草地變色,但我真的不記得在寫這本書時是否享受過這些時光。我不是在抱怨,這些都只是小事。那些長期患病或受苦的人要跨越的難題更大,他們的犧牲和損失可不止這些。我總是在接收來自高靈的訊息時想到他們。當他們翻開這些書,踏上從灰燼中崛起的旅程時,他們的生命將出現喜悅的曙光。
讓我們回到《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是如何變成兩本書的話題。慈悲高靈的訊息源源不絕,我根本無法停筆,但我必須臣服並將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我本來打算將這些訊息全放在一本書中,這樣你就可以一次掌握所有的答案。但當出版商打電話告訴我這本書有多大時,我不得不面對現實:沒有人願意拿一本5公斤的書,更不用說那些正面臨神經系統症狀的人。
我糾結於哪些內容應該取捨。很明顯所有內容都需要保留。醫療靈媒信息解釋許多關於慢性疾病醫學新知尚未引用的來源,例如EB病毒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的部分。我諮詢慈悲高靈,答案很明確:這些訊息都要傳達給讀者。例如,醫療靈媒對長新冠症狀的某些見解,本身就是一個治癒的答案。當讀者看到世界上流傳的信息最初來是自醫療靈媒的教導時,他們就有機會發現全貌,尤其是如何治癒的全貌。
我一直在想如何精簡這本書,有些內容會引起爭議,值得發表嗎?反正,關於慢性病的真相早就備受爭議,我也已經談論和書寫這麼多年了。在大多數情況下,慢性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一個隱藏的爭議,直到你為慢性病患者挺身而出,說出他們為何受苦的真相,你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些出現症狀的人生命日漸暗淡,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困惑和迷失,不知道自己為何生病,四處求醫仍徒勞無功,這使得他們的旅程更加艱辛。所以,是的!這一切訊息都要留在書中。
於是我採納出版商的建議,將《大腦》這本巨作變成配套書:《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和《守護大腦的激活配方》、《守護大腦的療癒食譜》*。將細節分類,兩本書同時出版,因此人們可以同時收到所有的信息。這兩本書都有必備的醫療靈媒工具—重金屬排毒、大腦激活療法和十四種因人而異的排毒法—完整出版。這樣,如果有人手邊只有一本書,他們也不會錯過關鍵的療癒資源。
接下來你將在〈如何應用本書〉章節中,閱讀到更多本書的相關內容,以及其配套書中可以找到的資訊。這兩本書是獨立的,每一本都有你現在可以應用的信息。正如你從我的分享中瞭解到為何這兩本書變成套書,只要你在生活中善用它們,你就能從中獲得最大的保護力。
如果要我給你關於如何閱讀這兩本書的建議,那就是:這些信息非常廣泛,編排上井然有序,一旦你讀完一遍,再讀一次會受惠更多,這會讓你的靈魂和大腦有機會接收和牢記所學的一切。當你每次閱讀時,你都可能會發現以前從未留意到的強大信息和領悟。
誠摯的祝福你
安東尼
序
如何應用這本書
這本書是你駕馭生活的生存指南。
第一部〈大腦的故事〉:你會發現你的大腦需要幫助的主要原因。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出了什麼問題,導致我們飽受前所未有的病痛之苦?什麼是當機的大腦、合金的大腦、病毒的大腦、情緒化的大腦、發炎的腦神經、耗竭的大腦、成癮的大腦、酸性的大腦?當瞭解影響我們大腦,造成當今流行的精神、情緒和身體病痛的主要因素後,你就能找到治癒的方向。
第二部〈我們被洗腦了〉:你將獲得有關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免於陷入飲食趨勢的陷阱和一成不變讓我們生病與迷失的神話。為什麼「適量」的理論不像聽起來那麼無害?為何微劑量、酒精和咖啡因無法達到信誓旦旦的益處?你如何解讀有關食物信念體系所有的雜音?答案就在這裡。
第三部〈大腦的叛徒〉:讓我們更瞭解日常生活中有毒的暴露源和問題成分,這些物質在未經我們同意之下破壞了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文中將詳細介紹我們接觸到哪些物質、如何接觸,以及這些大腦叛徒如何穿越血腦屏障或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導致大腦受損,本書這個部分將為你提供一道全新的防線,以抵禦我們周圍的健康威脅。
第四部〈侵犯大腦〉:你會看到幾種最常見、最令人困惑和最複雜的疾病真相。透過深入瞭解焦慮、抑鬱、飲食失調、強迫症(OCD)、躁鬱症以及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你將以全新的角度瞭解自己和所愛的人。
本著初衷揭示阻礙眾人生活的原因,第五部〈病痛與煎熬的醒悟〉揭示近百種症狀和疾病。當你為疾病或症狀所苦時,這不是缺陷或失敗或一輩子的折磨。你不過是被我們世界中存在的侵入性暴露源出賣了,當你發現緩解或預防的根本原因,你將不必生活在恐懼或失敗中。
第六部〈修復你的大腦〉:是你的滋養綠洲。在這個部分,你可以瞭解如何使自己與大腦和身體的自癒過程保持一致,以治療和保護你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你可以找到按部就班立即支持大腦的資訊,以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真正需要的營養來強化和滋補的訊息。另外,還有關於營養不足和血液檢測重要的背景,以及全新醫療靈媒大腦激活療法的工具,外加重金屬排毒的選項,與許多可以客製化的淨化法,目的在於支持你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無論你身在何處,有了這些資源,再加上全盤深入的瞭解,你將重獲自由。
(相關更多的治療選項,請參閱本書的配套書《守護大腦的激活配方》中的〈補充品的重要性〉,其中涵蓋選擇和服用補充品的黃金法則,9種可即時緩解和支持的醫療靈媒密集療法,以及針對300多種症狀和疾病的劑量補充方案。(針對阻礙我們治療的食物和補充品的詳細說明,甚至還有強大的冥想和技巧,以提升你的靈魂並幫助治癒你的大腦。)此外,在《守護大腦的療癒食譜》中則收錄了100多種療癒食譜。
第七部〈困惑的大腦〉提供給任何想深入瞭解更多關於為何我們陷入困境的人。為何我們身處在一個驚人醫學進步與慢性疾病和心理健康問題流行共存的世界?為何醫療靈媒的科學有別於你之前看過的其他健康資訊?這些章節將闡明普遍存在的健康困惑,以及為何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我們更需要團結,是時候回歸慈悲之心了。
最後,如果你想瞭解更多關於本書信息的來源,你可以在第七部之後的〈醫療靈媒之起源〉中找到答案。這裡的信息不是來自分裂的科學、利益集團、附帶條件的醫療資金、拙劣的研究、遊說者、內部回扣、有說服力的信仰體系、有影響力的私人小組、健康圈的利益輸送或時尚陷阱。而是活生生的文字,旨在引領你越過混亂的海洋。
《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可為你提供終身的參考,你可以邊看邊做筆記,將要重讀的段落以書籤標記。你可以一看再看,隨時讓這些文字提醒你—不僅實用,例如如何避免各種暴露源,也有基本的指引,例如:你的痛苦不是自找的,你的症狀和疾病也不是你創造的,我們之所以受苦是有原因的,透過此處的信息我們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原因。當我們知道如何駕馭這個世界時,我們就擁有治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