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糖尿病大解密》、《肥胖大解密》的作者傑森.方 (Jason Fung)又一力作。
◆亞馬遜超過千則評論!
◆關於癌症最全面的論述,帶你一探人類的頭號勁敵。
◆若將癌細胞比喻為種子,那麼我們生處的環境即是土壤,如何改變成為關鍵。
關於癌症的真相了解多少?
癌症如何影響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癌症為何能影響地球上的幾乎所有多細胞生命體?
為什麼所有的癌症看起來都很相似?
為什麼癌症如此常見?
——這些對癌症的大哉問,在這本書都可以獲得解答。
帶你全方位瞭解人類與癌症漫長的對抗歷史,
在人類與癌細胞的攻防中,雙方都僅是想要存活下來。
幾乎每天,我們都聽到癌症突破或醫學奇蹟的報告,但這項研究遠遠的落後其他醫學。
全球花費巨量的人力和財力,這場戰役為何屢屢失敗?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我們似乎到了黎明時分。
▲知癌:癌症的特徵
癌細胞具有生長、不朽性、移動和使用瓦氏效應這四個特徵,癌細胞為了生存會想辦法逃避免疫系統,並隨著空間與時間的演化而進化。
▲懂癌:癌症範式的三次革命演變
傑森‧方提出癌症範式概念,癌症範式1.0注重癌症外因,採取正面攻擊。
癌症範式2.0劍指內在基因突變,以標靶藥物治療癌症。
直到癌症演化/生態理論癌症範式3.0出現,認為癌症不僅是種子問題,也是土壤問題。
▲防癌:改善生活方式
我們都知道香菸、石棉、放射線等物質會導致癌症,但肥胖也造成了癌症的風險。
估計約有35%的癌症與飲食/營養有關,危害程度僅次於吸菸。
當BMI大於30時癌症風險開始上升,BMI 大於40 時致死率增加了52%至62%,肝癌的風險甚至達到了452%!
肥胖與高胰島素會使得到癌症的機率倍增,遠離致癌物,與規律運動與良好的飲食習慣,可大大減少患癌率。
本書特色
◎對複雜同迷霧般的癌症歷史進行抽絲剝繭,全方位的介紹癌症的成因和特徵、人類與癌症對抗的歷史、如何治療癌症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抗癌的未來。
◎從醫學+科學+生物學等多種視角揭密癌症。
◎只有知癌懂癌才能對癌症進行祛魅,除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外,也列舉化學預防、免疫療法、適應性療法等解方。
◎估計約有35%的癌症與營養/飲食息息相關,好的營養創造優秀的土壤可預防癌症種子成長。詳列具體的飲食因素,讓身體不成為癌症的肥沃土壤。
作者簡介:
傑森.方 (Jason Fung)
一位來自加拿大的腎科醫師,同時也是間歇性斷食與低碳高脂飲食(Low Carb High Fat﹐LCHF)的專家。
在多倫多成立強化膳食管理計劃(The Intensive Dietary Management Program, IDMP),為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病患提供諮詢與飲食建議,並已成功治癒數千名患者。著有《肥胖大解密》、《長壽解方》、《糖尿病大解密》等暢銷書。
Twitter:twitter.com/drjasonfung
IDMP:idmprogram.com/
譯者簡介:
周曉慧
身為家庭醫學科醫師,因為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意識到慢性病對於一般大眾的危害,而癌症目前也與許多慢性疾病相關,這些都是與生活及飲食相關,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致力推廣整合醫學,希望教導民眾如何實踐健康生活型態,遠離疾病的威脅。
譯作有:《肥胖大解密》(晨星出版)、《長壽解方》(晨星出版)
[簡歷]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醫師
戒菸治療認證醫師
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認證醫師
長期照顧Level-1&2 認證醫師
職業醫學勞工健康服務醫師認證醫師
EIM(Exercise is Medicine)認證醫師
NAHA 國際初階芳療師認證
IFECTW功能醫學臨床培訓課程結訓醫師
章節試閱
一個新的黎明
在所有的絕望和悲觀中,希望的跡象出現了。調整了年齡和人口增長率的癌症死亡率在1990 年代初達到了峰值,現在一直在穩步下降。是什麼改變了呢?一些功勞必須歸功於自1960 年代以來一直由公共衛生官員持續努力推崇戒菸。但是,我們對癌症的認識範式正在慢慢進行革命,這有助於新治療方法的發展,推動了我們最近和希望持續進展。
在癌症研究中最迫切的問題也是最難捉摸的:癌症是什麼?在這場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中,我們根本不了解這個古老的敵人。曼哈頓計畫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分裂原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一個明確的敵人:阿道夫.希特勒。阿波羅計畫有一個具體的任務:把一個人送上月球,然後帶他回來,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活著。但是,癌症是什麼?它是一個模糊的對手,有數百種不同的變異形式要辨別。對於貧困、毒品和恐怖主義等不明確的概念的戰爭通常以挫敗告終。
如果你從錯誤的角度解決問題,你就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你面對的方向不正確,無論你跑得多快,你都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
本書探索癌症的故事,並不意味著提供癌症的治療方法。就目前而言,治療癌症大多仍然不可能。相反,我的目標是記錄我們對於這個人類疾病最大的謎團的認識,與所經歷的驚人旅程。或許這是科學界最奇怪且最有趣的故事。癌症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形成的?
在過去的一百年中,我們對癌症的理解經歷了三次主要的範式轉變。首先,我們認為癌症是一種過度生長的疾病。這當然是正確的,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癌症會生長。接下來,我們認為癌症是一種積累了基因突變引起過度生長的疾病。這也當然是正確的,但也不能解釋為什麼這些基因突變會積累。最近,一種全新的對癌症的理解出現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癌症與我們遇到的其他任何疾病都不相同。它不是感染性疾病,也不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不是血管疾病,也不是毒素疾病。癌症最初源於我們自己的細胞,但會逐漸演變成外來物種。從這種理解範式中,開發出了新的藥物,對癌症產生威脅,是第一次在戰壕中結束這場戰爭。
癌症的特徵
於2000 年,哈納漢和溫伯格最初的回顧列出了大多數癌症共有的六個基本特徵。2011 年,又識別出並加入了另外兩個基本特徵。
儘管有數百種不同的癌症,所有癌症都共享這八個共同點,這些都是癌細胞生存的關鍵特徵。如果沒有這八個特徵中的大多數,癌症將不再是癌症。
癌症的八個基本特徵
1.維持增殖訊號;
2.逃避生長抑制因子;
3.抵抗細胞死亡;
4.賦予複製的不死能力;
5.促進血管新生;
6.活化侵襲和轉移;
7.解除細胞能量控制;
8.逃避免疫系統毀滅。
第一項特徵:維持增殖訊號
第一項特徵,也可以說是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癌細胞持續複製和增長,而正常細胞則不會。人體內含有數萬億個細胞,因此生長必須被嚴密調節和協調。在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新細胞的出生超過了舊細胞的死亡,所以孩子會長大。成年後,新細胞的數量與舊細胞的死亡恰好相等,整體增長就停止了。
這兩種基因就像你的汽車上的加速器和煞車一樣。原發癌基因能夠促進生長,而腫瘤抑制基因則減緩生長。通常,這些基因彼此之間能夠平衡地發揮作用。
如果原發癌基因被過度活化(就像踩油門一樣),或是腫瘤抑制基因被抑制(就像放開煞車一樣),就可能出現異常生長。在某些正常情況下,例如傷口癒合,生長途徑會短暫地被啟動。傷口癒合後,生長應該再次減緩至中立狀態。但癌細胞會保持這種增殖信號,即使不再有利也會持續生長。當基因突變導致原發癌基因過度活化時,它們被稱為致癌基因。在1970 年代,第一個被確認的致癌基因叫做src,因為它引起了一種叫做肉瘤的軟組織癌症。
癌症並非只是一堆不斷生長並吞噬路上一切的細胞,就像經典科幻電影《幽浮魔點》中的主角一樣。癌細胞在追求成長成為大腫瘤時面臨許多挑戰,當它們轉移時甚至會面臨更多挑戰。在不同的時候,癌症必須增殖、生長新的血管,並脫落轉移。單個的基因突變通常無法做到這些事情,因此需要其他的特徵。
種子與土壤
英國外科醫生史蒂芬.佩吉特(Stephen Paget,1855 ~ 1926)首次將癌症比作種子。他於1889 年寫道:「『種子』被四處傳播,但只有在落在適宜的土壤上才能生根發芽。」1 植物在種子、土壤和生長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才能成長。如果任何一個因素不對勁,植物就不會生長。癌細胞也是充滿惡性潛力的種子,但如果沒有適當的土壤,它們很少會生長。沒有種子,無論土壤或條件如何,植物都不會生長。在黏土中種植有活力的種子也不會生長。即使在適當的土壤中種植有活力的種子,但在缺乏足夠的光線和水分的情況下仍然無法生長。您必須有正確的種子、正確的土壤和正確的環境條件。癌症也是一個種子,在正確的土壤和條件下茁壯成長。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癌症研究幾乎專注於種子(基因突變),而忽略了土壤和條件。
再來考慮另一個例子。世界上一些最優秀的冰球選手來自加拿大,一些最優秀的籃球選手來自美國。如果我們只關注這些環境中的「種子」,我們可能會假設加拿大人和美國人具有基因上的不同特徵:一種是「冰球」基因,另一種是「籃球」基因。這顯然是不正確的。不同的技能和成就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環境和文化所造成的。將「土壤」問題僅僅視為「種子」問題是一個重大錯誤。
子宮頸癌的基因相較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存在,重要性遠不如後者。肺癌的基因相較於吸菸習慣的影響,重要性遠不如後者。乳癌的基因相較於日本和美國的生活方式差異,重要性遠不如後者。間皮瘤的基因相較於環境中的石棉存在,重要性遠不如後者。胃癌的基因相較於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測試,重要性遠不如後者。當然,類似的清單還有很多。我們對於癌症病因的許多認識都是從觀察土壤問題(環境因素)而非種子問題(基因)而來。
然而,體細胞突變理論聚焦於「種子」問題。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種子是癌症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確的。異常的費城染色體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使用伊馬替尼修復基因種子問題可以很大程度上治癒這種疾病。患者吸菸、感染病毒或從日本搬到美國並不重要,如果你有費城染色體,你很可能會患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幸的是,這些癌症是例外而非一般規則。對於大多數癌症而言,僅研究種子並不能幫助你了解為什麼它會生長。
如果一位日本女性移居美國,她患乳癌的風險在兩代人內大致會增加3 倍。基因種子是相同的,但土壤不同。儘管這個信息令人震驚,但它也賦予了我們權力: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乳癌所需的土壤類型,我們可以通過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主要是通過修改環境,將潛在風險降低三分之一。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機會,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基因並不是我們的命運。
癌症的歷史
癌症是一種史前的疾病,早在古埃及時代起就被認識到了。1930 年翻譯的愛德溫.史密斯紙草內容收錄了大約於公元前2625 年活躍的埃及醫生印和闐(Imhotep)的醫學教學。其中,描述了一個「乳房凸起的腫塊」,觸感冰涼堅硬的病例。感染和膿腫通常會發炎,被觸摸時會感到熱和疼痛。相比之
下,這腫塊堅實、冰冷,並且不痛――是更嚴重的情況。至於治療建議,作者沒有提供。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約於公元前440 年寫道,波斯女王阿托莎(Atossa)可能患有炎性乳腺癌。在秘魯的一個有一千年歷史的墓地中,木乃伊化的遺骸顯示出骨頭腫瘤,因當地乾燥的氣候而保存下來。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發掘的一個200 萬年歷史的人類下顎骨顯示出淋巴瘤的跡象,這是一種罕見的血癌。1 癌症至少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黎明時期。
癌症作為一個永恆的對手,至少一直存在我們存在的時間裡。
它的長壽使它在疾病中獨一無二。疾病來了又走了,天花和黑死病曾經摧毀了世界,但已經從現代健康問題的聖殿中消失了。但是癌症呢?癌症一直存在於起點,存在於中間。現在仍然存在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
儘管醫學知識數千年不斷進步,癌症仍在肆虐。癌症在古代可能很罕見,因為它是一種老年疾病,而當時的壽命很短。如果人們死於饑荒、瘟疫和戰爭,那麼癌症就不是一個大問題。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約460 年~公元前約370 年),通常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可能已經恰當地使用「螃蟹」(karkinos)這個詞來命名我們的古老敵人――癌症。這是對癌症的驚人敏銳和準確的描述。在顯微鏡下檢查,癌症會從主體延伸出多個針狀的突起,緊緊地抓住相鄰的組織。就像其同名的小型版本一樣,癌症通過在身體中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爬行的能力,使自己與其他致命疾病區分開來。你大腿上的一個傷口不會轉移成你頭上的一個傷口,但你肺部的癌症很容易成為你肝臟的癌症。
公元二世紀,希臘醫生加倫使用oncos(意為「腫塊」)來描述癌症,因為它通常被檢測為硬結節。從這個詞根,衍生出了「腫瘤學」(癌症科學)、「腫瘤學家」(癌症專家)和「腫瘤學的」(與癌症相關)等詞語。加倫還使用後綴-oma 來表示癌症。因此,肝癌是肝臟的癌症,肉瘤是軟組織的癌症,黑色素瘤是含有黑色素的皮膚細胞的癌症。羅馬百科全書作者塞爾蘇斯(Celsus, 公元前約25 年~公元50 年),在醫學著作《醫學》中將希臘詞karkinos 翻譯為英語單詞cancer。詞語「腫瘤」用於描述任何局部異常細胞的生長,可以是良性的或惡性的。
癌症最初被理解為組織的生長過度、無節制和不可控。正常的組織有著明確的生長模式。例如,一個正常的腎臟從出生開始生長,直到成年後停止。除非有其他疾病介入,否則它就只是保持原來的大小。一個正常的腎臟不會繼續生長直到占據整個腹部空間。然而,癌細胞會繼續生長直到它們死亡或者你死亡。
癌症通常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良性癌症會生長,但不會轉移。一些例子包括脂肪瘤和基底細胞皮膚癌。這些癌症可能變得很大,但我們對良性癌症並不過度擔心,因為它們很少致命。但能夠移動和擴散,即轉移,是造成大多數癌症死亡的原因。惡性癌症是我們通常認知的癌症,而在本書中,我們只考慮惡性癌症。各種類型的癌症(如乳腺癌、大腸直腸癌、前列腺癌、肺癌、骨髓瘤等)通常以它們起源的細胞命名。可能有和身體細胞類型一樣多的癌症類型。這些癌症不僅會無限制地繼續生長,而且具有離開原位到遠處重新建立的能力。
所有的癌症都源自正常的細胞。乳腺癌起源於正常的乳腺細胞;前列腺癌起源於正常的前列腺細胞;皮膚癌起源於正常的皮膚細胞。這是癌症特別令人困擾和不尋常的部分――它最初源於我們自己,癌症不是外來入侵者,它是一場內部的起義。對癌症的戰爭就是對自己的戰爭。
雖然所有類型的癌症都是不同的,但本書試圖作為整體來討論癌症的起源,關注癌症之間的相似之處而不是差異。是本書的根本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是什麼讓某些人的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而另一些人卻沒有?換句話說,是什麼導致了癌症?古希臘人相信疾病的體液理論,認為所有疾病都是由四種體液(血液、痰液、黃膽汁和黑膽汁)不平衡引起的。炎症是血液過多的結果;膿皰是痰液過多的結果;黃疸是黃膽汁過多的結果。
癌症的飲食決定因素
如今已經非常明顯,癌症不再是一種罕見的疾病,而是一種普遍的情況。幸運的是,大多數癌症並不造成問題,通常只是在死後偶然發現。驗屍研究發現,超過50歲男性中有30%被發現患有不知情的攝護腺癌;70 歲時為50%;90 歲時更驚人地達到80%。如果活得足夠長,每個男人都有望患上攝護腺癌。對於其他類型的癌症也是如此。據估計,11.2%的成年人患有甲狀腺癌,儘管發生率高,但甲狀腺癌很少導致死亡。結腸鏡篩檢研究發現,到80 歲時,將近一半的一般人口患有腺瘤(一種癌前病變)。
因為癌症的種子一直存在於我們所有的細胞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你不會得癌症?如果不是種子的問題,那麼可能是土壤的問題。飲食是癌症進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因為營養的可用性與細胞生長密不可分,尤其對於癌細胞而言。正常細胞需要營養和生長因子來增殖,但癌細胞的生長信號始終處於開啟狀態,所以唯一的限制因素就是營養。
估計約有35%的癌症與飲食/營養有關,使其成為癌症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僅次於吸菸,遠超其他幾乎所有的危險因素。更具體地說,過量的體重可能對其中很大一部分風險負責。 大多數類型的癌症的盛行率隨時間緩慢下降,但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的發病率卻明顯增加,使得飲食成為我們當今最重要的預防策略之一。儘管我們知道我們至少能夠控制癌症風險中的一個變數,但我擔心許多讀者可能會對本章感到失望。我很樂意揭示預防或治療癌症的「秘訣」,但癌症並不簡單,並不存在可以防止癌症的奇蹟食物或飲食。一些初步研究表明某些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效益,但僅此而已。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癌症的飲食策略歸結為一個關鍵策略:避免高胰島素血症相關的疾病,包括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
一個新的黎明
在所有的絕望和悲觀中,希望的跡象出現了。調整了年齡和人口增長率的癌症死亡率在1990 年代初達到了峰值,現在一直在穩步下降。是什麼改變了呢?一些功勞必須歸功於自1960 年代以來一直由公共衛生官員持續努力推崇戒菸。但是,我們對癌症的認識範式正在慢慢進行革命,這有助於新治療方法的發展,推動了我們最近和希望持續進展。
在癌症研究中最迫切的問題也是最難捉摸的:癌症是什麼?在這場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中,我們根本不了解這個古老的敵人。曼哈頓計畫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分裂原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一個明確的敵人:...
推薦序
【推薦序一】
為什麼我們需要全新視角看癌症?
文◎/初日診所院長、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宋晏仁
癌症研究與標靶、細胞等尖端治療科技近年迭有突破,早期癌症幾乎都可治癒,但對中晚期癌症仍有困難,全球癌症發生率持續升高,仍是許多先進國家第一死因。固然人類壽命延長,高齡者免疫力降低,癌症發生率升高,似乎理所當然,但癌症發生年輕化,就應思考其他因子。癌症研究早已知道環境因子之重要性,但當今癌症防治,對環境因子的著墨顯然不足。
在《癌症大解密》中,作者傑森.方醫師試圖為癌症治療策略找到一條新思路,以期更有效駕馭晚期癌症,甚至找到癌症真正病因。
傑森.方是一位加拿大腎臟病專科醫師,但他在慢性病飲食治療領域,有非常卓越的洞見,更是飲食療法先驅。本書是繼他在前兩本暢銷書《肥胖大解密》和《糖尿病大解密》中,對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傳統智慧提出挑戰,並提出間歇斷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作為治療策略的創新想法後的又一力作。
我覺得這本書引人入勝,用大歷史的格局,綜觀百年來癌症治療的發展歷程,疏理出我們對癌症理解的三種不同時期的範式,每種範式都代表一個思想模式,當然就都引導不同的治療方法。每一個範式盛行,並為當世學界或醫界碩彥所倡議,甚至被定為當時的「臨床指引」,而範式的更新,就代表原範式的不足。回看舊有範式,固有其正確之處,卻可明白看見其缺失。這也是本書的最大啟發:即使癌症科技如此進步,只要我們還無法有效治療癌症,就還有檢討空間。傑森.方所整理的範式合理易懂:
●範式一:癌症是「無節制的細胞生長」。最早的這範式認為癌症是細胞無節制的快速分裂,此思維自然導向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的發展。但是,這些方法儘管移除了大塊的腫瘤,卻對身體造成機械、物理及化學的創傷,並且沒有真正處理無節制生長的根源,復發成為必然。
●範式二:癌症是「基因疾病」,導因於「體細胞突變的累積」。這個範式涵蓋了非常多分子遺傳、細胞生物學的高深研究,將癌症視為由DNA 突變積累引起的基因疾病。它加深了我們對癌症乃至細胞生物學的理解,但我們卻發現同一種癌有不同基因突變,單一癌腫塊內可能有數千個基因突變,將每個突變都視為潛在標的,至今未能導致有效的治療。
●範式三:「癌症是一種多細胞生命逆向演化為單細胞的過程」,演化的原因,是因為演化的「環境壓力」。在這個新的範式,傑森.方認為癌細胞不是侵略者,而是體細胞受到環境壓力,啟動求生基因的反應,是一種逆向演化。每個體細胞都有這些基因(都可能變成癌),受到環境壓力,就會表達。這環境壓力就是我們現代的飲食與生活。證據之一是在大多數癌症發生率都在逐漸下降的同時,與肥胖相關的癌症,例如乳癌與大腸直腸癌卻大幅增加,這思維打開飲食和生活方式作為治療策略的可能。
傑森.方在《癌症大解密》中挑戰現狀,從癌細胞的演化和代謝變化,重新思考癌症發生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可能真正治療疾病。他提出「種子與土壤」假說,認為每個細胞都具有原始單細胞生物的「種子」,遇到環境壓力(身體內部環境)就會萌芽。現代生活方式和飲食改變導致的胰島素阻抗和肥胖,就是體細胞逆向演化為到處求生(轉移)的癌細胞的壓力(土壤)。現代科技若配合解決壓力(病根)的策略,可能是治療癌症更有效的策略。就像他在《糖尿病大解密》所說,高血糖是症狀,胰島素阻抗才是病因。把血糖降低,只是治療症狀,並未治好糖尿病;但透過降低糖類攝取,降低胰島素阻抗,卻可能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逆轉病程。我深受傑森.方的啟發,對肥胖症與糖尿病患提供治根的策略,成效優異。衷心希望本書觀點能重塑我們的癌症防治策略。
《癌症大解密》適合醫學專業及任何對理解這種複雜疾病有興趣的人。傑森.方的寫作風格清晰易懂,能深入淺出闡述複雜的主題,我相信本書肯定讓你深思並質疑現有框架,以全新視角看待癌症。
【推薦序二】
以全方面的視角綜觀癌症
文◎/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周曉慧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中,癌症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每年有數百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數字仍在不斷上升。癌症不僅給患者和其家屬帶來極大的壓力和痛苦,也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然而,科學家和醫學界一直致力於理解和對抗這可怕的疾病。但多年研究卻未取得顯著的進展,沒有人敢誓言治癒癌症,甚至連癌症的本質、原因,與基因間的關係等,都尚未有明確的答案。目前基因組學、細胞生物學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下,許多疾病療法蓬勃發展,唯獨癌症的總體死亡率無顯著下降,這問題值得深思。
《癌症大解密》旨在向讀者介紹癌症的本質、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歸結出癌症的特徵有持續增殖、不朽、移動以及瓦氏效應。而癌症的原因,則提出致癌物,可能是化學物質、物理性輻射或感染因素導致。因此,得到第一個癌症的範式推演。接著,談論癌症是否為基因疾病?對於體細胞突變理論,作者適度的推測,發現許多不合理之處,一個腫瘤可以同時有許多的基因突變,針對這些基因突變所製作的標靶藥物,效果不如預期,顯然將癌症歸咎於基因突變,過於單純化。
若將癌症比喻為植物,植物生長需要種子和土壤,種子好比致癌基因,土壤是環境和飲食。癌症要發展,勢必要種子加上肥沃的土壤,才能順利茁壯。但體細胞突變理論之中,環境被徹底忽略。
癌症細胞是來自於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但它們的行為與單細胞生物的行為非常相似。是什麼因素讓井然有序的多細胞生物,發展成為不受控以及具侵略性的單細胞生物特性呢?主要來自環境因素。如果我們把多細胞生物,比喻為一個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的都市化社會;單細胞生物比喻為不受控的生存者,只在乎個人生存。當法律和秩序崩潰時,城市會發生什麼?城市居民會越來越像生存者,做出許多不法的事情,只在乎個人生利益生存。問題不僅在於種子,也在於土壤。
為何癌症會如此常見?返祖理論可以完美地解釋為什麼癌症如此常見:癌症的起源已經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中,每個細胞最原始的來源都是單細胞生物演化而來,我們不需要建立它,我們只需要揭示它,讓細胞執行最原始的內建程式。
歸結癌症的形成,首先是慢性及亞急性的損傷,使多細胞轉變為單細胞特性;接著體內存在胰島素阻抗為核心的慢性疾病,營養感受器增加,提供豐沃的土壤;最後,癌細胞從原始腫瘤脫離,進入血液循環中,進行遠端侵略,這過程中,基於強烈生存壓力之下,不斷突變,日益茁壯。這些新見解,帶來許多嶄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可藉由篩檢減少的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有下降;然而,作者觀察到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生率卻逐年上升,其中的關鍵是日益西化的飲食習慣,造成胰島素阻抗,使體內促生長因子過度增加。但這是環境因素,可以改善。
癌症的特性異於其他疾病,多年來是醫學界難以真正突破的困境。透過不同於以往的觀點,發展出新的藥物系統及免疫介入治療,追蹤並與之抗衡。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語言,向讀者傳達癌症的研究和治療的知識以及觀點。對於癌症有興趣的讀者、想要預防癌症或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人士都是一本具有價值的資源。
【推薦序三】
健康從改善生活開始
文◎/顏博士活力診所院長 顏榮郎 醫師
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世界中,癌症是其中之一。然而,這項挑戰對我們來說也充滿了機遇――機遇在於我們如何理解它、對待它,以及如何將我們的理解和行動轉化為保護我們自己和所愛之人免受其威脅的策略。傑森.方博士的《癌症大解密》就是一本能帶給我們這種理解和策略的革命性書籍。
透過傑森.方博士的視角,我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癌症。他挑戰了過去我們對於癌症的傳統觀點,並提供了一種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框架。他的思考並非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癌症的本質,將癌症視為一種複雜的生物系統,並從中找出可能的治療策略。
除此之外,傑森.方博士還讓我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他鼓勵我們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健康問題,並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能力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降低癌症的風險。這種觀點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因為它不僅能夠讓我們對抗癌症,更能夠讓我們過上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
傑森.方博士的《癌症大解密》將深入淺出地講解這些原理,並以他的臨床經驗為例,說明如何將這些原理實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包含系統性的減重、策略性斷食等。無論您是正在尋求對抗癌症的策略,還是對維護和提升自己的健康有著深刻的追求,這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指南和建議。
我們對癌症的理解正在不斷地進步,而傑森.方博士的這本書就是這個進步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將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充滿希望的未來,一個我們能夠更有效地預防和對抗癌症的未來。無論您的來自任何背景,這本書都將給您帶來深刻的啟示和豐富的知識。
讓我們與傑森.方博士一起,走上這條追求更健康、更長壽、更快樂人生的道路。我確信,這本書將會為您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願我們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健康和快樂。
再次誠摯地邀請您閱讀《癌症大解密》,期待您在閱讀的旅程中收穫豐富。
【推薦序一】
為什麼我們需要全新視角看癌症?
文◎/初日診所院長、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宋晏仁
癌症研究與標靶、細胞等尖端治療科技近年迭有突破,早期癌症幾乎都可治癒,但對中晚期癌症仍有困難,全球癌症發生率持續升高,仍是許多先進國家第一死因。固然人類壽命延長,高齡者免疫力降低,癌症發生率升高,似乎理所當然,但癌症發生年輕化,就應思考其他因子。癌症研究早已知道環境因子之重要性,但當今癌症防治,對環境因子的著墨顯然不足。
在《癌症大解密》中,作者傑森.方醫師試圖為癌症治療策略...
目錄
【推薦序】為什麼我們需要全新視角看癌症?/宋晏仁 醫師
【推薦序】以全方面的視角綜觀癌症/周曉慧 醫師
【推薦序】健康從改善生活開始/顏榮郎 醫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PART 01 癌症是過度生長的表現(癌症範式1.0)
第1章 戰壕戰爭
第2章 癌症的歷史
第3章 什麼是癌症?
第4章 致癌物
第5章 癌症病毒化
PART 02 癌症是一種基因疾病(癌症範式2.0)
第6章 體細胞突變理論
第7章 癌症的統一標準化判斷問題
第8章 分母問題
第9章 虛假的曙光
PART 03 轉化(癌症範式3.0)
第10章 種子與土壤
第11章 生命起源與癌症起源
第12章 腫瘤演化
第13章 癌症轉化
PART 04 進展(癌症範式3.0)
第14章 營養和癌症
第15章 高胰島素血症
第16章 生長因子
第17章 營養感測器
PART 05 轉移(癌症範式3.0)
第18章 瓦爾堡復興
第19章 侵襲和轉移
第20章 癌症的奇妙故事
PART 06 治療影響
第21章 癌症預防和篩檢
第22章 癌症的飲食決定因素
第23章 免疫療法
【結語】
【參考文獻】
【推薦序】為什麼我們需要全新視角看癌症?/宋晏仁 醫師
【推薦序】以全方面的視角綜觀癌症/周曉慧 醫師
【推薦序】健康從改善生活開始/顏榮郎 醫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PART 01 癌症是過度生長的表現(癌症範式1.0)
第1章 戰壕戰爭
第2章 癌症的歷史
第3章 什麼是癌症?
第4章 致癌物
第5章 癌症病毒化
PART 02 癌症是一種基因疾病(癌症範式2.0)
第6章 體細胞突變理論
第7章 癌症的統一標準化判斷問題
第8章 分母問題
第9章 虛假的曙光
PART 03 轉化(癌症範式3.0)
第10章 種子與土壤
第11章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