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帶你剖析粉絲的生活,
帶你了解粉絲圈會帶來怎樣的生理和心理改變,
對我們與社會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大腦生來就會想要接近喜好或特質相同的人,雖然有些群體帶來許多衝突(宗教、種族、國家戰爭等),但如粉絲圈、飯圈與同人圈等愛好者群體,也會給我們「和自己人在一起」的滿足感。
這樣的滿足感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足以改變社會,影響政治。讓本書帶你了解,粉絲們為什麼會如此沉浸所愛,甚至做出狂熱舉止?偶像崩壞時,粉絲們又會怎麼做?而最後,為什麼連殺人犯都有粉絲呢?
本書特色
1.心理專家帶你了解,迷戀偶像的粉絲們如何持續愛下去,並從中找到自己的認同:
粉絲行為不僅是迷戀偶像這麼簡單,透過尋找有共同興趣的其他人,創立粉絲圈,粉絲們會逐漸產生新的自我認同,甚至會強化自己的身心健康。
2.迷戀的對象不限真實或虛構,甚至殺人魔也行!?
對真實偶像的迷戀相當常見,但迷戀如福爾摩斯或哈利波特等虛構人物的粉絲也同樣不少,甚至連惡名昭彰的惡人,都有人沉溺,並在其中看見自己的身影。帶你看看不同圈的粉絲如何面對自己與偶像、甚至是偶像創作者的關係。
3.獸人圈、甚至是槍擊案兇手等特殊的粉絲,讓你看見人類自我認同的特殊案例:
人的自我認同牽涉到自己對身體的感知,獸人粉絲中也有人認為自己有動物般的靈魂,而他們的粉絲圈建構了他們互相支援的溫暖園地;而如校園槍擊案的粉絲,他們也不是真的想殺人,只是在那些兇手的身影中看到自己的悲傷,而粉絲們互相討論、撫慰而一同前進。
國外好評
「富有娛樂性與洞見。」──《時代雜誌》
「令人相當享受。」──英國《獨立報》
「讚揚人類的特質,與我們從奇特事物中構築共享意義與團體的才能。」──英國《泰晤士文學增刊》(TLS)
作者簡介:
麥可.龐德 (Michael Bond)
.英國皇家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心理學與人類行為研究專家
.英國心理學學會獎得主
麥可.龐德是專精於心理學和人類行為的作者,曾任《新科學人》雜誌的編輯和記者,目前於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皇家文學基金會教學寫作。
曾憑《失控的群體思維》(方言文化)獲得二○一五年度英國心理學學會獎,其餘譯作有《大腦如何辨識方向》(麥田文化)。
譯者簡介:
郭璞
畢業於台大生科系,現職醫療學術寫作,兼職翻譯,譯有《過敏生活指南》。只是個喜歡文字與科學的人,偶爾會思考諸如為何isotope是同位素但isopropanol是異丙醇的問題。
譯稿賜教: sophiekuo95@gmail.com
章節試閱
1 粉絲圈的社會史 A Social History of Fandoms 我曾經在倫敦市中心的圖書館待過一陣子。 [1] 偶爾,當我從公車站往那邊走的時候,會發現有數百名興奮的孩子在排隊,而我不得不請他們讓讓路。這列隊伍始於皮卡迪利 (Piccadilly) 的水石書店 (Waterstone) 旗艦店門口,綿延至傑明街 (Jermyn Street) 周圍,一路到山下的聖詹姆斯廣場 (St James’s Square)。許多孩子的打扮宛如來自冥界的人物,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正在等著某件足以改變他們終生的大事發生,而也確實如此。幾個小時後,他們從街上湧入商店,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拿到最新一集《哈利波特》的年輕人。
J.K.羅琳的巫師男孩並非第一個吸引大批人潮的虛構角色。將近兩個世紀前,喜愛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系列小說的人會在書報亭和圖書館排隊好幾個小時,只為購買或借閱最新一集。有成千上萬的人想聽他公開朗誦書中內容。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 The Pickwick Papers ) 大獲成功,最後一集賣出了四萬本。這使得狄更斯躋身文藝界名人,可謂同儕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其子亨利在 1928 年回憶道:「和他一起走在倫敦街頭十分張揚,簡直像是皇室出巡。當他過世時,下至販夫走卒,上至王公貴族都脫帽向他致意。」 [2] 幾十年後,亞瑟.柯南.道爾 (Arthur Conan Doyle) 以及他筆下的福爾摩斯受喜愛的程度亦幾可比擬。 [3] 「鐵道書攤的場面如此混亂,比我見過的任何一場跳樓大拍賣都還可怕。」一名目擊者如此陳述。 [4]
就如同為《哈利波特》排隊的年輕讀者一樣,狄更斯和柯南.道爾的愛好者就是現代定義下的「粉絲」(fans),雖然在那個年代,他們還不會被如此歸類。「粉絲」這個詞直到 1900 年代才開始經常使用;它源自「狂熱者」(fanatic),由棒球比賽承辦人泰德.蘇利文 (Ted Sullivan) 於 1884 年創造,用以形容熱心的球賽贊助者。 [5] 「棒球迷是一種獨特的美國物種,也是所有愛好者中最狂熱的。」 《美國雜誌》 (The American Magazine) 在 1910 年指出。「與之相比,高爾夫球迷、橋牌迷、甚至保齡球迷都相當溫和。」 [6]
粉絲的奉獻是一種群體衝動。雖然確實有可能當個孤獨的粉絲,只從遠處崇拜,但到了某種程度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要將自己的熱情向外宣洩,與其他懷有相同愛好的人一起景仰偶像。喬治華盛頓大學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研究粉絲文化的凱西.拉森 (Kathy Larsen) 說:「如果你如此喜歡某樣事物,你就會想要分享,想要和其他人搭上線並盡情談論。」
聯繫其他有共同興趣的人並非易事。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粉絲很難見到自己附近社區以外的人(不過,體育迷只要去現場看比賽,就能搔到癢處)。直到 1926 年,美國一位名叫雨果.根斯巴克 (Hugo Gernsback) 的雜誌發行人推出了《驚奇故事》( Amazing Stories ),這是一本專門談論科幻小說的月刊。雖然看似不大可能,但改變粉絲社交生活的革命已然展開,就始於這本雜誌的信件頁面。這本雜誌採用一項不尋常的策略:印出訂閱者的郵箱地址,而使他們得以互相通信。雜誌讀者開始意識到,自己並非唯一喜愛這些事物的人,並且非常渴望找到其他人。有些讀者因此變成筆友,成立粉絲俱樂部,並出版他們自己的雜誌,或稱「粉絲誌」(fanzines)。他們或許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認真的粉絲社群,並幾乎可以肯定是第一批已知的科幻「粉絲圈」 (fandom)。 [7]
圖片1:透過這些印在信件頁面的讀者地址,《驚奇故事》讓第一批科幻粉絲圈邁出了第一哩路。
到了 1960 年代,科幻迷不僅是消費者,更已經成為倡議者和鼓動者。1967 年,《星艦迷航記》 (Star Trek) 播出兩季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 打算取消後續製作。然而,製作人收到 115,893 封信要求他們繼續(他們不得不從善如流)。 [8] 到了 1988 年,市面上至少有 120 本粉絲製作的《星艦迷航記》雜誌在流通。 [9] 儘管這檔節目如此受歡迎,但與未來相比,這些粉絲的舉動只不過是一時的狂熱現象罷了。《星際大戰》 (Star Wars) 在 1977 年首映,將粉絲的參與度提升至全新的程度。這個粉絲圈拓展至全球。媒體研究專家威爾.布魯克 (Will Brooker) 在 2002 年寫道:「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在內,這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 [10] 對這個系列全面輸誠已成為主流文化中的常態。比如,在 2013 年對《星際大戰》線上社群的調查中,有人這樣表示:
除了生理需求以及整體的文化因素外,沒有任何事物比《星際大戰》影響我更深遠,它深深形塑我對現實的看法以及我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在我身上劃一刀,我流出來的血都會是《星際大戰》。 [11]
–––––
在社群媒體出現以前,需要相當的聰明才智加上堅持不懈,才能夠建立和興趣相關的社交場合。蕾雅.霍姆斯 (Leah Holmes) 曾在巴斯泉大學 (Bath Spa University) 學習日本動漫的文化和歷史。她在 1980 至 1990 年代的愛爾蘭小鎮長大,還記得小時候感到「非常孤獨」,身邊沒有人和她一樣熱愛日本的漫畫書和卡通。我和她在 2020 年 3 月的「城南聚」(Minami Con) 聊過,那是英國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封控前的最後幾場動漫展售會。當天稍晚,她將當著數百名其他動漫迷的面在座談會上演講。若放在三十年前,這對她來說絕對超乎尋常,那時她的粉絲活動幾乎僅限於自己的臥室中。
蕾雅進入粉絲圈組織的契機是買到一本新的動漫雜誌,並在裡面發現一個名叫「動畫寶貝」(Animé Babes) 的全女性粉絲俱樂部廣告。她報名參加,然後驚訝地發現俱樂部的營運者也是和她一樣的青少年。在幾乎完全男性向的市場中,她們努力想為日本動漫的女性粉絲創造空間。其中一位創辦人莉莎–珍.霍姆斯 (Lisa-Jane Holmes)(她與蕾雅並無親戚關係)透過電子郵件告訴我,她們希望讓大家知道,日本動漫並非只有英國引進的類型中常見的性與暴力,而是有更多豐富的題材。「有各種女性的超級英雄、打擊犯罪的女性警察、女性之間的友誼故事,也有大量描寫愛情與戀愛關係的系列,既美麗又浪漫──但動漫文化仍然有揮之不去的汙名,彷彿內容就只有巨大的機器人和觸手色情片,而客群只有那些獨自窩在臥室裡的宅男。」
「動畫寶貝」的入會費用爲 1.50 英鎊。入會後可以取得季刊,而對於那些孤單的粉絲而言,更吸引人的是可以獲得其他會員的姓名和地址清單,便能輕鬆地交易磁帶、周邊商品和信件。「這是我青少年時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這讓我與可以和其他女孩子交流。」蕾雅說:「過去我已經習慣我喜愛的事物是男性主宰的天下。」在那之後,這個粉絲圈的人口組成卻已劇烈改變。2017 年,蕾雅執行一項針對英國動漫迷的研究,發現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性。「如果『動畫寶貝』的成員知道我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一定會非常驕傲。」 [12]
圖片2:《動畫寶貝》是在男性主導的市場中第一本女性粉絲誌。圖片來源: Laura Watton。
雖然社群媒體使名人似乎更沒有距離感,但網際網路並未從根本改變人與偶像或是與其他所熱衷的事物之間的關係,亦即那種身為粉絲的感覺。無論是 1940 年代的比莉.哈樂黛 (Billie Holiday),還是今天的怪奇比莉 (Billie Eilish),她們的粉絲都一樣熱情且死忠。甚至在「粉絲」這個詞發明之前,住在美國城市裡的年輕人就已狂熱地湧向演唱會,這讓他們的長輩感到震驚。文化歷史學家丹尼爾.卡維奇 (Daniel Cavicchi) 指出:「在媒體研究中,粉絲文化經常被視為二十世紀大眾消費文化的產物。」他花了好幾年時間研究十九世紀的日記、剪貼簿和音樂愛好者的信件。然而,「與粉絲文化相關的常見行為──例如與明星的理想化聯繫、強烈的記憶和懷舊感、透過收藏品發展自我意識──這些比『大眾傳播』的電子技術發展還要早。」 [13]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已經大幅改變粉絲社群的動態,也讓粉絲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社群。凱西.拉森說:「在過去,一切都只能以郵件處理,這是一個非常緩慢而且有點脫節的過程。除非你住在一個有粉絲社群的地方,不然你就是與世隔絕,而且可能被別人投以異樣眼光。」她自豪地以「迷妹」(fangirl) 自稱,同時也是一位大學教授。「一旦每個人都可以上網,過程就變迅速了,粉絲之間的聯繫也比以往都更加緊密。」如果你想尋找和你一樣喜歡某個冷門電視節目的粉絲,保證你一定能在網路上找到一個友善的社群。」
社群媒體使社群得以在過去並不存在的地方蓬勃發展,聯繫起以往因個性羞赧或地理位置而受侷限的人們。與此同時,還促成一些更具顛覆性,甚至可說不幸的事情:粉絲情感轉移至政治圈。政治領袖與其支持者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像名人與粉絲團體。這在心理認知層面上可能是真的。在 2018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Virginia Tech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員發現,體育迷和政治支持者在理解關於球隊或政黨的新消息時呈現幾乎相同的過程,都會套上一層群體關係的濾鏡。對人們來說,重要的不是資訊本身,而是資訊對團體帶來的後果。
1 粉絲圈的社會史 A Social History of Fandoms 我曾經在倫敦市中心的圖書館待過一陣子。 [1] 偶爾,當我從公車站往那邊走的時候,會發現有數百名興奮的孩子在排隊,而我不得不請他們讓讓路。這列隊伍始於皮卡迪利 (Piccadilly) 的水石書店 (Waterstone) 旗艦店門口,綿延至傑明街 (Jermyn Street) 周圍,一路到山下的聖詹姆斯廣場 (St James’s Square)。許多孩子的打扮宛如來自冥界的人物,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正在等著某件足以改變他們終生的大事發生,而也確實如此。幾個小時後,他們從街上湧入商店,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拿到最新一集《哈...
目錄
1.粉絲圈的社會史
2.思維團體
3.虛構的朋友
4.追星之旅
5.關於珍的事
6.動物心靈
7.度過起落的時光
8.如我們一般的怪物
結語
致謝
1.粉絲圈的社會史
2.思維團體
3.虛構的朋友
4.追星之旅
5.關於珍的事
6.動物心靈
7.度過起落的時光
8.如我們一般的怪物
結語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