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的完成及完成之後,
每每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情節。
——吳晟
吳晟本名吳勝雄,1944年出生於彰化溪州,熱愛土地與家鄉,有「田埂上的詩人」之稱。
吳晟的創作涵蓋新詩與散文,但一直堅持新詩的創作,他承認這是需要「堅強的創作信念和熱情」。從創作歷程上看,他十六歲(1959)開始寫詩,已逾60餘年。同期間散文創作不綴,可謂左手寫詩,右手寫文之最佳文學典範。
對於創作,吳晟自我要求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除了考慮普遍性,更要求藝術性,深信詩人最榮耀的桂冠,是文本完美藝術的呈現。他曾說:「詩的含蓄性、隱喻性,固然超越了事件本身,而有更開闊的想像意義,若不做某種程度的解說,讀者往往難以察覺寓意。」為了能引起更多讀者共鳴,擴大影響力,在一九八○年代,他的創作改以散文體,並且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將一些新詩透過散文加以對話,形成新詩、散文雙重奏的文學新景觀。
本書收錄吳晟15個詩文雙重奏的主題,15首新詩及20篇散文,緊扣吳晟最關心的土地與家鄉,農田與家人等。從詩文雙重奏的對照,更能顯現吳晟之全面思想。
本書特色
1.吳晟詩、文雙重奏,首曲由一九七二年的〈店仔頭〉起音,可歸納出:新詩、散文雙重奏絕不是詩文本的翻譯,也不是答案的揭曉。吳晟透過互文詮釋,提供新詩的創作背景,陳述更複雜的意義。
2.透過15個主題的詩文雙重奏,可看出在主題意識上,詩文互文詮釋激盪出相當深刻的訊息,有助於詩作意境的探索。
3.詩文雙重奏是吳晟獨有的文學景觀,也是臺灣現代文學的特殊風景。《憂患歲月》一書收錄將吳晟詩、文雙重奏十五個案例,新詩十五首,散文二十篇,重新配文,透過圖、文映襯,希望能對吳晟的憂患歲月,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簡介:
林明德 (1946~)
臺灣高雄市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副校長。投入民俗藝術研究四十多年,致力挖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藝術,強調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二○二三年,獲頒彰化建縣300年特殊貢獻獎——文化藝術類。著有《臺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文學典範的反思》(1996)、《彰化縣飲食文化》(2002)、《阮註定是搬戲的命》(2003)、《臺中飲食風華》(2006)、《斟酌雅俗》(2009)、《俗之美》(2010)、《戲海女神龍》(2011)、《小西園偶戲藝術》(2012)、《粧佛藝師——施至輝生命史及其作品圖錄》(2012)、《剪紙藝師——李煥章》(2013)、《詩路》(2014)、《味在酸鹹之外——臺灣飲食踏查》(2016)、《認識布袋戲的第一本書》(2018)。
詩文作者簡介
吳晟 (1944~)
本名吳勝雄,1944年出生於彰化溪州,父親受過日治教育,當過警察、教員,母親是傳統農家婦女,從小接受嚴格的家庭教育,從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後,便返鄉任教於彰化溪州國中生物科,退休後專心農耕與寫作,吳晟熱愛土地與家鄉,除了短期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外,幾乎很少離開故鄉,有「田埂上的詩人」之稱。
相關著作:《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農婦》、《店仔頭》、《無悔》、《不如相忘》、《筆記濁水溪》、《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等。
章節試閱
【雙重奏1:家鄉印象】
店仔頭
或是縱酒高歌,猜拳吆喝
或是默默對飲,輕嘆連連
或是講東講西,論人長短
消磨百般無奈的夜晚
這是我們的店仔頭
這是我們的傳播站
這是我們入夜之後
唯一的避難所
千百年來,永遠這樣熱鬧
──永遠這樣荒涼
千百年來,千百年後
不可能輝煌的我們
只是一羣影子,在店仔頭
模模糊糊的晃來晃去
不知道誰在擺佈
花生,再來一包
米酒,再來一杯
電視啊,汽車啊,城裏回來的少年啊
不必向我們展示遠方
豪華的傳聞
店仔頭的木板櫈上
盤膝開講,泥土般笨拙的我們
長長的一生,再怎麼走
也是店仔頭前面這幾條
短短的牛車路
──1972.08,《幼獅文藝》二二四期
[散文]
店仔頭
鄉間每一個村庄,都有三數間小店,當我們稱呼為店仔的時候,純粹是指一般的小商店,當我們說店仔頭的時候,卻是另有更複雜的意義。
店仔是都市文明輸入村庄的前哨站,是村民日常用品的供應站,當然也供應一些可有可無的消費品。至於甚麼是日用品,甚麼是消費品,則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每個家庭的生活情況,而有不同的區分。
以衛生紙來說,就在十餘年前,大多數村民,都還使用洋麻桿劈成兩半的「屎杯」時,在村民的心目中,衛生紙是高尚的奢侈品,而今卻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店仔也是鄉下囝仔郎最嚮往的地方,一些比較低廉的飲料、餅乾、糖果,以及不斷翻花樣,隨著電視廣告不斷侵進來的零食、小玩具,時時都在引誘他們的注意力。許多鄉下家庭少有三餐以外的食品,所以特別稀罕吧!一旦好不容易要到了零用錢,大都握不了多久,隨即會往店仔跑。
每間店仔的店內店外,都擺上幾張椅條,讓村民閒坐,夜晚和下雨天,通常都坐滿了村民,大家來去自便,無須多禮,至多剛來或要走之時,隨意打個招呼,自然而然成為村民平日固定的聚會場所。
而且,每間店仔的門前,都植有一、二棵樹蔭濃密的大樹,大部分是種榕樹,尤其是在夏日的中午,樹蔭下更是坐滿了、站滿了休息的村民,一大羣小孩子,則四處奔跑玩耍,非常熱鬧。
這便是所說的店仔頭了。
村民聚在店仔頭閒坐,難免會講東講西,或者就農事交換意見,或者就時事發些議論,或者就村內發生的事件,品評一番,大家不拘形式、不論話題的交談,誰都可以任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店仔頭是村子裏的傳播站。
因為有店仔頭,村子裏的哪一家哪一戶,有甚麼喜事,有甚麼值得讚揚的好事,或者有甚麼不幸,有甚麼公認不應該的行為,大家都能很快獲得消息;因為有店仔頭,大家都不太可能有隱私,誰家有多少田產,甚至誰家最近有甚麼較為客觀的收入,大都清清楚楚;因為有店仔頭,村子裏才能呈現一些熱鬧的氣息。
曾有幾位受過高等文明教育的子侄輩,對於店仔頭的論人長短,甚表反感,他們長期在外讀書,少與村民接近,不能體會店仔頭對縮短村民之間的距離,功勞有多大;他們不能了解,在這閉塞的鄉間,店仔頭對促進村民之間知識和情感的交流,有多重要;他們不知道店仔頭無拘無束的議論,是多麼公開而坦朗,能夠充分發揮貶惡揚善的功能。
這種坦蕩蕩的生活態度和習性,我實在想不出有甚麼不好。
店仔頭的議論,即使有些偏差,卻都是真誠的,並不像有些傳播機構,時常刻意歪曲事實做不實的報導。大家日日相見,誰願為了逞一時之快,黑白講,顛倒講,以致失信於共同生活,息息相關的鄉親呢?
因此,店仔頭的人開講,其權威性並不遜於電視或報紙,況且村子裏的人和事,哪有多少機會上報?店仔頭的人開講,就等於地方性的傳播機構,若非有店仔頭,村民彼此怎能迅速的溝通。
村民聚在店仔頭,除了開講開講,尤其是在下雨天和寒冷的夜晚,當然也常有三、五個男人,興致一來,便搬個桌子,大家圍在桌邊,或坐或蹲,一瓶米酒,一包花生的對飲。喝得興起,免不了吹噓自己,或調侃別人,或發點牢騷,感嘆感嘆人生的運命,在笑鬧中,在唏噓中,互相安慰,互相激勵。
我晚上較少時間去店仔頭消磨,而母親每天吃過晚飯後,如果還不太累,時常會去店仔頭坐坐,聽些新聞,回來再擇要轉述給我聽。
母親既不識字,也不看電視,更不聽戲曲,村子裏不少和母親一樣的老人家,我常想,對他們而言,店仔頭是多麼親切的地方。
──1983,《店仔頭.店仔頭》
【雙重奏1:家鄉印象】
店仔頭
或是縱酒高歌,猜拳吆喝
或是默默對飲,輕嘆連連
或是講東講西,論人長短
消磨百般無奈的夜晚
這是我們的店仔頭
這是我們的傳播站
這是我們入夜之後
唯一的避難所
千百年來,永遠這樣熱鬧
──永遠這樣荒涼
千百年來,千百年後
不可能輝煌的我們
只是一羣影子,在店仔頭
模模糊糊的晃來晃去
不知道誰在擺佈
花生,再來一包
米酒,再來一杯
電視啊,汽車啊,城裏回來的少年啊
不必向我們展示遠方
豪華的傳聞
店仔頭的木板櫈上
盤膝開講,泥土般笨拙的我們
長長的一生,再怎麼走
也是...
作者序
吳晟的憂患歲月/林明德
吳晟(1944 ∼)文學創作六十多年,作品涵蓋新詩與散文兩種文類。一九五九年,他開始發表詩作,先後出版了五冊詩集,即:《飄搖裏》(1966)、《吾鄉印象》(1976)、《向孩子說》(1985)、《再見吾鄉》(2000)、《他還年輕》(2014)。二○二二年結集出版《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與《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至於散文集,則有《農婦》(1982)、《店仔頭》(1985)、《無悔》(1992)、《不如相忘》(1994)、《筆記濁水溪》(2002)、《一首詩一個故事》(2002)、《我的愛戀 我的憂鬱》(2019)、《北農風雲──滿城盡是政治秀》(2020)等八種。
就吳晟詩文繫年(見林明德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6.吳晟》(2019),可知其創作歷程約可分為四個時期,即:一、1959 ∼ 1970 年:為前社會經驗時期,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二、1971 ∼ 1990 年:是社會經驗時期,從人子、人師、人夫、人父,到教師、農民的身體力行,以社會寫實主義的視角,對於詩藝、人生、社會、教育、政治、農業、環保、土地、文化進行反思與批判;三、1991 ∼ 1999 年:屬批判時期,從理想觀念到實際行動,由幕後走到臺上,展現知識分子的本色與擔當;四、2000 年∼:圓熟生命反思──維護自然環境、揭示終極關懷,夫婦攜手平地造林,積極搶救自然生態,思考生命終極關懷,為土地倫理善盡「大地公民」的責任。
我追蹤吳晟半世紀,長期的參與觀察、客觀研究,發見他作品涵藏強烈的倫理意識,包括家庭倫理、社會倫理與土地(自然)倫理三個層面,以倫理為核心,逐漸拓展,構成同心圓關係,並成為其文本的重要特色。
對於創作,他自我要求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除了考慮普遍性,更要求藝術性,深信詩人最榮耀的桂冠,是文本完美藝術的呈現。他曾說:「詩的含蓄性、隱喻性,固然超越了事件本身,而有更開闊的想像意義,若不做某種程度的解說,讀者往往難以察覺寓意。」為了能引起更多讀者共鳴,擴大影響力,在一九八○年代,他的創作改以散文體,並且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將一些新詩透過散文加以對話,形成新詩、散文雙重奏的文學新景觀。
有些論者指出吳晟詩、文關涉為對應關係,並以數據證明其文學特色。有趣的是,吳晟的新詩有多篇成為跨界的雙重奏:或成為畫家的題材,如〈稻草〉、〈序說〉、〈沉默〉,是席德進(1923 ∼1981)兩幅畫作與題畫的原意象;或轉化為動人的樂章,如〈牽牛花〉是由陳輝雄(1955 ∼ 2022)譜曲的民歌,〈土〉由賴德和教授(1943 ∼)譜成雄渾的交響詩,《吾鄉印象.序詩》由羅大佑(1954 ∼)唱成悠揚動人的歌曲,〈負荷〉由吳志寧(1978 ∼)譜曲重新詮釋其溫柔與甜蜜;或成為舞臺劇的吟唱詩篇,汪其楣(1946 ∼)《人間孤兒》,曾安排表演者朗誦〈過客〉,以增添戲劇效果;或形諸卡片、石板,則有〈獸魂碑〉、〈沉默〉與〈新生〉等。
詩、文雙重奏,是由吳晟親自譜寫,經過個人的追蹤、比對,有十五個案例之譜,大多創作於一九七○∼一九八○年代(有些延伸到二○一四年),反應了威權、白色恐怖的統治與知識分子的憂患背景,涉及的面向與呈現的主題,包括:倫理觀念、政治與環保、農業與稻作,以及生命的反思等。
吳晟的新詩語言簡凈,常運用隱喻以展現詩藝美學。為了擴大讀者群,自一九九二年開始以輕鬆、詼諧的散文,與詩作對話,互文詮釋詩文本蘊涵的深層訊息。在十五例中,詩、文同一標題的現象,竟然多達六例,如〈店仔頭〉、〈負荷〉、〈過客〉、〈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黑色土壤〉、〈森林墓園〉。當中,〈店仔頭〉三見於新詩、散文與散文集,〈負荷〉/〈負荷綿綿〉、〈黑色土壤〉/〈黑色土壤的故鄉〉兩例可視為延伸標題,名稱大同小異。
吳晟詩、文雙重奏,首曲由一九七二年的〈店仔頭〉起音,其形式為:〈店仔頭〉(1972,《泥土.卷二、吾鄉印象》)/〈店仔頭〉(1983,《店仔頭》);終曲為二○○五年的〈森林墓園〉,其形式是:〈森林墓園〉(2005,《他還年輕,卷二、晚年冥想(一)》)/〈森林墓園〉(2013,《聯合報.聯合副刊》)、〈化荒蕪為綠蔭〉(2014,《聯合報.聯合副刊》)。
十五個案例因詩、文雙重奏所帶出的訊息,大概可以歸納為三個面向,即:
一、 有關創作背景的交代,如〈店仔頭〉(1972)、〈苦笑〉(1976)、〈例如〉(1977)、〈寒夜〉(1978)、〈制止他們〉(1981)、〈我不和你談論〉(1982)。
二、 主題意識的探索, 如〈手〉(1974)、〈牽牛花〉(1975)、〈負荷〉(1977)、〈黑色土壤〉(1996)、〈森林墓園〉(2000)。
三、 反諷嘲弄的美學, 如〈獸魂碑〉(1977)、〈過客〉(1978)、〈不要忘記〉(1980)、〈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1999)。
從十五案例三面向的分析(見〈導讀〉)可以清楚的看出,新詩、散文雙重奏絕不是詩文本的翻譯,也不是答案的揭曉。吳晟透過互文詮釋,提供新詩的創作背景,陳述更複雜的意義,像〈店仔頭〉的農民宿命;〈苦笑〉的工廠廢水、農藥氾濫;〈例如〉在威權下的自我約制、壓抑;〈寒夜〉揹孩子搖出的親情;〈制止他們〉揭示環保、守護「我們」母親美麗島的決心;〈我不和你談論〉拒絕傷神的爭辯,面對現實生活。
在主題意識上,詩文互文詮釋也激盪出相當深刻的訊息,有助於詩作意境的探索,如〈手〉,透過〈一本厚厚的書〉──農婦肖像,讓長年屬於泥土的雙手,意象更為鮮明,主題也更加深邃;〈牽牛花〉透過民歌、散文,帶出弦外之音—文明入侵農村引發的「時代變化中的愁緒」;〈黑色土壤〉,地理意象獨特,底蘊豐厚,並流露對大地的愛戀與守護的決心;〈負荷〉、〈森林墓園〉 同屬倫理範疇,前者是家庭倫理,後者為土地倫理,互文詮釋,既延伸語境,也開拓多義的主題。
至於反諷嘲弄的美學,一向是吳晟新詩的表現重要手法,尤其針對政治、社會、環保,時常隱喻強烈的批判,如〈過客〉,針對過客的逃亡心態,嚴肅的詰問:「臺灣果真是孕育鄉愁的溫床嗎?」背後有股強烈的控訴;〈獸魂碑〉,扣緊史實,藉寓言形式,對白色恐怖政權造成無數冤魂,加以控訴;〈不要忘記〉,隱喻高雄美麗島事件,以寓言方式寫親情,影射對當時威權政局的壓抑與無奈感;〈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以鮮明的對比,對應自己艱辛又漫長追尋的──「唯一鄉愁」,從而釋出強烈的嘲弄與震撼。
詩文雙重奏是吳晟獨有的文學景觀,也是臺灣現代文學的特殊風景。二○一八年八月,吳晟詩文雙重奏,由越南漢學家阮秋賢、阮青延兩位教授合譯,書名《甜蜜的負荷》在越南正式出版,曾引起學界、讀者熱烈的迴響;十一月,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甜蜜的負荷──吳晟詩文雙重奏》,中文、越譯合為一書,方便學界與讀者,也例證文學交流的可能性。
二○二四年,我徵求作者同意,將吳晟詩、文雙重奏十五個案例,新詩十五首,散文二十篇,重新校勘、配圖,正式收入彰化學叢書,以增添半線的人文底蘊,書名《憂患歲月》。
《憂患歲月》包括三部分,即:一、吳晟詩文雙重奏導讀;二、十五案例新詩、散文的互文詮釋;三、附錄(一)書香門第在溪州、(二)在黑色土壤築夢的詩人、(三)種樹詩人的終極關懷。透過圖、文映襯,希望能對吳晟的憂患歲月,有更深入的了解。
吳晟的憂患歲月/林明德
吳晟(1944 ∼)文學創作六十多年,作品涵蓋新詩與散文兩種文類。一九五九年,他開始發表詩作,先後出版了五冊詩集,即:《飄搖裏》(1966)、《吾鄉印象》(1976)、《向孩子說》(1985)、《再見吾鄉》(2000)、《他還年輕》(2014)。二○二二年結集出版《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與《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至於散文集,則有《農婦》(1982)、《店仔頭》(1985)、《無悔》(1992)、《不如相忘》(1994)、《筆記濁水溪》(2002)、《一首詩一個故事》(2002)、《我的愛戀 我的憂鬱》(2...
目錄
叢書序 追逐一個文化夢想/林明德
編著者序 吳晟的憂患歲月/林明德
導讀 吳晟新詩與散文的雙重奏/林明德
吳晟首詩文雙重奏
【雙重奏1:家鄉印象】
〈店仔頭〉
〈店仔頭〉
【雙重奏2:母親寫真】
〈手〉
〈一本厚厚的大書〉
【雙重奏3:詩歌因緣】
〈牽牛花〉
〈詩與歌〉
【雙重奏4:自然農法】
〈苦笑〉
〈農藥〉
〈溪州尚水米──水田濕地復育計畫〉
【雙重奏5:課本作家】
〈負荷〉
〈不可暴露身分〉
〈試題〉
〈負荷綿綿〉
【雙重奏6:威權統治】
〈例如〉
〈我不久就要回去〉
【雙重奏7:寫給孩子】
〈寒夜〉
〈詩集因緣之三──《向孩子說》〉
【雙重奏8:移民風潮】
〈過客〉
〈過客〉
【雙重奏9:二.二八】
〈獸魂碑〉
〈撿起一張垃圾〉
【雙重奏10:歷史傷痕】
〈不要忘記〉
〈軟弱的詩〉
【雙重奏11:環境生態】
〈制止他們〉
〈富裕〉
〈思考與行動〉
【雙重奏12:自然為師】
〈我不和你談論〉
〈一首詩一個故事:仿作〉
【雙重奏13:黑色土壤】
〈黑色土壤〉
〈黑色土壤的故鄉──濁水溪與我〉
【雙重奏14:守護家鄉】
〈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
〈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
【雙重奏15:森林墓園】
〈森林墓園〉
〈森林墓園〉
〈化荒蕪為綠蔭──「萬頃好樹園」願景〉
{附錄}書香門第在溪州/林明德
{附錄}在黑色土壤築夢的詩人/林明德
{附錄}種樹詩人的終極關懷/林明德
{文本索引}(一)詩集
{文本索引}(二)散文集
{文本索引}(三)詩文雙重奏篇章出處
叢書序 追逐一個文化夢想/林明德
編著者序 吳晟的憂患歲月/林明德
導讀 吳晟新詩與散文的雙重奏/林明德
吳晟首詩文雙重奏
【雙重奏1:家鄉印象】
〈店仔頭〉
〈店仔頭〉
【雙重奏2:母親寫真】
〈手〉
〈一本厚厚的大書〉
【雙重奏3:詩歌因緣】
〈牽牛花〉
〈詩與歌〉
【雙重奏4:自然農法】
〈苦笑〉
〈農藥〉
〈溪州尚水米──水田濕地復育計畫〉
【雙重奏5:課本作家】
〈負荷〉
〈不可暴露身分〉
〈試題〉
〈負荷綿綿〉
【雙重奏6:威權統治】
〈例如〉
〈我不久就要回去〉
【雙重奏7:寫給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