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久居鬧熱滾滾的都城
詩藝呀!人生呀!社會呀
已爭辯了很多
這是急於播種的春日
而你難得來鄉間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領略領略春風
如何溫柔地吹拂著大地
——吳晟〈我不和你談論〉
吳晟本名吳勝雄,1944年出生於彰化溪州,熱愛土地與家鄉,有「田埂上的詩人」之稱。
吳晟一直堅持新詩的創作,他承認這是需要「堅強的創作信念和熱情」。從創作歷程上看,他十六歲(1959)開始寫詩,已逾60餘年。同期間散文創作不輟,可謂左手寫詩,右手寫文之最佳文學典範。
本書收錄21篇位知名作家學者及資深記者對吳晟採訪與對談的文字記錄,從文學創作、家庭生活及關心的土地生態、社會正義等各個面向侃侃而談,閱讀本書是全面瞭解吳晟的最佳途徑。
本書特色
1.多位知名作家學者及資深記者的對談採訪集結,透過這些文字紀錄,一窺詩人吳晟除了詩及散文作品之外的不同面貌。
2.時間跨度長達40餘年的21篇採訪文,循著時間軌跡,除了探詢吳晟的文學創作,並涉及其家庭生活與時時關心的土地生態、社會正義等多個面向,同時看見吳晟的堅持與轉變。
作者簡介:
林明德 (1946~)
臺灣高雄市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副校長。投入民俗藝術研究四十多年,致力挖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藝術,強調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二○二三年,獲頒彰化建縣300年特殊貢獻獎——文化藝術類。著有《臺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文學典範的反思》(1996)、《彰化縣飲食文化》(2002)、《阮註定是搬戲的命》(2003)、《臺中飲食風華》(2006)、《斟酌雅俗》(2009)、《俗之美》(2010)、《戲海女神龍》(2011)、《小西園偶戲藝術》(2012)、《粧佛藝師——施至輝生命史及其作品圖錄》(2012)、《剪紙藝師——李煥章》(2013)、《詩路》(2014)、《味在酸鹹之外——臺灣飲食踏查》(2016)、《認識布袋戲的第一本書》(2018)。
詩文作者簡介
吳晟(1944~)
本名吳勝雄,1944年出生於彰化溪州,父親受過日治教育,當過警察、教員,母親是傳統農家婦女。從小接受嚴格的家庭教育,從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後,便返鄉任教於彰化溪州國中生物科,退休後專心農耕與寫作。吳晟熱愛土地與家鄉,除了短期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外,幾乎很少離開故鄉,有「田埂上的詩人」之稱。
相關著作:《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農婦》、《店仔頭》、《無悔》、《不如相忘》、《筆記濁水溪》、《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等。
章節試閱
01
吳晟印象
顏炳華
一、
一代又一代,無數無數堅忍而固執的稻種,曾默默地孕育過亞洲大陸的五千年文化,腳印落處的泥土,稻種便滋繁,榮枯復榮枯。
有那麼一顆稻種,蘊含著詩經泥土的質樸、離騷的憂國、靖節的恬靜、杜工部的悲憫,以及五四以後的口語,隨著腳印,落土在這海島中部不太肥沃的泥土上。也曾經歷幾番海島氣候的風雨飄搖,終於尋著了那片不顯貴的苗床,像祖先們一樣,默默地固守著,將根困苦地伸入泥土中,終於而芽而苗而果實纍纍。
不是霓虹燈的血紅,不是咖啡杯的濁褐,不是彩虹飄渺的七彩,更不是都市臉孔的漠然和蒼白。而是大地的綠,樸拙的、偶爾夾點牛糞味的綠,固守泥土的綠。在大部分稻種因經不起幾番風雨的飄搖而離開泥土而變種的今天,這顆在歐風美雨不斷侵襲下,仍保存純種的稻種,不可不謂值得稱讚。這顆稻種,就是因「詩風樸實、自然有力、以鄉土性的語言,表現時代變化中的愁緒,真摯感人。」而獲第二屆中國現代新詩獎的吳晟。雖無洪通一夜成名,萬人傳頌的美譽與幸運,寫了十幾年詩的「年輕的老詩人」,終於在臺灣詩壇有了確定的評價。
※
吾人經常於欣賞山川景色時,禁不住感嘆它的秀麗與幽靜,特別是對於一個來自終日喧嚷的都市人,常使其興葬身於此地亦無憾事之感。事實上,山川景色並不絕對靜肅,我們真正感動的是那份安祥。正如吾人欣賞海景,除感於它的浩瀚,亦感於浪濤聲響的澎湃;欣賞瀑布,除感於它的一瀉千里,亦震於它千軍萬馬俱奔騰的聲響。欣賞山景時更需鳥聲、蟲聲、風過原野樹林聲。沒有聲音的世界,是一幅不能想像的可怖畫面,除了永恆的死亡感覺,興不出任何激情。同樣的,一個變動的時代裡,亦應有各類聲音,始能證實這個社會確實是活生生的,而非是已遭扼殺的。因此,詩人的美名、桂冠,不應屬於那些「即興」式的,除了咏嘆私己情感之外,別無所指的詩人。而應歸於那些反應現實、抓住時代感覺的詩人。
根據上述判斷詩人價值的原則,環顧今日臺灣詩壇,我們發現吳晟這位寫鄉土詩的詩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
綜觀吳晟詩的表現與發展,是溫和而非暴戾,細緻而非粗惡,保守而非激進,苦味而非疏外的。一言一語都是對社會現象的反應、讚美、批判與呼叫。
吳晟的詩能不能走進歷史,當然我們尚無法斷言,但至少已引起一般人的注意。如余光中在中華日報所發表的「從天真到自覺」一篇文章中所談到的:「⋯⋯等到像吳晟這樣的詩人出現,鄉土詩才有了明確的面貌。」
吳晟的所謂的鄉土詩,並非僅限於用鄉土語言表現情感,更重要的是他用鄉土情感來描繪鄉民的生態,為週遭的人群發言。吳晟的詩,處處可見源於對鄉土、對生命真摯的熱愛,不是即興的隨即忘卻的感觸,也非技巧與主義派別等格局下的表現,而是醞釀再醞釀後的深情流露。因此,我們不能將吳晟限定為鄉土派詩人,而誤解他的成就。即使不用所謂的鄉土語言,我們相信,吳晟詩中所蘊藏的熾熱情感,仍能打動我們的心脈,震撼我們的心靈。
※
初二開始寫詩,並在報章雜誌發表作品,說明吳晟的早熱。在眾多學子裡,他彷彿是一株已經泛黄的稻種,懂得如何將成串的稻穗逼出體外。他的觸角像一隻蝸牛般四處伸張探索。由於內心年少情感的時而澎湃、氾濫,以及外在環境的變遷,早期的吳晟揮就了不少欠缺成熱的作品。
一瀉千里般的濫成,似是詩人成長的必然過程。吳晟初三時,曾因而誤信自己是寫詩天才,疏忽節制,大量製造作品,使得功課每況愈下,甚至高中聯考逼在眼前,他仍推開教科書,沉迷不悟,與繆思終日廝守。同學們手中捧的是一本一本教科書、參考書,他手中握的卻是一册一册的文學書籍。
「初三那年,一個下雨天,我父親專程趕來八卦山下的學生宿舍找我,父子兩人在泥濘的路上一面走著、一面討論升學問題。父親幾乎下跪了般苦勸我能及時回頭。講到最後,一直低著頭的我,感覺父親的聲音有點異樣,抬起頭望他,才發現父親的臉面,不知何時已是滿滿的淚水。那是一張多麼愁苦的臉,一張對兒子的前途近乎絕望的臉。他的痛心,正預知了寫詩將會遭遇一連串不順遂的現實折磨,也預言了我將在艱苦的心路歷程中,受盡永無休止的折騰。」
一個晴朗的三月天,太陽已略偏西,吳晟家門前,雞鴨鵝犬團團轉的曬穀場上,詩人如此述說。詩人的臉,彷彿是一株突然枯萎的向日葵,不忍回顧。
這種孝與不孝難以辨明的壓力,使身為農家子弟,從小即需幫忙農事,嘗盡辛勞的吳晟,在他大部分的作品中,每每離不開過於執著過於自責的悲苦。也許他可以成為一隻飛離水田嚮往悠遊的白鷺鷥,然而他卻是一株已經將根深深紮入泥土中的稻種。
吳晟寫詩的歷程確已很長久了,初中即離鄉求學,也踏上他浩瀚而艱苦的文學旅途。十幾年的寫詩歲月不可謂不長。
「可是,更重要的,應是如何交出良知,接續數千年的民族命脈,並將這個時代真實的聲音留下來。」詩人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一下子則神光爍爍。
「競相追逐虛華,崇尚物質文明的今日,詩人不可能『出脫』幾乎是註定,即使真擁有些許物質文明的牙慧,亦抵不過内心種種對決的愁緒。」
「詩人不是技工,不能專談技巧;更不是政治家,說什麼主義派別;詩人只是較常人易於受感動,也是生活在此時此地的社會中的一份子,怎能逃避這個社會諸般現象的衝激。」
「今日我們的詩壇,不乏矯意的田園詩人,他們寫農人荷鋤高歌,寫炙人的太陽多麼溫煦,寫水田彷似柔柔的地毯,而不識鋤重累人,烈日灼人,穀芒刺人,不識天災與蟲害。水田更是走也走不盡的艱辛路程。」
「變化節奏急劇的現代社會裡,各種現象的激烈對立,互相矛盾、互相衝突,性向揚善隱惡的民族性,又使我們不忍注目醜惡的一面,甚至連發出聲音來的勇氣,亦因慣於沉默而喪失。年輕的詩人們,如何騰越這種危機,如何在這充滿私心,追逐私慾的時代,忍過諸種精神拷問的困境,將身軀推入真實的現實社會,去瞭解,去關愛,將這一代的聲音,真切的烙印於歷史的一頁,應是今日詩人的最大課題。」
說著說著,詩人純真的臉譜,突然激昂起來,仿佛一盞突然光亮起來的燈。
※
「泥土的穩實、厚重、博大,農民的不矯飾、不故作姿態,真真誠誠對己對人對事的敦厚品性,始終深深引我嚮往和企慕。」
帶著這種省悟,吳晟從省立屏東農專畢業,走入社會——走回農家。許多好友常善意的建議他「投入文明」,他也曾和「文明」的「引誘」做過激烈的交戰,但歸屬於泥土的,仍歸於泥土。
從此,我將消逝
辭別寂寥的掌聲
辭別嚷嚷滿京華的冠蓋
我將悄悄消逝
——〈辭(答友人)〉
帶著自我省察的自覺,吳晟靜靜的回到鄉間,再度投身那片較任何文明都親切的鄉土,一再放棄爭逐榮華的機會。
返鄉任教,並於課後和假日,跟隨母親從事耕作。和鄰里的農民接觸日多,他也由「讀書人」而被視為道道地地的「農友」。而後,吳晟的詩創作,果然有了轉變的契機,首先完稿了「鄉居日記鈔」詩輯,以日記方式作著告白,完全是一片抉擇的足跡。詩輯中有瘂弦的語調,也有佛洛斯特的影子搖曳其中,種種不甚可喜的跡象,不能不令人擔憂。但是,我們隱隱的可以覺察出,他開始在揚棄一些不是自己的語言和世界,掙扎脫身的痕跡頗為顯著。
「也許它自非常遙遠、非常遙遠,活著的我們一丁點兒也不認識的遠古以來,就如是流著,流盡了歲月的無情,流盡了人世無奈的滄桑和淒凉,流盡了許許多多命定的、人為的悲劇。」「文學創作,尤其寫詩,只是對生命最最無可奈何的關愛方式。」從這一路歷練和自省之後,確認了自己的本來面貌,擁抱如母親般孕育我們的泥土,如是便決定了他現在已經牢牢掌握的語言,樸拙、平實、真誠而不虛飾,寫出了一系列的「吾鄉印象」詩輯。呈現出來的,未必是鄉土的語言,但終於是吳晟自己的詩的語言。在《幼獅文藝》發表之後,逐漸引起有識之士的讚賞。
01
吳晟印象
顏炳華
一、
一代又一代,無數無數堅忍而固執的稻種,曾默默地孕育過亞洲大陸的五千年文化,腳印落處的泥土,稻種便滋繁,榮枯復榮枯。
有那麼一顆稻種,蘊含著詩經泥土的質樸、離騷的憂國、靖節的恬靜、杜工部的悲憫,以及五四以後的口語,隨著腳印,落土在這海島中部不太肥沃的泥土上。也曾經歷幾番海島氣候的風雨飄搖,終於尋著了那片不顯貴的苗床,像祖先們一樣,默默地固守著,將根困苦地伸入泥土中,終於而芽而苗而果實纍纍。
不是霓虹燈的血紅,不是咖啡杯的濁褐,不是彩虹飄渺的七彩,更不是都市臉孔的漠然和...
作者序
尋幽訪勝/林明德
吳晟(1944~),本名吳勝雄,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人。父親曾任職溪州鄉農會,待人熱誠,母親是典型的農婦,刻苦耐勞,堅持在吳家田地上「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灌溉泥土中的夢」。
吳晟有兄弟姊妹七人,他排行第四,上有兩姊一哥哥,下有兩妹一弟弟。他的學習歷程十分曲折,中學念了八年,讀過五所學校,就是因為接觸了文藝書刊,瘋狂閱讀,背誦詩篇,積極投稿,而忽略了課業。一九六五年,他考上屏東農專,仍沉迷於文學的妄想中,淪落重修,直到一九七一年才畢業。他有機會上臺北發展,卻選擇返鄉陪伴母親,並與學妹莊芳華結婚,落地生根,育有子女三人。
吳晟夫妻任教於當地國中,業餘陪母親下田,過著耕、教、讀、寫的生活。
一九七二年,吳晟以「吾鄉印象」組詩,發表於瘂弦主編的《幼獅文藝》(第224期),一時引起詩壇的注意。一九七五年,他榮獲吳望堯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委員稱讚他︰「詩風樸實,自然有力,以鄉土性的語言,表現時代變化中的愁緒,真摯感人。」余光中(1928~2017)更在〈從天真到自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詩?〉(《青青邊愁》,1977)加以肯定:「只有等吳晟這樣的作者出現,鄉土詩才算有了明確的面目。」
一九七六年,吳晟結集出版《吾鄉印象》(楓城出版社);一九七七年,臺灣文學界爆發鄉土文學論戰。
一九五九年,吳晟開始發表新詩,一九七九年,發表農婦散文系列,詩、文雙類書寫,迄今六十五年,他的創作歷程大概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即:
1. 一九五九年~一九七〇年:為前社會經驗時期,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
2. 一九七一年~一九九〇年:從人子、人師、人夫、人父,到教師、農民、作家,一人扮演多重角色。於詩藝、人生、社會、農業、環保進行反思。
3. 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屬於批判期,從觀念人到行動人,積極展現知識分子的擔當。
4. 二〇〇〇年~迄今:生命的反思──維護自然環境,揭示終極關懷,平地造林,推動森林墓園,為土地倫理善盡「大地公民」的責任。
吳晟先後出版五冊詩集:即:《飄搖裏》(1966)、《吾鄉印象》(1976)、《向孩子說》(1985)、《再見吾鄉》(2000)、《他還年輕》(2014)。二〇二二年,他統整出版了《泥土──吳晟二十世紀詩集》與《他還年輕──吳晟二十一世紀詩集》兩種。至於散文,則有《農婦》(1982)、《店仔頭》(1985)、《無悔》(1992)、《不如相忘》(1994)、《筆記濁水溪》(2002)、《一首詩一個故事》(2002)、《我的愛戀 我的憂鬱》(2019)、《北農風雲──滿城盡是政治秀》(2020)、《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2022)、《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2022)等十種。
一九八〇年,吳晟詩作〈負荷〉被選入國立編譯館編定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一九九七年,散文〈不驚田水冷霜霜〉取代〈負荷〉選入國立編譯館編定的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後來,〈水稻〉、〈土〉、〈蕃藷地圖〉等詩作被選入「三民版」、「南一版」「龍騰版」高中國文教科書。其他作品被選入國小、中學教材的,有詩作〈雀鳥〉、〈泥土〉,散文〈遺物〉、〈秋收後的田野〉、〈小池裡較大一尾魚〉、〈採花生〉;彰化師大《新大學國文精選》則選入〈落葉〉一詩。
吳晟自認為是社會寫實詩人,他要求藝術表現和臺灣現實密切結合,堅持以素樸的語言、鮮活的意象,「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景、抒臺灣情。」他的作品大都根源於現實生活,和臺灣社會脈動息息相關,許多詩篇是歷史的影子,可以視為史詩。
泥土誕生詩人吳晟,吳晟形塑真實的臺灣農村,他的鄉土詩蘊含夢想與現實,成為臺灣現代文學的獨特風景,他的「傑作」,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文學緣深厚,永不落架。「鄉間子弟鄉間老」的「吳晟」已累積成為稀有的「魅力」。因此,跡近吳晟,儼然成爲一種風氣,訪談研究者不絕於途。根據《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6《吳晟》(2019)的統計,有關吳晟的論述蔚為風氣,共有九百多種,包括:自述、他述、訪談、對談、綜論、分論等。當中訪談、對談,有平面媒體(報章雜誌)、廣播、電視、電影、電子媒體等,約有一百種之譜。本書從平面媒體的採訪對談中、揀選二十一篇,書名《跡近詩人吳晟:吳晟採訪對談選集》。一九七六年,吳炳華〈吳晟印象〉開訪談先聲;二〇二二年,鄭又禎〈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耘年輕的臺灣──吳晟×張潔平〉對談為結尾。
我們將二十一篇的採訪對談,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加以繫年。採訪者大多為報章雜誌的記者、編輯,有些是朋友、學者、同鄉;對談則包括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企業家。
至於採訪對談的範圍頗為廣泛,大致可以歸納為七個面向,即:
一、詩解讀:顏炳華〈吳晟印象〉、黃武忠〈鄉土詩的扎根者〉、陳益源〈訪吳晟,談〈負荷〉〉、謝美宣〈燃燒熱情.書寫土地與生命的詩人〉、張瑞芬〈泥土的詩學——2009訪溪州詩人吳晟〉
二、詩人吳晟:劉原君、涂亞鳳〈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莊紫蓉〈吳晟——田埂上的詩人〉、李欣倫〈謙卑或者樸實,真誠或者靦腆——吳晟印象〉、楊佳嫻〈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李雲顥、黃崇凱〈水田的那邊那邊——尋訪吳晟與溪州農民〉。
三、閱讀父女:方秋停〈閱讀,自然搭起親子溝通的橋樑——與吳晟老師暢談世代閱讀〉、梁玉芳、楊錦郁〈吳音寧闖叢林——跳脫吳晟田園詩〉、何宗翰〈詩人老爸舞劍討公道——《北農風雲》劈開政治爛瘡〉。
四、詩歌:王宣一〈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張鐵志〈甜蜜的負荷長大了!吳晟×吳志寧的夏夜長談〉。
五、社會關懷:許碧純〈從吾鄉的印象到再見吾鄉〉、周馥儀〈除了寫詩還能做什麼?運動前線的農民、詩人與知識分子:吳晟〉。
六、平地造林:黃秀貞、陳春福、葛怡君、蔡巧卿〈種樹的詩人——吳晟〉、蔡逸君〈單純之歌——臺灣特有種詩人吳晟〉。
七、心路歷程:蔡俊傑、林若瑜〈科技人、文學家——同樣嚮往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童子賢vs. 吳晟〉、鄭又禎〈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種年輕的臺灣——吳晟×張潔平〉。
二十一篇都經過縝密的思考,流程循序漸進,直探問題的核心,解讀吳晟的「魅力」。例如:顏炳華〈吳晟印象〉發表於一九七六年十月《幼獅文藝》第274期,針對吳晟《飄搖裏》、「不知名的海岸」、《吾鄉印象》三階段的風格轉變,貼切、平實的分析,頗見用心。他是吳晟屏東農專《南風》的知己,深感有必要為吳晟畫像,闡述其鄉土詩風演變的由來,為喜歡吳晟作品的人士提供一些線索。後來,經過擴充,成為《泥土》代序(1979)。王宣一〈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透露一段秘辛。原來羅大佑的第三張專輯唱片中,有一首歌詞採用了吳晟「吾鄉印象」組詩的〈序說〉,譜成歌後,他帶著錄製好的母帶,請吳晟試聽。經過一天的農村瀏覽,晚餐佐以珍藏多年的好酒後,大家試聽〈吾鄉印象〉。羅大佑表示,因為音韻的關係加了一句「滴下滴滴的淚珠」。吳晟直覺反應「不妥」,並說:「我們農民很認命,但不悲觀,也絕不怨天尤人。⋯⋯臺灣的農民是不會對抗命運的,有一些描寫農民『歹命』、『艱苦』的字眼,這是知識分子的心情,不是農民的心情,農民是沒有淚水的,基本上,是相當認命的,因此,我反對你用『淚珠』這二個字,你應該會發現,在我描寫農民生活的詩裡,絕對沒有『淚』這個字,我反對別人想像農民的可憐,這個你了解嗎?」「是!」羅大佑回應,「你的作品是真正從泥土中生出來的,我們的想法都太虛幻了,你這樣一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一句歌詞是否請你改一下呢?」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幅農民的純真肖像。
劉原君、涂亞鳳〈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根據人時地事物,設計了二十多個問題,一探吳晟的出身、筆名、文學創作、詩文書寫、風格、轉變、角色扮演、農婦、夫妻相處之道、寫作方向。吳晟面對問題侃侃而談,完全展露一副憨直、敦厚、誠摯的神色。
蔡俊傑、林若瑜〈科技人、文學家——同樣嚮往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童子賢vs. 吳晟〉,由楊照穿針引線,讓科技人、文學家交集,敘述心路歷程。吳晟、童子賢兩人都有共同點的開始,從農村經驗、文藝少年、編校刊寫新詩。後來,童子賢走入科技界,輝煌騰達,但他關心文學、推廣文學不遺餘力;吳晟集教師、農人、作家於一身,過著耕、教、讀、寫的生涯,創作六十五年,始終關心農業、投入社會改革。他們共同的夢想與呼籲是留存、保護文學這塊濕地。
《跡近詩人吳晟》一書,是將近半世紀的吳晟採訪對談選集,包括七個面向二十一篇,莫不聚焦「吳晟」魅力的踏查、叩訪。前面有導論〈解讀吳晟的多重視野〉,附錄:採訪、對談文本索引,包括書籍、雜誌、期刊、論文、電子媒體。
導論是我追蹤吳晟五十年的觀察報告,從吳晟這個人、吳晟研究面向、詩文雙重奏、倫理意識、終極關懷,提出一些看法。結論是未來研究方向,特別提出六點供大家參考。
吳晟定根溪州圳寮,詩文創作六十五年,茂密成林,其傑作雅俗共賞,老中青少幼耳熟能詳,他的「夢想與現實」能引起迴響,「吳晟」早已成為臺灣文學的特殊風景,釋放一種「魅力」。他本名吳勝雄,我忽然靈感一動,將序命名為〈尋幽訪勝〉。
最後特別要提的是,二〇二二年,由目宿媒體推出的〈「他們在島嶼寫作Ⅲ他還年輕」(He's Still Young)〉,二〇二三年,民視〈【臺灣演義Taiwan History】鄉土詩人 吳晟〉,製作相當用心,長期追蹤,透過吳晟自白,學者專家的訪談,不僅再現吳晟的心路歷程,也引領大家深刻了解「吳晟」的魅力。
尋幽訪勝/林明德
吳晟(1944~),本名吳勝雄,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人。父親曾任職溪州鄉農會,待人熱誠,母親是典型的農婦,刻苦耐勞,堅持在吳家田地上「用一生的汗水,辛辛勤勤/灌溉泥土中的夢」。
吳晟有兄弟姊妹七人,他排行第四,上有兩姊一哥哥,下有兩妹一弟弟。他的學習歷程十分曲折,中學念了八年,讀過五所學校,就是因為接觸了文藝書刊,瘋狂閱讀,背誦詩篇,積極投稿,而忽略了課業。一九六五年,他考上屏東農專,仍沉迷於文學的妄想中,淪落重修,直到一九七一年才畢業。他有機會上臺北發展,卻選擇返鄉陪伴母親,並與學...
目錄
{叢書序} 追逐一個文化夢想──十年經營彰化學/林明德
{編者序}補文/林明德
{導論}吳晟研究綜述/林明德
1.吳晟印象/顏炳華(1976年)
2.鄉土詩的扎根者——吳晟訪問記/黃武忠(1982年)
3.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王宣一(1984年)
4.訪吳晟,談〈負荷〉/陳益源(1986年)
5.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劉原君、涂亞鳳(1996年)
6.從吾鄉的印象到再見吾鄉/許碧純(1996年)
7.吳晟——田埂上的詩人/莊紫蓉(2000年)
8.謙卑或者樸實,真誠或者靦腆——吳晟印象/李欣倫(2005年)
9.種樹的詩人——吳晟/黃秀貞、陳春福、葛怡君、蔡巧卿(2005年)
10.吳音寧闖叢林——跳脫吳晟田園詩/梁玉芳、楊錦郁(2005年)
11.燃燒熱情.書寫土地與生命的詩人/謝美萱(2006年)
12.閱讀,自然搭起親子溝通的橋樑——與吳晟老師暢談世代閱讀/方秋停(2009年)
13.泥土的詩學——2009訪溪州詩人吳晟/張瑞芬(2009年)
14.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楊佳嫻(2010年)
15.除了寫詩還能做什麼?運動前線的農民、詩人與知識分子:吳晟/周馥儀(2012年)
16.水田的那邊那邊——尋訪吳晟與溪州農民/李雲顥、黃崇凱(2012年)
17.甜蜜的負荷長大了!吳晟×吳志寧的夏夜長談/張鐵志(2012年)
18.單純之歌——臺灣特有種詩人吳晟/蔡逸君(2018年)
19.科技人、文學家——同樣嚮往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童子賢VS.吳晟/蔡俊傑、林若瑜(2018年)
20.詩人老爸舞劍討公道——《北農風雲》劈開政治爛瘡/何宗翰(2020年)
21.向世界去,回鄉土來:以文學耕種年輕的臺灣——吳晟×張潔平/鄭又禎(2022年)
{叢書序} 追逐一個文化夢想──十年經營彰化學/林明德
{編者序}補文/林明德
{導論}吳晟研究綜述/林明德
1.吳晟印象/顏炳華(1976年)
2.鄉土詩的扎根者——吳晟訪問記/黃武忠(1982年)
3.吾鄕詩詞入歌聲——羅大佑.吳晟對談錄/王宣一(1984年)
4.訪吳晟,談〈負荷〉/陳益源(1986年)
5.當代成名作家訪談錄——訪吳晟/劉原君、涂亞鳳(1996年)
6.從吾鄉的印象到再見吾鄉/許碧純(1996年)
7.吳晟——田埂上的詩人/莊紫蓉(2000年)
8.謙卑或者樸實,真誠或者靦腆——吳晟印象/李欣倫(2005年)
9.種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