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過去,卻實在」
古建築,不僅是物,也是事;
不僅是事物,還是事情和人情。
古建築文化不是僅僅讓後來者在眼前景物中透視歷史,
它更需要我們在與眼前景物的心靈對視中獲得一種靈感──
▎中國古代建築的起源
──人類在最初並不知道建築房屋,仍然棲身於自然中
•「土」的萌芽
古文化遺址提供的充分證據表明,新石器時期出現的穴居、半穴居的「土穴」建築形式代替自然洞穴形式的居室建造,是中國古代建築具有「土」意義的最早萌芽。
•「木」的形成
與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溼熱多雨的氣候特點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條件,形成了南方民族「構木為巢」的居住模式,出現了木結構形式的樹枝搭蓋和簡單構架「屋舍」。這應看成是中國古代建築「木」意義的形成。從此,奠定了中國古代建築土木文化的獨特個性和民族特點。
▎傳統文化對古代建築的影響
──任何建築都是它所屬的那個民族和時代的文化「音符」
•儒家禮制文化對布局上的影響
儒學主張君權至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萬民之主。以皇宮為中心形成的都城布局,便顯示出君權的至高無上。無論是百姓居室還是皇宮王府,均主張尊卑有序,上下有別。其尊卑、長幼、妻妾、嫡庶的層次安排,都在居住方面示顯出身分與地位的差別。
•道家風水文化對封閉空間的影響
中國道家文化就以外兼形內修神的觀念,呈現出中國古代建築封而不閉的神通性。如造天井以通光漏氣存天色、建庭院以遊山玩水聽雨風、透壁牆以通門串戶融親情,成巧為得體、妙為得法的天經地義,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佛教世俗文化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從鴻盧寺改建成白馬寺的建築可以看出中國宗教建築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對世俗政權的依附性和非獨立性,從如來造像由印度的「智者」姿態轉變為中國「福者」形象也可以略見一斑。這種世俗功利性在建築文化也曲折呈現出對於宗教的「信廟不信菩薩」取向。
◎陵墓: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國
►隨王權發展
君王的墳墓稱「陵」,是從戰國中期開始,它首先出現在趙、楚、秦等國。由於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封建王權的不斷加強,當時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國王的墳墓,造得越來越高大寬闊,狀似山陵,墳墓也因此被稱為「陵」。
►秦始皇首創
最早稱墓為陵的記載是西元前335年趙肅侯「起壽陵」。西周以前,帝王墳墓多為木槨大墓,地面不封不樹。秦以前,對先王的祭祀不在墓地進行,因此,陵墓建築還沒有祭祀殿之類建築。秦始皇首次將祭祀用的寢殿建在墓地,開創了在寢殿中供奉和祭祀帝王的陵寢制度,並為以後歷代帝王陵墓所效仿。
◎祭壇:人類對神靈敬畏的表現
►因為依賴所以崇拜
遠古時期,在強大的自然力支配下生活的先民,對生存環境有著無限的敬畏,對自然狀態和自然現象等有著極端的依賴,於是便產生了神聖的祭祀文化,出現對神祇、人鬼、物靈的崇拜。
►周代祭壇建築與周禮
周代祭壇建築文化更為發展,設有祭天地、祖先等的壇廟。在王城之內,王宮居中,左是祭祖宗的廟,右是祭社稷的壇,祭壇建築已經形成基本祭禮,成為周禮的主要部分。這種格局沿襲至唐、宋、元、明、清歷代。
★本書特色:本書共分九章,中國古建築概述、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築、中國古代宮殿與民居建築、中國宗教建築、中國禮制性建築、中國陵墓建築、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中國古塔建築和其他古建築八大子建築體系。每一章均以從大到小的思路進行陳述。透過具體建築藝術的解讀和欣賞,達到對古代建築文化的充分理解。
作者簡介:
王世瑛,專職編者,編有《旅遊美學基礎》、《中國旅遊地區概況》等書。
朱德明,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一、中國佛教建築淵源
(一)中國佛教建築的起源
佛教寺廟,是出家僧侶的居屋和修持場所,是佛徒拈香頂禮、誦經拜佛的聖地,是棄絕塵寰的佛國宇宙。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外來文化。遵循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佛教寺廟建築的起源與發展:發軔於漢代,風靡於六朝,繼盛於隋唐,衰落於明清。
印度佛寺建築起源於佛教「僧伽藍摩」建築,「僧伽藍摩」本意為「樹林」(意清靜空閒處),是比丘習靜修行處。在印度,早期佛教並無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養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鎮說法,晚上次到山林,坐在樹下,專修禪定。後來,摩揭陀國的頻毘娑羅王布施伽藍陀竹園,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個寺院。印度人稱佛寺院為「僧伽藍摩」。「僧伽藍摩」有兩種形式,一為由殿堂、佛塔等建築構成的寺院,叫「精舍式」;二為依山開鑿的石窟寺院,叫「支提式僧迦」。
中國漢地最早的佛寺建築,是洛陽白馬寺。其前身,為洛陽官署鴻盧寺。東漢永平十年(西元67年),天竺(古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土宣講佛法,暫棲於京城洛陽鴻盧寺。後在此基礎上營建佛寺,取名「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由官府營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也是中國佛教建築稱「寺」之始。但當時的佛寺,僅供西域來華的僧侶和商人們參拜使用,在法律上當時尚不允許漢人出家為僧。
中國早期佛寺建築受印度佛寺影響較大,寺院為廊院式,即每個殿堂或佛塔以廊圍繞,獨立成院,寺廟由多個廊院組成。廊院的廊壁,為佛教壁畫提供廣闊的場所。形制布局主要呈現為兩類:一類以塔為中心,源於印度佛教塔崇拜觀念,認為繞塔禮拜是對佛最大的尊敬;另一類中心不建塔,而是突出供奉佛像的佛殿。以殿堂代替中心塔的建築觀念,這是中國世俗文化偶像崇拜意識所致。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時局動亂、玄學的興起,以及儒道與佛家在思想上一定程度的相通,佛寺建築開始在中國興盛起來。建築布局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逐漸走向中國院落式建築體系。尤其是佛教漢化後,中國佛教建築形成在中軸線上分布主要殿堂、左右置配殿的典型中國布局,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
漢化後的寺廟建築布局雖然仍是平面方形,但以縱深性南北中軸線布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這種有序排列的規整性院落群建築,讓信徒有秩序、有層次地領悟寺院文化,使教義漸入人心,無論「頓悟」或「漸悟」都功效顯現。
中國傳統文化對佛寺建築思想的控制性影響,使其布局原理自然與世俗宮殿建築大體相同,結構又受四合院的啟發,形成中國佛教建築院落重重、層層深入的特點。中國的帝王又喜講受命於天,好求得道成佛入仙,當然也使宮觀寺廟等宗教建築帶有皇家氣,以展現中國宗教世俗化「以樂為中心」的文化審美思維模式,使佛教傳入初始,就呈現向世俗化發展的氣象。又因宗教不肯與世俗文化太過親近,因而在鬧市之外尋了一方淨土聖山,建起了「自我修養」的殿堂,卻又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便將印度以「塔」敬仰為主題的設計改為以「殿」安身為中心的布局。因此,欣賞宗教宮觀寺廟應該先從心性靜養的角度來品評感受。
(二)中國佛教建築形制
中國佛教建築主要表現為佛寺、佛塔、石窟三大建築體系。
1.中國寺廟建築的分類
中國寺廟建築,若依創設者而分類,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營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別;若依宗派,則分為禪院(禪宗)、教院(天臺、華嚴諸宗)、律院(律宗)或禪寺(禪宗)、講寺(從事經綸研究之寺院)、教寺(從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
2.中國漢地寺廟建築形式
中國漢地寺廟建築,大多數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迦牟尼。整座佛寺又可分為兩組主要建築單元:山門、天王殿為一組,合稱「前殿」;大雄寶殿自成一組,為佛寺主體建築,又稱「主殿」。只有具備了這樣兩組建築的宗教場所才可以叫「寺」。
唐宋時代,禪宗興起,「七堂伽藍」制為最主要的佛教建築形式(圖4-1)。至明代後「七堂伽藍」成了佛教建築的定式,其基本圖式:南北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東西配殿為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藥師殿等,東側為寺院僧人生活區(僧房、香積廚、齋堂、茶室等),西側為雲會堂(禪堂,以接待雲游僧)。
3.藏傳佛教建築形式
佛教發展後期,藏傳佛教在中國西部影響較大。佛寺自由式布局,在西藏地區創立,其特點是隨地形山勢沿等高線層層向上建築寺院,上層建築金頂與下層建築鱗次櫛比、氣象萬千。以主要建築「措欽」(大殿)為中心,結合寺院的行政組織「康村」、「扎倉」、「杜康」而建立成「組」的建築體。建築類型複雜,集佛殿、靈塔、住宅等於一院。個別寺廟建於山坳或高原盆地中間,利用四周的較低建築物襯托主殿。西藏寺廟的建築常見有一種用灌木柽柳做成的「邊瑪牆」,一般位於女兒牆的外側,以木釘固定,刷深赭紅色。邊瑪牆不僅以自重較輕的材料為牆體減輕了上部的壓力,還具有較好的裝飾作用。特別是在邊瑪牆上鑲嵌的銅製鎏金「七政」、「八寶」圖案和邊瑪牆上口的檐下以短木做成一排象徵星辰的白色圈點,既裝飾了寺廟建築的外牆平面,又突出了建築宗教特色,成為西藏建築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風貌的重要外部特徵。另一具有這種性質的外部特徵就是金頂。西藏重要寺廟的佛殿和靈塔都要修建四坡形頂蓋屋架結構、上輔鎏金銅瓦的金頂,它在太陽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伴隨著和風送去陣陣的金頂鈴聲,承接著人們吉祥的願望。金頂之上有著豐富的局部裝飾。西藏寺廟比漢式寺廟更注重內部的裝飾,既展現了藏傳佛教建築自身的藝術內涵和地方特色,又豐富了中國佛教建築文化形式體系。藏傳佛教建築占據寺廟內部最大裝飾空間的,是壁畫和舉目可見的柱幡法幢。在一些大寺廟的佛殿中,幾乎每一個空間位置都可以發現這種獨特的藝術布置。
4.中國佛教寺廟建築配置
佛寺建築,由於教派和民族地區的不同,建築風格和建築布局形式各異。在中原、華北、江南地區大多為禪、律、淨土、法相等諸宗寺院;在西藏、青海、內蒙古、新疆、華北部分地區大多為密宗(藏傳密宗佛教)寺院;在雲南、廣西部分地區有小乘寺院(俗稱緬寺)。從建築藝術風格上看,藏傳佛教寺廟和小乘佛寺的特點尤為突出,反映出濃厚的藏族和傣族的民族藝術特點,漢族寺廟則體現與世俗王權建築幾乎無二的外在形式。
不同宗派佛教殿堂的主要建築有以下基本配置:
密宗:佛殿、講堂、灌頂堂、大師堂、經堂、大塔、五重塔。
法相宗:佛殿、講堂、山門、塔、右堂、浴室。
天臺宗:佛殿、講堂、戒壇堂、文殊樓、法華堂、常行堂、塔。
華嚴宗:佛殿、食堂、講堂、左堂、右堂、後堂、五重塔。
禪宗:佛殿、法堂、禪堂、食堂、寢房、山門、僧房。
二、中國佛教建築發展特徵
佛教進入中國後,作為佛教文化實際載體的佛寺建築也傳入中國,並中國化地發展起來。「寺廟」是完全中國化的名字,「寺」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廟本是中國土生宗教建築的泛稱。
——東漢年間,西僧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帶著佛經、佛像到中國洛陽,下榻管理外交禮儀的官署鴻盧寺。後漢明帝將由鴻盧寺改建的僧院沿用了「寺」名,又因為是用白馬馱經而來,故中國佛教的第一寺就叫「白馬寺」,這是中國佛寺建築之始。此時的佛寺還是以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塔為中心柱建築形制。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建築發展最為風靡的時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此時,佛寺建築主要呈現院落式格局,建築特色因受追崇五百羅漢之風的影響,羅漢堂建築為突出特點。
——唐宋時期,佛寺建築逐漸與中國的四合院院落式建築布局結合,形成以殿堂式建築為寺院建築主體的建築形式。唐宋寺院建築形制主要盛行「七堂伽藍」制度,即佛殿、法堂、僧堂、庫房、山門、西淨、浴室,較大的寺院還有鐘鼓樓、羅漢堂等。
——明清時期,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法堂、羅漢堂、觀音堂(殿)成為寺院常規的建築。
山西渾源懸空寺
山西懸空寺,地處山西渾源縣城南,始建於北魏後期(約西元6世紀),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三教(佛、儒、道)合一的奇蹟建築。懸空寺凌空危掛在恆山金龍口西崖30多公尺高、呈90度垂直角度的峭壁上。寺廟上載峻岩,下臨深谷,陡崖上鑿洞穴插懸梁為基,上下交錯重疊,巧借暗托,梁架廊接,就崖建院,表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大膽的遐想能力。全寺建築依崖布局,以棧道為基,上鋪龍骨,向外懸空,一溜排開,漸次升高,承載著全寺40間殿堂樓閣,樓閣之間棧道相通,是中國一處最具力學科學原理的古代寺廟建築群。其設計的大膽奇特令人稱奇:所有殿堂都是用插入山石中的懸梁支撐,以鑿崖插木的飛架棧道接連斷崖,以曲折迂迴的精巧構思,使架梁上下呼應,廊欄左右照顧,疏密相宜,渾然一體,真可謂「雄俊生奇偉,絕處有風光」,俯瞰若深谷潛龍,仰望如空穹飛虹,建築的空靈與環境的驚險達到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步。寺內有三層九脊殿閣兩座,南北對峙,中隔斷崖,飛架棧道相通。其上又建築重檐樓閣兩層,建築緊湊有序。各殿之間有小院為過道,以棧道相連,或上下迂迴,或左入右出,或棧穿入室,或凌空飛渡,宛如九轉迴廊,八卦迷陣,神秘奧妙又令人膽顫心驚。
天津獨樂寺
天津獨樂寺,取「獨享天下之樂,不與他人同樂」之意。主要建築特色,表現在其遼代建築的山門和觀音閣上,在中國古建築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遼代建築,上承盛唐木構架遺風,下啟宋代嚴謹形制。其山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四坡五脊」廡殿頂山門(廡殿頂山門形制在中國較為少見),坡頂造型舒緩,檐外伸幅度大,檐角如飛翼,生動別緻。兩端的鴟吻張口吞脊,長尾翹而向內卷,是中國現今發現古建築中年代最早又特色獨具的鴟吻。
獨樂寺觀音閣,是中國現存雙層樓閣木結構建築最高的一座,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的精華作品。其「虛實相間、明暗相濟、陰陽相合」的建築特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內涵大、城府深」的「幽明」美學在建築學上的反映(許多古建築都有如此特點),建築風格對後世的樓閣建築有很大的影響。整個建築表現為一座層次疊加的建築,每一層都有各自的梁柱、斗拱系統,最上一層就是將一座單層建築擺放其上。因為上下層的柱子不對位,為減少柱子所受力的剪切差異,於柱根部墊一橫木;並為防止結構變形,上下的空井也有造型上的區別,下層為方形,上層為六角形。觀音閣中,觀音頭部的「斗八藻井」,光線自第三層明間的前檐門窗中透射進入,正好照在人像的面龐,餘光自上而下折射,讓敬仰的信徒們彷彿籠罩在神聖的佛光中,從而產生「出世」的超自然宗教神秘意味。
獨樂寺的另一奇特處是,山門與觀音閣之間及其兩側,都用迴旋往複式的廡廊連接。這是唐遼時期佛寺布局特有的一種配置。
西藏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相傳建於1000多年前的西元7世紀吐蕃贊普松贊乾布時期,是一座原西藏封建農奴主階級集宗教神權與世俗政權於一體的政教合一的大型宮堡式建築群,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其建築布局,呈現與漢文化「中心布置、中軸對稱」不同的建築文化理念。宮堡建築依山勢壘砌,五座宮頂部覆蓋鎏金瓦,樓群依山勢拔起,殿宇連接,氣勢雄偉。整個建築系木石結構,方塊石壘成,宮牆達一公尺多厚。殿堂建築高大寬敞,採用漢族歇山頂和鎏金銅瓦工藝,外形威嚴挺拔,特色生動。宮內的房舍穿插曲折,飛閣層樓交錯配合,雕梁畫棟,金光燦爛。其中,達賴五世和十三世的靈塔最高達14公尺,全部用金皮包裹,直穿布達拉宮數層。構成一組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的建築群。充分展現了西藏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是藏族建築的精華。宮堡展現了藏式建築的鮮明特色和漢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風格,既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又是中國古建築歷史中最具有獨特魅力的建築奇蹟。
一、中國佛教建築淵源
(一)中國佛教建築的起源
佛教寺廟,是出家僧侶的居屋和修持場所,是佛徒拈香頂禮、誦經拜佛的聖地,是棄絕塵寰的佛國宇宙。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外來文化。遵循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佛教寺廟建築的起源與發展:發軔於漢代,風靡於六朝,繼盛於隋唐,衰落於明清。
印度佛寺建築起源於佛教「僧伽藍摩」建築,「僧伽藍摩」本意為「樹林」(意清靜空閒處),是比丘習靜修行處。在印度,早期佛教並無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養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鎮說法...
推薦序
前言
古建築,不僅是物,也是事;不僅是事物,也還是事情和人情。同樣,古建築文化必然要透射一定的文化現象和一定的人事狀態。以古建築文化為旅遊對象的活動恰恰是要將一定的文化和一定的人事,以歷史的語言形態,講述「雖過去,卻實在」的物、事與人情。
因此,古建築文化不應該只是淺層的展示存在的歷史實物形態或朗讀一段歷史劇情。即使對於經濟層面的旅遊文化來講,古建築也不僅僅是「眼球經濟」和「眼睛文化」,而是展現著某種感悟層面的「心靈經濟」和「心性文化」。古建築文化不是僅僅讓後來者在眼前景物中透視歷史,它更需要我們在與眼前景物的心靈對視或心靈對話中獲得一種靈感。旅遊意義上的古建築文化教育,不是建築技術的掌握,而是建築藝術文化的整體掌握,從而使旅遊從業人員在旅遊工作中,為旅遊者解讀古建築歷史提供比較有意味的「歷史閱歷」。
中國古建築文化,是歷史上「人的靈魂活動」的雕塑,是古往今來「人的意義化」的風景。學習古建築文化就必然要達到「靈魂風景」的感觸和「風景靈魂」的感悟。至少,應該向「那個境地」「趨步」。
基於這種思考,本教材主要以古建築的文化體系為編寫脈絡,以試圖解釋中國古建築文化體系的精神基礎和文化内涵為編寫重心,以具體的建築物體為學習的參照對象而不僅僅是接受對象為考慮,以牽引受教育者在文化「傳統與現實」中所能產生的思索為手段,以建構中國古建築文化初步認識為編寫目的。
本書在以上基礎上形成的編寫思路是:整體上,以古建築遺存實物為點、以建築文化藝術為線,以一定時代的人文歷史為面,完成中國古建築文化應該反映和傳達的「歷史訊息」,並成為我們解讀「歷史中國」的一個視點。微觀上,敘述古建築文化空間緯度的建築藝術特色(如從建築整體文化淵源→各派文化思想對古建築的影響→各具體藝術門類對古建築的襯托→建築群落→院、屋、房的介紹),形成從廣泛到精鍊、從廣博到精深的總結;敘述古建築文化空間經度的建築藝術特點(如從史前社會→先秦→漢→唐→宋→元→明→清的闡述),歸納出中國古建築文化歷史走向的特徵。在具體建築構件文化上,力圖以小見大,以大鑒小,達到能夠睹物見性、思事出情,從而使中國古建築與古建築文化成為「有生命的歷史」和「有歷史的生命」,使讀者在了解學習中國古建築時,既能從現代走近歷史,又能從歷史走向未來。
為呈現編寫思路,本教材編寫的分段意圖是:層次格式上注意以古建築文化淵源、歷史特徵、建築鑑賞為主要層次,構建符合中華民族文化思維的傳統方法(如每章基本都遵循文化淵源→歷史特徵→建築鑑賞的思維線索);注意古建築的「詞彙意義」,在每一形制建築中,都交代其基本建築配置、構件,並成專項成文式(或大節或小項),如殿、堂、亭、閣、斗拱、榫卯等。注意中國古建築藝術的審美感染,貫穿在古建築文化的美學傳達幾乎在每一章節都有涉及。
本書共分九章,以中國古建築概述、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築、中國古代宮殿與民居建築、中國宗教建築、中國禮制性建築、中國陵墓建築、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中國古塔建築和其他古建築八大子建築體系為編寫模組。每一模組均以從大到小的思路進行陳述。閱讀思維也是立足於對每一章文化知識的掌握後,透過具體建築藝術的解讀和欣賞,達到對古代建築文化的充分理解,使歷史的「見證」成為自己的「見識」。
本書在編寫中,特別注意了事與情、物與理的關係,避免了在寫「凝固的文化」時,缺少「鮮活的靈性」的缺點,使古建築文化介紹走出了「冷酷的過去」,而置身於「喧囂的現在」;還特別注意了在以「文本模式」啟發歷史靈魂的過程中,運用近似「散文式」的語調,使枯燥的學習瀰漫「薰陶熏陶」。
本書可作為旅遊系教材,也可作為人文知識基礎教材,還可作為旅遊從業人員的工作輔助讀本。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吳玲教授、朱晟軒老師的熱情關注與無私支持。本書中的部分圖片引自劉敦楨先生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一書。在此以誠摯和感動的心情對他們表示由衷的謝意。
編者
前言
古建築,不僅是物,也是事;不僅是事物,也還是事情和人情。同樣,古建築文化必然要透射一定的文化現象和一定的人事狀態。以古建築文化為旅遊對象的活動恰恰是要將一定的文化和一定的人事,以歷史的語言形態,講述「雖過去,卻實在」的物、事與人情。
因此,古建築文化不應該只是淺層的展示存在的歷史實物形態或朗讀一段歷史劇情。即使對於經濟層面的旅遊文化來講,古建築也不僅僅是「眼球經濟」和「眼睛文化」,而是展現著某種感悟層面的「心靈經濟」和「心性文化」。古建築文化不是僅僅讓後來者在眼前景物中透視歷史,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第一節 中國古代建築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第四節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鑑賞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都城建築
第二節 中國古代城防建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宮殿與民居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宮殿建築
第二節 中國古代民居建築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宗教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
第二節 石窟寺建築
第三節 中國道教建築
第四節 伊斯蘭教清真寺建築
第五節 中國基督教教堂建築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禮制性建築
第一節 祭壇建築
第二節 中國廟祠建築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陵墓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喪葬建築
第二節 中國古代陵墓建築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中國古塔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塔建築淵源
第二節 中國古塔建築發展特徵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中國古代園林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園林建築淵源
第二節 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特徵
第三節 中國古代園林建築藝術審美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其他古建築
第一節 樓閣建築
第二節 牌樓(坊)建築
第三節 古橋梁建築
第四節 古代水利建築
前言
第一章 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第一節 中國古代建築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第三節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
第四節 中國古代建築文化鑑賞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中國古代都城與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都城建築
第二節 中國古代城防建築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中國古代宮殿與民居建築
第一節 中國古代宮殿建築
第二節 中國古代民居建築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宗教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
第二節 石窟寺建築
第三節 中國道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