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從穴居游牧到建起聚落,自野蠻爭鬥至和談妥協……
幾千年來,歐洲大陸上的人們經歷了什麼?
文明的興起與強盛,從何而起?又為何沒落?
史學家閻宗臨透過精妙眼光與犀利文筆,
輕舟過海般穿越時空的限制,
細說歐陸文明的輝煌
【德國人的「認真專注」從何而來?】
「德國人意識中的『我』,格外有重量,那裡面除自我以外,尚有上帝、自然、國家、民族、世界各種成分。這一個我是一切的總匯,因而行為成了他們人生的目的。」——〈近代德國的研究〉
閻宗臨認為,德國人以「我」為中心的強烈動機,驅使他們不停地生產及付出勞力,且著眼於「『我』自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此一命題,這使得德國的技術人員、軍事家、音樂家、哲學家等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
這類人才的誕生和蓬勃,不只帶動了德國文明的發展,更影響了整個世界。
【英國,既是孤島,也是希望的燈塔】
「在歐洲的國家中,英國是最難了解的,中世紀的人咒罵它,說它是個野蠻的國家;18世紀的人讚美它,說它又是自由的象徵。英國成了一個啞謎,現在仍是毀譽相半,好像它的位置是在別個星體上的。」——〈英國文化之特質〉
閻宗臨舉二戰時期的英國力抗希特勒一事為例,說明英國孤身奮戰的不屈不撓精神,源自於個人主義的盛行。正如愛默生所說:「每個英國人正像是一座孤島」,地理位置的孤立,似乎也連帶影響了這個島國上的人民。
【西班牙,曾經耀眼一時的無敵帝國】
「西班牙歷史上,有幾次重大的轉變,往往是因為西班牙人不能因應時代,結果從主動方變為被動方。究其原因,西班牙始終不是個純大陸國家,所遭遇的事件,使它失去平衡。在別的國家是致強的因素,在它反變為衰落的原因。」——〈西班牙歷史上的特性〉
閻宗臨將西班牙歷史聚焦在宗教、戰爭、致富三個概念。儘管握有先機,卻由於受地理位置影響的種種人文因素,如:王權更遷、海權爭奪等等,使得西班牙逐漸讓出歐陸霸主的寶座,最終走向衰弱。
本書特色:
本書由著名史學家閻宗臨所撰,透過其巧妙的觀察眼光,書寫當時的東方人眼裡的歐陸國家,並整理、歸納其歷史和文明發展進程。閻宗臨對歐陸各國的分析,以當今眼光來看仍有獨到之處,值得對國別史感興趣的讀者細細品讀。
作者簡介:
閻宗臨,中國史學大師,1924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後在巴黎、里昂工作。1929年入瑞士夫里堡大學攻讀歐洲古代史、歐洲中古史和拉丁文。1933年獲得瑞士國家文學碩士學位,留校講授中國近代史,同時入該校研究院深造,1936年獲得瑞士國家文學博士學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閻宗臨辭去夫里堡大學教職,攜夫人回國。抗戰期間,他先後任教於山西大學、廣西大學、無錫國專、桂林師範學院。1946年應聘為中山大學教授,1948年任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兼歷史研究所所長。1950年夏,應張友漁、趙宗復之邀,返故鄉山西任教,先後任山西大學歷史系主任和山西大學教務長職務,直到逝世。
著有《杜赫德的著作及其研究》、《中國與法國18世紀之文化關係》、《從西方典籍所見康熙與耶穌會之關係》、《康熙與格勒門德第十一》、《康熙與德理格》、《雍正與本篤第十三》、《關於麥德樂使節的文獻》、《澳門史料兩種》、《乾隆十八年葡使來華紀實》、《元代西歐宗教與政治之使節》、《身見錄》校注、《佛國記》箋注、《北使記》箋注、《西使記》箋注、《閻宗臨作品》三冊等。
章節試閱
近代歐洲思想之悲劇
一
近代歐洲思想的悲劇,是文化失去重心的象徵,其結果產出不安與不定。生活是思想的反映,而歐洲人的生活上,逐漸減少了智慧與意志的成分,因為最初他們失掉了人與人的和諧,繼後又失掉了人與物的和諧,這是非常可怕的。
一戰後,國際聯盟的成立,似乎是一轉機。從那種慘痛的教訓內,希望戰爭永逝,給人類生活一種新的意義。誰想,為時未及二十年,卻發現這是一座蜃樓,只有它的軀殼,留在寂寞的日內瓦湖畔,供遊人嗟嘆而已。
歐洲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不是歐人好戰,乃是戰爭因素日漸增加,使他們必走此艱辛的路途。英法講和平,德蘇又何嘗不講和平呢?現在未捲入戰爭的國家,哪一個敢保證它的和平呢?試看蘇聯和芬蘭,現在也走入那種艱苦的境遇,歷史將來會給它一個正確的說明。
我們不敢預測未來,但是,我們可以探討它的過去,將近代歐洲促成戰爭的原因,尤其是思想上,給其一個簡略的說明。筆者見聞有限,學淺識短,這只是一種觀察和感想而已。
我們想要說明的:
(一)近代歐洲的幾種思想,受人憧憬,它為人帶來許多福利,亦帶來許多痛苦,兩相比較,恐怕苦痛超過福利。
(二)我們想說明歐洲思想的錯誤,在失掉「人」的正確的觀念,從此演出另一個錯誤,即價值顛倒,人為物役,心為形役。
(三)從國家的立場上,我們非常需要機械文明,但它不能替代我們自己的文化。
當經濟恐慌到極點時,瑞士聯邦總統米勒(Eduard Müller, 1848~1919)先生說:「再三反思,經濟恐慌,仍是一個思想問題,哲學問題。」
二
近代歐洲的悲劇,始於16世紀的文藝復興。多少人醉心過這個偉大的時代,把它當作黎明的曙光。米什萊(Jules Michelet, 1798~1874)在他關於「文藝復興」一文的引言內,指出這個時代的特點有二:人的發現與世界的發現。
米什萊認為往日的歐洲,整個地沉在噩夢內,所有的生活,停止了它的行動,籠罩著陰暗的濃霧。人只是抽象的縮影,世界便是地中海的別名,我們只看當時討論印度女子有無靈魂的問題,便知歐人的知識幼稚到何種地步。於是穎出之流,需要衝擊,衝擊中世紀封建的堡壘;需要解放,解放中古教會的鐐鏈。遠如薩沃納(Savona)、伊拉斯謨(Erasme),近代如拉伯雷(Rabelais)、龍薩(Ronsard)等,都是這種運動的代表。這種精神,現在仍然盛行,所以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將他對於文藝復興的研究,題為「16世紀近代化」,寓意是非常深長的。
文藝復興的靈魂是人文主義。莫尼埃(P. Monier)說:「人文主義,不只是愛好古代,而且是崇拜古代;不只是了解古代,而且是模仿古代。……這種運動的極點,便是改變『人』的觀念。」這裡,莫尼埃所指的改變人的觀念,係精神與肉體的分離,思想與行為的分離,其結果產生兩種特別的現象:一種是智慧和紀律的崩潰,另一種是靈與肉價值的顛倒。
當時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者,是絕對預想不到這種結果的。他們開始只是一種批評,結果卻是一種破壞;他們開始只是一種改造,結果卻是一種革命。
在這個大時代的前夕,西方人士的情緒,反映出荒涼、陰暗與悲慘的景象。百年戰爭,政教衝突,天災與瘟疫的流行,人人感到失望與悲觀,生活變成一副可怕的刑具。試看那時的藝術,其重心交集在「死」上,比薩(Pisa)公墓的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諾曼第(Nor-mandie)以枯骨與頭顱裝飾門楣,形成一種變態的心理,正像光緒時代,許多王公裝扮乞丐,到什剎海乘涼一樣的。馬勒(E. Malet, 1837~1908)在中古藝術史中,竭力推重這種愛死的精神。不,這不是愛死,這實是惡死,「天地之大德曰生」,歐洲人何能例外?這只是走到時代崩潰的地步,變態的反映而已。
三
幾乎這是文化史上的一條定律:當一個時代到崩潰時,有一種特性,使弱者變為更弱,強者變為更強,前者是群眾,後者是少數人。
文藝復興時代,亦是如此。
歐洲的歷史上,沒有再比文藝復興更蓬勃的。我們看到當時許多傑出的人物,正像兵燹後的宮殿,在破瓦頹垣中,聳立著不可撼搖的石柱,支撐著沉默的蒼穹。
這些特殊的人物,如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 1475~1564),具有海似的心情,晶明的智慧,然而不能見容於當時的社會。當他看自己的周圍,充滿荒涼,寂寞的社會使之窒息。於是反退回來,只好尋找自身,逃避在內心深處,因為人的自身,究竟是無法可走時最後避難的山洞。
也是為這個原因,米開朗基羅題麥地奇(Medicis)墳墓《夜》的雕塑時,說:
看不見,聽不著,
於我是莫大的幸福!
低聲點吧,不要喚醒他。
我們明白米開朗基羅的生活,完全在奮鬥中。這不是消極,這是一種孤獨。
此種愛、死與孤獨,推動人文主義,於是人文主義提出人為宇宙中心的原則。人不只為萬物之靈,且為萬能,到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與伽利略(Galilée, 1564~1642)出,給予有力的佐證,成為不易的定則。雷諾(Gonzague de Reynold, 1880~1970)先生說:「人文主義的哲學,不是來自沉思與理智,乃是來自對新發現的一種熱情,一種憧憬。」
這實是一個大時代,新航路與新大陸的發現,希臘羅馬思想的傳播,印刷機的應用,在當時前進者的想像上,攪起了狂激的波濤。
也便在這個時候,智慧的「軸心」移動了,即是說:由深度移至平面。
這樣,構成歐洲中古文化唯一的要素——講求靈魂的完美,逐漸為人蔑視,到18世紀,便成了譏笑的資料,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便是好的證例。
四
文藝復興的新時代,為人帶來兩種強烈的動向:需要自由,需要控制物質。這兩種需要,可說是人性的,原不當視為文藝復興的特產。但是,我之所以特別提出,是因為自16世紀以後,歷史上從未見過,如此的需要,如彼的白熱化。
需要自由,即是說要斬斷束縛人的鐐鏈,它的範圍非常廣泛,思想、宗教、政治,社會皆在斬絕之內。
最初尋找自由的人,還相信理智的力量,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6~1650)的「我思,故我在」,即是相信理智得到的結論。繼後,理智也發生問題,追問理智是否也是一條鐐鏈?因為構成人性的要素,如本能、情慾、感覺等,當為理智所涉及範圍。為懷疑而分析,因分析而更懷疑,結果,人的完整性,橫遭殘殺,此所謂「個體的自殺」。
個體分解是失掉信心的證明,其心理必為病態的,因為孤獨、失望、不安等情緒,每日腐蝕這種自認為萬能的動物。但是,人不能不生,生不能脫離團體,結果個人成了集體的犧牲,而沉溺在人海裡面。需要自由所得到的是變形的專制。在法國大革命時,多少做自由夢者,反失掉他那點不滿意的自由。現在,德義那種制度下,有幾個可曾達到他們的理想?
另一種傾向是需要控制物質。從南美洲的金子、印度洋的財富運往歐洲後,歐人生活與思想集聚在征服自然與物質進步上。他們認為幸福與繁榮是相同的,富庶與奢侈是一樣的。物質影響到精神,由外形影響到內心,將一切放置在「新」的上面。因為他們看進步便是「新」的別名,然而他們卻忘掉「新」沒有「真」,是絕對無價值的。
也像羅馬帝國一樣,版圖擴大,財富增加,同時也帶來很壞的結果:平民與貴族的鬥爭,經濟中心轉移在少數人的手中。歐人醉心新奇,時時要征服物質,揭破自然之謎,其結果我們看到享受的欲望擴大,生產過剩使生活遲滯,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物質的發達,反使物質變得更為貧乏。
農村破產,經濟恐慌,至少為一部分物質過剩的反映。雷諾說:「在豐富的金銀與物產中,我們有餓死的危險。」我們並非反對科學,詛咒生產,我們是說明需要控制物質,人反為物質所控制,這種現象,實在可憐,實在矛盾。
近代的人特別感覺到這種苦痛。德國格倫德爾(Ernst Günther Gründel, 1903~1946)說:「從文藝復興到歐戰,也許會被人命為路西法(Lucifer)時代,這不是一個可怕的魔鬼,而是一個落魄的天使,豔麗的妖魔……他在西方人士的心上,有種特殊的力量,似乎永遠登上勝利的征途,其結果,將必有一個劇烈的顛覆。」
近代歐洲思想之悲劇
一
近代歐洲思想的悲劇,是文化失去重心的象徵,其結果產出不安與不定。生活是思想的反映,而歐洲人的生活上,逐漸減少了智慧與意志的成分,因為最初他們失掉了人與人的和諧,繼後又失掉了人與物的和諧,這是非常可怕的。
一戰後,國際聯盟的成立,似乎是一轉機。從那種慘痛的教訓內,希望戰爭永逝,給人類生活一種新的意義。誰想,為時未及二十年,卻發現這是一座蜃樓,只有它的軀殼,留在寂寞的日內瓦湖畔,供遊人嗟嘆而已。
歐洲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不是歐人好戰,乃是戰爭因素日漸增加,使...
推薦序
饒宗頤序
孫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此謀攻之要道,知勝之樞機也。治學之道,亦何以異是。西方之言學,其考論吾華文字史事者號曰漢學,以西方之人而熱心究遠東之事,蓋彼欲有知於我,此學之涉於「知彼」者也。
返視吾國人之有志於究心西事者,乃寥若晨星。庸或有之,留學彼邦,略涉藩籬,歸國而後,棄同敝屣,多返而治漢學,稍為「知己」之謀,輒以兼通東西自詡,實則往往兩無所知,其不每戰不敗者幾希?
近世學風,流弊之大,國之不振,非無故而然也。
閻宗臨先生早歲留學瑞士,究心西方傳教士與華交往之史事,國人治學循此途轍者殆如鳳毛麟角。其所造固已出類拔萃,久為士林所推崇。抗戰軍興,余任教(無錫)國專,自桂林播遷蒙山,復徙北流,與先生嘗共事,頗聞其緒論,心儀其人,以為如先生者,真有志於「知彼」之學者也。嗣先生回山西故里,終未能一展所學,憂悴而繼以殂謝,論者深惜之。哲嗣守誠世兄頃來書謂經已勼集先生遺書刊行在即,平生著述,自此可以行世,沾溉後人,為之大喜過望。不揣固陋,略序其耑,為陳「知彼」之學之重要,得先生書以啟迪來學,使人知不能以「知己」為滿足,而無視於「知彼」,則不免流於一勝一負。庶幾欲求操勝算者,不至於南轅而北轍;則吾文之作或為不虛,亦可稍慰先生於地下也乎。
丙子春於香港
饒宗頤序
孫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此謀攻之要道,知勝之樞機也。治學之道,亦何以異是。西方之言學,其考論吾華文字史事者號曰漢學,以西方之人而熱心究遠東之事,蓋彼欲有知於我,此學之涉於「知彼」者也。
返視吾國人之有志於究心西事者,乃寥若晨星。庸或有之,留學彼邦,略涉藩籬,歸國而後,棄同敝屣,多返而治漢學,稍為「知己」之謀,輒以兼通東西自詡,實則往往兩無所知,其不每戰不敗者幾希?
近世學風,流弊之大,國之不振,非無故而然也。
...
目錄
饒宗頤序
齊世榮序
編者語
近代歐洲文化之研究
自序
近代歐洲思想之悲劇
近代德國的研究
義大利文化構成論
俄國革命與其文化
英國文化之特質
論法國民族及其文化
西班牙歷史上的特性
巴爾幹歷史的複雜性
抗戰與文化
歐洲文化史論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歐洲文化史的出發點
第三章 埃及文化與自然
第四章 中亞文化略述
第五章 古代希臘文化之特點
第六章 古羅馬帝國的精神
第七章 歐洲文化的轉型期
第八章 中古文化及士林哲學之研究
第九章 16世紀新時代的分析
第十章 法國舊制度時代的家庭情況
第十一章 《民約論》與法國大革命
第十二章 論浪漫主義
第十三章 社會主義的發展
第十四章 近代歐洲文化與機械
第十五章 結論
歐洲史稿
第一章 古代西方帝國
第二章 東地中海城邦
第三章 西方均勢建立
第四章 羅馬帝國
第五章 歐洲轉型時代
第六章 基督教統一時代
第七章 歐洲之自覺
第八章 歐洲發軔
第九章 歐洲集權:舊制度
第十章 新歐洲:均勢建立
結論
帕斯卡傳略
第一章 帕斯卡思想發生的歷史條件
第二章 少年時期的帕斯卡
第三章 帕斯卡的科學工作
第四章 帕斯卡思想的轉變
第五章 帕斯卡生活範圍的擴大
第六章 帕斯卡艱苦的摸索
第七章 《致外省人書》
第八章 帕斯卡最後的生活
第九章 餘論—寫在《思想錄》之後
後記
參考書舉要
饒宗頤序
齊世榮序
編者語
近代歐洲文化之研究
自序
近代歐洲思想之悲劇
近代德國的研究
義大利文化構成論
俄國革命與其文化
英國文化之特質
論法國民族及其文化
西班牙歷史上的特性
巴爾幹歷史的複雜性
抗戰與文化
歐洲文化史論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歐洲文化史的出發點
第三章 埃及文化與自然
第四章 中亞文化略述
第五章 古代希臘文化之特點
第六章 古羅馬帝國的精神
第七章 歐洲文化的轉型期
第八章 中古文化及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