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圍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其實婚姻更像是一場賽局,婚內與婚外永遠在角力
◆痴心不等於愛情,源於當事者極度缺乏安全感與自信心◇
◇以為「受虐」可以換得想要的一切,卻讓自己身陷泥沼◆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傷害,取決於夫妻二人對婚姻的態度◇
◇期待透過婚姻改變命運,孰料心理反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本書分為【婚前】、【婚內】、【婚離】、【婚外】四個區塊,
作者以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深入探討夫妻或情人間的婚戀議題,
透過心理學剖析愛情與婚姻裡的疑難雜症,並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
▎婚前篇:理性和感性的衝突,緣分究竟算不算數?
18歲的少女和33歲的老師跨越了道德了界線。
對少女而言,老師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而對早已成家的老師而言,少女給了他身為男人的自尊。
當老師對妻子提出離婚要求時,對方竟默默地選擇自殺!
少女幾近崩潰,自己毀滅和讓別人家庭毀滅,似乎得做出決斷……
▸所謂的緣分是可以珍惜也是可以迴避的,我們珍惜的是使我們快樂的緣分。從生存或者發展的意義上說,存在是我們的第一本義,破壞我們生命和感覺的任何資訊都應該被我們摒棄。無論緣分是什麼,現實主義態度使我們可以安全生存。
▎婚內篇:失敗的婚姻,不懂愛比不愛更傷人
一對20幾歲的夫妻前來做婚姻諮商,
他們的問題竟然是:因為太愛,所以要離婚!
兩人結婚不到一年,吵架卻已成了家常便飯,
每次吵完架,兩人都內疚不已,覺得傷害了最愛的人……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許多夫妻的爭吵是透過大聲叫喊來宣洩,從而減少自己的焦慮。他們所謂的「愛」,在某種程度上是依賴,互相宣洩是他們的相處習慣,而過度宣洩則成為攻擊。夫妻各自循著自己的邏輯在愛對方,但其實更愛自己。他們的婚姻失敗了,不是敗於「太愛」,而是敗於「不會愛」。
▎婚離篇:失婚的男女,應該怎麼擺脫「可憐者」的心境?
一個剛過40的女人,神情落寞地走入諮商室。
女人與前夫是大學同學,兩人的收入穩定、育有一子,
然而婚後不過一年,丈夫的態度明顯冷淡,就這樣持續了十年。
最後女人試探性地提出離婚,丈夫欣然同意,這讓她始料未及,
更讓人崩潰的,是前夫很快有了新對象,並與對方論及婚嫁。
女人開始三天兩頭找前夫哭訴,對方卻避之唯恐不及;
和親友抱怨前夫的不是,眾人的態度也逐漸從同情轉為不耐……
▸想走出痛苦的深淵,我們需要學習很多東西:第一,要學習以正常的方式去獲得自己應有的權益;第二,要改變把自己看得很低的自卑狀態;第三,要改變到處訴苦的習慣;第四,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想要獲得他人的尊重,我們得先使自己的生活正常起來。
▎婚外篇:說不上來什麼感覺,但好像沒有當初的激情了
這對夫妻結婚後,妻子一直忙著打拚事業,很少過問家務事;
丈夫則為了照顧兒子,換了一份收入不穩定但時間彈性的工作。
有一天,妻子發現丈夫和一個女大學生往來密切,
丈夫大方承認對方很崇拜自己,而自己也與她有些曖昧。
他已經走了多遠?他的心還會回來嗎?自己是否該原諒他?
懷著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感,妻子踏入了諮商室……
▸人們常常習慣批評而羞於說愛,以為自己心裡明白就可以了。有一些人認為愛需要掩蓋和保護,免得被抓住小辮子使自己處處被動。其實愛是需要交流和溝通的,掩飾自己的愛是對雙方的掠奪。外遇是傷害人的,但同時也使一對夫妻調整關係,更新了感情模式。
本書特色
人類的婚戀史,永遠是婚內和婚外的賽局。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今日,「飽暖思淫慾」的現象有之,「以身心換利益」的現象有之,超越利益的兩情相悅有之,一半是愛情一半是利益的亦有之。本書以個案的形式介紹婚戀中的種種糾葛,並對這些個案進行分析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