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先秦,下至民初,讓我們共飲於一條名為文學的長流。
當你在困苦、茫然、焦慮、不安之中載浮載沉,
終有前人在迷霧之中向你伸出援手,與你共感。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
生性愛好自然的陶淵明,為了維持生計,數次任官又辭官。
最終看透官場的迂腐黑暗,毅然決然辭官歸隱,不再出仕。
〈歸園田居〉為陶淵明歸隱後所作,描繪躬耕的情態。
「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本性和世俗對立,
因為這樣的對立,讓陶淵明決定告別官場回歸自己的本性。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象徵自己被禁錮官場仍對鄉野留念,終於能依著本性回到心之所向。
儘管生於亂世之中,寫作風格及文字筆法亦不被時人所喜愛,
陶淵明仍以他優美、恬淡的白描手法,創造屬於他的桃花源。
語詞簡單乾淨,含蘊豐美。偶有自嘲,卻包納其堅毅樸實的信念。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
王維佛道、退隱思想濃厚,一是受陶淵明、謝靈運等詩人影響,
二是政治上的挫折與妻子的逝世,修佛成為他晚年避世的慰藉。
如此因素影響王維後期的作品空靈且富有禪意佛理。
〈山居秋暝〉以白描的手法、清新樸質的語言描繪秋天雨後山景,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其最後二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就算奼紫嫣紅的春色消歇逝去,眼前的山間美景一樣值得留戀。
體現王維的內心,山中比朝中好,歸隱才是理想的境地。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煜
西元975年,宋太祖命人滅掉南唐,李煜成了亡國之君,
被押送至汴京,至此成為大宋階下囚,封為「違命侯」。
此後作品一改從前描繪奢華宮廷生活、風花雪月的男女之事,
轉向家國之恨,拓展詩的題材,眼界始大。
〈浪淘沙〉開頭以景渲染出李煜淒涼孤寂的心境,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故國之思無時無刻不環繞詩人心中,然而即便登高遠眺,
大好春光已經隨著時間一去不復返,既是傷春亦是傷人。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為李清照少女時期的作品,
記錄詩人某次出遊之樂,因「沉醉不知歸路」而「誤入藕花深處」,
讀者彷彿看見一位充滿活力的女孩,高唱一曲青春之歌。
語言通俗,質樸無華,採用白描手法,僅33字卻蘊含豐富意境,
展現了詩人熱愛生活的情懷和無拘無束浪漫的性格,
亦體現詩人善於剪裁和駕馭文字的能力。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多篇古人作品,深入淺出解析古典詩文,闡發其豐富優美的意蘊,力求體悟古人寫作時的心境,避免主觀性。期待讀者陶醉於詩詞意境之中,因這些文字深刻觸動自我心靈。
作者簡介:
王能憲,長期在大學工作,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後到文化部機關工作,主要從事文化政策和文化理論研究。專著有《世說新語研究》、《含咀編》、《文化建設論──王能憲演講集》;校點古籍《魏叔子文集》。
章節試閱
一、材與不材之間:莊子的處世哲學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莊子·山木》(節選)
莊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和老子一樣,主張清靜無為,就是要求生活在世界上的人們一切都要順應自然,不要有任何人為的、主觀的努力。因此,總體上說來,莊子的思想是消極的。不過,另一方面,莊子的學說中又包含著許多辯證的思想、許多合理的成分,充滿智慧和哲理,富於思辨邏輯。而且,他的「十餘萬言」作品大抵用寓言的形式寫成,不僅篇幅宏大,汪洋恣肆,而且想像豐富,寓意深刻,有很濃的文學意味。
這篇寓言題為〈山木〉是因為文章開頭的一句中有「山」和「木」這兩個字。古代早期詩文,往往沒有標題,後人採用「首句標其目」的辦法,即用開頭兩個字,或開頭一句中包含的兩個字作題目。可見,「山木」這個標題,不是由文中的內容概括出來的,不同於莊子的其他寓言,像〈逍遙遊〉、〈庖丁解牛〉等標題是總括全篇內容的。〈山木〉這篇文章篇幅很長,內容很豐富,我們這裡只欣賞它的開頭一段文字。
文章以敘述故事的方式開頭:「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莊子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大樹,長得枝葉繁茂。「莊子行於山中」,字面上只寫莊子一個人行於山中,實際上連著後文看,他是和他的學生走在一起。「見大木」中的「大木」,就是大樹。「見大木」,自然沒有什麼新奇,莊子感到有點奇怪的是「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伐木的人只是站在大樹的旁邊,卻並不砍伐,取以為用。這裡,「伐木者止其旁」中的「止」,是「停」的意思,「止其旁」,就是停在那棵大樹的旁邊。「不取」的「取」,是取材、取以為用的意思。這棵枝葉繁茂的大樹,為什麼伐木者「不取」呢?莊子便上前向伐木者打聽。「問其故,曰:『無所可用。』」問是什麼原因,伐木者告訴莊子說:「這棵樹不成材,派不上什麼用場。」於是,莊子回過頭來向他的學生們說道:「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棵大樹是因為沒有什麼用處才能活到它的自然壽限的呀!「不材」就是不成材、不能作材料、沒有用處的意思。注意:「不材」是這篇文章中的一個關鍵字語。「天年」,就是自然的壽命。「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實際上是說,這棵大樹因為不成材,才沒有像那些可以作材料用的樹木一樣被伐木者砍伐掉,因此得以枝葉繁茂地一直生長下去,直到老死為,也就是享盡它自然的壽命。
以上一層意思是說莊子在山中見到一棵不成材的大樹,悟出了「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的道理。《莊子‧逍遙遊》說:「物無害者,無所可用。」一種物體,如果沒有誰加害於它,說明它一無所用,一無可取。對於伐木者來說,他來到山林中,當然要選取一些有用的樹木,砍伐下來,取材為用;對於山中的樹木來講,可用的木材總是先被砍伐,可以說成材為患,成材的反而倒楣。而無用的樹木則可以免遭砍伐的厄運,得以終其天年。從這一角度來看,那棵不成材大樹的一無可取,對它自身來說,倒成為另一種最大的「可取」――得以保存自己的生命。這一現象引起了莊子的注意,莊子並且將它和自己後來碰到的另一相反的現象連繫了起來。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莊子和他的學生從山中出來之後,住在他的一個朋友家裡。「夫子」,這裡是對莊子的尊稱,因為這篇文章是他的門徒弟子整理的,所以門徒弟子稱他們的老師為「夫子」。「舍」,是住宿、歇息的意思。「故人」,老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莊子來到老朋友家裡,「故人喜」,老朋友非常高興,於是十分熱情地招待他,「命豎子殺雁而烹之」,就讓家裡的童僕殺鵝烹調做菜招待他。「豎子」,是對童僕的稱呼,即家中的傭人。這裡的「雁」,據考證就是鵝。「烹」,即烹飪;一說作「享」,享用的意思,當然也可以解得通。這位故人見莊子到來,連忙吩咐童僕殺鵝擺酒,為他接風洗塵。「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童僕得到吩咐,就問主人老爺:「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殺哪一隻呢?」「請奚殺」的「奚」,是疑問代詞,「奚殺」就是「殺奚」,殺哪一隻。大概莊子的這位朋友家中供養了兩隻鵝,「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這裡的「不能鳴」,是說養著沒有什麼用處的意思,與上文的「不材」意思相同,也是一個關鍵字語,不可忽略。主人聽了童僕的請示之後,立即回答道:「殺不能鳴者。」殺那隻不會叫的。
以上是第二層意思,寫莊子來到朋友家中,朋友殺鵝款待他,兩隻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那隻不會叫的被殺掉了。從第二層意思看,不成材也為患,不成材的也倒楣。這就與上文寫到的山中大木的情形正好相反。大木因為沒有用處而得以終其天年,而這隻鵝卻因為沒有用處而被殺掉。前後發生的兩件事湊到一起,很自然地引起了莊子和他的學生們的一番議論,這就是下面第三層的內容。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第二天,弟子們就向莊子請教。請教什麼呢?「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昨天山中的那棵大樹,因為不材得以享盡自然的壽命;如今主人家裡的鵝,卻因為不材被殺,先生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遇到這種情況,先生將如何自處呢?山中之木,成材的被砍掉,不成材的得以終其天年。按照這個邏輯,主人之雁,就應當是那隻會叫的當宰,可主人偏偏殺了那隻不會叫的。同為「不材」,卻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兩種結果。那麼,到底是成材好,還是不成材好呢?莊子微微笑道:「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周」是莊子的名字,莊子姓莊名周,這裡是莊子自稱。莊子說,我莊周將處於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就是介乎成材與不成材二者之間。
以上就是節選的這篇寓言的開頭的一段文字。介紹到這裡,您也許早已明白了,原來莊子是透過「山中伐木」和「故人烹雁」這兩個前後矛盾的故事來闡述他的處世哲學的。蘇輿在評論〈山木〉的創作思想時說過:「旨同於〈人間世〉,處濁世避患害之術也。」說〈山木〉的主題思想與莊子的另一篇〈人間世〉一樣,是要闡明在汙濁的社會中如何全身遠禍的道理。〈人間世〉描寫的是社會上人際關係的複雜與爭鬥,指出如何處人與自處的方法。莊子生活在一個權謀爭霸的戰亂時代,他很有才能,卻不願做官,採取消極避世的態度。據《史記》記載,楚威王曾經派遣使臣,帶著很多錢財,請他出任楚國國相。莊子卻拒不接受,表示不為有國者所左右,要終身不仕,以快其志;寧可穿破衣,處陋巷,自得其樂。所謂「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大概就是這樣一種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
誠然,莊子的這種處世哲學與人生態度並不值得讚揚和效仿。但是,莊子之所以採取這種處世哲學與人生態度,又何嘗不是對那個現實社會不滿和抗爭的一種方法呢?莊子曾經激烈地抨擊當時極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他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偷一個鐵鉤子的小偷要被刑律處死,掠奪國家的大盜卻可以做諸侯;而一說起那些侯門上族,總是認為他們是最講仁義道德的,但實際上,那些侯門上族哪有什麼仁義道德可講。因而,莊子在那個汙濁的社會裡潔身自好,也是難能可貴的。〈山木〉這篇寓言,所表達的就是莊子對當時現實社會全身遠禍之難的憤懣和感慨,它對於今天的讀者了當時的那個社會,仍有深刻的認知意義。
一、材與不材之間:莊子的處世哲學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莊子·山木》(節選)
莊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哲學家。他和老子一樣,主張清靜無為,就是要求生活在世...
作者序
自序:如何讀懂古人
奉獻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冊子,絕大部分是為廣播電臺《閱讀和欣賞》節目撰寫的古典詩文賞析稿,因此有必要對這個節目以及我與這個節目的因緣做一些介紹。
《閱讀和欣賞》是廣播電臺一個歷久不衰的王牌節目。記得小時候在偏鄉無書可讀,更沒有電視可看,收聽《閱讀和欣賞》成了我的必修課。節目中介紹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居多。那深入淺出的講解,鞭辟入裡的分析,加上廣播員充滿熱情、富有表現力的解說,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我由一名忠實聽眾成為一名作者,這要感謝《閱讀和欣賞》節目的資深編輯。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我在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編輯先生看到我在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直接給我寫信,邀請我給《閱讀和欣賞》節目寫稿。我如約寫了幾篇,都被採用並播出了。隨後不久,我攻讀博士學位,與編輯先生有了直接見面的機會,連繫也多了起來。開始是劉先生出題,我寫好稿後寄給他,經他編輯加工後再進行錄播,每次都要及時通知我播出時間,讓我聽後注意有無錯誤,有時還真能發現一兩處差錯,即在重播或彙編出版時予以訂正。後來寫得多了,編輯先生認為我的賞析稿寫得很合適,完全適應了廣播稿的特點和要求,乾脆讓我自己確定選題,當然都是我專業範圍之內的古典詩文,稿子寄給他幾乎不做什麼改動就播出了。這樣持續了兩三年,後來因為工作變動未能繼續下去,卻不料竟累積了這幾十篇稿子。
我這幾十篇古典詩文賞析稿,是在聽了和讀了前輩學者的賞析文章之後嘗試著撰寫而成的,雖然遠不能達到他們的境界,卻也是十分認真、十分用心地寫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有幾點感觸頗深,願意提出來與讀者諸君共同探討。
第一,力求體悟古人寫作時的心境、情感、筆墨。這當然殊非易事,因為寫作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金聖歎說過:「飯前思得一文未作,飯後作之則為另一文。」「飯前」與「飯後」的差別尚且如此,何況是相隔了千百年的古人之作,更何況那些根本就無法給予準確夕年的作品,有的甚至究竟是早年之作還是晚歲之作都是一筆糊塗賬。連年代都無法確考,又如何能體察其寫作時的所思所感呢?據我的體會,儘管如此困難,還是應當努力也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這首先要知人論世。孟夫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豈止知其人,還要知其世。不僅要了解、研究作者的生平經歷、志趣、交遊,等等,還要了解、研究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社會。這就需要閱讀作者的全部作品和相關的史籍,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作者的時代背景和人生態度。這樣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為人和為文。其次是不能孤立地理解某一篇作品。我們閱讀和欣賞任何一篇古典詩文,都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孤立地理解「這一篇」,要與作者的其他作品連繫起來,與作者師友的有關作品連繫起來,與作者同時代人或後人的評論連繫起來。只要做到了這兩條,就能夠從總體上掌握作者的思想脈絡,就能夠大體上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為什麼這樣想,而不那樣想;為什麼這樣寫,而不那樣寫。
第二,力求避免主觀性。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講的就是主觀性亦即所謂接受美學的問題。讀者的主觀性──即讀者閱讀作品時不同的主觀感受──導致對作品理解的差異性。每一個讀者自身的經歷、學識、情趣,乃至思想立場、道德觀念、思維方式,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到對作品的理解。閱讀同一時代人或者相去不遠時代人的作品尚且如此,那麼閱讀古人的作品,由於歷史時代、生活環境、人情風俗等的差異,這種主觀性帶來的問題尤為突出。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才有「詩無達詁」、「文無定解」的感嘆。馮友蘭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國哲學史》一書中談到歷史與歷史教科書的區別時講過這樣的話:「真實的歷史是客觀存在,人寫的歷史則是主觀認知(大意)。」這是十分精闢的見解。我常常想,寫古典詩文的賞析稿,相對於古典詩文「文本」這一客觀存在也是主觀認知了,這與寫闡釋歷史的教科書和客觀存在的歷史之間的關係頗有相似之處。問題是這種主觀認知如何做到「與歷史的本來面目」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盡量避免或減少由於主觀性造成的對作品理解的偏差。這就是我在收集本書的一篇賞析文章中提出的,雖不能達到其「絕對值」,但應盡可能尋求其「近似值」。雖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但畢竟「今月曾經照古人」,只要我們認真努力去理解古人及其作品,力求使賞析稿符合古人的原意,盡量避免或減少自己的主觀性,這不是不可以做到的。
第三,力求賞析文稿語言的通俗和文辭的優美。深入淺出,是做學問值得宣導、值得稱道的一種精神和境界,也是寫賞析文章應當追求、應當做到的。尤其是作為廣播稿的《閱讀和欣賞》,更要以淺近通俗的語言和優美動人的文辭,把古典詩文名篇豐富的內涵和美妙的意境加以解析和闡發,再透過廣播員富有熱情和創造力的講解,傳達給聽眾。因為電臺播音播過即逝,不可能重複,必須讓聽眾聽明白,絕不可用太生僻和艱深的詞語,更不允許「掉書袋」,過多地旁徵博引。這就是為什麼廣播賞析稿特別要力求深入淺出的道理。同時,古典詩文名篇大都文采斐然,如果賞析文章寫得乾澀呆板,不僅不能很好地闡發和展現原作的藝術魅力,恐怕也難以引人入勝,有效地幫助讀者(聽眾)欣賞古典詩文的深厚意蘊。因而賞析文章也應當講究文采,成為與原作相稱的藝術品。
以上幾點是我在寫賞析文章時感受最深的體會,也是我始終如一去追求並努力去實踐的,至於做得如何,達到了什麼程度,這就有待於讀者諸君閱讀了本書之後予以評判。我在這裡懇切地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批評指教。
書中所收錄的都是中國古典詩文名篇的賞析文章,大體由三部分組成:絕大部分(約為百分之八十)是為廣播電臺《閱讀和欣賞》節目撰寫的賞析稿;此外有幾篇是給周先生主編的兩本書寫的,並得到周先生的復函稱讚;另有幾篇則是根據我在大學講授古典文學的講稿改寫而成的。這幾類賞析文章,因為撰寫的目的和對象不同,各有不同的特點,彙編時沒有刻意統一體例,文字上也沒有做太多的改動,基本上保留了各自原有的特色。
王能憲
自序:如何讀懂古人
奉獻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冊子,絕大部分是為廣播電臺《閱讀和欣賞》節目撰寫的古典詩文賞析稿,因此有必要對這個節目以及我與這個節目的因緣做一些介紹。
《閱讀和欣賞》是廣播電臺一個歷久不衰的王牌節目。記得小時候在偏鄉無書可讀,更沒有電視可看,收聽《閱讀和欣賞》成了我的必修課。節目中介紹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佳作名篇,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居多。那深入淺出的講解,鞭辟入裡的分析,加上廣播員充滿熱情、富有表現力的解說,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我由一名忠實聽眾成為一名作者,這要感謝《閱讀和欣賞》節目的...
目錄
推薦序
自序:如何讀懂古人
一、材與不材之間:莊子的處世哲學
二、獨立不遷的人格頌歌
三、修身養性,才能安身立命
四、俯仰天地的生命哲學
五、回歸自然,躬耕南野
六、隱者之心,勞者之事
七、水碧山青畫不成,最美不過富春江
八、隱者情懷,佛家理趣
九、上窮碧落不為仙,俯視洛陽五內煎
十、自由的心靈,自由的人生
十一、從積極的「狂人」到消極的「狂人」
十二、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
十三、妙筆傳奇童
十四、命之不存,錢將焉用
十五、集忠奸於尺幅,顯美刺於行間
十六、浪漫而瑰麗的愛情詩
十七、為伊消得人憔悴
十八、一樣春風一樣柳,不同情志不同詩
十九、血淚鑄就的詞章
二十、夢裡不知身是客,別時容易見時難
二十一、醉翁之意何在
二十二、悲秋而傷時
二十三、受之天不若受之人
二十四、明月清風,物我兩忘
二十五、一曲瀟灑高雅的青春之歌
二十六、農作之辛勞,農家之生趣
二十七、蓮葉荷花別樣景
二十八、稻花香裡說豐年
二十九、傷心人別有懷抱
三十、神鬼也怕惡人
三十一、人靈於物
三十二、用智勝於用力,用人高於自用
三十三、宦官弄權,禍國殃民
三十四、愛子有道,教子有方
三十五、欲速則不達,躁急者自敗
推薦序
自序:如何讀懂古人
一、材與不材之間:莊子的處世哲學
二、獨立不遷的人格頌歌
三、修身養性,才能安身立命
四、俯仰天地的生命哲學
五、回歸自然,躬耕南野
六、隱者之心,勞者之事
七、水碧山青畫不成,最美不過富春江
八、隱者情懷,佛家理趣
九、上窮碧落不為仙,俯視洛陽五內煎
十、自由的心靈,自由的人生
十一、從積極的「狂人」到消極的「狂人」
十二、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
十三、妙筆傳奇童
十四、命之不存,錢將焉用
十五、集忠奸於尺幅,顯美刺於行間
十六、浪漫而瑰麗的愛情詩
十七、為伊消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