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者之「營運效益之生成,必須植基於以民眾為本」的中心思想下,本書由作者從相生相和的「組織績效」與「觀眾滿意」向度入手,期能在透過全書五章之理論與實例的交叉說明暨跨年比較後,使讀者對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兩廳院在內的我國九個主要國立展演機構,是以如何的「營運效益」,回應臺灣政府自民國90年代迄今,建立「服務型」與「高績效」政府的政策主張,握有一回顧與前瞻的鎖鑰。
秉持上述理念,作者即以時間為軸,「服務與績效」理論為經,「滿意與效益」實務為緯,綜而形成逐字推敲、衡酌落筆的天平,以讓臺灣展演機構發展源起的民國60年代後期,與西方社會1990年代以來的「企業型政府」理論、政府改造運動,於本書的文句中,和始於民國90年代的臺灣「行政革新」、「組織改造」,與因之而生的「行政法人化」、晚近的「作業基金制」交織成網,繼之再輔以作者對上揭之我國九個主要國立展演機構的近距離觀察,在質量並陳的前提引領下,就九個國立展演機構的「曾為」、「應為」,以及「如何為」,完成21萬字的文本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