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是體會詩歌興發動人與美感特質的一項媒介,但歷來談論古典詩的人,卻鮮有過渡到這上頭來的,葉嘉瑩教授也深以自己傳授古典詩詞數十年,而不能教學生以傳統方式來吟詩而引為憾事,這是發自一位詩詞桂冠深沈的喟嘆!
本書分為九個單元,首由流傳古調介紹起(僅揀擇常聽聞的古調,以為練習之用),進而談論閩南語與唐詩的關係、閩南語八音七調、連音變調、運用切音以確立文讀音、出口發音與收音歸韻、吟式變化、詩作文讀變調以確認吟音及最末的吟詩示範。
全書除文本的解析外,每一單元都由筆者親自錄音演示。為求如實地傳達字音,因此所錄製的吟音不配製任何背景音樂,以求其真純。相信藉由此聲文合一的搭配,學習者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優良的傳統吟詩法。
期待藉此能播下更多傳統吟詩的種子,讓此吟詩之美再度浸潤社會每一個角落。
作者簡介:
陳茂仁
現職: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
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文學博士
經歷:
2005、2006年獲邀於嘉義大學校慶典禮吟詩。
2006年獲邀民雄文藝季演出吟詩表演節目。
2011年建國百年全國詩人大會,獲頒「優秀吟唱詩人」獎。
2020年獲邀(大陸)「端午深情/2020齊魯端午吟誦文化節兩岸吟詩」錄影推播。
2021年獲邀(大陸)吟詩錄音,掛置大陸「中詩網」推播。
近二十年於校內外吟詩表演及各地演講,推廣傳統吟詩。
主要著作:
《臺灣傳統吟詩研究》、《古典詩歌初階》、《傳統字譜吟詩》(附QR Code錄音)、《楚帛書研究》、《新序校證》、《亢倉子校證》、《王士源亢倉子研究》、《小品文選讀》、《經典閱讀--讀書趣》、《文字學概論》、《以簡御繁的識字捷徑--《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大學文選》(合編)、《嘉大中文應用文》(合編)及期刊論文四十餘篇。
章節試閱
七、出口發音與收音歸韻的方法(請聽演示三十):
當能正確地找出詩歌文字的切音,同時也能組構出文讀音後,如果不能精準的發出字音,還是於事無補。所以能明確地按字音聲母出口發音,同時也能按韻母如實地收音歸韻再輔以聲調,便能精準地發出字音。
吟詩講究「字正」,這「字正」便是吐字純正而不含混,不僅是不把此字讀成彼字的讀錯,或者是文讀音、說話音錯辨而造成意義誤失外,更要緊的是要發音正確!譬如:李白〈靜夜思〉,請聽演示三十: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詩中「低頭」之文讀音,「低」的切音為「嘉一地( t e 1 ) 」,「頭」的切音為「沽五他(thoo5)」,當「低」、「頭」合組成詞為「低頭」後,閩南語便變調唸成「te7 thoo5」,若是不明辨就可能唸成「ti7 thau5」,那麼就便成「豬頭」了;或者是誤把它們唸成說話音「ke7 thau5」,那麼「低頭」也就變成「雞頭」了。所以字音如果掌握不準,就可能得出不同的意思來,如此字音誤而義誤而句誤而篇誤,實在是吟詩最要留意的事。因此讀音的正確,是吟詩發音前所必先解決的大事。
當根據切字切出字音後,更應明確掌握聲、韻、調。要求聲、韻、調精準,是吟詩時吐字行腔的基本審美要求。包含發音部位、方法以及聲調的準確。如:
1.聲母:同發音部位的聲母,常易混淆難辨,如聲母「ㄗ」與「ㄘ」。聲母ㄗ ( t s ) , 例字如「尊( ㄗ ㄨ ㄣ ﹝ t s u n 1 ﹞ ) 」與聲母ㄘ(tsh),例字如「春(ㄘㄨㄣ﹝tshun1﹞)」,「尊」、「春」這兩音就很容易互混;再如聲母「ㄉ」與「ㄊ」。聲母ㄉ(t),例字如「敦(ㄉㄨㄣ﹝tun1﹞)」與聲母ㄊ(th),例字如「吞(ㄊㄨㄣ﹝thun1﹞)」,「敦」、「吞」這兩音也很容易混淆。有時不同發音部位也常有弄混的時候,如聲母「ㄗ」與「ㄎ」。聲母ㄗ(ts),例字如「尊(ㄗㄨㄣ﹝tsun1﹞)」與聲母ㄎ(kh),例字如「昆
(ㄎㄨㄣ﹝khun1﹞)」,「尊」、「昆」這兩音也很容易弄混。因此,對聲母的掌控如果稍有失誤,那麼尊、春;敦、吞;尊、昆,便可能彼此互混不清。
2.韻母:韻母的相近,也容易造成混淆。如韻母「ㄣ」與「ㄥ」。韻母ㄣ(n),例字如「因(ㄧㄣ﹝in1﹞)」與韻母ㄥ(ng),例字如「英(ㄧㄥ﹝ing1﹞)」,「因」、「英」這兩音就很容易互混;即同屬鼻音韻,又有合唇韻與非合唇韻的分別,這兩種也很容易互混致誤。如:「ㄚm」與「ㄢ」。ㄚm﹝am﹞為合唇韻,例字如「堪(ㄎㄚm﹝kham1﹞)」與ㄢ﹝an﹞非合唇韻,例字如「刊(ㄎㄢ﹝khan1﹞)」,「堪」、「刊」這兩音也很容易混淆。所以對韻母的掌握如果稍有差池,因、英;堪、刊,就都可能互混。
3.聲調:前面提到閩南語有八音七調九轉調,這些聲調,使得吟詩時調類變轉呈現多樣性,進而豐富吟詩時的音樂性,所以精確表現出聲調,也是吟詩發音不可或失的部分,聲調拿捏不準,整個字義便也為之改變。如「寄」這個字,閩南語文讀音讀作ki3,屬三聲,如果分辨有些微的誤失,那麼就可能變成「居」(ㄍㄧ﹝ki1﹞)、「舉」(ㄍㄧˋ﹝ki2﹞)、或是「奇」(ㄍㄧˇ﹝ki5﹞),那麼字義也就差之千里了。
由此知道對聲母、韻母以及聲調的明確掌控,使字的聲、韻、調能清楚表現,以傳達出字意,對吟詩而言是相當重要的。
七、出口發音與收音歸韻的方法(請聽演示三十):
當能正確地找出詩歌文字的切音,同時也能組構出文讀音後,如果不能精準的發出字音,還是於事無補。所以能明確地按字音聲母出口發音,同時也能按韻母如實地收音歸韻再輔以聲調,便能精準地發出字音。
吟詩講究「字正」,這「字正」便是吐字純正而不含混,不僅是不把此字讀成彼字的讀錯,或者是文讀音、說話音錯辨而造成意義誤失外,更要緊的是要發音正確!譬如:李白〈靜夜思〉,請聽演示三十: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詩中「低頭」之文讀音,「...
目錄
推薦序/王偉勇
推薦序/吳登神
推薦序/陳永寶
自序
一、前言
二、老祖先的文化遺產—流傳古調
(一) 天籟調
(二) 鹿港調
(三) 福建調
(四) 宜蘭酒令調
(五) 江西調
(六) 常州調
(七) 江浙調
(八) 閩南調
(九) 歌仔調
(十) 其他未知調名的古調
三、用閩南語吟詠唐詩較對味
四、閩南語八音七調介紹
(一) 平聲:分作陰平聲和陽平聲
(二) 上聲
(三) 去聲:分作陰去聲和陽去聲
(四) 入聲:分作陰入聲和陽入聲
五、閩南語連音變調介紹
(一) 第五聲變作第七聲
(二) 第七聲變作第三聲
(三) 第三聲變作第二聲
(四) 第二聲變作第一聲/
(五) 第一聲變作第七聲
(六) 第四聲變作第八聲(ptk 系統(韻尾))
(七) 第四聲變作第二聲(h 系統(韻尾))
(八) 第八聲變作第零聲(ptk 系統(韻尾))
(九) 第八聲變作第三聲(h 系統(韻尾))
六、運用切音以確立文讀音
(一) 十五音
(二) 四十五韻
(三) 切音方法
七、出口發音與收音歸韻的方法
(一) 咬字
(二) 長吟音的吟法
(三) 入聲字的收攝
八、吟式變化
九、確認吟音—以杜牧〈泊秦淮〉為例
(一) 文讀音
(二) 變調
(三) 調符及吟詩節奏
十、擬調吟詩示範
(一) 吟詩六步驟
(二) 吟詩示範
十一、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一 《彙音寶鑑》書影
附錄二 唐詩閩南語文讀切音
附錄三 臺灣傳統詩閩南語文讀切音
推薦序/王偉勇
推薦序/吳登神
推薦序/陳永寶
自序
一、前言
二、老祖先的文化遺產—流傳古調
(一) 天籟調
(二) 鹿港調
(三) 福建調
(四) 宜蘭酒令調
(五) 江西調
(六) 常州調
(七) 江浙調
(八) 閩南調
(九) 歌仔調
(十) 其他未知調名的古調
三、用閩南語吟詠唐詩較對味
四、閩南語八音七調介紹
(一) 平聲:分作陰平聲和陽平聲
(二) 上聲
(三) 去聲:分作陰去聲和陽去聲
(四) 入聲:分作陰入聲和陽入聲
五、閩南語連音變調介紹
(一) 第五聲變作第七聲
(二) 第七聲變作第三聲
(三) 第三聲變作第二聲
(四)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