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於如何在大學生活中從事生涯規劃,做自己人生的CEO,提出言簡意賅的論述。《生涯規劃》全書共四篇係分成15章49節,內容依序包括學習規劃、生活規劃、工作規劃、生命規劃的內容。即包括個人學習成長層面、人際關係經營層面、工作職場經營層面、以及生命省思觀照層面層面。透過生涯漫步的畫龍點睛短句、問得好的議題導向、三國小啟思的典範學習、智慧語錄的格言提示,以及課程學習單與行動作業的課程設計,引導大學生在大學學術殿堂「追求真理,服務人群」,規劃大學生涯。
本書適合「大學生涯」、「生涯規劃」、「大學生活」、「生涯管理」、「大學入門」等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教科書或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現職:
國立臺北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特聘教授
兼所長兼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執行長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加州史丹福研究院(SRI)博士後研究。取得博士後擔任教學與研究職務已有三十年。
經歷: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代理院長、EMBA執行長、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榮譽:
國立臺北大學優良通識教師獎
著作:
《職場軟實力》、《管理與人生(四版)》、《生涯規劃(四版)》、《幸福學:學幸福(三版)》、《溝通管理》、《美好人生是管理出來的》、《影響力是通往世界的窗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通識書籍。《現代管理學(三版)》、《服務管理(六版)》、《科技與創新管理(六版)》、《企業診斷與績效評估:策略管理觀點(五版)》、《國際行銷(三版)》、《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際(三版)》、《研究方法》等商管專業書籍。另有國際學術期刊論文超過一百篇,其中四十餘篇論文係刊登在SSCI或TSSCI的國際學術期刊中。
◎信仰基督教並參加教會各項志工服務,現與結褵三十三年的妻子定居臺北市,並有兒子們和媳婦相陪伴,樂享天倫。
章節試閱
1.1 大學生了沒
要做一位有思考能力的大學生,需要學習為自己思考,也就是要學習如何學習,而不只是學習知識的本身。
【三國小啟思:呂蒙士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
三國東吳將領呂蒙自幼喜好武術,甚少閱讀經書,有一日吳王孫權對他說:「日後的你要承擔重責大任、執掌軍事兵符之權,需要多加充實學問,拓展眼界和膽識,環諸各家兵法,若能多加涉獵勤學,
必然有成功之日,對你也必然會有助益。」呂蒙回答說:「我在軍旅中,勞碌奔波,甚是忙碌。」孫權回答說:「你就是再忙,也必然沒有我來得忙。千萬要記得孔老夫子說過:『與其一整天滿腦子空想,不如先定下心智,抽空努力讀書。』」呂蒙在聽完勸告後,下定決心努力發奮圖強,苦讀不倦,在日後果然各家學識精熟進步,成為東吳繼周瑜、魯肅之後的第三代水軍大都督,有效訓練水軍,後來更聯合陸遜使用驕兵計,誘使關羽調離荊州兵馬,再謀取烽火台,使關羽大意失荊州,進而殲滅關羽全軍,在麥城生擒關羽。魯肅原來輕看呂蒙,後來見呂蒙無論在學識或見識上均快速進步,已非「吳下阿蒙」。便脫口道出:「士別三日,更令人刮目相看」之讚美驚嘆。這也印證《聖經》的警語:「凡事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此為有效學習的關鍵,其能改變對於「大學生要做些什麼?」問題的意見,也自然影響日後成長途徑,理由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是在愛、生活和學習中成長。
【問得好】:怎樣做一個真正的大學生?
在人人都有大學唸的臺灣,大學要的已經不是一張「學歷」文憑,而是一份「學力」能力,是一份獲得合適工作的敲門磚。而這樣一個「學力」,表現出來的是面對變化多端、資訊爆炸、知識增長大環境的應變能力。誠如大學學習是一種軟實力,軟實力(soft power)一詞出自哈佛大學奈伊(Nye)教授,指學習態度、方法與效率等層面,而學習軟實力幾乎等於「學習力」。理由是大學各學門中的教科書知識,極可能無法應用面對日後工作上所需的能力,這些教科書知識在畢業離開大學的五、六年後,就可能趕不上科技知識進步的幅度,已然落伍不切實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大學四年中,皆無需研習各門課程的教科書與相關參考書,而是在大學中,需要學習如何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不僅是學習到什麼知識的本身。除必須透過各科教科書教材為藍本,學習到上述知識本身外,更須進一步透過這些教科書與參考書的媒介,在教授的指導下學習到如何學到知識的能力,也就是學習到「如何學習」,這是大學教學的本質內涵。因此,大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學習,與學習如何為自己思考,據以規劃屬於自己的學習路程,進而在大學四年中徹底實行,如此一來,必能入知識寶山且滿載而歸【1-1】。
一、大學到底是什麼
(一) 大學就是大師、大圖、大園的組合
讀大學取得大學文憑的投資,已是現代人生中的必經過程。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從經濟觀點(獲得較高所得),或是社會觀點(生活品質較佳及與公眾接觸較好)而言,就讀大學都是值得的選項,支付代價進入大學是獲得更好生活的門票。但是,最近數年的大學入學率已幾近100%,知識通膨與大學文憑貶值已是不爭事實,就讀大學取得文憑的價值何在,便是以下探討的重點。
基本上,大學之所以稱為「大」學,是因為在大學中有三大,即所謂的「大師、大圖、大園」,如圖1-1所示。
1.「大師(professor)」指飽學多聞的教授群英們,莘莘學子得以在大師的春風化雨中,如沐春風的學習知識,如此一來必能入寶山滿載而歸。
2.「大圖(library)」指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圖書館內盡是古聖先賢的知識寶庫,值得大學生深入挖掘,如此必能在濃濃書香氣息中,變化個人氣質。
3.「大園(campus)」指占地廣大且具豐富內涵的大學校園,這便成為求取知識的神聖殿堂。在寬廣校園中,提供許多討論與沉思的人文空間,如此必能陶冶性情,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因此,有識者認為大學中的校園經驗,即花費四年沉浸在大師、大圖、大園中的學習過程,明顯比大學文憑本身及畢業後的工作選項,來得更加重要。
基本上,大學主要功能與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重要階段,若大學生能充分運用四年光陰,學會如何學習(learn how to learn),尋找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鑽研知識,便是成功學習。
換言之,大學教育應該是追尋知識、養成人格、化育人文素養的過程,其不僅單純是「學費投入與知識產品」,甚至是「工作與薪資的成果獲得」的交易處所。當然,大學課堂中教授固然講授各領域專業知識,但是,大學教育並非只有傳授專業知識而已。若將大學教育視為各學期的學費投入,然後按照學士、碩士、博士的各種學位,甚至是不同學科的學位差異,來「換算」在就業市場中可以尋找到何種工作、月薪若干,乃至於就業市場中投資報酬率若干、投資回收期間若干,這豈不將大學教育「物化」,將人看作賺錢機器,豈不悲哀?
(二) 大學就是宇宙浩翰的知識殿堂
大學(university)一詞英文名為university,也就是「universe」+「ity」之意,其中「universe」是宇宙萬物之意,宇宙涵蓋日月星辰和銀河黑洞,在當中包括長度上的浩瀚無邊、寬度上的包羅萬象,以及深度上的博大精深。意謂在大學中係無所不包、包羅萬象。亦即在寬廣如宇宙浩翰的學術殿堂,大學生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選課、修課,學習所要學習的科目與知識。當然,社會也是一所大學,也就是在這個社會大學中,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此指面對社會人士)。因此在大學教育中,需要有計畫、有方向性,在四年中盡其所能的學習,博覽群書,才不會入寶山空手而歸。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大學學習的目的,並非只為賺錢,而是學習知識,提高生活品味,進而擁有成就感、喜樂感和滿足感,甚至尋求人生意義的解答。大學教育有趣與迷人之處,正是在此。透過大學教育,莘莘學子得以探索明白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印證著:「人生是不斷追求真理的旅程」,大學教育則提供人生探索的起步平台,這是大學教育的真正意涵【1-2】。
「知識(knowledge)」一詞,係「知道(know)」+「橋梁(ledge)」之意,也就是知道、認識的通道或橋梁。這告訴我們透過知識的這一扇門,可以使大學生由「不知道」邁向「知道」,由無知到有知,進而能夠面對困難,知道如何有效解決問題。
且讓大學真正回歸到大學的本質吧!大學是知識殿堂,在其中追求學問知識,並帶出知識追尋的樂趣、個性品味的陶冶、解答人生的迷霧,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個人認為大學文憑可賺多少錢、能不能找到好工作,這些都應該是副產品,它不能超過學習的主體。
申言之,大學教育絕非生產知識的製造工廠,而是養成學習紀律的過程,這需要用心因材施教,誘發個人特質,使其能旁徵博引,靈活應用知識,期能進行跨領域的創新學習。這絕對是潛移默化的細火慢燉工夫,而非速食速成、朝三暮四一蹴可幾的作為。
二、大學需要學習到「如何有效學習」
大學教育的學習過程,對學生通常會有長期性影響。大學教育需拓展大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大學生產生迥然不同於過往的思維方式,或至少要磨練大學生的思辨過程。在此情形下,攻讀何種學位造成的影響實明顯各異,然此種求學過程產生的影響層面卻無庸置疑。個人深信在大學教育的層面,對社會發展必然為正向的,使大學生獲得寬廣的世界觀,這對於不斷發展的世界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事情。
在此時,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須要先問:「我為什麼要讀大學,讀大學能夠幫助我做些什麼?得到些什麼?」
基本上,大學絕非只是職業訓練所,幫助學生獲得工作中所需知識。當然,學習工作職場所需用的知識是大學教育的一環,但是這應該是一小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大學中所要學習的是「學習如何學習」,而非「學習到什麼知識」。大學生需要學習如何釣魚(釣到知識),學到釣魚(釣到知識)的技巧,而非只是學習到魚的本身【1-3】。其理由有四:
1. 學習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方能確保大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教授要給魚竿,而不只是給魚。教授要教會學生使用釣魚竿,能夠快速且正確釣到知識,因應未來職場上各種情境變化。
2. 外界世界知識變化過於快速,故需學會如何學習。大學時所學習的技術知識,在離開學校三、五年後就會無法派上用場。因為許多技術知識、產品的生命週期皆甚短,不久後便失去賞味期而不具用處。亨利‧福特說,「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已經進入老年,無論其在二十歲還是八十歲。」堅持學習的人永遠會保持青春,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心靈年輕,此提示我們應當活到老並學到老。
3. 在大學校園中,有很多飽學經書的教授大師,大學生可親炙其所學,徜徉在教授群英的學識丰采中,學習大師的治學態度與處世精神,保證可使大學生終身受用無窮。在此情形下,若是能夠開口問學,必能滿載而歸。盧梭說:「糟糕的不是他不懂,而是他以為他已經懂了。」張載說:「人多是恥於問人。假使今日問於人,明日勝於人,有何不可?」最怕的是不懂而裝懂,那就麻煩。
4.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持續用一段時間埋首在各種特定主題的研習方式,以獲得各個學科的基礎能力。在資訊時代中,有人認為當想要學習時,只需要到谷歌(google)搜尋,看些網路演講影片,或是修習免費的線上網路課程即可。或許有人認為當時更有效率的方法,是修習短期的認證計畫課程來取得工作機會,無須花費長達四年的大學課程,終生只須因需求而學習,而無須四年的大學密集式學習。然而,這很可能是短視的危險做法,因為持續使用一段時間埋首在各種特定主題的研習方式,來獲得各門學科的基礎能力,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更能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在從事工作的領域,渴望想要做到最好所需的那種能力,是需要用相對付出來支撐。在大學中,從對該項主題幾乎一無所知到經過數個熬夜日子的操練,直到對該項主題認識程度比別人還要多,這段學習的過程應是必要的。
因為在大學中所研習的教科書或參考書是業已「組織化」的有條理知識,且作者皆具有學術專業背景,經得起專業檢驗;此絕對勝於在網際網路上檢索出的片斷、零碎性資訊,且網路文章的作者水平誠然是良莠不齊。
最後,我們都知道學歷高低與學校等級是一虛假指標,每個人最終在工作和大環境驅動下,都會在真實社會中進行學習。當然,我們都不會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讀四年大學實是人生值得一試的冒險,至於這四年會怎樣過,相信聰明的大學生已經有答案。
1.1 大學生了沒
要做一位有思考能力的大學生,需要學習為自己思考,也就是要學習如何學習,而不只是學習知識的本身。
【三國小啟思:呂蒙士別三日令人刮目相看】
三國東吳將領呂蒙自幼喜好武術,甚少閱讀經書,有一日吳王孫權對他說:「日後的你要承擔重責大任、執掌軍事兵符之權,需要多加充實學問,拓展眼界和膽識,環諸各家兵法,若能多加涉獵勤學,
必然有成功之日,對你也必然會有助益。」呂蒙回答說:「我在軍旅中,勞碌奔波,甚是忙碌。」孫權回答說:「你就是再忙,也必然沒有我來得忙。千萬要記得孔老夫子說過:『與其一整天...
推薦序
薛 序
如何在地球村社會中安身立命,如何擘畫出屬於你自己的生涯規劃地圖,做你人生的CEO。你的生涯規劃地圖有多美好,你的生活品質就有多美好。很高興看到陳澤義教授,延續他前一本書《影響力是通往世界的窗戶》的一貫風格和寫作方式,完成《生涯規劃》一書。我們可以這樣說,《影響力是通往世界的窗戶》主要是勾勒出一個人發揮領導與影響力的基本脈絡和架構,重點在於個人如何發揮典範、影響群倫;至於具體落實影響力的重要工具,則是《生涯規劃》這本書討論的核心所在。期待更多人可以發揮影響力,並以你特有的智慧才幹,建構你的生涯規劃地圖,做你人生的CEO。
澤義教授具有真情流露的教學熱忱,經常在課堂中將管理、組織行為與行銷學理,應用轉換成實際生活例證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場景中。被他教到的學生是很有福氣的,無論是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理性思辨的學習方式,關係同心圓或關係存摺上的重新思考,如何善用角色來交流溝通,透過尊重式溝通、同理心溝通、交流式溝通等,或是工作的態度與工作選擇、目標設定、時間管理、工作生涯規劃等,學生透過活用所學到的管理、組織行為與行銷學理,因此明心見性、茅塞頓開而獲益匪淺。
大學生活的起始點,在於發揮學習規劃成長力,建立生活規劃溝通力、工作規劃理想力,乃至於生命規劃美實力,而其鎖鑰則在於誠懇,這其中的基本信念是三個相信、兩個堅持和一個改變。相信別人是和你站在同一陣線的;相信周圍的人是善良的,都會願意付出一己之力;相信適當的溝通比自然的機會更加重要。堅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公道自在人心;堅持謙虛自持,並且看別人比自己強。最後自己勇於改變。
本書首先談到學習規劃成長力,在為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創新學習、創新思維、理性思辨上有效學習。再者談到生活規劃溝通力,建立美好自我形象上,經營人際關係,要和你自己的內心溝通,從人事時地物的多個層面和內心對話,進而在尊重式溝通中,使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並透過有效溝通力的實際工具,使你快速入手、悠然上路;三者談到工作規劃理想力,使你建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找到合適工作,設定目標與時間管理,乃至於工作生涯規劃展翅高飛,預約美好人生。最後談到生命規劃美實力,在生命大哉問、生命的微笑中反思自省。
本書對於如何在大學生活中做你人生的CEO,經營你的生涯規劃地圖,提出言簡意賅的論述,易懂易讀,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輕鬆閱讀。本書是一本好書,能夠使你的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迅速提升,使你的人生活得更加踏實,更有活力和光彩。
如果你想要在大學生活中深化生命美學,經營學習實力,強化人際生活,預約美好工作,發揮你的影響力,做你人生的CEO,澤義教授的書正是為你而寫的。澤義教授的這一本書,實在是非常值得來一探究竟。
薛 序
如何在地球村社會中安身立命,如何擘畫出屬於你自己的生涯規劃地圖,做你人生的CEO。你的生涯規劃地圖有多美好,你的生活品質就有多美好。很高興看到陳澤義教授,延續他前一本書《影響力是通往世界的窗戶》的一貫風格和寫作方式,完成《生涯規劃》一書。我們可以這樣說,《影響力是通往世界的窗戶》主要是勾勒出一個人發揮領導與影響力的基本脈絡和架構,重點在於個人如何發揮典範、影響群倫;至於具體落實影響力的重要工具,則是《生涯規劃》這本書討論的核心所在。期待更多人可以發揮影響力,並以你特有的智慧才幹,建構你的生涯...
作者序
四版序
這樣一本通識教育的書,能夠在四年後四版,對於作者而言,不啻是最大的鼓勵,這顯示出當前有關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各種課題,廣受各界重視。我們必須感謝在此期間學者專家及讀者們,對於本書再版所提出的若干寶貴意見。在此次改版上,我們做較大幅度的更動,說明如下:
首先,第十二章工作生涯規劃的內涵,係由史丹福大學員發想再經由作者修正調整內容,本章予以全部大幅改寫,而論述層面則更為紮實完整。
再者,將原有第四章的理性思辨的內容中,改寫新增第三節:網路資訊社會與理性思辨。使論述更能夠適應當前社會。此外,亦將原有第六章的關係的黃金階梯的內容中,改寫新增第四節:愛的語言。
三者,將原有第七章的有效溝通力、第八章的尊重式溝通、第九章的工作態度、第十一章的目標設定與時間管理,共四章的內容予以整編大幅改寫,使得內容更加簡潔有力,容易閱讀。
此外,在各篇之首與各章之首皆增加提綱性文字,以收綱舉目張之效,並更換若干例證內容,使本書更能貼近時代脈動和章節主旨。同時,亦在多處章節內容上予以修正,並新增多處實際例證(特別是第三章創新思維和第四章理性思辨)。最後,謹將本書獻給 上帝,作者並祈望學者專家先進與各界讀者繼續給予指教,是幸。
四版序
這樣一本通識教育的書,能夠在四年後四版,對於作者而言,不啻是最大的鼓勵,這顯示出當前有關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各種課題,廣受各界重視。我們必須感謝在此期間學者專家及讀者們,對於本書再版所提出的若干寶貴意見。在此次改版上,我們做較大幅度的更動,說明如下:
首先,第十二章工作生涯規劃的內涵,係由史丹福大學員發想再經由作者修正調整內容,本章予以全部大幅改寫,而論述層面則更為紮實完整。
再者,將原有第四章的理性思辨的內容中,改寫新增第三節:網路資訊社會與理性思辨。使論述更能夠適應當前社會。此外,亦將...
目錄
薛 序
徐 序
四版序
初版序:解讀生涯規劃的DNA
第壹篇 學習規劃成長力:I THINK
第一章 為自己思考
1.1 大學生了沒
1.2 為誰讀大學
1.3 反思學習14
第二章 解決問題
2.1 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雙重循環解決問題
2.3 創意性解決問題
第三章 創新思維
3.1 突破慣性思考
3.2 想像創新思維
3.3 組合創新思維
3.4 反向創新思維
第四章 理性思辨
4.1 思辨論述的架構
4.2 理性思辨的基本要素
4.3 網路資訊社會與理性思辨
第貳篇 生活規劃溝通力:I LINK
第五章 建立美好自我形象
5.1 檢視自我形象
5.2 管理自我形象
5.3 學習知足感恩
第六章 關係的黃金階梯
6.1 黃金關係圈
6.2 遵守人際界線
6.3 人際關係的三個尊重
6.4 愛的語言
第七章 有效溝通力
7.1 PAC交流分析
7.2 交錯式交流
7.3 同理心溝通
第八章 尊重式溝通
8.1 澄清事實
8.2 邀請他人
8.3 事件與解讀
8.4 事件與價值
第參篇 工作規劃理想力:I DREAM
第九章 工作態度
9.1 敬業與樂群
9.2 態度決定高度
9.3 理性決策法則
第十章 尋找合適工作
10.1 工作與個性配適理論
10.2 興趣導向
10.3 內在驅力
第十一章 目標設定與時間管理
11.1 目標設定實現夢想
11.2 時間管理的本質
11.3 管理時間實現目標
11.4 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第十二章 工作生涯規劃
12.1 基本思維架構
12.2 工作生涯規劃道路圖
12.3 生涯發展階段
第肆篇 生命規劃美實力:I SMILE
第十三章 生命大哉問
13.1 生命大哉問
13.2 生命長河
13.3 生命區位藍海
第十四章 生命的微笑
14.1 尋訪人生定位
14.2 面對真正自我
14.3 物質所有權的真諦
第十五章 做自己人生的CEO
15.1 人生的視野
15.2 人生的信念
15.3 做對的事
中文參考文獻
附錄:三份職業選擇問卷
主題人物索引:依朝代別
中文專有名詞索引
薛 序
徐 序
四版序
初版序:解讀生涯規劃的DNA
第壹篇 學習規劃成長力:I THINK
第一章 為自己思考
1.1 大學生了沒
1.2 為誰讀大學
1.3 反思學習14
第二章 解決問題
2.1 解決問題的能力
2.2 雙重循環解決問題
2.3 創意性解決問題
第三章 創新思維
3.1 突破慣性思考
3.2 想像創新思維
3.3 組合創新思維
3.4 反向創新思維
第四章 理性思辨
4.1 思辨論述的架構
4.2 理性思辨的基本要素
4.3 網路資訊社會與理性思辨
第貳篇 生活規劃溝通力:I LINK
第五章 建立美好自我形象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