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價值、章法藝術、類推詮釋之傳遞沿襲:
從文人對話與文化展示一窺
古典小說與其評點之多層次內涵
本書將古典小說評點視為特定的書寫活動,此類評點活動依賴小說而生,卻形成另一種涵蓋小說原文且具有多重解釋的新文本,其中展現了評點者之道德關懷、學術涵養、藝術主張,以及對小說文本之各層次理解與詮釋。
另一方面,中國古典小說評點所建立的論述模式與賞鑑標準,也在東亞漢文小說評點文本中獲致延續模擬,形成特定的文化現象。
評點者以經典規範或文藝美學對古典小說進行對話闡釋,評點文本的意義增生,使古典小說之內涵因而擴大深化,超越了敘事層次,而有訴求情感本質及古今共感的領略面向。
作者簡介:
許麗芳
◎任職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學歷
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1997)
◎經歷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2007-~)、副教授(2001-2006)、助理教授(1998-2001)
臺東師範學院語教系助理教授(1997-1998)
日本長崎大學環境科學部客座研究員(2005-2006)
◎專長
古典小說、文學批評
◎著作
《章回小說的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西遊記中的韻文運用》、《古典短篇小說中之韻文運用及其相關意義》、《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
本書作者歷來研究多聚焦中國古典小說之文類特徵,以此基礎發展出對於小說作者書寫意識以及小說評點現象之關注。相關著作多強調作者、評點者及小說文本所建立的文化學養時空,並嘗試凸顯古典小說及其評點之文本錯縱與相互詮釋的書寫現象。
章節試閱
導 言:文化展示與學養對話的空間
評點淵源自經典訓詁註解,其後延及詩文小說戲曲等文類,此一活動包括閱讀理解與反省評價,同時具有評點者明顯個人色彩,於此書寫行為中亦呈現特定模式與內涵,如文化訊息符號之運用對照,評點者個人藉以寄寓發揮之自覺,對於相關文類藝術特徵之要求,以及論述中往往不斷呈現傳統價值觀之意識與反省等。本書之思考角度為:評點(或說小說評點)實為文化活動,且具有書寫論述之明顯動機與期待,評點者於此展現個人學養性情,或彼此交流或相互論戰,或談古論今或品鑑高下,或聚焦文類藝術或感慨世情人性,凡此皆使評點文本成為另一種文本,其中有原文之解讀,亦得見當世或後世之人的思考與對應,而如此的行為包含彼此對於經典文化道德等議題之交流述說,使此類評點文本再次形成新的文本,再次提供不同的觀照與賞見,因此有文化再生產增殖的可能。
本書主要由孫琴安、譚帆與林崗的評點專著加以思考,前者為宏觀分析歷代評點現象,包含詩文小說及著名評點作品作家等,譚帆則聚焦歷代相關詩話評點「話」的特性,以至明清古典小說之評點表現,並意識到評點者之身分與評點屬性,如文化指導或商業考量等多元背景。至於林崗,則又強調明清小說評點之文化現象,對於小說評點之陳述細節與內涵加以分析。基於此一研究基礎,本書以評點,尤其小說評點為某種文化活動,同時也是某種書寫行為,有其對於傳統內涵之反省詮釋,亦有屬於評點者價值學養立場等明顯個人色彩之展現,至於評點論述中得見接受者意識,則尤其是既有研究已多所關注者,於此,本書則進一步強調評點文本所具有對話特徵與相關延伸面向。
導 言:文化展示與學養對話的空間
評點淵源自經典訓詁註解,其後延及詩文小說戲曲等文類,此一活動包括閱讀理解與反省評價,同時具有評點者明顯個人色彩,於此書寫行為中亦呈現特定模式與內涵,如文化訊息符號之運用對照,評點者個人藉以寄寓發揮之自覺,對於相關文類藝術特徵之要求,以及論述中往往不斷呈現傳統價值觀之意識與反省等。本書之思考角度為:評點(或說小說評點)實為文化活動,且具有書寫論述之明顯動機與期待,評點者於此展現個人學養性情,或彼此交流或相互論戰,或談古論今或品鑑高下,或聚焦文類藝術或感慨世情...
作者序
後 記:文學評點研究視野之開展
本書以古典小說為中心,著眼特定文體的書寫傾向,視評點為某種具一定模式之書寫行為。無論是簡略、片斷或完整段落;或是前後總評或行間夾評,實皆屬潛對話之特徵。而評點者面對相關文本,就由此一書寫活動展現自我娛情乃至系統論述。就文本面貌以觀,歷時空不同類別文本相互交織,彼此互證,經史子集等符號內涵與小說旨意與藝術相互對照比擬。
評點既為某種書寫行為,不限於評點當時文學環境或思潮,為另一種文本系統,甚至有既定的語彙或敘述模式。呈現以通俗小說為認識前提的芻蕘之議特質。
藉由評點者之學識境遇背景與個人價值之強調指陳,記事之文亦得以與說詩之理趣體會方式相互參照。「括事見理,籀殊得共」;「史僅記事,而詩可見道,事殊而道共」。評點活動中,通俗與正統文類得以交融增生,尤其使古典小說文類特性得以轉化,從敘事、彰顯才情至表彰自我,乃至抒懷興寄的層次,藉由各篇章聚焦詩性內涵之分析,深化古典小說藝術審美之理解,並強調作者與評點者個人自期與態度。
由古典小說評點現象衍伸觀察,亦得以另一途徑確立文學發展的脈絡與傳播,以正統與邊緣為角度,對古典小說評點之意識與共性進行思考,分析將不限於評點者所處當代環境,關注評點者意識與評點共性,從評點者的各種學養背景出發的相關反省,聚焦歷時空與跨文化評點現象之綜合理解,嘗試釐清評點行為的共同特質,以期建立相關的文學意識與價值精神,與文學史觀點相互對照與補充。
後 記:文學評點研究視野之開展
本書以古典小說為中心,著眼特定文體的書寫傾向,視評點為某種具一定模式之書寫行為。無論是簡略、片斷或完整段落;或是前後總評或行間夾評,實皆屬潛對話之特徵。而評點者面對相關文本,就由此一書寫活動展現自我娛情乃至系統論述。就文本面貌以觀,歷時空不同類別文本相互交織,彼此互證,經史子集等符號內涵與小說旨意與藝術相互對照比擬。
評點既為某種書寫行為,不限於評點當時文學環境或思潮,為另一種文本系統,甚至有既定的語彙或敘述模式。呈現以通俗小說為認識前提的芻蕘之議特質...
目錄
導 言:文化展示與學養對話的空間
第一章 議論的意識自覺
試析金聖歎《水滸傳》評點中的文人之議
第二章 文情的後設空間
試析水箬散人《駐春園小史》評點的敘事自覺
第三章 詩心的時空共鳴
傳奇小說詩性美感之對話:明治本韓國漢文小說《金鰲新話》之批評取向與相關意涵
第四章 價值的想像模擬
異域之印象與想像:試析《海外奇談》與其評點之有意偽托與模擬書寫
第五章 話語的影響轉化
以經史解小說:試析金聖歎《水滸傳》評點的天倫想像與相關意義
第六章 審美的例推概括
徵實與附會之外:試論毛評《三國演義》對關公顯聖的審視態度與相關意義
後 記:文學評點研究視野之開展
導 言:文化展示與學養對話的空間
第一章 議論的意識自覺
試析金聖歎《水滸傳》評點中的文人之議
第二章 文情的後設空間
試析水箬散人《駐春園小史》評點的敘事自覺
第三章 詩心的時空共鳴
傳奇小說詩性美感之對話:明治本韓國漢文小說《金鰲新話》之批評取向與相關意涵
第四章 價值的想像模擬
異域之印象與想像:試析《海外奇談》與其評點之有意偽托與模擬書寫
第五章 話語的影響轉化
以經史解小說:試析金聖歎《水滸傳》評點的天倫想像與相關意義
第六章 審美的例推概括
徵實與附會之外:試論毛評《三國演義》對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