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智慧之源
史蒂芬.霍爾利用他的廣博學識和文學技巧,
帶給我們一部敏銳有力的綜合著作,
說明了在人類歷史悠久的智慧源泉探索中,
哲學家、神學家和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作出了什麼貢獻。
這是一部結合洞察力與藝術的作品,
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
──許爾文.努蘭(Sherwin Nuland),《死亡的臉》(How We Die)作者
人類文明歷史發展到現代,累積了許多智慧的成果,終於在二十世紀開始有科學家試著透過實證方法和科學儀器分析「智慧」。智慧可以被測量嗎?它有什麼特徵?智慧的運用如何反映在神經結構中?我們是否可以由此尋找智慧在大腦裡的源頭?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智慧和科學的對話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作者史蒂芬.霍爾悉心拆解並重組了智慧最關鍵的科學命題。他立基於深厚的人文傳統,查覽重要的智慧文獻,包含荷馬史詩、哲學、《聖經》及古典文學,並援引蘇格拉底、佛陀、耶穌、孔子、甘地等人類史上公認的智慧典範。在他嚴謹的梳理下,智慧的種種概念跟心理學、生物學及神經科學的關注點一一連通起來。
霍爾將智慧概念分成八個神經支柱,分別是情緒調節、判斷力、道德推理、憐憫、謙遜、利他、耐心、處理不確定性,他援引相關主題的重要科學研究,詳實地加以論述。透過這樣的分析策略,霍爾引導讀者探勘了人文與科學互通的新領域,讓智慧在實證科學的檢驗下顯現其微妙之處。在這段知性旅程的最後,霍爾為智慧的時代意義作了發人深省的陳述。
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爾(Stephen S. Hall)
資深記者與科普作家。三十多年來,史蒂芬.霍爾就科學與社會的交集寫了大量文章,主要發表在《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在本書之前出版了五本廣受好評的著作,包括《看不見的邊境》(Invisible Frontiers,關於生技產業之誕生)和《長生不老專賣店》(Merchants of Immortality,關於幹細胞科學與再生醫學之誕生)。他多次獲獎,包括2004年全美科學作家協會「社會中的科學新聞獎」的書籍獎,以及1998年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威廉.柯立獎(William B. Coley Award)。除了科學,霍爾還大量撰寫關於旅行、棒球和義大利的文章。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和《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等數十本書。(victranslates.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