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己」之前,先搞懂「我是誰」。
成長,不是長成大人,而是認識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認識自己」,他才有機會「成為自己」。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你想過怎樣的人生?
我們過去的經歷、被情緒加工過的記憶、環境的影響、防禦機制等,構成了我們龐大且複雜的內心世界,會隨時影響我們的選擇。因此,對內在的認知程度越深,越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人生,就是一個人的戰鬥,別人幫不了你,我們只能往內求。而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了不起的自己,當你勇敢探索,就會遇見它。一旦擁有獨特和無限大的內在,就能擁有完整而豐富的人生,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這是一本關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以全新和超越的視角,從人際關係、防禦機制、情緒困擾、自我價值等諸多面向,引導我們看清內心深處的真實模樣,並為自身注入強大的內在力量,活出獨一無二的存在,成為自己的「知己」。
讓內在無限大的五個關鍵字
從容:摘下人際面具,突破關係束縛。
你與他人相處是充電型或是耗電型的關係?為了獲得認可,你花費多少精力在維護面子上?別讓與人的互動,形成更討厭的自己。
自然:卸下防禦機制,看清內心世界。
高級的防禦機制能增加情緒韌性,低級的防禦機制則會讓我們自欺欺人。藉由瞭解這些心理防禦機制,能看清自己與人相處時的樣子。
自在:瞭解困擾我們的情緒,學會轉化情緒。
隱藏在煩惱下的是恐懼,憤怒是為了掩飾脆弱,指責的背後是絕望,擁抱孤獨與自己更親密。當我們讀懂自己的情緒,心情將不會再輕易被他人左右。
自由:撕除身分標籤,找到自我的真正價值。
為人生做減法,拋棄不適合自己的規範,撕除不適合自己的標籤,擺脫慣性思維,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新生:走入內心深處,勇敢面對真我,重新設計人生程式。
反思自身的信念與原則,有多少是被植入的價值觀,又有多少是自己獨立的思考。然後問自己最想要什麼、該怎麼做,就能離真實的自己更近一步。
真心推薦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IMV品牌執行長 馬克凡、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蔡宇哲
作者簡介:
張沛超
武漢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博士,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註冊系統督導師,被譽為「中國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
在《心理學前沿》、《國際應用精神分析雜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武漢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著有暢銷書《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與張沛超其實只有過幾次短暫的會面,但他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原因之一是他的思想深度、廣度超出他的實際年齡一大截,聰明過人。
原因之二是他的文化修養極好,好像其(外)祖父系名中醫,所以他對中醫理論也頗有瞭解。但他真正的興趣卻是西方的精神動力學。
原因之三是,他小我約一輪的年齡,但和老師輩的人打交道時卻談吐自若,十分從容。
凡此種種,皆反映了他的自信。希望他在學術生涯中能有所成就,與廣大心理學愛好者的互動中也有所收穫。
——趙旭東 醫學博士,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
《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故人貴有自知之明,認識自己,做自己的知己,便是張沛超要分享給大家的心理學知識。
——申荷永 心理學博士,澳門城市大學教授,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人類對於外在世界的知識已經相當豐富,而對於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卻還相當貧乏。可能我們在外面兜轉許久,還是不得不常回來敲敲自己心靈小屋的門戶。
西方的先哲曾說:「認識你自己。」東方的先哲也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張沛超說:「做自己的知己。」認識自我,的確是件重要的事。
——鐘年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湖北省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
張沛超是心理諮商界的「小超人」, 他為人風趣、談吐幽默,知識廣博,思考深入,能將同業界各流派的觀點融會貫通。本書內容精彩豐富,值得一讀。
——朱建軍 臨床心理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讀張沛超的書,相當於讀一本關於自己的「說明書」。
——曾奇峰 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
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愛,希望自己能愛別人或別人愛自己都不過是自欺欺人。
仁者愛人。仁,二人也,是指自己與自己在一起,而達到一種自我和諧。
但愛自己很難,比如,我們總是對自己感到不滿意;又或是我們只顧著承擔責任,卻忽略自己的感受。
讓我們跟著這本書,先和自己待在一起,對自己有耐心點,好好了解自己,也好好愛自己。
——吳和鳴 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學會理事
名人推薦:我與張沛超其實只有過幾次短暫的會面,但他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原因之一是他的思想深度、廣度超出他的實際年齡一大截,聰明過人。
原因之二是他的文化修養極好,好像其(外)祖父系名中醫,所以他對中醫理論也頗有瞭解。但他真正的興趣卻是西方的精神動力學。
原因之三是,他小我約一輪的年齡,但和老師輩的人打交道時卻談吐自若,十分從容。
凡此種種,皆反映了他的自信。希望他在學術生涯中能有所成就,與廣大心理學愛好者的互動中也有所收穫。
——趙旭東 醫學博士,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精神科醫生,...
章節試閱
充電型V.S耗電型的人際關係
我們無法脫離自身所擁有的關係去瞭解自己,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又可分為充電型與耗電型。這個比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這篇文章我就以此為例,分析不同的關係類型。
充電型和耗電型關係會同時存在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完全沒有充電型的關係、從未獲得任何正向的東西,他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任何人的關係體系中一定都會有充電型的關係。
什麼叫充電?這個比喻源於我們的體驗。我們在和某些人交往時,會感覺自己好像變得更有能量、更自信、更勇敢、更果斷、更生動、更有生命力、更能夠面對自己、更願意主動探索世界,感到更自在、更安全。這種關係就像是為自己充電一樣,只要連結到這個「無線充電器」,我們的電量就能從一格充到兩格,到滿格。
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人際關係全都是充電型。這樣持續充下去,我想每個人最後一定都能變成「超人」。
耗電型關係在各方面都與充電型關係相反,會讓我們覺得情緒很糟,自己很差勁,失去了能量,如同手機電量一點點地下降。我們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這個世界。光是說著這樣的話語,我們就會感覺自己宛如洩了氣的皮球,逐漸變癟了。
你的生活中應該都存在這兩種關係,只是不一定如上述所說的這麼典型。你可以看一看,自己和誰在一起時是充電,和誰在一起時總是在耗電,然後你還可以思考自己目前的電量還剩多少,以及閱讀這本書是在充電還是在耗電。
事實上,純粹的充電型關係或耗電型關係幾乎不存在,絕大多數的關係都同時存在充電和耗電狀態,只是程度不同。
母親是充電器,但也需要強大電源補充能量
接下來講講「充」、「耗」皆有的關係。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多半都十分複雜。如果有人要我們談談對他的看法時,我們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語,比如:「我覺得你內心有很多的衝突」等,那麼十個人裡面有九個人都會點頭深表贊同,唯一搖頭的那個人內心其實也在拚命點頭。
充電和耗電皆有的關係原型來自依戀關係。依據一個人與重要他人透過親密互動而形成持久、強烈的情感連結,可以大致把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
處在一個真正的安全型依戀中,就像是在連結一個性能可靠、功率穩定的充電器,這時你的人生會從一個很小的花苞,慢慢成長為含苞待放的花朵。安全型依戀一定是能夠充電的關係,否則這個安全就是虛假的。
一般來說,我們的第一撫養者,通常是我們的母親,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充電型關係。
母親與我們進行的連結不僅包括生理層面,更包括精神層面。每個母親都想生下自己的孩子,她的精神世界對這個孩子有渴望、有期待,希望這個孩子能帶來某些好的東西。因為孩子被寄予了期盼,所以孩子在母親腹中時就已經開始接受來自母親的充電了。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和不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在童年時期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大家可以回想與感受一下自己的童年關係是充電型還是耗電型。
這樣的關係原型顯示,如果我們從誕生開始就能被很好地充電,不僅能讓我們從一「出廠」就已被充上足夠的電量,還會讓我們相信自己這顆電池還不錯,能充進電量;也會讓我們因為這世上存在可以為自己充電的電源而覺得安心。如果你一開始獲得的充電型關係,以及在關係裡的充電體驗很不錯,你的內心深處就會相信這個世界是充滿能量的。
相反地,有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母親反向充電。如果母親的能量較低,表現出明顯或是潛藏的憂鬱狀態,那麼她一開始就會吸收這個孩子的電量。
你可以想像,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在個人形成信念、發展個性時造成的影響會有多麼大的不同。
我在這裡把孩子可以從外界得到的電源簡化為母親這一個方面。實際上母親也需要從她的家庭系統中充電,這種電源或許來自自己的母親,又或是來自另一半。如果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家庭中無電可充,她又如何能為她的孩子充電呢?所以即使我簡化了模式,大家也應該能舉一反三,知道一個充電器背後需要更大的電源。
大多數關係都既充電又耗電,因為我們的撫養者並不是完美的人,像聖母一般的母親,恐怕只能存在於神話或宗教傳說裡。
影響一個人能量高低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所以即使理論上作為孩子充電者的母親,在某些時候也需要從孩子身上吸收一些電量,這其實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
然而,人類天性中也有一部分希望能與這些關係進行切割,把它們分為完全好或完全壞,完全充電或完全耗電。
從人際關係認識自己
我們在認識自己時,很容易借助一些外在的規則,但這些規則其實並不適用於我們的經驗;我們也會借助很多規則去感知他人,但這些規則可能干擾,甚至禁錮了我們最真實的經驗。
如果接收到與這種單一規則相違背的經驗時,我們會加以壓抑,或把它投射出去,認為「我才不是這樣」「這個不是我」或「這個是屬於外界的,屬於他人的,和我沒有關係」,這樣的反應其實增加了我們探索自己的難度。
而且我們也不能輕易就判定自己和某個人的關係是屬於充電型或耗電型,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複雜的世界,不同時期的人帶給我們的體驗和感受也會不同,所以我們不要果斷地認為對方是完全給予或消耗我們的能量。如果這些觀念能讓你深入思考,那應該是能幫助你探索一些混沌不清的經驗,而不是讓你迅速得出某個結論。
為什麼我們難以離開某些關係?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介紹一個概念—配重理論,這是理解人際關係的一把鑰匙。
所謂的「配重」,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能量處於一個相對平衡和穩定的狀態而做出的調整。這種調整可以是對自身,也可以是透過與他人的關係加以維繫。就像一個天平,一邊重了,另一邊也必須放上相對重量的東西,才能保持平衡。
人與人之間其實也是這樣,我們並非孤零零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處於各種關係中,不瞭解這些關係,就無法真正地「知己」。
解讀「配重理論」
家庭裡其實就擁有非常複雜的配重體系。我們在成長時形成的特徵,都會在家庭維持穩定的過程中,擔負起一定的配重任務。例如一個人特別外向,那麼這種外向可能是對家庭一致性的配重,也就是全家人都是外向性格,所以為了更能適應家庭環境,他也會逐漸形成外向的個性。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可能是互補性的配重。意即家庭成員都比較內斂,為了避免過於內向帶來的缺點,因此他發展出非常外向的性格,用來平衡家庭內部在性格上過於偏向低調的不協調。
正是這樣的配重,使我們至少在心理層面上是很難離開家庭系統的,因為一個體系在運行得比較平衡後,就會成為生命體,在這個體系中的每個成員,也都會被固定在他們相應的位置上,猶如天平上的砝碼,透過不斷自我調節讓天平能獲得平衡。如果家庭或家族一開始就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其實就會造成某種不平衡。
假設一個家族中有個孩子不幸去世了,那麼之後出生的孩子就會背負起逝去的哥哥或姐姐的重量。
因為父母已經不小心失去了一個孩子,如果再失去一個孩子對他們而言是很難接受的,所以父母在心裡會有一定的壓力。如果母親懷了第二個孩子,這個孩子在還未出生前,就已經有了父母給他的配重,需要填補父母的某種內疚,或做出一種補償。
在這樣的配重之下,父母可能會對他有過多的保護。如果這對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是在馬路上不小心因車禍而去世,他們就會把自身對於馬路的恐懼配重傳遞給第二個孩子。馬路的確存在造成傷害的風險,但父母可能會由於內心的恐懼,把馬路說得像地獄般恐怖。孩子在完全不知道這個故事的原由,也不理解一開始的體系失衡是如何發生的情況下,可能會以某種異於常理的心理或行為,來承載和回應來自父母的這種恐懼配重。
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這個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突然對馬路產生恐懼,導致他不敢過馬路;或發展出一種更為抽象的「馬路恐懼症」:只要他快要被升遷,馬上就會有很好的發展時,他內心的恐懼就會甦醒。此時的場景就好像他正站在馬路上,四周全是洶湧的人流或車流,這會讓他變得恐懼,繼而反映在一些行為,而造成這些行為的原因,就是他承擔了哥哥或姐姐的死所造成的家庭配重。
如果他要尋找另一半,他可能會挑一個和他一樣,無論是恐懼現實的馬路,還是恐懼抽象的馬路的人;或找一個跟他完全相反、完全沒注意紅綠燈就直接過馬路;又或是會選擇一個特別愛刺激和冒險的人。
這其實就是他在配重內心深處那些沒有充分被他表達的自我。當然,即使他進行了這樣的配重,這個配重體系仍然不一定平衡。當年是他的父母擔心他遭遇不測,現在如果他在自己的家庭延續這個配重體系,他對伴侶也可能會有類似的擔心。就這樣一環扣一環,如果有新成員進入這個家族系統中,依舊會被配重。
以上這些都還是最簡單的模型與假設,並沒有將女方的家族背景納入其中。如果想理解個人的行為,你不能期望這個人在任何情況下的表現都是連貫的、一致的。他的表現並非全然被他的意識層面所影響和決定,同時也會和其他人的無意識、家庭的無意識、家族的無意識,乃至社會的無意識等諸多因素有關。
從配重審視你的行為
如果透過這種配重模式觀察一個人的病態行為,會發現其實一個人的行為也在進行配重。
例如有個小孩非常討厭上學,甚至到了非得休學的地步,這種情況在經驗豐富的心理師看來,這個厭學的孩子想留在家裡,除了對學習沒興趣之外,還有可能是為了要保護家庭。因為如果他繼續上學,他的家庭很可能因為某個家庭成員過於強勢或弱勢,失去平衡,而走向破碎。
其實每一個人在孩提時期,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自己的家庭破裂,比較極端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必須做出一些行為,而且行為要夠強烈、有戲劇性,才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最終使其從學校學生的角色變成回到家裡守護家庭的角色。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為家庭的危機、為失衡的家庭配重體系進行配重。
這就像堆疊鵝卵石:先在最下面放一顆小小的鵝卵石,在它上面放一個稍微大一點的,更上面再放更大一點的,再上一層可能就需要放不止一個了。當我們放了許多卵石,這個結構達到一個非常完美的配重體系時,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會達到一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平衡。但如果貿然拿走其中一塊,它可能一下子就崩塌了。
很多人的內心世界都存在這種很剛性的平衡,這最終會使他們變得非常脆弱。一些人的家庭或家族的情況其實也存在這種很剛性的平衡,也就是最弱小的位於最下層,往上逐漸疊加更多人的努力,努力上面又有努力,但這種平衡很有可能因為一次細小的變故而完全坍塌。
我們的內心世界會始終保持一定的平衡—我們的意識在為無意識配重;我們顯性的人格在為隱性的人格配重。從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到更複雜的家庭、家族關係,到企業裡的人際關係,再到社會上抽象的人際關係,這些關係其實都處於這種動態平衡的配重系統中。
如果我們能有這樣的認知,再來審視自己的行為,相信我們一定能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不要自責「為什麼拖延」,而要問「自己在逃避什麼」
一個人如果因為某件事情來詢問你的意見,那這個人很可能就有拖延方面的問題。如果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他也不會來求助;但如果他知道該怎樣做卻又沒做,就是有拖延問題。如此看來,其實大部分人都有廣義的拖延症。
拖延也分許多種,每一種都有各自的理由。一個人拖延得越嚴重,代表他所需要配重的情境就越艱難。也有比較特殊的拖延,比如大多數人在即將進入非常危險或未知的情境時,一定會想方設法拖延到最後一秒。
拖延有理?一拖再拖的五大原因
有人在生活各方面都會拖延,早上該起床時就賴床,晚上很晚了又拖著一直不睡。哪怕是有人發錢,他也會懶洋洋的,不想去領。
如果是上述的情況,我們有理由懷疑這類型的人存在一些內在的、隱密的憂鬱情緒,這種憂鬱不一定到了可以稱為憂鬱症的程度,但它會降低人的內在活力,如此就會很自然出現廣泛性的拖延。如果只是在某一類事情上拖延,那就有必要研究一下,為什麼這個人並非在所有的情境下都處於拖延狀態。
每一種拖延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拖延有理」。人類和大部分的動物不同,大部分的動物不會拖延,牠們想做什麼就會去做。拖延這件事,需要大腦複雜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比如能夠估算當下正面臨什麼樣的情境,這個情境裡存在著怎樣的挑戰,目前有多少資源,運用資源應對挑戰的勝算如何……等。經過這樣一番沙盤推演後,才會認為自己可以延遲些再採取行動。
所以拖延其實是一種比較高級的防禦機制,它需要將多種比較簡單的防禦機制組合起來才能進行。
理由一:無法捨棄之前的生活狀態。
拖延有個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只要你不做,就保持了一種連續性。這種連續性是個舒適圈,對於一些人而言,哪怕是將要被升遷、要到不錯的地方旅行,又或是能實現夢想,也是對連續性的打斷。即使這種連續性只存在於他的幻想中,也一定要加以維持,所以拖延可能包含了一個人無法割捨的某種問題。
此外,不同的人對打斷連續性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對連續性會有非常執拗的要求,比如換一張床就會睡不著,換個地方吃飯就會水土不服;而有些人在這方面就沒那麼敏感。
理由二:害怕成功。
一個人如果成功,除了會失去上述所說的連續性之外,別人對你的期待和要求也會隨之提高,如果你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為了不成功,就會一再拖延。
理由三:害怕失敗。
另一個跟害怕成功完全相反的原因,那就是害怕失敗。這類型的人擔心,如果做某件事失敗了,別人就會認為自己能力很糟。但如果一直拖到那件事期限已到,不需要做了,或被別人做了,自己就不會被別人認定為失敗者,因為「我只是沒做,而不是做不好」。所以,如果特別害怕失敗,也會造成拖延。
還有一個更糟糕的原因,就是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失敗者,甚至最好大家也都認定自己是個失敗者,這就是一種連續性,你可以繼續維持原狀,安全待在原地不動,並且覺得舒適安逸。
理由四:對討厭的人或事進行被動攻擊。
如果攻擊是主動的,可識別度會很高。比如,一個人毫無徵兆地大聲呵斥甚至是辱罵別人,對方可能馬上會被誘導出憤怒的情緒,衝突就會直接爆發。但被動攻擊不同,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發現。
例如,你交辦的事情我就是遲遲不進行,非得拖到最後一刻才勉強完成,因為我對你有成見,我不想讓你稱心如意,所以就一直拖延,讓你處於不利之中,或拖累你。在這種情況下,我沒有主動攻擊你,但藉由拖延你交付給我的事情,間接地攻擊你,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種拖延通常被精心計算過,對方一定會在工作的截止日期前臨時抱佛腳,將工作盡速完成,但品質正好達標,低空飛過門檻。因為如果任務不過關,那他之後就沒有被動攻擊的機會了。如果你是這種下屬的主管,你可能總是處於被攻擊的狀態,會覺得很不舒服,但又挑不出對方特別嚴重的問題。
理由五:要做的事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你被要求去做的事,甚至是你要求自己做的事,和自己的價值觀不符,你的內在就會不斷釋放抗拒的信號。
或許你也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但你可以藉由觀察自己拖延的事情,來反推自己的價值觀。比如一個內向的人,如果把他放在一個需要不斷和人溝通、打交道的位置,他可能就會出現抗拒和拖延,因為這個位置需要做的事和他的價值觀不符。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要做某件事情,可是我們的價值觀卻不認同這件事,兩者之間就會出現矛盾,我們的內心就會抗拒這件事或者拖著不去做。
充電型V.S耗電型的人際關係
我們無法脫離自身所擁有的關係去瞭解自己,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又可分為充電型與耗電型。這個比喻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這篇文章我就以此為例,分析不同的關係類型。
充電型和耗電型關係會同時存在
如果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完全沒有充電型的關係、從未獲得任何正向的東西,他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任何人的關係體系中一定都會有充電型的關係。
什麼叫充電?這個比喻源於我們的體驗。我們在和某些人交往時,會感覺自己好像變得更有能量、更自信、更勇敢、更果斷、更生動、更有生命力、更能夠面對自己、更...
目錄
作者序 向內,遇見無窮大的你
第一章 從容:突破關係束縛,摘下人際面具
1.你以為的你,是真正的自己嗎?
2.從他人身上勾勒出自己的輪廓
3.充電型VS.耗電型的人際關係
4.為什麼我們難以離開某些關係?
5.戴上面具,不代表不能做真實的自己
6.耗費精力的面子保衛戰
7.三種人際關係類型,瞭解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8.審視界限:你在哪裡,什麼是你
第二章 自然:卸下防禦偽裝,才能看到內心世界的投射
1.心理防禦能保護自己,也可能阻礙自己
2.舒適圈悖論:不能太舒服,也不要太安逸
3.三種心理防禦機制:戰鬥、逃跑與僵住
4.你看到的世界,是你內心的投射
5.敏感族群的高防禦機制
6.不要自責「為什麼拖延」,而要問「自己在逃避什麼」
7.自我封閉是心理的防禦機制
8.只要夠理智,就能解決情緒問題?
第三章 自在:擺脫情緒困擾,讓情緒自由,自己自在
1.每種情緒都是你!正面接納,瞭解完整的自己
2.隱藏在煩惱下的恐懼和焦慮
3.憤怒是為了掩飾脆弱
4.指責的背後是絕望
5.悲傷的力量
6.解讀情緒語言,瞭解內心需求
7.不被情緒綁架的情緒轉化法
8.擁抱孤獨,才能與自己親密
第四章 自由:為人生做減法,撕掉不適合自己的標籤
1.「我是誰?」——拿掉標籤後,你還剩下什麼
2.雖然會有雜念,但沒關係
3.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4.告訴自己:「那又怎樣!」
5.你被「思想病毒」感染了嗎?
6.你的想法不是你的想法
7.人生新三觀:找到你的價值、信念和意義
8.重新程式設計自己的人生
第五章 新生:勇敢面對真我,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1.鬆綁來自原生家庭的束縛
2.探索內心的無人區
3.心靈的超越--從對立、轉化到改變
4.面對當下的勇氣
5.找回完整的自己——自我整合
6.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7.人生,就是一段不斷告別過去的旅程
8.你值得美好而繁盛的人生
結語 先「知己」而後求「自在」
作者序 向內,遇見無窮大的你
第一章 從容:突破關係束縛,摘下人際面具
1.你以為的你,是真正的自己嗎?
2.從他人身上勾勒出自己的輪廓
3.充電型VS.耗電型的人際關係
4.為什麼我們難以離開某些關係?
5.戴上面具,不代表不能做真實的自己
6.耗費精力的面子保衛戰
7.三種人際關係類型,瞭解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8.審視界限:你在哪裡,什麼是你
第二章 自然:卸下防禦偽裝,才能看到內心世界的投射
1.心理防禦能保護自己,也可能阻礙自己
2.舒適圈悖論:不能太舒服,也不要太安逸
3.三種心理防禦機制:戰鬥、逃跑與僵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