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國際難民經驗的卓越文學成就
全球印行30種語言版本
「我已無權自稱越南人,因為我已經喪失了越南人的脆弱、躊躇與恐懼。」
一個女子回憶自己的一生經歷。
她是越南人,卻不屬於越南。她是加拿大人,卻有著道地的亞洲臉孔。
童年,她生長在南越一戶富裕大家庭裡,從小受到良好教育。但共產黨掌權後,他們家的財產遭到搜刮,生活空間遭到侵占。
後來她家人用私藏的金箔付偷渡費。上了船後,在擁擠、黑暗的船艙裡度過許多日子,難民們肢體交疊,嘔吐物和嬰兒的尿四濺。船最後到了馬來西亞,這些「船民」被送進難民營。
他們獲加拿大政府收容,飛至魁北克。在善心人的幫助下,她慢慢恢復正常生活,但心中永遠存在流亡者的失重與空虛。
她一度回到家鄉,然而,她發現那裡的人已經不把她視為越南人。
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卻長得不像她,而有著白人臉孔。弟弟是自閉症患者。因為孩子,她懂得了愛。
流亡三十年後,她看見越南親人們在異國獲得新生,越南也掙脫了鐵幕。她相信地平線外永遠會有新的可能和希望。
這部小說由一個個短篇構成,片斷之間隱約互相呼應,如夢境般的跳接,既破碎又完整,既混亂又協調。作者金翠才氣橫溢,能在極短的單篇中塑造出鮮明意象,或表達出深刻意涵,打動人心。她的寫法打破了一般對於歷史題材小說的沉重印象,顯得輕靈、率性,帶有私密感與新潮感。這部卓越的作品不僅反映國際難民的經驗,也為世間的許多情感與情結、欲望與折磨、夢想與蒼涼留下了雋永的斷簡殘篇。
得獎紀錄
榮獲法語文學各大獎項
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法國RTL-Lire文學大獎
蒙特婁書展讀者票選獎
Archambault文學獎讀者票選獎
義大利蒙戴羅多元文化獎
丹麥法語國家親善大使文學獎
Canada Reads圖書獎
加拿大吉勒獎決選入圍
法語世界五大洲獎決選入圍
Amazon.ca小說處女作獎提名
感動推薦
林汝羽/「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家
胡淑雯/作家
張貴興/作家
黃馨逸/文化大學法文系專任副教授
蔣亞妮/作家
顧玉玲/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助理教授
各界讚譽
流離顛沛的遷徙軌跡、隱晦傷痛的記憶烙印、驚濤駭浪般的命運襲擊……隨著作者金翠梳理著一幕幕的片段回憶與糾葛纏繞的家族歷史,反芻著母女關係中日積月累的誤解與和解,讀者也彷彿親身經歷了一場人間悲歡離合的衝擊,爾後藉著文字的張力得到療癒與重生的力量。──黃馨逸(文化大學法文系專任副教授)
這是自傳性小說的典範。毫無自戀或自憐的痕跡。越南淪陷的重要事件用細緻的筆觸描繪出來,透過一名女子的日常存在來表現,這名女子必須在他鄉重塑自己。一段悲劇的旅程,以一種敏銳、敏感、節制得恰到好處的聲音來述說。──加拿大總督文學獎評審團評語
這是這個國家裡千百萬個移民故事的其中之一,一個女人從越南遷徙到加拿大的故事……悲痛、優美,有著密實、完美的文字書寫。這是代表加拿大未來的故事。──多倫多國際影展藝術總監卡麥隆.貝利(Cameron Bailey)於2015 Canada Reads文學獎對《搖籃曲》的聲援
於璀璨、熱情、細緻中展現獨特性……一本了不起的書,得到的所有讚美都是實至名歸。──《紀事日報》The Chronicle Journal
內容從戰爭時期的越南延伸到魁北克善待來客的街區,金翠用一連串的短篇寫出了經歷駭人暴力而留下傷痕的童年,以及平靜日常的喜樂,筆調既細膩又坦率。這是一本勇敢而動人的書,讓人透澈觀察到暴力的代價,以及精神生存的捉摸不定的過程。──伊娃.霍夫曼(Eva Hoffman),Lost in Translation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