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開戰前一刻的場景,我至今仍記憶猶新。當時我正準備搭電梯,手機軟體「Liveupmap(Live Universal Awareness Map)」突然跳出推播快訊,俄羅斯發佈飛航公告(NOTAM)禁止民航機飛越烏東、烏克蘭關閉領空。我心裡猛然地震了一下,因為跑過幾年軍事外交新聞的經驗告訴我,關閉領空代表「要開戰了」。
其實早在戰爭爆發前,我就已經觀察烏克蘭兩年了。因為任職於三立電視旗艦節目《消失的國界》,烏克蘭兩度躍上我的採訪清單:第一次是2021年,俄羅斯在烏俄邊境軍事演習,有消息要入侵烏克蘭,我覺得有前往採訪的必要,但因為全球疫情不穩而喊卡;第二次就是在開戰前夕,俄羅斯在烏俄邊境演習後留下大量武器裝備,被國際解讀為「潛在的火藥庫」,我透過人脈聯繫到幾位Fixers(協助外國記者採訪的當地線民),打算拜訪基輔(Kyiv)、俄羅斯最有可能入侵的邊境城市哈爾基夫(Kharkiv)與馬立波(Mariupol),也安排前進烏東「前線(Frontline)」,試圖貼近分離份子掌控的頓內次克(Donetsk)與盧甘斯克(Luhansk)。就在規劃好稿單、向烏克蘭國防部申請採訪許可時,戰爭就爆發了。
說真的,與大多數烏克蘭人一樣,我沒有預期俄羅斯總統普丁(Putin)真的會下令入侵,而且事態發展只能用「急轉直下」來形容。回想二月初,我聯繫的Fixer對俄羅斯入侵的新聞非常樂觀且一派輕鬆,或許是受不了我不斷詢問安全性,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俄羅斯全面入侵的謠言被誇大了」、「現在的情勢,並不如美國媒體描述的那樣」。另外一位朋友事後跟我坦言,他以為俄羅斯只是在「秀肌肉」、做做樣子而已。殊不知開戰前幾天,Fixer突然改口說我們的合作無法繼續進行,因為事態惡化,「每小時都在變」。
開戰初期,烏克蘭政府體系停擺,無法核發簽證,因此我們決定先飛去鄰國波蘭,從這個「烏克蘭的大後方」觀察並報導烏俄戰爭。回到台灣之後,我認為「新聞在哪裡,記者就要在哪裡」,加上三立電視長官全力支持,我們找到關鍵幕後角色,順利打通管道,取得最難通過的「烏克蘭國防部採訪許可」跟「記者簽證」。六月中旬,我們終於踏上烏克蘭領土,有別於外國媒體報導,我們從台灣人的視角、帶回台灣觀眾需要的觀察與觀點。
外界經常形容「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句話我認為對錯各一半,因為我們兩國的處境不完全相同,但烏克蘭的經驗,的確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儘管在烏克蘭的停留時間有限,行程也受到地域跟情勢影響,但我們盡可能深入當地、了解最深層的想法。加上我們返台後沒多久,就遇上96台海危機以來,中國對台最大規模軍事演習,這種「既視感」讓我更覺得有必要,把當地政府、民間學習到的經驗,跟觀眾與讀者分享,目的就是讓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烏克蘭」,也期盼讀者能夠得到一點收穫跟啟發。
前進烏克蘭
初次進入烏克蘭
2022年6月20號,我跟攝影劉伯奇大哥,各自提著兩箱行李跟攝影器材,抵達波蘭華沙的客運總站。由於戰爭爆發後,烏克蘭關閉空域、無法搭飛機入境,加上海運遭俄羅斯封鎖,陸路成為進入烏克蘭唯一選項。我們先飛到杜拜,轉機前往波蘭首都華沙,再從波蘭進入烏克蘭。而陸路有兩個選擇:
一,火車:速度最快、空間最大,而且烏克蘭擁有全球第13大的鐵路系統。長途旅行可以選擇雙人臥舖或四人通鋪,據說雙人臥舖的枕頭套用的是全烏克蘭最好的棉料,好到會被乘客「偷回家」(我後來在敖德薩的跳蚤市場證實這個傳說,小販真的會把枕頭套撕成條狀包裝禮品)。只是火車的價格略高,而且烏克蘭火車鐵軌的「軌距」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烏克蘭採用1520毫米寬軌鐵軌,比歐洲標準1435毫米略大,這不僅讓西方國家在援助軍品物資時出現麻煩,對我們這種行李多的旅客來說更顯不便,因為無論如何都得在邊境換車,更重要的是,當時烏克蘭民眾大量返鄉,車票非常難買。
二,客運:歐洲往返烏克蘭的國際客運種類多、班次多、價格也相對便宜,不論我們從華沙往敖德薩,還是從基輔回到華沙,一人票價都只要1500元台幣(含行李運費),只要挑對路線就可以一班車抵達目的地,不用中途換車。不過缺點是速度慢、客艙非常壅擠,想像你搭乘四排座椅的客運24小時,無法好好伸展身軀的那種壓迫,大概就是那種感覺,比長途飛行還累。
基於不用一直換車的考量,我們最後選擇搭乘客運入境。我印象深刻,華沙客運總站與其他華麗的景點不同,顯得陰暗老舊,車站室內的天花板上,還有成群的鴿子築巢集結,時不時得小心「黃金」墜落。儘管如此,國際線櫃台排了長長的人龍,都是要返鄉的烏克蘭民眾,像我們這班車可以承載60人,座位幾乎售罄,車輛後方加掛一個行李艙也被塞爆。顯見俄羅斯入侵後四個月,戰火還沒平息,但已經嚇阻不了民眾返回家鄉的急切心情。
跨越波烏邊境
這趟採訪行程,主要停留在烏克蘭南部大城敖德薩(Odessa)跟首都基輔(Kyiv),並以敖德薩為主要採訪據點。20號晚間七點,客運從華沙發車,先經波蘭東部大城盧布林(Lublin)後、南下重要交通節點熱舒夫(Rzeszow),隨後向東跨越波蘭、烏克蘭邊境關口科爾佐瓦(Korzcowa)。搭車穿越邊境時,必須通過兩次護照查驗,乘客不用下車,波蘭跟烏克蘭的移民官會分別上車收取護照,但最大的差異是,烏克蘭的移民官是一名荷槍實彈的女性軍人,彷彿告訴我們「從現在開始進入戰區」,儘管是深夜,我的「工作魂」也立刻點燃。
由於我們是全車「唯二」持有外國護照的旅客,在厚厚一疊烏克蘭藍色護照中,這兩本綠色護照顯得特別醒目。或許是因為持有記者簽證,我們身份沒有被進一步查驗,甚至離開烏克蘭時,烏克蘭移民官聽到我們是台灣的記者,還頻頻點頭說「Taiwan is good(台灣好)」。不過要取得入境烏克蘭的證件,其實比採訪約訪更為複雜。
文件準備
烏克蘭畢竟處於戰爭狀態,出發前我們必須先申請並備妥所有文件才能入境。以下是我們隨身必備文件,又可稱為「保命符」:
一,國際記者證:外國人士多半不認識台灣電視台的工作證,我們就必須先取得國際認可的「國際記者證」。這是一份由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核發的證件。在台灣,我們向台灣記者協會申請入會,找到擔保人(證明你是新聞工作者)並且繳交規費,即可取得。
二,烏克蘭國防部採訪許可:戰爭期間,「軍權」高於「行政權」。以敖德薩為例,雖然敖德薩有州長跟市長,但政府體系運作是以南部最高軍事指揮體系「南部軍事管理局(Ukraine's Operation Command "South")」為準,因此必須取得烏克蘭國防部的採訪許可跟記者證(Press Card),我們才能合法在各地移動、採訪拍攝,也可以省去臨檢時不必要的麻煩。而申請這份許可,必須繳交國際記者證、公司派任令(公司高階主管發出的正式公文,證實派遣記者赴烏克蘭採訪)、公司簡介,以及記者護照的每一頁彩色掃描,只要有曾經入境俄羅斯,尤其是克里米亞的紀錄,有非常高的機率會被駁回。我們最終花了三個星期取得這份許可,才能繼續辦理簽證手續。值得一提的是,許可證上的國家名稱寫「Republic of China(Taiwan)」。
即便在戰爭前,如果想去烏克蘭東部或前線(frontline)採訪,這份許可也很難取得。筆者曾經兩度申請都石沉大海。
三,採訪簽證:戰前台灣人要入境烏克蘭,必須透過第三地辦理觀光簽證,但俄羅斯入侵後所有觀光簽都暫停核發。而此時入境,我們當然要持有更正式的採訪簽證。我們在烏克蘭駐華沙大使館簽證處,繳交國際記者證、國防部採訪許可、個人資產證明和規費,申請當日就取得簽證,算是最順利的一個部分。不免再提一次,我曾聽說戰前有人去烏克蘭,簽證上的國家名稱被填上「中國」,但這次我的簽證上,寫的是「台灣(TWN)」。
四,戰區採訪許可:烏克蘭各地區的戰況不同,採訪規則也略有差異。例如敖德薩,由於她是緊鄰前線的「戰線城市」,保密嚴格,國際媒體抵達後,要先去管區的新聞中心報到,與新聞官見面、當下簽署保密切結書跟「行前教育」:告知軍區、港口、哨點、軍人不能拍攝等規則,我們簽名後才能開始新聞工作。當有些採訪地點可能涉及敏感或不確定性,隨行的新聞官還會向上報備、甚至出動掛階少校的長官來現場查驗,採訪限制比我們預期多很多。但是當我們移動到基輔跟周邊城市採訪時,卻完全沒有這些限制,這也看得出不同城市戰爭風險的高低差別。
利沃夫(Lviv)
經過11個小時車程,大約早上六點,我們抵達第一個烏克蘭大城:位於西部的重鎮利沃夫。踏出車廂那瞬間,一陣冷冽的空氣襲來,天空還飄著小雨,很難想像六月中旬,當台灣已經飆高溫的時候,當地還會冷到發抖。儘管利沃夫離戰線熱區較遠,卻有種「國家正在戰爭的哀傷淒涼」感受。不過一轉頭,看到剛下車的旅客,衝上前去擁抱早在車站等候的家人們,分隔兩地四個多月的夫妻、兄弟姊妹、情侶,終於活著再相見,看了不免讓人鼻酸。即使現代科技發達,人與人的思念,還是唯有透過親密接觸、感受到溫度的那一刻,才能緩解,我也在心裡面默默跟他們說聲「辛苦了」。
短暫停留利沃夫後,我們繼續沿著主要道路,經過大城文尼察、在烏曼轉彎南下。中間發生一個小插曲,由於已經超過12小時沒有進食,許多休息站商店又來不及提供餐點,司機大哥非常好心地選了一個路邊餐廳,示意我們倆下車買點熱狗堡來吃,當下真是感動到不行。經過整整24個小時,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烏克蘭南部大城敖德薩。
敖德薩(Odessa)
或許是因為鄰近黑海,加上舟車勞頓後終於抵達目的地,下車時一股暖風吹來,突然間覺得通體舒暢。鄰近客運總站旁的花園,看到小孩在噴水池中嬉鬧、當地居民坐在長椅上聊天,當下竟然有種「戰爭不存在」的錯亂感,直到公園餐廳的一桌顧客,突然亢奮地合唱起知名愛國歌曲,加上來接應我們的Fixer提醒我們「晚上十點鐘宵禁」才把我拉回現實,趕緊買好晚餐回去民宿。
我們在烏克蘭停留期間,俄羅斯軍隊早已佔領赫爾松(Kherson),烏俄兩軍在尼古拉耶夫州(Nykolaiv)州激烈交戰,如果俄軍再往前挺進,就是敖德薩。因此前面提到的南部軍事管理局總部(如同我們國軍作戰區的概念),就設在敖德薩。烏軍好幾次成功反擊或突擊,例如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收復戰略要地蛇島(Snake Island)、破壞俄軍彈藥庫,都是由南部軍事管理局指揮調度,但這也讓敖德薩成為俄軍攻擊的箭靶,儘管俄軍至截稿前都沒有登陸敖德薩,但是用無止盡的飛彈與火砲「伺候」,當地居民可是每天都在承受。
軍事目的之外,敖德薩擁有幾個特殊性:首先,她是烏克蘭最大的港口城市,亦是黑海、地中海最大的糧食出口基地,左右全球糧食安全;她也是受俄羅斯文化影響最深的城市之一,卻沒有在這場戰役中「倒戈」,展現烏克蘭人民愛國心、民族意識高漲、抵抗入侵的韌性。基於以上幾點,我們選定敖德薩為主要採訪地點,後來事實證明,我們也的確挑對了地方。
與Fixer碰面
如果我們出差到比較熟悉的國家,例如東北亞、東南亞、南亞、歐美,當地台商多、網路上參考資訊多,我們大多可以自行安排訪問跟行程。但如果到台灣人比較陌生,人脈資源不多且有語言隔閡的國家,找到當地的Key Person就很重要,我們稱之為Fixer(協助外國記者採訪的當地線民),他的功能性遠超過地陪,因為他不僅要對當地熟門熟路,還要有廣大的人脈網路協助我們跟政府單位接洽,並且突破受訪者疑慮,畢竟許多人連台灣在哪裡都沒聽過。找到適合的Fixer,就能讓我們工作起來事半功倍。
基於保護理由,我無法提供烏克蘭的Fixer任何資訊。但是透過他(們),我們成功取得國防部採訪許可、跳過排隊過程迅速辦理記者簽證,並在事前溝通過程中,協助我們逐一跟受訪者聯絡。雖然很多採訪主題在我們出發前「臨時變卦」,尤其是烏克蘭軍方考量保密跟安全,取消許多原本相當令人興奮的採訪計畫,但我們的Fixer總是能夠臨機應變,或找尋替代方案或者去「盧」受訪者,我們也因此認識烏克蘭人的個性,當他說「不要」就代表「You have zero chance(你一點機會都沒有)」,但如果他說「我想想看」,沒有直接回絕,就代表還有機會,但能不能繼續進展呢?就得看天時地利人和了。相較有些國家人民既不承諾也不立刻回絕,讓人苦等老半天,我覺得烏克蘭人做事真是乾淨俐落。
喔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當你出現危險時,Fixer會跳出來幫你「擋駕」,我們曾經在一個傳統市場裡被一位懷疑我們來滲透的婆婆,指著鼻子大罵,Fixer就跳出來幫我們澄清、最後連他都跟著吵起來。能夠順利的採訪,更重要是安全離開烏克蘭,我們Fixer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