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不過就是中年危機,你別想太多......
「你過得幸福嗎?」
這樣一個捫心自問的難題,相信許多人都無法給出肯定答覆,
現代人在工作壓力、經濟重擔、人際關係以及對未來感到茫然的怨懟下,
人生或許就變成是一場無可奈何的汲汲營營,殊不知真正所追求的,莫過於最平凡的溫飽。
其實,真正的幸福仰賴心態,但如何坦然於心,卻不容易。
……………………………………………………
如何看待逐漸邁入中年的自己?
你是否曾想過,年過半百的自己應該如何過生活?
所謂「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翻成白話文來說就是:每個月一過了十五,月光就會漸漸黯淡;而人過了五十歲若還是一事無成,那也就很難有什麼大作為……。
作者簡介:
周冠中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碩士
私立東吳大學法學學士
【經歷】
暢銷書作家
康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監
專案法律顧問
法務主管、人力資源主管
簡單的履歷,豐富的經歷,是我中年時期的寫照。沒有顯赫的學歷,沒有可資炫耀的職位,但有述說不完的人生奇遇。2022年出版個人第一本新書《銀行理專不能說的秘密》,成功進入博客來網路書店暢銷書即時排行版前三名。隨即又挑戰與第一本書不同類型的新書!充分展現牡羊男衝動、勇於挑戰與喜歡創新的人格特質。
章節試閱
你是如何看待日漸邁入中年的自己?你是否曾想過;中年的自己該如何過生活?古時候有這麼一說:「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翻成白話就是:每月過了十五之後;月光就會漸漸黯淡,人過了五十歲還一事無成,也就很難有什麼大作為 。
但我認為這個「休」字,因為時代的演進與變遷,應該賦予它新的定義,我把它解釋為「轉型或慢活」,或更能符合現代五十歲的實際狀況。換句話說,「人到中年萬事休」,新的詮釋是指現代中年人不管事業有沒有成就,從生活的心態與型態而言,要與青年時期積極求取功名與事業成就有別。中年人生活步調、慾望和體態,會因為體能和心智變化日漸緩慢、減少並轉型,不用在乎是否事業有成,但至少要有「打造未來自己」的勇氣!
「中年」,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歷程,也是許多人生命中的轉捩點。人到中年是應該繼續在職場上勾心鬥角、逢迎拍馬,奮勇向前力拼高位?還是該認清現實急流勇退?當面臨中年危機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人一定會有中年危機嗎?有可能不讓中年危機發生嗎?
我會針對中年人的議題撰寫本書,說起來這段機緣真是相當神奇,像是冥冥之中接到這樣的任務。二O二O年底,因為公出準備回程台北的時候,在台中高鐵站巧遇一位多年未見的朋友小薇。當下雙方都不趕時間,就在台中高鐵站的星巴克各自點了杯咖啡,彼此聊到這幾年的工作及生活狀況。這趟台中行是受一家企業邀請,洽談擔任人力資源主管(HR)兼法律顧問,或許又是一次可以自我實現的好機會。但是必須離開台北我最愛的家,而且人力資源及法律事務都是相當燒腦的工作,我正為此事猶豫不決,小薇立即幫我用紫微斗數排算了一下(我幾乎忘了小薇還是位紫微斗數老師)。
小薇依照我提供的個人資料,很快地幫我排出紫微命盤,她解釋命盤顯示我的命格特色;是我在邁入中年之後,特別不想再受到人情和職場上的拘束與限制,我渴望「打造真實的自己」。小薇幫我算出來的命盤,幾乎句句打中我內心深處的想法(事實上,當時我正在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徘徊)。
和小薇碰面之後,我重新配置生活步調,不再只專注於工作,讓自己有更多時間關心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我報名了英語口說課程(我一直渴望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並嘗試斜槓中年成為作家(我在二O二二年底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銀行理專不能說的秘密》)。
我也開始思考,現代中年人和父執輩時代的中年人有什麼不同?我們這個世代的中年人,該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
古早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沒有像現在那麼長壽,中年人的生命週期相對較短。隨著,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TO)認定的中年人是指四十五歲到五十九歲,但依照《牛津英語辭典》定義中年人的年齡,則在四十五到六十五歲之間 。總的來說,依照法定強制退休年齡延到六十五歲來看,中年人界定到六十五歲,是最符合現代實際生命配置的定義。
這與中年是《第二次青春期》的說法毫無違和,如果青壯年指的是二十到四十五歲(週期二十五年),那麼中年的周期也長達二十年,一輩子沒有幾個二十年,中年更是一生之中,集合各種歷練精隨於一身的時期,真的要特別看重我們的中年時期,靜下心來思考;我們要繼續為老闆為企業賣命?還是該調整腳步,為自己獨一無二的一生而活?
本書記述書中人物面臨中年危機的時候,他們如何透過重新學習和重新配置生活的方式,化解並渡過遭遇的困境,希望藉由他們的生命故事,提供有相同或類似遭遇的讀者,一條參考指引之路。
書中人物確有其人,但因內容涉及個人隱私,為避免造成困擾若未經當事人同意以真實姓名示人者,會以虛構的名稱代替。
你是如何看待日漸邁入中年的自己?你是否曾想過;中年的自己該如何過生活?古時候有這麼一說:「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翻成白話就是:每月過了十五之後;月光就會漸漸黯淡,人過了五十歲還一事無成,也就很難有什麼大作為 。
但我認為這個「休」字,因為時代的演進與變遷,應該賦予它新的定義,我把它解釋為「轉型或慢活」,或更能符合現代五十歲的實際狀況。換句話說,「人到中年萬事休」,新的詮釋是指現代中年人不管事業有沒有成就,從生活的心態與型態而言,要與青年時期積極求取功名與事業成就有別。中年人生活步調、慾...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壹、中年的困頓
一、職場黃金十二年,猶如南柯一夢
力求表現,與工作談戀愛
空降協理刻意打壓,部屬處心積慮,惡意陷害
力抗群「師」–黯然離職,一切歸零
二、被忽略的中年危機?
上班一條小綿羊vs.回家一隻大暴龍
換帖的朋友vs.陌生的家人
突然中風,人生差點毀了一半
中年喪偶,懊悔不已
照護失智母親,焦慮症上身
貳、如何化解中年危機
三、調整心態,揮別過去
調整心態之「停、看、聽」
★停–學習與自己獨處
★看–閱讀與看海,療傷特效藥
★聽–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
揮別過去之「斷、捨、離」
★斷–斷開一切職場是非
★捨–捨棄過往豐功偉業
★離–脫離對環境的執念
四、回歸家庭
家是唯一的城堡
「伴」嘴不「拌」嘴
健康無價,珍視是唯一途徑
珍惜父母還有認知能力時的陪伴
五、優游自在的斜槓中年
建構你的「人生2.0」,現在正是時候
放下恐懼,讓人生歸零重新學起
創造「被動收入」實在太重要了!
人生不設限–每一段路,都是能量的累積
創造「被動收入」系統及來源
六、學習與樂活
「學習」是保持年輕的葵花寶典
彌補人生上半場的缺憾
善用智慧科技,融入現代生活
放空佇足融入情境,享受「樂活」
「儀式感」就是一種「生活藝術」
七、一百分的中年人生
心態保持年輕,外表凍齡更是必須
人生正式進入「減法」模式
退休金在手,先別心急想出手
不是旁人的負擔,老後人生自己負責
後記若無法卓越,至少要豐富
理性與感性的交疊
依然可以勇敢築夢
奉獻公益,返璞歸真
致謝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壹、中年的困頓
一、職場黃金十二年,猶如南柯一夢
力求表現,與工作談戀愛
空降協理刻意打壓,部屬處心積慮,惡意陷害
力抗群「師」–黯然離職,一切歸零
二、被忽略的中年危機?
上班一條小綿羊vs.回家一隻大暴龍
換帖的朋友vs.陌生的家人
突然中風,人生差點毀了一半
中年喪偶,懊悔不已
照護失智母親,焦慮症上身
貳、如何化解中年危機
三、調整心態,揮別過去
調整心態之「停、看、聽」
★停–學習與自己獨處
★看–閱讀與看海,療傷特效藥
★聽–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
揮別過去之「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