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名為臺東的大地美術館
臺東,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百景,
是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
感知季節遞變,連結人與自然共生的關係,
在森山海洋間,讓創作者、旅客與在地居民產生更深層的對話與省思。
有一座名為臺東的大地美術館
臺東,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百景,是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感知季節遞變,連結人與自然共生的關係,在森山海洋間,透過地景裝置、音樂演出、戲劇展演、聲光等形式,讓創作者、旅客與在地居民產生更深層的對話與省思。
16個鄉鎮,16座大地美術館
臺東的16個鄉鎮,依山傍海,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巨大的無圍牆博物館,俯拾即是自然與人文的悸動。不論是長濱八仙洞、三仙台、都蘭糖廠到加路蘭的東海岸景點;還是關山埡口、霧鹿峽谷、利稻部落等南橫山線;以及金崙大橋、太麻里金針山、多良車站、大武土坂村等南迴山海巡禮;抑或鹿野高台、伯朗大道、池上大波池和武陵綠色隧道等縱谷山巒田野,複雜多變的景觀鑿下東臺灣的輪廓。山谷峻崖的擺震與田間稻穗的晃動,是臺東自然四季的低語和喃喃。
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下,臺東,成為藝術創作者用文學、音樂、藝術、影像和感知,與天地自然對話的場域。尤其是取自大地如漂流木、岩石、泥土、水,做為創作材料,放置在自然環境的大地藝術,近年來更是在這片土地上,如百花齊放般萌生成長。
落實地景藝術的核心精神
所謂的大地藝術(亦稱地景藝術),是20世紀左右始於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表現方式是將藝術品融合在自然環境下,不改變自然原本風貌,使觀者能透過藝術創作,重新發現自然之美,並獲得在美術館、博物館中看展品截然不同的感受。
近年來,由於各國城鄉發展差距甚大,許多鄉鎮因缺乏產業發展與經濟活動,使得年輕人離鄉背井,移居城市工作生活,加上高齡化、少子化等社會趨勢影響,鄉鎮居民老年化嚴重,沒落蕭條的景象,使得消失的鄉鎮數量逐年增加。
對此,各國政府紛紛端出地方創生政策,希望透過各種方式活絡鄉鎮發展,其中,舉辦大地藝術季吸引觀光客走訪鄉鎮,挖掘地方之美,打開鄉鎮知名度,促進經濟活絡、產業發展,進而吸引年輕人歸鄉。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臺灣也面臨城鄉差距過大、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各縣市也紛紛舉辦大地藝術節,來拉近鄉鎮、藝術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可是,活動猶如潮來潮往、四季變化,真正定期定時,甚至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幾個?
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臺東的三大藝術季——縱谷大地藝術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及南迴藝術季。
獨特的生活藝術感
為什麼是臺東?
臺東人有天生的藝術氣息,充分展現在音樂、藝術創作、生活美學等不同領域;臺東人海納百川、接受各種文化的態度,加上來自公部門的資源挹注與推動,更促使大地藝術季在臺東各處落地生根,長出風姿綽約、姿態各異的花朵。
除此之外,臺東縣政府以藝術造城、文化治理為方向,主張「藝術平權」,落實「藝文無所不在」的目標,讓藝術文化表演不再僅限於室內廳堂、各類展館,關注各鄉鎮需求,推動「藝術下鄉系列活動」,以各種型態的藝術展演方式,讓各年齡層的縣民們,都能無懼於交通易達性,輕鬆參與藝文活動。
為了讓民眾不用舟車勞頓到外縣市看表演,讓臺東不再是邊陲地帶的文化沙漠,縣政府文化處也定期舉辦「臺東藝術節」,現已成為臺灣東部指標性的藝文活動,主打多元性、男女老幼皆宜兼具的演出,用心挑選國內外優質節目並提供經濟實惠的票價,是培育藝術人口、提升藝文素養的溫床。
不同於「臺東藝術節」,實驗元素為重、非典型劇場的「臺東藝穗節」,則透過跨領域、打破正規劇場形式的展演,運用山林海河與地方故事為腳本,懷抱著敬天地的謙卑之心,帶領民眾發現地方價值與文化魅力。
於是,我們在臺東可以看到:公部門扮演起推播助瀾的重要角色,讓藝術真正融入在台東人的生活當中。藝術創作者則用文學、音樂、藝術、影像和感知,在臺東展開心靈和身體的遷徙,緩緩譜寫屬於自己的臺東敘事。觀者(無論是臺東人或外地人)藉由各種展演方式,與創作者對話,感受土地帶來的力量,以時間慢慢淬煉出有質感、有藝術感的生活態度。
在邁向慢經濟,實踐真善美文化創新的這條路上,繽紛多樣的臺東藍,是眾人心中最美的一段風景,是內心堅定力量的來源,讓美好的臺東故事,不受時空限制,一則又一則的傳頌下去。
作者簡介:
Lisin Icyang(田瑞珍)
長榮大學媒體設計學系畢業,北漂的都原青年,2018年返回家鄉臺東,努力褪去北漂的外衣,尋找紮實地活在家鄉土地的方式,將文化交織的衣飾穿回來。目前在鍵盤上漫舞,透過指縫間流瀉情感,成為土地的種子,用眼睛記錄、寫出屬於臺東人的地方事。
顧旻
中山大學社會所畢業,台東人,生活在高雄。喜愛在不同的田野與知識場域佇足,在各議題現場走傱、思考與書寫,尋找島嶼脫困與復權的可能。
章節試閱
無違和感的藝術之城
臺灣民眾對大地藝術季的概念並不陌生,臺灣各地也曾辦過大地藝術季。但唯有臺東的大地藝術季,總是為我們帶來無數的驚喜與亮點,為什麼?
只要細心一點,就會發現,臺東三大藝術季各自在不同公部門、依著不同目的、於不同時間點啟動。
始於2015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可說是最早鳴聲起跑的一場,隸屬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局重視觀光,如何挖掘地方魅力,吸引來自國內外的觀光遊客,是其考量。
接手的是2017年的縱谷大地藝術季,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2023年8月1日農委會改制為農業部,水保局則改名為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簡稱: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的「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畫。農委會關注的是農業及農村議題,透過活動讓民眾了解農業的重要性及農村之美,緊密與產業連結、活絡農村經濟,是重中之重。
而前身是2018年「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的南迴藝術季,首次是在2021年舉辦,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是主辦單位。對縣政府來說,平衡地方發展,挖掘南迴四鄉在藝術文化上的潛力,讓南迴不再「難回」是主要任務。
三個不同的政府組織,在不同的地方,各自努力推動業務,不禁令人感嘆:「臺東的美,人人都忍不住愛上她。」
由於看到臺東辦大地藝術季的成功,許多縣市政府及單位,紛紛組團來訪並學習,但實話是,很多單位只學了表面,未學到內涵,有些人認為只要找到好場地,邀請知名藝術家,大地藝術季自然就會成功,其實未必。
臺東大地藝術季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關鍵當然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其次則是與地方緊密扣合,包括地方人士的認同與參與,產業的配套措施,把活動變成眾人之事,跨域整合、各自努力,秉持「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態,才能真正朝向成功之路邁進。
關鍵1:目標清楚,循序漸進
以「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為例,是「萬物糧倉.大地慶典」的計畫項目之一,當時水保局主要目標是「串連在地產業,集合故事與地景藝術,帶動農村的經濟復甦」,因此,必須先投入輔導與協助在地商家升級,準備好了之後,才能真正迎接、款待遊客,所謂「藝術搭台,產業唱戲」,正是這個道理,創造出吸引遊客造訪的動力並不夠,如何藉此活絡地方及社區發展,進而形塑能永續經營的產業鏈,吸引年輕人歸鄉或移居,才能真正解決臺灣城鄉發展的困境。
正因如此,在活動頻率與深度上,也有不同盤算。
有些地方政府期望立竿見影,以演唱會、放煙火吸引大批遊客,但因是短期效應,錢花完了就沒了,無法營造長期效果。而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每三年舉辦一次,雖叫好叫座,卻無法達到持續活絡地方的延伸效益。
而臺東不一樣,臺東要的是打造「一萬人來一百次」,而不是「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地方。
因此,臺東大地藝術季每年固定舉辦,每年都有新作品,活動結束後,只要不造成安全疑慮或被自然環境破壞,大多保留於原地。年復一年,舊作品淘汰、新作品誕生,無法如期造訪的遊客,可以選擇其他季節前往;曾造訪過的遊客,永遠都有沒看過的藝術品;藝術品累積到一定數量,看一天不夠,必須安排2天、3天甚至4天。真正走向整個臺東就是一座大美術館,一年四季都是展期,都有展品可供欣賞的境界。
此外,既名為藝術季,創作者及藝術作品固然是重要靈魂,但大地藝術(或稱地景藝術)更強調的是藝術、環境與人三位一體的關係,因此,如何完成無須解釋就能引動觀者認同與感情的藝術作品,便成為重要課題。
因此,臺東三大藝術季都特別強調藝術家與在地文化、產業的連結,透過駐村創作的過程,認識及了解當地風土民情,以正面積極的角度,創作出融合自然環境與文化,又能讓觀者「與我心有戚戚焉」的作品,與一般單純成就藝術的展覽,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大地藝術季如此受歡迎,何不擴大規模,一次邀集上百件作品。但現實狀況是:沒有旅客會一次待一個月看完所有作品,即使有,也為數不多,加上受歡迎作品有限,只要能延長遊客停留臺東的腳步,就已經達到其目的。
簡言之,大地藝術季的目的,是「成就產業而非成就藝術」,唯有藝術成功,產業才會成功;產業成功,藝術才能成功,這是一個交互的正向作用。
關鍵2:社區共識自己凝聚
大地藝術季與在地社區關係密不可分,必先獲得認同與共識,才能順利開展後續工作。其中,找出對的地點、對的人物,將事半功倍。
池上,是第一屆縱谷大地藝術季主要舉辦地,當初選擇從池上開始,主要是因為時任鄉長張堯城的支持與配合。
張堯城,2014〜2022年任池上鄉長,在這之前,已經在池上鄉公所服務20多年,曾負責社區營造工作,也擔任過托兒所所長。曾於2001年帶領池上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學校機關的老師們,共同完成60萬餘字的《池上鄉志》,獲得國家文獻獎,這是第一次集合地方全體之力,花三年時間,收集文史資料及老照片,對於凝聚池上人共同意識及社區營造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2002年,張堯城倡議大坡池改造工程,爭取縣政府預算,以減法工程、生態工法重建大坡池,至今仍被譽為「臺東十大景」之一。接下來,他又協助推動池上米正名,由鄉公所製作並發放池上米標章,唯有產自池上、符合規範的米,才能被稱做池上米,貼上池上標章。
由於長期深耕池上,善於整合資源,又勇於當責,張堯城經常扮演一呼百應的地方關鍵人物,只要是對地方有益的事情,在他的溝通與協調下,大多能順利完成。由此可見,找對關鍵地點、關鍵人物、建立成功典範,也是臺東大地藝術季之所以成功的不二法門。
其實,採訪過程中,我們不難看見各地都有類似的領頭羊人物,默默地扮演協助大地藝術季順利推動的關鍵角色。譬如關山電光社區的潘寶瑩,結合藝術季設計遊程,把社區的人力通通拉進來,長輩可以幫忙做風味餐、教遊客編織月桃葉、認識野菜,社區年輕人寒暑假返鄉,則給予工讀機會,讓他們帶遊客導覽解說,潘寶瑩常常給社區居民機會教育,說:「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都要到外地工作,因為家鄉沒有錢賺,有沒有可能我們現在努力營造經濟模式,讓你我的孩子看見原來這樣也可以賺錢,不一定要到外面去工作,在家賣涼水冰棒就有錢賺,還可以照顧家中長輩。」
關鍵3:反覆細膩的溝通與交流
「凡事豈能盡如人意」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即使找到地方關鍵人物,卻無法完全弭平地方正反兩面的不同聲浪,此時,主辦單位及策展團隊只能盡全力溝通並解決,以取得彼此平衡點為最終目標。
通常,社區居民最在意的無非是兩件事:選點與作品去留。
在選點上,有些居民在意是否影響農作;有的關心可及性,希望能置放在便於引導人群進入的地點。不過,臺東人擁有開放寬容,接納不同文化及族群的性格,因此對於策展團隊選點的眼光,雖然會表達意見,但也抱持尊重態度。
譬如鹿野后湖的《貓咪種子》,是在地人都不知道的秘境,在策展團隊獨到眼光及藝術家巧手下,打造出讓居民都驚艷:「我家竟然可以這麼美!」的地方,始料未及。
又如池上的《自然療癒》,原本是個雜木林,池上人雖然知道站在這個角度看天堂路是最美的,可是一旦提出清除雜木林的需求,地主就有所疑慮,需要被說服;好不容易完成作品,大受歡迎,人潮一多,垃圾也多,導致交通混亂,生活受到干擾,此時策展團隊除了解決痛點,也必須持續溝通,才能消弭反對聲浪。
再如位於華源海灣山上的《天空織鏡》,上山地勢陡峭險峻,民眾開車上去沿路罵:「這是什麼鬼地方?」太麻里鄉公所也接到許多投訴,可是一旦看到作品時,民眾馬上驚呼「值得!」理解它之所以在此的原因。策展人康毓庭就說:「一件好作品,其實不用講太多,民眾馬上就會有感受!」
諸如此類的磨合過程經常發生,但大多數觀望者多,也有部分反對及抗拒聲浪,只要妥善溝通,通常能取得認同。
對於藝術品存留一事,地方的想法通常是:「看起來好好的,為什麼不繼續留下來?」但主辦單位必須站在安全性的考量下,從作品素材、主結構、受歡迎程度等不同面向,綜合考量。
不過,從大地藝術取之於自然、存在於自然的角度來看,漂流木總會腐爛;海廢也會有分解的一天;用金屬結構外觀看似沒問題,主結構可能已經崩壞,即使佇立警示牌,也無法阻止民眾攀爬,唯有破除把大地藝術當成常態展品的迷思,才能放手讓它們隨著自然環境存在及消逝。
回看臺東三大藝術節的歷程,不能發現,臺東是一個野性、充滿實驗性質的地方,任何在城市中被框架、限制的人事物,來到這裡,就會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意及火花,或許追根究柢,這才是大地藝術季之所以在臺東合理存在,並百花齊放的關鍵要素。
無違和感的藝術之城
臺灣民眾對大地藝術季的概念並不陌生,臺灣各地也曾辦過大地藝術季。但唯有臺東的大地藝術季,總是為我們帶來無數的驚喜與亮點,為什麼?
只要細心一點,就會發現,臺東三大藝術季各自在不同公部門、依著不同目的、於不同時間點啟動。
始於2015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可說是最早鳴聲起跑的一場,隸屬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光局重視觀光,如何挖掘地方魅力,吸引來自國內外的觀光遊客,是其考量。
接手的是2017年的縱谷大地藝術季,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2023年8月1日農委會改制...
推薦序
【推薦序】
在臺東,找到仰望藝術的光
藝術家江賢二
我在臺東的生活很簡單,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吃點簡單的麥片配咖啡當早餐,五點半就抵達工作室,打開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然後開始創作,這是我生活的儀式感,已經持續16年了。
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也許從外人眼光來看,日子過得平淡無奇,但我喜歡安靜,更能享受孤獨,而這也是我認為創作者該具備的特質,能沈浸在創作領域裡,關照自己並思考作品要傳達的精神。臺東這片土地,便給了創作者很寬廣的創作空間。
年輕時的我,喜歡封窗做畫,不留一絲光照進畫室,即使回到臺灣也沒有改變。到了臺東就完全不一樣了,我不再緊閉門窗,甚至希望光線愈多愈好,尤其是天氣好、太陽西下接近黃昏的時候,海平面上會浮現淡淡的粉紫色,這是用油墨都調不出的顏色,是臺東特有的表情。
臺東沒有都市的繁忙與快步調,臺東就是「慢」,這是它的優勢,當萬事萬物都在快速前進的時候,因為臺東的慢,讓人可以用心感受生活,領受天地自然瞬息萬變的美,自由不受拘束,創作靈感也源源不絕,我真的覺得在臺東的藝術家很幸福。
我已經81歲了,還可以做想做的藝術,挑戰沒做過的事情,真的很幸運!而在孕育藝術的過程中,我也很想分享給更多人,因此,即將完工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就是我回饋給臺東的作品,希望不只是藝術家、音樂人、作家,所有人都可以走進園區,傾聽微風吹拂椰林的聲音,體會陽光灑落在太平洋海面的美麗光影,感受俯拾皆是的藝術生活,以及臺東的美好日常。
【推薦序】
在臺東,找到仰望藝術的光
藝術家江賢二
我在臺東的生活很簡單,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吃點簡單的麥片配咖啡當早餐,五點半就抵達工作室,打開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然後開始創作,這是我生活的儀式感,已經持續16年了。
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也許從外人眼光來看,日子過得平淡無奇,但我喜歡安靜,更能享受孤獨,而這也是我認為創作者該具備的特質,能沈浸在創作領域裡,關照自己並思考作品要傳達的精神。臺東這片土地,便給了創作者很寬廣的創作空間。
年輕時的我,喜歡封窗做畫,不留一絲光照進畫室,即使回到臺灣...
目錄
【序】在臺東,找到仰望藝術的光/藝術家江賢二
【序】 聽,臺東說故事/臺東縣縣長饒慶鈴
【楔子】有一座名為臺東的大地美術館
【前言】無違和感的藝術之城
【第一部】縱谷大地藝術季—萬物糧倉感受四季脈動
1.1 田地間長出來的力量
1.2 創造出有地方感的藝術季
1.3 在縱谷間與藝術對話
1.4 藝術生活的多元型態
【第二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聽,月光在海上吟唱
2.1 藝術浪潮在東海岸奔流
2.2 盛夏必修的音樂學分
2.3 山海天地是創作靈感之源
2.4 太平洋滋養藝術創作
2.5 站上世界舞台的臺東藝術
【第三部】南迴藝術季—山海間壯闊的原動力
3.1 一趟華麗轉身之旅
3.2 藝術是擾動社區的媒介
3.3 創造共感地景
【結語】眾志成城,百花競放
【序】在臺東,找到仰望藝術的光/藝術家江賢二
【序】 聽,臺東說故事/臺東縣縣長饒慶鈴
【楔子】有一座名為臺東的大地美術館
【前言】無違和感的藝術之城
【第一部】縱谷大地藝術季—萬物糧倉感受四季脈動
1.1 田地間長出來的力量
1.2 創造出有地方感的藝術季
1.3 在縱谷間與藝術對話
1.4 藝術生活的多元型態
【第二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聽,月光在海上吟唱
2.1 藝術浪潮在東海岸奔流
2.2 盛夏必修的音樂學分
2.3 山海天地是創作靈感之源
2.4 太平洋滋養藝術創作
2.5 站上世界舞台的臺東藝術
【第三部】南迴藝術季—山海間壯闊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