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最終能留下的是什麼?又能夠帶走什麼?
正如佛家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撇去所有外在物質、財富,只有一顆安定的心靈才是最珍貴的!
找回迷失的本真、發現生命的價值
本書以貼近人心的智慧小語,給予心靈最有溫度的禪式生活!
▎看破生死的祝福
有位富商聽聞了禪師的賢名,便前來拜訪禪師,希望能請他寫一些祝福的話,以祝福自己的家族興旺昌盛。禪師聽完後在紙上大筆一揮寫下六字:「父死、子死、孫死」。富商大為氣憤,認為禪師蓄意詛咒,禪師解釋道:「若你的兒子比你早離世,或是孫子比兒子早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豈不悲痛?假如你的家人一代一代都按照我所寫的次序死,這才是享盡天年、家族興旺!」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
生是活躍,死是睡眠。」──郭沫若
▎「憂」患與「優」勢
一位大師吩咐自己的三位弟子出去辦事,大弟子帶著一把傘出門,二弟子拿了一根拐杖,三弟子什麼也沒拿就出門了。不料沒多久後就下起一陣暴雨,晚上三人相繼歸來,帶傘的大弟子淋濕了,帶拐杖的二弟子跌得鼻青臉腫,最小的三弟子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何?
大弟子因為有傘而大膽在雨中行走卻淋濕,遇上泥濘路時因沒有拐杖而小心翼翼;二弟子因為有拐杖而不在意泥濘路,所以常常摔跤,卻有仔細避雨;最小的弟子因為什麼都沒帶,下雨時仔細躲雨、遇上泥濘路也不敢大意,竟是最後毫髮無損的人!可見人大多數時候不是栽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敗倒於自己的優勢下。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譚》
▎心中有花,世上便無荒地
曾經有位雙目失明的小和尚,他聽說寺廟前有片光禿禿的荒地,什麼都不長,於是在誦經修行之餘,常拿著鋤頭去門前的荒地開墾著。他悉心照料著這塊土地,翻土、播種、澆水,起初人人笑他愚昧,認為他既然看不到又何必如此費心呢?直到春風將土地變得生機盎然、百花爭妍,眾人才明白:在一個瞎子面前,其實沒有荒地。
「每顆心都是一片土地,這裡應該綠意盎然、鮮花盛開、充滿生機。」
【本書特色】: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東坡的這句詞道出一個世人皆明白的真理,卻鮮少有人能領悟並達到這個境界,然而只有心靈安頓了,人才能真的安於所處之境。本書收錄多篇富有禪意的心靈故事、短文,並附上啟發人心的智慧小語,期盼讀者能在書中發現屬於自己心靈的寧靜港灣,並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能讓心靈安穩平靜的「心之故鄉」。
作者簡介:
秦搏,管理學學士,現為公務員。曾創辦BYM翻譯工作室,作品有《蒙特梭利的教育重塑》、《安德魯‧卡內基自傳》等。
章節試閱
頓悟本心,返璞歸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佛典之中,有這樣一則寓言:
人的一生伴隨著四個朋友:第一個朋友是你願意為他付出的,對他言聽計從;第二個朋友,他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你很重視他,歷經很多努力要和他建立關係,並喜歡帶著他處處炫耀;第三個朋友,他可以給你很多幫助,你對他也很滿意,但對他的態度卻較為平淡;至於第四個朋友,是一個被你忽略的朋友,你很少注意到他的存在。
有一天,你要去遠行,希望其中一個朋友能伴你同去。
你先找到第一個朋友,第一個朋友說:「我們只能共歡樂,不能共患難,我沒有陪你出遠門的義務。」
你很是傷心,又去找第二個朋友,第二個朋友說:「我知道你對我很好,但是我也知道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所以我是不會陪你前去的。」
你不得不去問第三個朋友,第三個朋友說:「我可以送你走一段路,但送到門外後,我就要返轉身來,因為有很多的事情等著我去處理。」
在你失望之極時,終於想到了第四個朋友。出乎意料的是,第四個朋友什麼話也沒說,就陪你一起上路了。
佛家認為,第一個朋友,是衣食之友,是我們的肉體;第二個朋友,是名利之友,是我們的財富、金錢、地位;第三個朋友,是親屬之友,是我們的親人、同事、夥伴;第四個朋友,是心靈之友,是我們的心靈、感受;至於遠行的目的地,不是別處,就是死亡國度。
有朝一日,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到底能從這個世界上帶走什麼東西?——沒有別的,僅自己的心靈而已。
人生旅途,漫漫長路,紛繁塵世,卻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終究一切成空。既然如此,又何必尋尋覓覓、忙忙碌碌、苦苦執迷於其中?倒不如放慢匆遽的腳步,「應作如是觀」,細享千秋甘雨露,靜聽萬古海潮音,讓心靈變得充盈,讓生活變得從容而淡定。
這樣,即使要走,你的生命也是富有的。
點一盞心燈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印度諺語
漆黑的夜晚,偏僻的村落,沒有月光,也沒有路燈,村民們習慣了在這樣的黑暗中穿梭,儘管伴隨著磕磕絆絆,但村民們似乎都習以為常。
一位旅人路過這個村落時正值晚上,由於太黑,他幾次撞上了來往的行人。
「盲人來了,盲人來了。」突然聽到村民們都陸陸續續地談論著。這個旅人好奇地往前張望,只見前方不遠處出現了一團昏黃的燈火,他問身旁的一位村民:「你們說的盲人是前面那個提著燈籠的人嗎?」
「對啊,不就是那個常常拿著燈籠的盲人嘛……」旅人聽完,心中更是疑惑,「盲人的世界裡本來就是漆黑一片,就算提燈,他自己也看不到光亮啊,他這是為何呢?」
那燈籠離旅人越來越近,昏黃的燈光漸漸移到了旅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旅人看著眼前這位提著燈籠、眼睛望向遠處的人,問道:「冒昧問一問,請問您真是一位盲人嗎?」
「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雙目失明。」
「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那你為何提一盞燈籠呢?」
盲人自若答道:「因為現在是黑夜,我聽說這個村子沒有路燈,到了晚上這裡特別黑。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亮了一盞燈籠。」
旅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提燈是為了為別人照明!」
「不,我是為了自己。」盲人聽了,立即否認。
「為你自己?」旅人又被弄糊塗了。
盲人緩緩向旅人說:「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是的,就在剛才,因為什麼也看不見撞了別人,也被別人撞了。」旅人答道。
盲人聽完,深沉地說:「但我就沒有。雖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提著這盞燈籠行走,別人就能看到我,而不會撞過來。」
盲人點燈,他眼裡的世界雖依然黑暗,但心卻是明亮的。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布施別人,自己也從中受益。我們在為自己無私地幫助別人而引以為傲之時,是否想過其實這是在幫助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依然是被人性的自私所占據,正如那些在黑暗中跌跌撞撞而不願點起一盞燈的人們,總以為自己點燈是為別人,總覺得自己點燈便吃虧,於是寧願讓自己明亮的眼睛去習慣黑暗,寧願讓自己的心在黑暗中迷失。
試著去點一盞燈,你會發現,照亮別人之前,你已經照亮了自己。
勿失本真
「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隻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菜根譚》
明朝劉元卿的《應諧錄》裡記載了一則題為〈鼠貓〉的寓言。名字看起來實在有趣,〈鼠貓〉,究竟說的是鼠還是貓呢?
故事大意如此:
曾有一名叫齊奄的人,十分看重自己所養的一隻貓,逢人便誇耀說:「此貓名叫『虎貓』。」
一個路人看見了這隻「虎貓」,就為他出主意:「老虎雖然凶猛,但絕沒有龍的神奇靈性,不如你把牠更名為『龍貓』,則更顯氣勢。」
接著,又一路人聽後,更進一步進言說:「龍,是比老虎神奇,但龍要飛騰上天,必須依靠浮雲襯托,可見雲要比龍更高一等,因此,還是改名為『雲貓』為好。」
站在一旁的另一個人卻不以為然,說道:「雲霧雖能遮天蔽日,但只要風一刮來,雲霧很快就被吹散了。看來是風比雲厲害,你的貓,還是叫『風貓』為好。」
話才說完,又有人不以為然,批駁道:「大風雖能猛烈地刮,但只要用牆來做屏障,就足以阻擋狂風暴風了。風怎能與牆相提並論呢?可見,這個貓還是叫『牆貓』才合適呢。」
最後來了一位說客,則另有一說:「各位所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依我看來,牆雖然堅固,但只要老鼠在牆上打洞,這牆就會傾塌下來。可見,牆又怎麼比得上老鼠厲害?如此看來,此貓還是得改名,我以為,叫『鼠貓』最好。」
他們這番喋喋不休的爭論傳出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就嗤笑道:「貓本來就是捕鼠的,貓就是貓。為什麼要亂為牠取名安號來形容,使牠失去貓的本來面目呢?」
老者所言甚是。貓就是貓,為何貪圖名號虛榮而使其喪失本性呢?
其實貓不在乎叫什麼名字。故弄玄虛地強加上一些稱號,反而使其失去本真。是的,貓既如此,那人呢?
人們大多在乎自己的名聲,喜歡世人的稱頌,享受這種虛名的榮耀。可但凡有真才實學的人,不但羞於被別人戴高帽子,也恥於自我加冕,越是名副其實,他們就越是低調,因為他們知道,榮耀的光環容易讓自己迷失,為了不至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致喪失本真,他們更願意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
求諸內心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佛家偈語
唐朝時期,一位叫大珠慧海的禪師,不遠千里、風塵僕僕地去追尋著名的馬祖大師,渴望能夠得到他的點化。
馬祖大師見到這個虔誠的求學者,卻說:「我這裡什麼都沒有,你為何要撇下自家寶藏不顧,如此辛苦地在外面奔走流浪呢?」
慧海聽了,急忙追問:「啊?我有自家寶藏?請師父告訴我,此物究竟為何物?」
馬祖大師便耐心講解:「這個自家寶藏,就是驅使你千里迢迢到來之物。究竟是何物讓你來問我問題?是何物讓你聆聽於我?此物就是你的自家寶藏,就是你的本心本性。」
慧海聽後,若有所思。馬祖大師繼續說道:「在你生命之初就已經具備這個寶藏,你吃飯睡覺、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是它在影響著你。運用起來自由自在,你哪裡還用得著向外面去苦苦尋找呢?」
慧海禪師聽了,如當頭棒喝,豁然開朗,感覺自己從未有過的通透澄澈。
本心本性,與生俱來,就如佛一直坐在每個人心頭一般,要修行,又何須在外遠尋?求諸內心,處處皆可修。
挖掘自己的寶藏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王守仁
每個人都有自家寶藏,可人們卻常常迷失自己,拋棄自家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藏,像乞丐一樣到處乞討。
在印度,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擁有一塊寬闊肥沃的土地。起初,農夫很知足,悠然的日子讓他覺得自己很富有。然而,有一天,一個朋友前來拜訪這位農夫,告訴他,這世上有一種礦石,叫鑽石礦,如果能找到鑽石礦,哪怕很小的一顆,都足以讓自己一生衣食無憂。
農夫聽了這番話,內心騷動起來,他不再覺得自己富有,整個晚上,他都在想:「我現在只能守著一塊地,實在太可憐了,我要擁有鑽石礦!」
不久,農夫賣掉了土地,出發到外地去尋找鑽石。
農夫辛苦地奔走於各地,在遙遠的異國他鄉,他尋找了很長很長的時間,身上的錢財已全部花光,卻始終沒有找到什麼鑽石礦。最終,農夫因無法忍受自己忙忙碌碌卻換來一場空的下場而自盡。
然而,造物弄人。就在農夫賣出的那塊肥沃土地上,新主人在一次散步時意外地發現了晶光閃閃的鑽石,隨後,接二連三,價值連城的鑽石都被挖掘於這塊曾被主人遺棄的土地。
農夫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遺棄的土地,竟然價值連城。
農夫之可憐,在於迷失。迷失,不也常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嗎?本來擁有的就是無限寶藏,本來生活就過得殷實富有,卻因外在的誘惑起心動念,迷失自我,無法安享自己所擁有的富足,而放棄所有,四處盲目追求,終究一切成空。
守住自己的一方寸土,心無旁騖地去挖掘,總會找到寶藏。
頓悟本心,返璞歸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佛典之中,有這樣一則寓言:
人的一生伴隨著四個朋友:第一個朋友是你願意為他付出的,對他言聽計從;第二個朋友,他氣宇軒昂、儀表堂堂,你很重視他,歷經很多努力要和他建立關係,並喜歡帶著他處處炫耀;第三個朋友,他可以給你很多幫助,你對他也很滿意,但對他的態度卻較為平淡;至於第四個朋友,是一個被你忽略的朋友,你很少注意到他的存在。
有一天,你要去遠行,希望其中一個朋友能伴你同去。
你先...
目錄
頓悟本心,返璞歸真
點一盞心燈
勿失本真
求諸內心
挖掘自己的寶藏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心存善念
是天生,還是心生
自助者,天助之
人生呼吸間
放下
不完美中的完美
找回自己更重要
勿忘懷中之寶
呼喚自己
覓一片廣闊的天地
善言暖於布帛
悅己,悅人
以愛的慈悲攝受眾生
煦之,霜之
練就一雙有力的翅膀
花開的時間
慈悲感化
我何在
不能事親,焉能成佛
無法代替
二人齊心,其利斷金
寬容,無聲的教育
幸福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
育人者如園丁
貧子有衣珠
莫忘父母恩
珍惜,便是永存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執守目標
伏久則高飛
負重人生
過則勿憚改
持志如心痛
人生瓶子
後退其實是向前
杯在壺下
虛懷若谷
專注
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冷暖自知
執著拜倒,不如大膽超越
憂患與優勢
永遠的財富
行動需要導航燈
第一步,是成功的一半
我思故我在
處處皆生機,只在把握
心境左右命運
手中的命運線
閑坐任榮枯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淡泊能滅心頭火
悠閒忙碌,恰到好處
迷悟一念間
大悟
看破,放下,自在
操之在我
看破生死即是福
不昧因果
既已失去,顧之何益
靜坐觀心心自明
是沙粒,還是珍珠
苦,福之根
開墾心靈的荒地
隱忍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心中有光
菩提之忍
慈悲之忍
心清如水,了無牽掛
自律
丟卻欲望
知易行難
布施,而非施捨
換位
海量之心
多添一些幽默
淡忘昨日之非
多些等待
走出享樂迷途
團團轉與吱吱叫
捨得
貪多必失
放寬心
知足者富
日日是好日
去除嗔怒
信任消除疑慮
猜疑,只會失去更多
吝嗇是一種病態
成由勤儉敗由奢
健康不能揮霍
眼見不一定為實
收起挑剔的眼光
逐物而失己
木偶人生
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另解「呆若木雞」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不拖、不靠
不要好心做壞事
強弱本無形
功德無量
畫心
預約明天的幸福
逆流而上
生命之泥
完美距離
沒什麼比自信更重要
寬心處之
聆聽長者的智慧
沒有時間老
多元視角
可怕的麻痺
生命是一個過程
鹹有鹹滋味,淡有淡滋味
過往人生
收穫,也在側目轉身處
活在當下
償還人生之債
無心的妙用
穿越命運的黑洞
把握好每一次選擇
咀嚼人生之境界
生活不能得過且過
超越閒名
微笑在我心
禪的魅力
品茗,品人生
順勢而為,萬事隨緣
頓悟本心,返璞歸真
點一盞心燈
勿失本真
求諸內心
挖掘自己的寶藏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心存善念
是天生,還是心生
自助者,天助之
人生呼吸間
放下
不完美中的完美
找回自己更重要
勿忘懷中之寶
呼喚自己
覓一片廣闊的天地
善言暖於布帛
悅己,悅人
以愛的慈悲攝受眾生
煦之,霜之
練就一雙有力的翅膀
花開的時間
慈悲感化
我何在
不能事親,焉能成佛
無法代替
二人齊心,其利斷金
寬容,無聲的教育
幸福是什麼
百善孝為先
育人者如園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