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6 項符合
咖啡行者的全息烘焙法.術= Skill art: holographic roasting of coffice traveler
的圖書
|
|
| 咖啡行者的全息烘焙法.術= Skill art: holographic roasting of coffice traveler
作者:謝承孝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9-12
語言:繁體書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咖啡行者的全息烘焙法.術= Skill art: holographic roasting of coffice traveler 內容簡介
In search of tantalizingarome
追尋那誘人的芳香
每個人都說自己的咖啡烘得好,那到底什麼是好?
好的標準又是什麼?是客戶喜歡就好?還是有業界標準?
全息烘焙法是一種以烘焙師自身的觀察力以及對烘焙理論掌握的烘焙方式,經歷Chacha 老師多年的教學後濃縮成書。
本書內容涵蓋了咖啡風味的分析、烘焙理論的核心以及運用,從烘焙前的生豆分析到烘焙後的快速檢查、調整思路都完全收錄。
本書特色
◆如何掌握高、中、低海拔豆的風味特色?
◆不同烘焙度對應到的數值與肉眼對色的重要性?
◆烘焙前後的風溫、豆溫所代表的意義?回溫點的意義?
◆如何選擇烘焙基準豆?烘焙過程四階段以及對能量的需求?
◆T2─出鍋、FC 到出鍋的爬溫、時間(ROR)對於風味的影響?
◆義式拼配生拼的技巧,如:海拔、含水率、密度、目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承孝
兼顧著咖啡館主、咖啡生豆進口、企業顧問、烘焙師、杯測師、國際評審、教練等多種角色。多年來沉浸在咖啡杯的世界,並且辛勤於筆耕,持續地向業界分享資訊。也是圈內少數同時參與咖啡產業上下游經營運作的咖啡人。座右銘為「In search of tantalizing aroma 追尋那誘人的芳香」,故以「行者」稱之。也因為在咖啡產業上所參與的角度廣泛並且深入,所以在教學上總能帶給學生全新的思維與資訊。目前除了經營塔拉蘇咖啡館外,也活躍於兩岸咖啡業界,憑藉廣泛的人脈以及咖啡領域的專業,擔任跨國公司的顧問工作,是亞洲地區少數完整接觸咖啡產業鏈上下游,並且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專業人士。
目錄
緒論 關於全息烘焙法
烘焙理論、感官能力與邏輯的建立
全息烘焙法教學框架與教學大綱
Chapter 01 原生風味的起源、辨識與累積
從COE 杯測表來看咖啡品質的辨識
風味陣列──杯測感受的解構
感官訊息的累積與訓練
原生風味與處理法風味的累積訓練
從烘焙賽的杯測活動中擷取經驗
Chapter 02 烘焙過程四階段的變化與能量掌握
焦糖化與梅納反應
焦糖化的觀察與烘焙曲線的關聯
梅納反應
烘焙度的界定與糖類褐化反應
玻璃轉化溫度Tg
烘焙過程的四個階段
橡膠態:T1-T2 大理石紋(豆表到達蔗糖焦糖化)
玻璃態:從豆表到達蔗糖焦糖化T2 開始到一爆FC
關於一爆點的認定
玻璃態:從一爆FC 開始到出鍋
烘焙度與味覺感受的變化
烘焙度的線性關係與平均升溫速率ROR
一爆後烘焙度的線性探討──烘焙度與風味和海拔的對應與調整
咖啡豆氣味與色澤的分析以及對烘焙的影響
Chapter 03 能量的設定與調整
風門、轉速與能量供應間的關係
烘焙前後風溫、豆溫、回溫點的意義
回溫點、風門風壓對鍋爐內能量狀況的影響與手法
火力、風門風壓與滾筒轉速的設定搭配
不同的轉速與風壓搭配下的影響
烘焙初期高初始能量的影響與應對
烘焙初期低初始能量的影響與應對
關於梅納期與脫水期
Chapter 04 風味陣列與烘焙調整
風味陣列中的味覺感受與烘焙度之關係
描繪咖啡風味的鐘型曲線
關於觸感:澀感、乾與粗糙感
Chapter 05 進階運用
關於二次烘焙
義式拼配要點
Chapter 06 回到原點,烘焙前後的設定與流程
首次烘焙的操作與設定
首次烘焙的注意事項
烘焙後的覆盤與調整
序
緒論
關於全息烘焙法(節錄)
烘焙理論、感官能力與邏輯的建立
我的父親是一個交友廣闊的人,小時候每當父親的朋友從國外返回台灣,總是在大家的期待下帶了點咖啡豆回來給大家嚐嚐。週五的深夜,一群叔叔阿姨都會聚集在我家客廳,在隆重的儀式裡看著虹吸壺的水珠逐漸沸騰,也將大家的期待帶到了頂點。由於當時咖啡相關商品還不普及,屬於稀有商品,大家所能購買到的咖啡大多是即溶咖啡,所以咖啡豆在當時更是新鮮且稀有。能夠品嘗到從國外帶回來的現煮咖啡,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可是既興奮又期待。
在酒精燈的燃燒下,整個儀式也將到達最神聖的階段,將這小小一壺的咖啡分享給這些陸陸續續聞香而至的朋友們,雖然是僧多粥少數量有限,但是看著長輩們彼此分享手中的那一小杯咖啡,聊著天說著笑,其實也挺歡樂的。愛熱鬧的我也因此興奮的睡不著覺,總是透過房門縫來參與這場盛會。久而久之,能獨自享用一杯咖啡,也成了孩童時的願望。
隨著飲用咖啡的習慣養成,漸漸的我也開始自己沖咖啡,買了義式咖啡機之後也開始學習煮濃縮咖啡,對咖啡的消耗量也不斷增加,漸漸的開始萌發出自己烘豆子的想法。
如今接觸咖啡烘焙這麼多年了,最初從手網開始練習,在瓦斯爐上賣力地甩動手臂,並且把整個廚房弄的一堆銀皮亂飛。接著開始將奶粉罐做成俗稱土炮的小烘焙罐來烘豆子,其實整個過程雖然是跌跌撞撞,但是也充滿樂趣。我想任何的學習都是從模仿出發,從買書閱讀開始,到跑名店亂飛。接著開始將奶粉罐做成俗稱土炮的小烘焙罐來烘豆子,其實整個過程雖然是跌跌撞撞,但是也充滿樂趣。我想任何的學習都是從模仿出發,從買書閱讀開始,到跑名店再到泡咖啡館與前輩交流學習,一路下來所獲得到的資訊往往是矛盾且片段的。我想如果喝得夠多,樣本數累積的夠多,那總能喝出點什麼吧?因此我開始以咖啡產地國為單位,讓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專門喝某一產國的豆子(當時產區的觀念並不普及),並且搭配店家的解說,漸漸的彷彿得到各門各派的真傳一般,自以為進入「見山是山」的狀況。
接下來問題又來了,到處泡咖啡館喝遍了大大小小名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況也不時出現,每個店家都表現出無比的自信,但是彼此間又充滿無限的矛盾。我不經地問自己,每個人都說自己的咖啡烘得好,那到底什麼是好?好的標準又是什麼?是客戶喜歡就好?還是有業界標準?
接著我就漸漸萌生出一個想法,以我早期經營工廠時的狀況來說,新人入職後總是先被安排去品管部門學習分辨品質的好壞,等到這個新人已經能夠分辨每個工序的品質之後,才能正式的派任到所屬的部門。也就是說,必須要了解了品質的差異,才能找到相應的對價關係。從這樣的靈感出發來看看咖啡的問題不也是如此嗎?做為烘焙咖啡的我來說,如果不懂的喝的話,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好咖啡?什麼是不好的咖啡?又怎麼來判斷?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5875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段張取藝 出版社:任性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66折: $ 257 | | 66折: $ 317 | | 作者:陳之華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09 66折: $ 277 | | 66折: $ 792 | |
|
|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 | 作者:華勒斯.華特斯、巴納姆 出版社:華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5-11 $ 221 | |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30 $ 115 | | $ 315 | |
|
| 作者:William Jang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24-10-17 $ 449 | |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9 $ 593 | | $ 315 | | 作者:森下真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2-31 $ 10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