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音與他的生命力的搏動相迎,相拒,
同時又容易相合。
總之是濃綠的春末,與淡灰的寒秋;
是駘蕩的熱風,與淒涼的暮雨。
▎車中
雲生一個人立在車外的鐵欄的一側,一手扶住鐵索,一手放在外衣的袋內,靜憑著這夜行的車載著他的離愁,他的命運,他的浮泛的生活,向一望無垠的大野中跑去。
▎鬼影
屋子裡冷度仍然是很厲害,把一條毛毯蓋在身上,同時一陣噁心,像有些穢物在胸中衝撞似地,而種種幻想也一併湊來。恐怖,憂悶,飢餓,眩暈全都來了!看著那白光擺動的電燈,聽著圓玻璃窗外的寒濤怒吼,正不知置身何地……
▎司令
全是于五目所見的、耳所聽到的事。豐盛酒菜的端入,裡面猜拳行令的聲音,以及飯後來的司令在局子的大廳上高聲發布命令的威力,地方紳董顫慄著的應聲。于五是十分清楚了。在他胸內正燃燒著飢餓與憤怒的火焰……
▎買木柴之一日
他這一年來的經歷,使他在生活的途程中變易了多少方向。他知道十七八歲時少年憧憬的一切,以及後來欣慕的,願望的,詛恨的,奮動的對象與理由,似乎都有動搖。他由現實給予的強力與困難,使他越發混茫了。……
▎沉船
一群一群衣裳襤褸的鄉人們走來,著實不少,都是為看船來的。一樣的淒風把他們從長守著的故鄉中,從兵火、盜賊、重量的地租、賦稅與天災中帶出來,到這陌生的海邊。同著他們的兒女、兄弟、夥伴們,要乘著命運的船在黑暗中更到遠遠的陌生的去處。
▎號聲
聲音本來是一樣的經過波動,傳入耳膜,何以在夕陽返照的綠蔭下聽到這軍號聲,使我不能與聽蟬噪水流一樣的慰安與有興味呢?這恐怕不只是發音器構造的不同,是這激昂沉咽的號聲中包含著複雜的情緒與光景吧?
▎印空
他靜看著桐蔭在織成一片大的暗花席,在佛殿庭中,這光與影的眩然的認識;這象與覺的淆然的紛觸眼前,如同那些久已存蓄的生之力在思念中重複翻動,又似乎在他記憶的網中忽然有摸不到邊際的苦悶。情慾,苦與樂,去與往,超絕與執著,老法師在這一瞬時如同重歷過未生與有生以來的種種經驗。
本書特色:王統照筆調寫實又有細膩情感,並善於運用對比的意象,刻劃人性、關懷人類命運。本書收錄了十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心繫社會現實,創作背景多與時代苦難相關,也充分傳達出人們心中的微笑、淚痕與憤怒。他自言:「卻非紀念,卻非欣求,只是向過去的餘痕中想要抓住一撮待飛揚的塵土而已。」為《號聲》下了最貼切的注解。
作者簡介:
王統照(西元1897~1957年),字劍三,筆名息廬、容廬。現代作家、《文學》月刊主編。1918年辦《曙光》,1921年與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著有短篇小說集《霜痕》、《夜行集》以及長篇小說《黃昏》、《山雨》等。
章節試閱
號聲
每逢與C君一同由盲目的岡田先生家出來的時候,在太平路轉角的草地裡,一定聽見一陣悠揚、激切的軍號聲,同時便見幾個穿了米黃色軍衣的日本兵──他們是日本強健的少年,在那夕陽返光的密林前面練習軍號。
多麼煩熱的夏天,幸虧還是傍晚的時候,聒人的小蟬聲──C君很能辨別蟬的分類,他說:在這地方的蟬多是知了類長翅短肚的小蟬,沒有鄉間的大。──不歇地從槐林中發出繁雜的鳴聲。在舊式的大都會裡飛塵奔騰與車馬的紛擾中,偶然見幾棵綠樹已覺稀罕,若能再添上噪暑的蟬兒,使好雅靜的人以為是「槐蔭夏長」,一枕醒來大有詩趣了。可是這個地方全是花與樹木圍繞的街道,人家都像住在大花園中,除去熱鬧的市中心外,即在大熱天裡聽這些蟬鳴也不感得煩熱,──誰教牠們不到稀罕的地方去?太湊熱鬧了便容易惹人討厭,我每從密樹蔭下走時便這麼想。
「太多了,……討厭的!……」這是我們那位深目削頰、豎起一撮上鬍的岡田先生常說的話。他的中國話說得很漂亮,二十多年的「支那居留」,但還不大知道蟬字應該怎麼念,他說話帶著日本男人一般的剛音,沉重而沙沙的,表示出他是有堅定的個性的。
他在窗外蟬鳴聲中替我們講著這一小時的功課,但他發問或教我們重述對話的時候,也時時側著耳朵向窗外聽那吱吱的蟬聲。雖是討厭的,卻對於他似有相當的興趣。
我們盤膝坐在那八鋪蓆子上約摸有一個多鐘頭,飲過岡田的大姑娘送來每人的一玻璃杯「麥湯」之後,我們便起身走了。到通道上,我們同這位盲教師,或那位好修飾的姑娘說一句「再會,再會」的日本話後,便提上鞋子從青草的院子中走出來。
我們沿道聽著蟬聲,不久,便迎著那草地上的軍號聲了。
一幅靜美的圖畫在夏日將晚時展示開來:小道的右側,下臨著綠蔭織成的繡谷,高的、低的,如綠絨氈的疊紋,時而有曲折的流水從樹木中間流過,如奏著輕清的音樂。每逢雨後的天氣,不但谷中的綠色分外鮮潤、明潔,就是那水石間的鳴蛙也努力與高樹上的蟬兒作競爭的喧叫。谷東邊一帶不高的山陵,在濃綠中點綴上三五所紅瓦、堊壁,參差的歐式房屋,在掩映中,也莊嚴也幽媚。西邊一帶樹了灰綠顏色柵門的住家房舍,什麼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瓏的。牽牛與多葉的藤蘿都在木柵與灰塊灑成的牆壁上面委婉地生長著,種種怡人景物,往往使我墮入一種悠然的狀態,忘了久坐的疲乏。突然聽到軍號鳴聲,我便止步看一看,心中卻有難言的感動!自己並不明白,不過一聽到這樣聲音,似乎周圍的樹木,綠嫩的色、光,流水與小蟬的鳴聲,都變成一點淒涼的氣氛,從四面包圍上來。
聲音本來是一樣的經過波動,傳入耳膜,何以在夕陽返照的綠蔭下聽到這軍號聲,使我不能與聽蟬噪水流一樣的慰安與有興味呢?這恐怕不只是發音器構造的不同,是這激昂沉咽的號聲中包含著複雜的情緒與光景吧?他們從異國中來,紫色的風塵的少年臉色,不疲倦的強壯身體,來到這柔平而香的草地上練習軍號。向著那淡藍色的夏天吹,在高沉與放咽的音中他們也許有個人鄉愁的發洩?於是我每每聽著,總以為這是人間在複雜情緒中吹出的音響。
無論如何,它不是代表喜悅的安康的!
悲壯與激咽──其中似乎不少慘怛的調子,雖是練習著「衝鋒」的聲調。
這樣悲壯與激沉的聲音怕只宜於黑暗中的遠聽,不合於在綠蔭下與柔靜的光色中作愉悅的聞賞?然而我聽了也沒有極大的憎惡與詛恨的意念,只感到沉冥,低怨的分量比其他的分量多。
然而吹的人是怎樣呢?──他是一個青年,一個血液健躍的青年,情感那麼興奮,精神是活潑而健旺,是海中勇往的浪頭;是長途中健體的旅客。
號音與他的生命力的搏動相迎,相拒,同時又容易相合。總之是濃綠的春末,與淡灰的寒秋;是駘蕩的熱風,與淒涼的暮雨。
「世界上盡是衝突的!有時離心力大而吸力亦重。──這是怎麼樣的人間?」這便是我每從道旁經過得來的無結論的感動。
又一回,正是一個大雨後的晚晴天氣。
「你聽!今兒知了倒不大鳴了。──昨天的雨本來太大,所以熱度表落到華氏的五度以外去了,它們最會知道天氣的。」我們一同往去路上的C君搖著大蒲葵扇向我說。
「今天一定也聽不見號聲,草地上滿是泥水。」我不期然地說出我在這時期中最注意的一件事。
「也許,管它呢!吹不吹的,不過露他們的臉,給中國人看樣子。──大溝下面的水真流得好聽!刷刷──聽,小石頭上響得多麼自然。不是大雨,這下面哪有許多的活水。」C君善能唱舊戲;又能背得胡琴三弦的工尺譜,十分熟練,所以每說話都好帶出很恰當的聲音形容字來。
「你記得韓信壩上的水流聲?真好聽!多少大石齒啊。秋來風勁水漲,那真雄壯!雖是廬山的瀑布也不多讓。」
C君還是覺熱,摘下硬草帽,左手一起一落地輪動著打著道旁下垂的槐枝。聽我說出韓信壩來,便高興道地:「可惜那個地方我只到過一回!一排一排的石堆,──水像澆湯地往上翻,臨著漫漫的黃沙,那樣響聲真比聽《罵曹》的擊鼓調──〈夜深沉〉還好得多。韓信是英雄!那大概是他叱吒的餘音,不也是當時的軍樂留下的調子?」C君大有懷古騷人的口吻了。
我低頭聽著繡谷內的細流,又加上C君言語中的深趣,便覺得「聲入心通」這四個字確有講究。
不多時已走進岡田先生的書室內。
進門照常脫了鞋子,我們穿了大衫走進那白木方格的壁門之後,岡田先生首先問我們:「外面,C州的事怎麼樣了?」含有恐怖與不安的繫念也將這盲目的異邦老人的精神擾動了。我們就所傳聞的告訴了他一二句,他那墨精眼鏡後的凹目動了幾動,皺著眉頭沒接著說話。然而這明明是表示一般人對於戰事共有的疑慮與難安的狀態了。不過老人越感覺得厲害些。在對過的屋子裡,他那位穿了粉紅大花長衣的姑娘,正在秀美的臉上敷著潔白微紅的脂粉;同時用梳子通著她那散開的黑髮,對著鏡子儘管攏來攏去。一個穿制服的十歲左右的小學生,正在溫讀極淺的英語課本。窗前窗後的知了又與每日一樣不住地鳴著。一切與平常夏日的過午相似,但我們的盲目先生卻不說「蟬兒討厭」的中國話了。他似是十分牽慮到距離不遠突發的戰事,因而心理上感到不安!然而這完全是日本風味的屋子裡一切照常,只這多有經驗的老人在打算著「異邦居留地」中戰事的影響。
這一天的功課講解得鬆懈、疲倦,我仰看這書室中木龕上掛的一副草書有好多次。
長葉子的美人蕉在橢圓形的藍色水盂內搖曳著幽媚含笑的姿態,也似乎裝點出特有的日本婦女婀娜的風神。
當我們走出時,盲先生的大姑娘方梳上頭,手裡還拿著長齒的假玳瑁梳,送出我們來。她那痴憨可愛的態度,正與美人蕉一般,顯出無掛、無念,並且是無自私的一種愛美的女性的清媚。
然而在我們離開寬大的院落不上二十步,便驟然聽得軍號聲嘟嘟噠噠地吹起。
「這號聲又是日本人吹的──一聽便聽得出來!現在外面有戰事,他們更吹得上緊了。」C君對我說。
「那倒不必是,」我答道,「他們仍然很安閒地,不用像中國兵的忙碌。橫豎用不到他們上陣,你不知道人家以為日本兵到的地方便是『安全地帶』!」我勉強著說了,我對於這一切感到十分苦悶!
「生活真是喝白水麼?多麼複雜的人間,還不如他們自在!──」C君說著,用草帽指著樹上的知了。
我沒再回答,沿了向上坡的馬路走去。不用轉彎,便看見一群在草堆上的日本兵。奇怪!他們每天在這裡吹號,有的連上衣脫去丟在綠草上,只穿短袖的白襯衫,今天卻一律武裝了,皮帶上的刺刀把的白銅明光與深林後的日光相映,他們右胯的上部有的帶了木套的盒子槍,沒一個脫了軍衣。但態度還從容,仍然是說笑著在練習他們特別的樂器。更奇怪的大學路的南端,石橋上有四個中國灰色人,穿著顏色不甚一致的──雖是灰色軍服,卻穿青布鞋子,執著長槍,意思或是加崗?距著日本兵的立地不過十幾米遠。日本兵的軍號盡著向這一面吹,灰衣人有的向他們傻笑,似讚美又似極度輕視。然而兩下似乎還沒有十分嚴重的敵對的表現。這是我可以從觀察上加以保證的。
「事情真有些緊要呢!」C君低低地向我說。
「左不過做做樣子。」我向著灰衣的弟兄們看著。
忽地一輛汽車從橋的南端上飛來,四個灰衣人馬上收回了對著他們異國夥伴們的面容,一聲口令,「立正,舉槍!」啪的一聲槍柄落在地上。武裝的黑色怪物從我們的身旁馳去,飛塵的散揚中彷彿內有一個帶金牌、穿青馬褂的老頭子,一個黃色短衣、袖緣有三四道金邊的少年。
一瞥眼的功夫後,日本兵的號聲重行吹起,而那邊灰色人的輕笑還浮現在他們的臉上。
忽低忽高的軍號伴隨著一路上叫暑的蟬鳴,與繡谷下雨後的水音,把我們送到黃昏的庭院裡去。
在這夏夜的馬櫻樹下,我仰望黑空中閃綴的星光,默默地想著。
一點聲音聽不到,只有海岸的微波在石上嘶叫出懶倦的夜音。「一切靜止了麼?這是夜的威力所統攝的時間。或者另有四個灰衣人在石橋上對立著,那些米黃色的外國兵或正在電燈下擦拭他們的槍膛?遠遠的郊原中也許有些少年們正在臥地,注目看這無限的黑暗的邊緣?不就是號兵們在練習他們的『進行』或『衝鋒』的準備,預備鼓勵他們的夥伴?」這樣雜亂的聯想,許久許久的揮不去。但我卻多少知道些人類與聲音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在清幽的時間中好聽沿街風送的批霞娜聲,一想可知是由青年姑娘們的柔指上發動出來的情愛之曲;我們在無聊與憂愁中,有高處遠處幾聲橫笛,足以使我們起奈何之感;就是那靜夜的潮音,雄壯而寬沉;雨後的蛙鳴,似乎閣閣地一點也沒有音律的趣味,然而並不使人有多少的憎煩;至如春晨湖畔的雛鶯,郊原中的鵓鴣,它們傳布出光明與勤動的消息,使人聽了更感到生命泛溢的喜趣。人為的,或者天然的無量聲中,表繪出無量的情緒與行動。這正是人間可愛的事。但是那些壯少年的號音呢?也是人間不可少的一種音趣?是包含著多少仇視與奮殺的音調,以及毀滅與失亡的意念從悲壯與激沉的聲中達出?預備浴血的少年們的心中也許是不可沒有這一類的聲音?悲劇是人間最受感動、最容易博人讚嘆的複雜表現?並不是只拿了「康樂萬年」一類中國的讚頌話所能包括的。它是有深密的意義在宇宙的中心──也就是在人類的天性裡!但什麼才是真正的「悲劇」?
星光閃在大的綠葉中間,似送與我微溫的同情之笑。你們太聰明了,太瑩潔了!想那真的「瓊樓玉宇」中沒有像我這麼些衝突紛亂的思想吧?
中夜以後,微覺得有露滴在臉上了,別了星星,到屋子的藤床上,雖少蚊蟲卻一樣的睡不好。看著圓的帳頂,幾個小動物在上邊蕩來蕩去,似乎在它們的世界中,演著電影以慰我長夜的寂寞。
什麼聲音都靜止了,這是黑暗中應有的結果?
將近破曉的時候,窗外還朦朧地看不清,煩熱又襲來了。於是近的遠的樹上,蟬兒們又爭著亂鳴了。同時悠揚壯闊的軍號聲──雖然不知是哪裡吹的也破空而起,似乎是告訴人間:「脫去黑暗的統攝吧,來!我們在晨光中同遊。」
然而蟬聲似討厭與宏大的號聲爭鳴!
天色果然亮了,只是雲陰陰地不像個晴明的秋日。
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號聲
每逢與C君一同由盲目的岡田先生家出來的時候,在太平路轉角的草地裡,一定聽見一陣悠揚、激切的軍號聲,同時便見幾個穿了米黃色軍衣的日本兵──他們是日本強健的少年,在那夕陽返光的密林前面練習軍號。
多麼煩熱的夏天,幸虧還是傍晚的時候,聒人的小蟬聲──C君很能辨別蟬的分類,他說:在這地方的蟬多是知了類長翅短肚的小蟬,沒有鄉間的大。──不歇地從槐林中發出繁雜的鳴聲。在舊式的大都會裡飛塵奔騰與車馬的紛擾中,偶然見幾棵綠樹已覺稀罕,若能再添上噪暑的蟬兒,使好雅靜的人以為是「槐蔭夏長」,一枕醒來大有...
推薦序
自序一
在這幾年內隨手所寫的短篇不下四十篇左右,但我卻沒想到集合著印出。這有兩種原因:(一)是我離開了風沙漠漠的「舊都」差不多二年有餘,當時匆匆出行,所有的文稿統鎖在一個竹篋內存放於友人家裡。後來所遇多舛,沒有機會也沒有興致再去過一次;郵寄不能,因此便擱置下。(二)是自從去年初春多年相倚的母親故去之後,我什麼興致都似喪失了!更少創作的意念。除了這兩層之外,因為中國文壇近來熱鬧得很,看著怪有趣味,又何必自己忙著出版。這是我將從前已刊未刊的文字安放在屋隅敝簏中與蛛絲莓苔作伴的由來。
去年秋冬之間於十分煩鬱裡寫過幾篇又就刻下手中所存的二年前的兩三篇集為一冊,原是便於查閱,卻非「自珍」。八月中由東京到上海晤及趙景深兄,他勸說我以出幾本集子;因此一念,便先將寫的時日較近的九篇印出。
什麼風格,趣味,方法,我向來就是提筆茫然;更說不到「為什麼」而來創作了。我只想將我這真實的細弱的「心聲」寫出;至於如何使讀者感受?如何希望引起批評?──讚美或否──我想這本來不是什麼「文學的」東西,何可妄存此念。──我只是由痛苦與煩鬱中將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像到的寫出而已,至於寫的好壞那只有無可奈何也。
不過附帶說明的,這薄本子前三篇是一個時期寫的,而後六篇是一時寫的。
從街頭晚步之後回到這清秋蕭疏的山上,浮聽著市聲與淒零的落葉,總似是無意味地咀念著飛過去的生活(這生活或不是一個人的生活),這其中是微笑,是淚痕,是模糊的血跡,是哀壯與幽切的弦聲?種種觸感來襲此心,便不忍再翻此草冊了。
卻非紀念,卻非欣求,只是向過去的餘痕中想要抓住一撮待飛揚的塵土而已,──雖然是無價值的一撮塵土!
一九二八年九月
自序一
在這幾年內隨手所寫的短篇不下四十篇左右,但我卻沒想到集合著印出。這有兩種原因:(一)是我離開了風沙漠漠的「舊都」差不多二年有餘,當時匆匆出行,所有的文稿統鎖在一個竹篋內存放於友人家裡。後來所遇多舛,沒有機會也沒有興致再去過一次;郵寄不能,因此便擱置下。(二)是自從去年初春多年相倚的母親故去之後,我什麼興致都似喪失了!更少創作的意念。除了這兩層之外,因為中國文壇近來熱鬧得很,看著怪有趣味,又何必自己忙著出版。這是我將從前已刊未刊的文字安放在屋隅敝簏中與蛛絲莓苔作伴的由來。
去年秋冬...
目錄
自序一
自序二
車中
鬼影
司令
買木柴之一日
海浴之後
讀《易》
沉船
號聲
訥爾遜的一課
「攪天風雪夢牢騷」
印空
自序一
自序二
車中
鬼影
司令
買木柴之一日
海浴之後
讀《易》
沉船
號聲
訥爾遜的一課
「攪天風雪夢牢騷」
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