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才子們
在歷經世態炎涼及血淚辛酸後
還能提起筆來揮灑人生
正因如此,才有了這些舉世無雙的藝術
◤天下第一行書創作者──書聖王羲之
鼠鬚筆落在絲蠶紙上形成的字、文,因為被注入了情緒、精神和思想,而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審美意蘊和文化價值。書法因此甚至又進一步超出了藝術文本的範疇,而成為人的精神活動、生命意識的外顯,成為一代人乃至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的表徵。透過〈蘭亭序〉,我們看到的是一批藝術家的生動形象,看到的是亂世下的晉人風度和迷局中的名士風流。這些,在王羲之以前,在〈蘭亭序〉以前,並不曾有。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千載之下,看著〈曹娥誄辭〉卷眉上那一段小小的字跡,再讀此詩,不禁感慨。古代文人士大夫這種為國捐軀的無畏氣概,著實令今人敬佩、汗顏,他們這種氣概無疑是來自心中的信仰。對於韓愈來說,觀〈曹娥誄辭〉與其說是揣摩晉書神韻,毋寧說是一種儀式,朝覲儒家精神的儀式。
◤看過地獄回來的謫居罪臣──大文豪蘇軾
透過〈陽羨帖〉,我們看到蘇軾想繼續在陽羨續買田其實是生計所需,與年輕時「買田養老」的詩與遠方沒有任何關係。記得那人同坐,道說家鄉好風光。人生海海,恍如隔世。然而,以蘇軾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偉大就在於,即便如此也依然笑對生活。蘇軾具有極強的自我調控能力,他內在的強大磁場能化解心靈所受到的一切侵蝕,將所有的悲歡作為自己生命哲學的注腳。
◤開創了一條與西方藝術迥然不同的偉大道路──元人冠冕趙孟頫
趙孟頫儘管選擇了和錢選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他在內心深處是非常贊同錢選的主張的,他想解決錢選那個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的問題,更重要的他試圖透過藝術慰籍文人士大夫們破碎的心。同時,在南北文化隔絕一百五十餘年之後,趙孟頫感受到了久違的北宋畫風。北方的畫風是什麼呢?是北宋前期李成和郭熙等人建立的體系,可是這些早已被江南藝術家所淡忘。政權倉促南遷,沒能帶走藝術的傳統和文化的積澱。
◤一顆自由又有趣的靈魂──揚州八怪之首金農
在藝術界,大家普遍覺得當下的是對傳統的超越,現在看來這麼看問題似乎並不妥當。不客氣地說,有時候對傳統理解都成問題,你超越誰呢?金農可以說超越了前人,我們拿什麼超越金農?當然直接反過來也不成,這種簡單的比較太武斷了。各種歸納總結都是理論上的研究分析,而不能越俎代庖給人家下定論,創作和研究是兩碼事。所謂超越問題,十有八九是個偽命題。金農的突破與超越,使北宋以來崇神尚意的文人畫發展到了一個極致。
★本書特色:本書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線索,選取從晉到清較有代表性的二十一位文化名家,撰述他們醉心文墨的故事和人生精彩瞬間。這些人都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家,他們的影響遍及政治、文學、藝術、思想等多個領域,了解他們就是了解我們的過去,了解我們文化的來路。
作者簡介:
譫小語,本名張寧,作家、文化學者、自由撰稿人。撰寫和參與策劃、編纂圖書多部,發表文化隨筆、文藝評論及學術文章,曾撰寫大量影評。著有《光影裡的剎那與永恆──譫小語電影隨筆集:從《大話西遊》到《鐵達尼號》,用獨到角度解讀中外電影》。
章節試閱
1600多年前那個上巳節的狂歡與落寞——〈蘭亭集序〉與王羲之
西元353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一幫文人借著過上巳節的名義在山腳下小河邊搞了個沙龍。祭祀祈福、洗濯去垢之後,大家沿著蜿蜒曲折的溪水席地而坐,載著酒壺的葉子順水漂流,停駐在誰的面前就必須即興吟詩一首,吟不出則罰酒一杯。那天參加藝術沙龍的有四十餘人,都是當時的文士名流。於是當天產生了數十首詩,而且現場即揮墨結集。大家又一致推舉一個叫王逸少的為詩集作序,王逸少酒至微醺,欣然提筆。小序片刻寫就,名曰〈臨河序〉。
大家爭相傳閱,但見文采斐然,字跡粲然,個別勾抹塗改之處恰恰體現了真實的現場感,自然生動,熠熠生輝,「天下第一行書」就這樣誕生了。因為聚會地點在會稽山陰之蘭亭,所以這件作品又名〈蘭亭集序〉,簡稱〈蘭亭序〉或〈蘭亭〉。
那一年,正是東晉永和九年。王逸少,名羲之。
作為藝術的書法誕生了
從思想內容上說,〈蘭亭序〉所表達的不只是王羲之一個人的感受,而是當時的知識份子精英群體的一種人生觀、宇宙觀。當他們於「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際,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之中,或「仰觀宇宙」,或「俯察品類」,想到的是人和大自然到底是什麼關係,思索的是人生的憂患與虛妄從何而來又如何祛之。後世認為〈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不僅指這是寫的最好的行書,王羲之同時也是行書的真正締造者,是「行書第一人」,所以他的代表作便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行書」。在〈蘭亭序〉中二十個「之」字各個不同,王羲之使書法的線條達到了空前的豐富程度,書法作品從此可以表達更為豐富的情緒、精神和思想。而以王羲之為首的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藝術沙龍」,無疑使書法更大限度地從實用功能中分離出審美功能,書法不僅是書寫文字的方式,還是藝術欣賞的對象。
鼠鬚筆落在絲蠶紙上形成的字、文,因為被注入了情緒、精神和思想,而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審美意蘊和文化價值。書法因此甚至又進一步超出了藝術文本的範疇,而成為人的精神活動、生命意識的外顯,成為一代人乃至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的表徵。透過〈蘭亭序〉,我們看到的是一批藝術家的生動形象,看到的是亂世下的晉人風度和迷局中的名士風流。這些,在王羲之以前,在〈蘭亭序〉以前,並不曾有。
自漢入晉,造紙術的不斷進步極大方便了漢字的書寫。書寫載體從竹木簡帛過渡到紙以後,書法技藝出現了革命性的飛躍。自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不僅在秦篆漢隸的基礎上行草楷各體都已經產生,而且漢字書寫的藝術性得到空前提升。
在魏晉時代,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文人書家常常私下舉辦「藝術沙龍」,名之曰「雅集」。「藝術沙龍」在那個時代產生,還有兩個外部原因,一個是戰爭連年,政局動盪,知識份子命途多舛,於是他們抱團取暖排遣憂慮;另一個,由於佛教傳入和黃老之學的興盛,在西漢被確立為正統的儒家思想受到巨大衝擊,文人士大夫對人生宇宙的探索開始轉向玄學,清談成為一種時尚。於是,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對酒而歌、吟詩弄墨,將他們的悲歡憂懼訴諸筆端。這種藝術沙龍的出現意義極為重大,它為中國古代藝術史和文化史打造了最生動的樣本。書寫材料的變化、漢字字體的完備促使書寫活動更加頻繁,大家找個由頭聚在一起談人生、聊藝術,探討如何把新的字體寫在新的紙張上才能更漂亮,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後世如此推崇〈蘭亭序〉一點都不奇怪。
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斷言,有今人以為書法只是用筆的技術、線條的藝術,是有些荒謬的。拋開文化背景談書法,就只剩技巧了。線條、墨跡誠然是書法藝術的一部分,但遠不是書法的全部。
你可以認為書法在晉唐之後開始退步
王羲之及其〈蘭亭序〉的第一個著名粉絲是梁武帝蕭衍,他命人在王羲之書法作品中拓一千個不重複的字,然後對臣下周興嗣說:「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唐李綽所撰《尚書故實》記載:「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中國古代著名蒙學課本四言韻語〈千字文〉就是這樣誕生的。後來許多著名書法家都抄寫過〈千字文〉,為我們留下了一組寶貴的同題藝術標本。
王羲之另一個超級大粉絲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對王羲之的喜愛甚至遠遠超出了梁武帝。這可能既是〈蘭亭序〉的幸運,也是〈蘭亭序〉的不幸。那些圍繞唐太宗和〈蘭亭序〉演繹出來的各種傳說可能永遠無法考證真偽了,但卻足以說明書法藝術的魅力有多大。而且那些傳說又衍生出許多藝術品來。閻立本將李世民得〈蘭亭〉這個橋段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名為〈蕭翼賺蘭亭〉。真跡當然亦不復見,存世有宋人摹本三件,分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藏本相對較簡略。在遼博和臺博的版本中,有僕從烹茶的情景,據說這是中國最早的如此細緻表現烹茶的繪畫作品。風爐、茶鐺、茶碾、茶罐、茶碗一應俱全,老少二僕分工協作,茶香嫋嫋,幾欲溢出紙上,也讓那段真假難辨的故事平添一抹迷離與玄幻。
拋開傳說附會不論,李世民對「書聖」的推崇無疑是功在千秋的,他多次命人臨摹〈蘭亭序〉等王羲之作品,這也使得我們今天得以管窺書聖巔峰時期的神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蘭亭〉分為墨本和刻本。墨本又分為摹本和寫本。摹本是採用雙勾填墨的方法複製原帖,藝術和技術要求都非常嚴格。唐太宗曾命皇家職業搨書人馮承素、趙模、諸葛貞、韓道政、湯普徹等人摹搨〈蘭亭〉若干,分賜皇子和王公大臣。而另外一些當時的文人書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則曾對〈蘭亭〉進行臨寫,即寫本、臨本。我們談西方繪畫時,說臨摹大概就是「臨摹」了,但我們討論中國古代書畫時,臨摹指的是「臨」和「摹」,臨是臨,摹是摹,完全不一樣。
墨本體系中影響最大的便是馮承素摹本,因鈐有唐中宗神龍年號小印,故世稱「神龍本」。另外,還有很多傳世的〈蘭亭〉屬於刻本一系。所謂刻本就是對法帖刻石進行捶拓,也就是說,先有人將〈蘭亭〉刻在了碑版之上,然後又拓印下來,得到可以保存流傳的刻本。如果碑刻的樣本就是王羲之親筆墨跡,那麼其刻本在理論上應當非常接近原作。然而,即便是最為著名的北宋時於河北定武發現的刻本即「定武蘭亭」,也尚不能斷定刻自王氏真跡,很多人認為其底本是歐陽詢的臨寫件。另外比較著名的刻本便是「開皇蘭亭」系列版本,其中的一件代表便是遼寧省博物館珍藏的北宋〈蘭亭集序拓本〉(卷),即隋刻宋拓本「開皇蘭亭」。
我先後於2014年春「清宮遺珍——『天祿琳琅』、《石渠寶笈》典籍書畫展」和2018年夏中國古代書法展(第一期)兩次親見該刻本。在我印象裡,這件作品好像至今也就公開展出過這兩次。董其昌在拓本跋文中寫出了自己看到這幅作品時的激動,認為它簡直在跟當年騙取〈蘭亭序〉真跡的蕭翼,以及死守真跡的智果、辨才等人作對。隋刻宋拓本「開皇蘭亭」的意義在於,它改寫了〈蘭亭序〉是由唐太宗命人臨摹而傳世的書法史。也就是說,王羲之的流行不完全是唐太宗或帶有政治目的的力推,在他之前〈蘭亭〉很可能就已經是「爆品」了。「開皇蘭亭」曾經受到廣泛質疑,被認為是後人偽作,但經學者考證,其實至少在宋代便有了關於「開皇蘭亭」的確切記載。
書聖和他的朋友們遠去了。梁武帝和唐太宗遠去了。晉唐以降,談書學書者無人能繞開「二王」——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然而,所有對書聖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國書法藝術巔峰的追慕、揣摩和師法顯然都無法得其全貌。所以如果單從傳統書法藝術的視角著眼,你說書法在晉唐之後開始退步,也不無道理。只不過,傳統在不斷失落的同時,創新也在不斷出現。
1600多年前那個上巳節的狂歡與落寞——〈蘭亭集序〉與王羲之
西元353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一幫文人借著過上巳節的名義在山腳下小河邊搞了個沙龍。祭祀祈福、洗濯去垢之後,大家沿著蜿蜒曲折的溪水席地而坐,載著酒壺的葉子順水漂流,停駐在誰的面前就必須即興吟詩一首,吟不出則罰酒一杯。那天參加藝術沙龍的有四十餘人,都是當時的文士名流。於是當天產生了數十首詩,而且現場即揮墨結集。大家又一致推舉一個叫王逸少的為詩集作序,王逸少酒至微醺,欣然提筆。小序片刻寫就,名曰〈臨河序〉。
大家爭相傳閱,但見文采斐然,字...
推薦序
序
在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史進程之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中國,正漸漸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心。面向未來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熟稔我們的過去。《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古老文化基因中尋找民族復興的力量之源,是我們這一代國人的使命。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許多古老的文化遺存固然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文化是我們的基因,是我們的魂魄,是我們的精神,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的軟實力,因此我們應當好好地去學習和傳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具體說是怎麼博大精深的呢?似乎又一言難盡。擁有幾千年歷史的的中華文明,當然是包羅萬象的,那我們要從哪說起呢?我覺得,離我們最近的就是藝術和文學,而在藝術當中書法和繪畫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從小喜歡書畫藝術,大學又念了中文系,所以常常在藝術和文學兩個領域讀到同一個人,於是這些文化名家在我心中立刻就形象豐滿且生動起來,我也因此感覺距離先賢和古老的文化更近了。
多年來,我在中國平均每年打卡十餘座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每年走進相關場館幾十次。這期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同一首詩、一篇文章,鉛印的和手寫的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同一幅書畫作品,在書刊、電子螢幕上看和在現場親眼看,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一個人,讀他的詩文和看他的藝術作品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收穫。這也是我熱衷於走進博物館的原因和動力。
遊覽博物館、欣賞這些名家作品時,我積累了一些觀博手記,為了讀懂這些作品和作品背後那些人物,我又查閱研讀了大量資料,最後形成了這本小書。本書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為線索,選取從晉到清較有代表性的二十一位文化名家,撰述他們醉心文墨的故事和人生精彩瞬間。這些人都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家,他們的影響遍及政治、文學、藝術、思想等多個領域,了解他們就是了解我們的過去,了解我們文化的來路。我希望讀者朋友們跟著我一起走進博物館,以真跡、文物為依託,從一件件作品的小角度切入,以大文化的視野放眼看去,探索那方奇美與浪漫的天地。
本書的文章不是傳統嚴肅的文學解讀或藝術評論,而是在專業研究的基礎上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在多個學術組織有兼職,了解學術研究的基本規範,但我深知大眾不熟悉學術語言,而我想做的就是向這部分讀者群體講述歷史上我們這些文化精英的故事。所以,我在寫作中力求語言平實通俗,盡可能以學術研究的嚴謹精神和生動有趣的文筆共同完成這樣的寫作。
在博物、文學、書法、繪畫的交叉空間,我還想強調一些非常有意義但卻長期被忽視或始終理不清的問題。如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的關係,具體說畫畫得好但字不好的情況是否存在?中國畫就是重寫意而不講透視、比例嗎?重現真跡樣貌可能嗎?如果不可能為什麼還要看真跡還要臨摹呢?這些問題乍聽起來似乎都是不言自明的常識,可是一較真就會發現這裡面有許多學問。甚至我身邊還有太多的文科高學歷人群至今不太了解什麼是書法、什麼是中國畫,更不用說其他普通人了,這是非常令人憂慮的事情。所以我特別希望這些朋友能夠坐下來,聽我講講這些關於書法繪畫的有趣故事。
在多重視角的聚焦下,很多問題漸次突顯,它們的確是有趣的,類似破案一樣的探軼過程既耐人尋味又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些作品的審美指向,理解這些文化大師們的精神世界,乃至我們的千年文脈。如蘇轍〈題靈岩寺〉詩碑,該詩在文學史上很少被提及,蘇轍的詩文比這更好的有很多;此碑在書法史上情況類似,鮮有書法專業人士去研究這塊碑,因為蘇轍在書家輩出的宋朝算不上書法名家;在文博界,這算是蘇轍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書跡之一,可是大家又從不深究詩碑內容和相關細節。實際上,該詩碑背後大有文章,一系列謎題正待破解,而類似的情況在古代字畫中非常之多。
在對這些作品和人物的解說過程裡,又牽帶出許多奇妙的文化現象。例如:韓愈的姪子韓湘如何成了八仙之一韓湘子的原型;柳宗元的五氏叔祖的女兒就是被武則天扳倒的王皇后;曾鞏的第一身分是政法工作者,做過司法官,也曾打造「警民治安聯防體系」;真實的王冕並不是完全靠自學成才的窮小子,也不只是畫家,實際上他與多位當世名家多有交流學習,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從單一的文本裡、在獨立的學科視角下,都難以獲得全貌,每一件作品、每一位文化人物其實都可以在我們這樣的多角度、全方位觀察下「活」起來。
古代這些賢士智者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文學、藝術和思想上的財富,他們還在治學、從藝、為官、做人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迪,所以讀懂他們不僅僅是某個專業上的事情,更是今天每個人的必修課。例如:張旭作為草聖讓我們覺得他天縱癲狂、不拘禮法,而其罕見的楷書竟然寫得極為規矩且靜美無比,這說明基礎的重要性;黃庭堅詩文雅緻,書法墨跡中的他卻超乎想像地無厘頭,他的藝術創作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人;蘇東坡少年得志後屢遭打擊,卻能笑看人生泰然處之,他的筆下都是生活的智慧……透過這些墨跡碑刻,我們看到的是遠去的大師背影和斯人風度。
書中也提出了一些不同既往通說的文藝觀點,我希望能夠突顯一種思辨性審美思維方式。如常見鑑賞資料對歐陽修〈秋聲賦〉、王安石〈鐘山即事〉的誤讀。儘管這可能還是我的個人見解,但不容否認的是,長期以來,忽視個人經歷、學養與時代大背景,只從字面理解詩文的現象非常普遍,複製貼上死記硬背遠遠多於用心品讀,這些痼疾不利於傳統文化精髓的挖掘與傳播。誠然,書中的一些觀點也未必完全正確,但是我樂於進行這樣的觀覽與思考,如果進而能夠引起大家對這些問題的注意,抛磚引玉也是好的。
我一向認為,單一的學科知識並不能說透複雜的文化現象。本書這些文章寫作的大背景其實是一種通識認知,打破文學和繪畫、書法的界限,將文學、藝術、歷史、政治、思想等領域的基本知識融會貫通,在此基礎上才能闡幽發微。我相信這是我們走近那些偉大經典的一種路徑,也是我們理解諸多文化問題進而獲得生命啟迪的一種方法。
序
在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史進程之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中國,正漸漸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心。面向未來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熟稔我們的過去。《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古老文化基因中尋找民族復興的力量之源,是我們這一代國人的使命。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許多古老的文化遺存固然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文化是我們的基因,是我們的魂魄,是我們的精神,是我們的信仰,是我們的軟實力,因此我們應當好好地去學習和傳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具體說是怎麼博大精深的呢?...
目錄
序
1600多年前那個上巳節的狂歡與落寞──〈蘭亭集序〉與王羲之
鐵畫銀鉤,出乎生死間──〈仲尼夢奠帖〉與歐陽詢
他的藝術人生是癲狂與靜默的變奏曲──〈郎官石記序〉與張旭
我來了,觀博打卡其實是一種儀式──〈曹娥誄辭〉與韓愈
寒江孤影,獨釣千年──〈三絕碑〉與柳宗元
從無邊滄浪到浩瀚洞庭──〈岳陽樓記〉與范仲淹
「無中生有」的文字魔術師──〈秋聲賦〉與歐陽修
一鳥不鳴山更幽──〈鐘山即事〉與王安石
相見,不如相忘於江湖──《三字經》與蘇洵
萬里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陽羨帖〉與蘇軾
桃李春風,不只是一杯酒──〈君宜帖〉與黃庭堅
太守與民爭利,可乎?──〈擬峴臺記〉與曾鞏
自放於山水之間──〈題靈岩寺〉詩碑與蘇轍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誠意章》與朱熹
一窗昏曉送流年,洗洗睡吧!──〈自書詩〉與陸游
藏在一篇序言裡的文人風骨──〈木雞集序〉與文天祥
孤獨的人們隔空舉杯──〈枯木竹石圖〉與趙孟頫
對於先賢我們究竟有多少誤會──〈墨梅圖〉與王冕
半世逍遙,半世顛──〈匡廬圖〉與唐伯虎
汝心中有十萬大山──〈贛州家書〉與王陽明
人間罕有的神跡──〈觀音圖〉與金農
序
1600多年前那個上巳節的狂歡與落寞──〈蘭亭集序〉與王羲之
鐵畫銀鉤,出乎生死間──〈仲尼夢奠帖〉與歐陽詢
他的藝術人生是癲狂與靜默的變奏曲──〈郎官石記序〉與張旭
我來了,觀博打卡其實是一種儀式──〈曹娥誄辭〉與韓愈
寒江孤影,獨釣千年──〈三絕碑〉與柳宗元
從無邊滄浪到浩瀚洞庭──〈岳陽樓記〉與范仲淹
「無中生有」的文字魔術師──〈秋聲賦〉與歐陽修
一鳥不鳴山更幽──〈鐘山即事〉與王安石
相見,不如相忘於江湖──《三字經》與蘇洵
萬里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陽羨帖〉與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