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被子女「分手」的傷心父母
心理學博士陪你走過一生中最難的課題
與孩子重建親密而自在的關係
──── 美國亞馬遜書店近 500 位讀者 ★ ★ ★ ★ ★ 滿分評價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
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國內外諮商心理師、治療師、家庭關係專家,一致感動推薦!
為什麼孩子只在需要金援時打電話給我?他真的關心過我嗎?
孩子有了另一半之後就不理我了,是不是媳婦、女婿在挑撥離間?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能還覺得自己被虐待?
孩子對我這麼差,我該留財產給他嗎?還是乾脆留給孫子女?
離婚之後,前夫一直批評我,導致孩子拒絕跟我聯繫,該怎麼辦?
孫子是無辜的,可是他爸媽不讓我們見面……他會不會以為我不愛他了?
全球超過 1/4 家庭有親子疏遠的問題,數字年年攀升。
這些從前看似「與我無關」的煩惱,已然成為所有人必須面對的難題。
約書亞.柯曼博士從 40 年研究、執業經驗中,找出成年子女疏遠的原因與因應之道,
幫助父母釐清彼此的想法及需求,踏上和解之路。
◍ 疏遠的原因千百種,不一定是誰的錯
--- 家庭價值觀轉變,子女的焦點從「義務、責任、忠誠」轉為自身幸福。
--- 父母親採納的「靈魂伴侶教養法」,無形中讓子女成為生活重心。
--- 親子雙方對於政治立場、性別意識或交往對象選擇長期抱有歧見。
--- 父母離婚後,子女基於個性或受繼父母影響而選邊站。
--- 心理疾病、虐待、創傷的定義變化,形成親子雙方對某些行為的衡量差異。
◍ 選擇疏遠的兒女,到底在想什麼?
--- 如果爸媽不按照我提出的條件改變,問題終究會不斷重演。
--- 我已經盡我所能滿足爸媽的需求了,他們卻越要越多。
--- 跟孫子女相處是特別待遇,不是祖父母的權利。
--- 就算爸媽覺得自己已經為我付出很多,也不表示他們完全沒傷害過我。
--- 爸媽用遺囑來威脅我,只會讓我更不想和好。
◍ 如果目標是和解,該如何找回孩子的愛與尊重?
--- 當成年子女拒絕談話 >〔各種情境都適用的和解信模組〕
--- 當前夫或前妻詆毀自己 >〔以子女感受為出發點的反擊句型〕
--- 當子女的另一半與你為敵 >〔邁向大和解的 6 大要點〕
--- 當子女一再索要金援 >〔不傷感情的對話範例〕
--- 當孫子女被灌輸不實指控 >〔不為自己辯護的應對策略〕
【本書特色】
✦ 臺灣第一本聚焦「成年子女疏遠父母」的親子關係書。
✦ 完善的心法與工具,讓無助的父母彷彿跟子女一同走進心理諮商室,照著做就能改善關係。
✦ 作者自身也有與女兒斷聯數年後和解的經驗,最懂父母的需求。
作者簡介:
約書亞.柯曼 博士
Joshua Coleman, PhD
心理學家、美國當代家庭研究協會(Council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資深成員;該組織匯集頂尖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及人口學家,為家庭提供與時俱進的研究結果與工具。
FOX、CNN、NBC 電視台御用心理學家,常受邀出演《今日秀》、《早安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20/20》。著文散見於《CNN》、《紐約時報》、《財星》、《今日心理學》、《美國世界報》、《哈芬登郵報》等媒體。。
著有《是誰傷了父母?:傷心父母的療癒書》、《婚姻改造:在不完美的和諧中尋找幸福》、《懶惰的先生:如何讓他參與家事與教養》,譯成臺、韓、俄等多國語言,幫助無數讀者修補家庭關係。
譯者簡介:
趙盛慈
專職自由譯者,喜歡知識、深思與推敲文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攜手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怡臻/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父母最大的成就是栽培兒女離家獨立生活,不料有些孩子一去不復返。
究竟被分手的爸媽做錯了什麼?疏忽了什麼?
還能夠和解嗎?來得及呼喚兒女重返家園嗎?
約書亞 ‧ 柯曼博士不但現身說法,更提供具體和解思維與拉近親子關係的應對策略。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 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娟瑜
明明想要靠近,卻時常陷入衝突,最終漸漸疏離……
「愛」被淹沒在憤怒與冷淡之下,難以汲取,也難以親近──這是許多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係。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以同理與理解連結彼此,弭平兩代間的隔閡,
為父母與成年子女,提供了最暖心的引導。
/ 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陳怡臻
【國際推薦】
終於有一本書,為身處痛苦深淵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帶來充滿希望、同理又容易理解的指引。
作者從所有可能的角度探討親子疏離,引導讀者擺脫羞恥和自責,重拾理解與力量。
我見過許多面臨疏離問題的父母和成年子女,這正是他們長久以來等待的救援之手。
誠摯向所有人推薦。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心理諮商師 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柯曼博士匯集多年治療專業及自身疏離經驗,
幫助父母從子女的視角檢視關係,用理解開啟治癒的對話。
/《成人親子離間症候群》(暫譯)作者 艾美.貝克博士(Amy J. L. Baker, PhD)
儘管現今愈來愈多成年子女跟父母像朋友般相處,疏離浪潮卻仍真實存在。
作者從社會經濟及文化變遷等面向,挖掘究竟是什麼讓人們在關係中經歷期望與失望的震盪,
並從中提供建議,幫助疏離家庭走向復原的人生下一站。
/《我們從未如此:美國家庭與懷舊陷阱》(暫譯)作者 史蒂芬妮.庫茨(Stephanie Coontz)
作者所具備的歷史、社會學與臨床治療權威和智慧,
在書中融會成同理又實用的指引,帶領父母及成年子女走出負面家庭經驗泥沼。
書中的個案故事相當豐富,讀者們將獲益匪淺。
/ 賓州大學澤勒巴克家庭社會學名譽教授 法蘭克.弗斯登伯格(Frank Furstenberg)
想好好面對成年子女疏離,父母們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當成年子女疏遠父母》中銳利的社會與哲學分析,
不僅幫助我們了解在這個時代,身為家庭一分子的意義,
更為全球父母們指明一條強韌且永不斷聯的親子之路。
/《為什麼我們拚命追求幸福,卻依然不快樂》作者 露絲.惠普曼(Ruth Whippman)
父母與成年子女漸行漸遠的椎心之痛,在書中化為溫柔的文字。
作者的智慧、策略與技巧,適用於任何世代,
對於需要讓個案重拾希望、修復家庭關係的治療工作者尤其關鍵。
/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心理學名譽教授 卡洛琳.柯文(Carolyn Cowan)&飛利浦.柯文(Philip Cowan)
多年來,我推薦了許多身邊的人參與柯曼博士的治療,
但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才真正了解他是多麼傑出、天賦異稟。
書中有不少令人心碎的故事,但,也有成功和解、活出自我的案例。
非常鼓舞人心的作品。
/ 美國實境秀《閃婚》御用社會學家、心理學專家 佩珀.史瓦茲博士(Pepper Schwartz, PhD)
名人推薦:攜手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專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怡臻/杏語心靈診所資深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父母最大的成就是栽培兒女離家獨立生活,不料有些孩子一去不復返。
究竟被分手的爸媽做錯了什麼?疏忽了什麼?
還能夠和解嗎?來得及呼喚兒女重返家園嗎?
約書亞 ‧ 柯曼博士不但現身說法,更提供具體和解思維與拉近親子關係的應對策略。
《離巢的孩子,被分手的父母》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 國際演說家、家庭關係...
章節試閱
被疏遠父母最常犯的五種錯誤
現今的父母大部分都還沒意識到,近幾十年來,他們的處境已大不如前,所以經常在子女有意疏遠時,讓情況雪上加霜。有鑑於此,以下列出被疏遠父母最常犯的五種錯誤。
第一種:相信公平的和解原則
這不公平,我懂。就我幫助的家庭而言,情況大多很不公平。真要公平,應該要像和好朋友、配偶或其他對象那樣,你們各自訴說自己的觀點──你和子女各自訴說自己有多受傷、多麼不被理解,一起想辦法理解和解決問題,希望能事過境遷、重拾親密。
當你遇到親子疏遠,情況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許多成年子女表示想要平等的關係,但實際上,你可能覺得不是那麼平等。父母面對疏遠用錯方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這一生從沒遇過這樣的事。因應親子疏遠的原則,你也可能從來沒在其他人際關係中遭遇過。
假如真的是公平的,探訪子女和孫子女的時間頻率,你應該要能提出要求。你可以要求多一些時間;可以要求子女對你在他們小時候或至今犯的錯誤,給予更多同理心和諒解;可以要求子女投入更多。
假如真的是公平的,你在子女身上花的每一分錢,以及離婚後當個付出時間較多的父母,應該會讓你獲得好評。
假如真的是公平的,你成為不亞於甚至贏過自己父母的好爸媽,在子女小時候和剛成年時給予從來沒人給過你的機會和體驗,應該會讓你獲得好評。
假如真的是公平的,你的成年子女會理解,當你說自己很努力,代表你是真的盡力了。而且當一個人擁有好的榜樣、一起負擔教養的人、養兒育女的經濟和情感資源,才有辦法當個稱職的父母。
最後,假如真的是公平的,你應該能談論子女如何讓教養變得困難──也就是,子女有自己的問題、嫁娶我們難以親近的另一半,或被另一半拉離我們身邊。假如真的是公平的,你能談論這些事情。
這些不是化解親子疏遠的選項。你不能依靠那些公平原則,因為它們會妨礙你。它們會影響你的溝通方式,讓你提出過多要求和更憤恨不平。你會用不太有效的方式,告訴子女你感覺多傷心痛苦和被排除在外。
你所能採取的態度,跟子女兩三歲左右時,對待他們的態度差不多。我無意冒犯成年子女,意思是,你不該認為這是平起平坐的關係,得以讓你提出要求和談論失衡關係、不公平對待、被拒於門外和被忽視的氣憤。如同因為這個問題來找我的上千名父母,你當然會有這些感受。
把子女的年紀想得小一些會有所幫助,因為此時的你必須相當無私,不期待子女有多少回報。你也會完全接受這是一條單行道。但從這角度看,把子女當小孩子的做法也許不是真的貼切,因為小朋友至少會對你微笑或爬到你腿上,但成年子女不會。
你還要付出耐心,因為沒有什麼比被成年子女拒絕,更令人憤怒、難堪和絕望。化解需要時間,你要有耐心。
至於正處於親子疏離關係的父母,你們也許已經努力好幾年了,也許還要繼續奮戰幾年。你要當作自己在跑馬拉松,不是短跑衝刺,過程中還要慢慢接受這樣的關係,這點我們留待下一章討論。
第二種:想利用愧疚感,讓子女做你希望他做的事
以前父母有權對孩子要求,說:「你好久沒打電話給我了,怎麼回事?」或對子女答應而未做到的事,展現某種道德上的憤慨。今非昔比,你沒這張牌可出了。我們的社會和文化愈來愈偏向個人主義,代表人際關係的優劣,取決於關係是否讓人產生良好感受、對自己有正面看法,或者是否有助於培養自尊心和個人發展。
我最近在診間遇到的一個個案,說明了訴諸愧疚感並不利於成年親子關係。
---
女兒(二十四歲):妳在我這個年紀,會自動自發每天打電話給外婆嗎?還是她要妳打給她,妳才打的?
媽媽:我想應該是她要求的。妳也知道,我跟她感情沒那麼好,但我覺得那樣做是對的。
女兒:嗯,我不想跟妳變成那樣。
治療師:就目前來說,妳希望和媽媽建立怎樣的關係?
女兒:我想打電話給她的時候,就會打給她。當我不想打電話,我不想因為愧疚感而被逼著打電話。
---
從兩人的互動可以看出,女兒認為出於義務打電話給媽媽,違背了她認為做人要誠實正直的價值觀。她認為,針對親子疏遠建立某些大原則,是表達自己成年和身為獨立個體的健康方式。此外,她認為自己是從務實和充滿愛的角度,帶媽媽認識如何與她建立更好的關係──如果媽媽夠聰明,就會聽進她的意見。
雖然女兒認為盡孝道是種負擔,令媽媽傷心和忿忿不平,但她也知道,女兒在做的正是她從小教導她的做法:忠於自己,別讓愧疚或常規帶著你走,因為那會阻礙你獲得幸福和成就。即使難受,也好過虛假的自我。
這名母親之所以把這項價值觀教給女兒,是因為身為一名在五、六○年代長大的女性,她實在很討厭自己總是順從、盡責和容易內疚。她花了大半輩子,努力讓自己對那些壓力免疫,希望確保女兒不會吃同樣的苦。她也觀察到,比較堅定有信心的女性朋友們在職場上,通常表現得比默不作聲的人好。
雖然她很高興自己成功幫女兒打了對抗那些侷限的預防針,但她不滿女兒沒有更積極回應、體貼她的需求,更別提她還給了女兒當年她的父母所不能提供的富裕生活,包括:出國旅行、念私校、請家教、支付大學學費,以及在她那一代,平淡無奇的家庭劇或情境喜劇裡,才有的那種盡心投入、關愛子女的教養方式。
這名母親自己也接受了多年的心理治療,成為了比自己母親更稱職的媽媽。她接受心理治療的一部分原因,是害怕犯和父母一樣的錯。將童年經歷套在為人母的經驗上,有時會讓人傳達出「比起我的成長環境,你已經夠幸運了」的感受。當媽媽從小被教導敬畏上位者、用心回應家庭義務,女兒從小被教導將這兩件事視為對幸福感和獨立自主的侷限,這樣的經驗對照和挪用,成為她和女兒間的衝突源頭。
這名母親的經驗說明了,許多比上一代在子女身上投入更多資源的父母,不曉得可以要求多少回報,因而陷入兩難。雖然以前有過成年子女紛紛失業搬回家住,或賴在父母家很久的年代,但從來沒有哪一個年代的父母,像現在這樣精心教養子女,用盡心思引領子女社會化,殷殷期盼子女高度自我實現,能從自己、從父母身上獲得力量。
我們的文化強烈主張,如果人際關係不能讓你正面看待自己,或令你感覺愧疚或糟糕,那麼將對方(即使是父母)隔絕在生活外,不僅合理,更是勇敢的決定。由此可知,愧疚是你的敵人。你愈是讓子女感覺愧疚,就愈有可能讓他們關起心房,將他們推開。
第三種:火上澆油
許多被疏遠的父母對成年子女很生氣,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不被理解、被利用,還被一腳踢開;彷彿子女帶走了他們最純真寶貴的那一部分,在他們身上淋上汽油,點火,站在旁邊看著他們被火焰燃燒。父母覺得他們因為未做過的事、未說過的話而受到指責。即使做過、說過,他們多年來為子女付出關愛、勞心勞力,也應該要能功過相抵。
前面提到那名母親和二十四歲女兒的例子,說明了在許多家庭裡,不論父母和成年子女目前關係多麼良好,仍然存在不少困惑、不確定和衝突。
這些文化差異,凸顯出希望與成年子女維持長久好感情的父母,立場非常不穩固。不幸的是,最容易造成父母以錯誤方式應對的因素,莫過於子女的疏遠。
成年子女會基於許多原因,對父母說出非常傷人、殘酷的話。我並沒有要幫他們開脫。坦白說,有時成年子女和他們的配偶會對父母說出令我非常震驚的話。但你最好把那些話理解成他們在表達經驗或關係中的重要環節,只不過缺乏圓融的表達技巧。
其次,比較不易察覺的部分是,他們在嘗試梳理過去,只能藉由怪罪並察看你的反應,來判別真假。假如你氣急敗壞或過度防備,只會愈描愈黑。你愈能深入了解、關心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以這樣的尊重,去應對他們的抱怨或看法,就愈能讓事情明朗化。
你不必忍受糟糕的行為或一股腦地認可,但假如你的目標是改善關係,火上澆油不會讓你有任何真正的進展,也無法營造增進關係的機會。同時你也在刺激自己。想辦法緩和下來,用你會覺得更好的方式回應,才是比較妥善的做法。
要怎麼應對不當或不尊重的行為呢?給你幾個點子:
---
1、互動之前,先釐清自己想說的話。你的目標是什麼?哪些是你一定要提到的事?把你想說的事情,最重要的兩、三點寫下來。如果你很緊張,練習大聲說出來。
2、想好退場計畫。當情況開始不對勁,你要用什麼藉口掛斷電話或停止互動?
3、如果先前互動情況很糟,可以先講好一些互動的基本原則,再進入話題。可以說:「我們在這個話題上一直討論得不太順利,讓我們一起努力保持冷靜和理智,好嗎?也許你可以說說希望對話能有什麼成果,我也說說我的期望。你覺得如何?」
4、展現善意。「我真的很想理解你的話,想和你更親近一些。」或「我相信,你也覺得我們先前的互動並不順利。」
5、即使子女的話不中聽,也要先表明,你相信他們抱持善意。「我認為,你是在告訴我你希望我理解的事,那對你來說非常重要。」
6、說一說,你認為子女有什麼矛盾心態,導致他們用不尊重的方式對你說話。「你一定是認為,不一直像刺蝟那樣講話,我會無法理解。」
7、說出令你兩難的地方。「雖然我想理解你的話,但你對我吼叫辱罵,我很難專心聽你講話。我相信你懂我的意思。」
8、請子女改變行為。「能不能請你試著冷靜地告訴我,讓我專心聽你講話?你那樣說話,我其實很難專心聽你到底要對我說什麼。」
9、舉例說明好的行為。「如果你想,可以告訴我你很生我的氣,或對我恨之入骨,但你不能對我吼叫,不能辱罵我。」保持冷靜,深呼吸,數到十。
10、設底線。「如果你不能用更尊重的語氣對我說話,我就要掛電話了。」
11、對底線說到做到。如果子女依然言行失當,請掛斷電話。
12、二十四小時內,用冷靜、平和、友善的態度,關心一下子女的後續狀況。「我打電話是想關心你,看看你還好嗎。你想試著再討論一次嗎?」如果子女拒絕或辱罵你,請冷靜地說:「好,我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更有效地對話。如果你準備好,我隨時都在。」
13、重複這些步驟。試看看你們能否更有效地討論事情。如果不行,請依照相同步驟再來一次。
---
大部分的父母認為,與成年子女吵架後的幾小時或幾天最難熬。因為和成年子女吵架可能讓父母對自己產生疑問:
●我當初能有怎樣不同的做法?
●我當初應該有怎樣不同的做法?
●我應該受到這種對待嗎?
●我哪裡做錯了?
和做出不當或不尊重行為的子女吵架後,衍生出自我懷疑、自我折磨的情緒,是可預料的情況。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你找回平衡:
●提醒自己,你的本意是好的。「我本來是想和孩子有更親密的互動。」
●原諒自己搞砸了。「我也許不該說他很自私,但我被他激怒了。希望下一次我做得更好。」
●做一些能安撫自己的事。吵架過後,我們的神經系統仍處於戰鬥或逃跑的狀態。請藉由運動、冥想、瑜伽,或做其他事情,來讓自己分心,改變身體對壓力的反應。這點很重要。
●寫下事情經過。這能幫助你解除互動產生的壓力。當你有辦法做到的時候,書寫會是一種分析事情的好方法。
第四種:以為和解一蹴可幾
和解通常是一條漫漫長路,短則需要幾個月,長則可能要花上幾年的功夫。除非父母能及早領略和解之道,這時親子和解才會快上許多。若親子疏遠已經拖了好一陣子,通常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化解,你得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父母經常問我:「我要什麼時候才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告訴他們『夠了,適可而止』?」答案是:想說就說。我總是支持父母開口說:「我受夠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深深覺得不被尊重、被拒於門外,這讓我很受傷。我不要再這樣下去了。」除非子女未成年,否則我認為,父母有權那樣說,並在某個階段告訴子女,你已努力夠久,盡力了。
但是,如果你仍然在努力和解,也許要等前嫌盡釋、關係穩固時,再對子女說出你的感受,甚至和好以後還要等個一兩年。坦白說,對於某一些子女,也許你永遠都沒有機會表達。
第五種:認為子女的冷淡或負面態度,問題全在自己
子女成年,我們的人生也大致塵埃落定了。我們也許會和配偶離婚、有新的交往對象、換新工作,但會成為怎樣的人已近乎底定。過去我們認為,成年子女做出針對我們個人的行為,其實多半與我們沒有太大關係。但現代父母比從前世代更希望與子女親近,讓問題雪上加霜。有時我們陷入滑坡理論,將子女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在針對我們,並抱怨他們的行為帶給我們的感受。焦點落在了我們頭上。
成年子女的許多行為與父母無關。他們仍然在探索自己是誰;他們生兒育女、努力經營關係;他們開展事業;他們有自己的情緒挑戰,也許與我們的教養有關,也許沒有。對大部分父母來說,成年子女的善待,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成年子女與我們親近時,我們的心思全在他們身上;子女將我們擋在門外時,則是莫大的折磨。
無論如何,他們總是占據我們的心房,而我們卻沒有一直都在他們心上。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愛或不關心我們。我在執業生涯,遇到許多疏遠父母的成年子女向我表示:「我很愛我的父母,我也真的很愧疚。我為讓他們受苦感到難過。」他們對父母仍有諸多不滿,需要維持疏遠的親子關係,但多半不是因為他們不在乎。
當你被成年子女疏遠,你很容易誤以為子女就是討厭你,完全忘了從小到大,你為他們做了多少事情。事實上,縱使子女沒有真切地意識到,那些美好過往依然存在。而且,除非我們試著花心思處理他們的不滿,否則往往不會曉得他們真正的想法或感受。
成年親子關係的十點新法則
是的,和解有點像地雷區,你需要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態度。因此,我要針對成年親子關係提出十點新法則:
---
●法則一:成年子女比你更容易一走了之,所以在界定親子關係時,成年子女比你掌握更多權力。基本遊戲規則:比較不在乎的人,手中權力較大。
●法則二:你要在可營造幸福感和幫助個人成長的環境,與成年子女培養關係,而不是以責任、義務、人情債為前提。
●法則三:身為父母的你是否稱職,並非你說了算。成年子女對過去會有一套自己的描述和意見。
●法則四:道德綁架或批評永遠無法讓你在成年子女身上達到目的,更不用說正被子女疏遠的父母。
●法則五:學習平等、注重心理、帶自我意識的溝通方式,是與成年子女維持良好關係的關鍵。
●法則六:除非子女過世,否則你從生養子女那一刻起,就成為了父母,是你將子女帶到世界上。因此,如果你的目標是和好,那麼當子女無法做出較有益卻困難的決定,你依然要積極應對。
●法則七:不論看起來多不公平,但即使你在子女身上投入大量金錢或感情,也不會因此有權要求子女多聯絡或多愛你一些。
●法則八:批評子女的配偶、戀愛對象或心理治療師,會大大提高被疏遠的風險。
●法則九:批評子女的性向或性別認同,會大大提高被疏遠的風險。
●法則十:你的童年過得很糟糕,而後成為比你父母更稱職的爸媽,這並不表示,成年子女就得接受那一些他們認為你所帶來的傷害。
---
學會如何處理親子疏遠造成的痛苦,是許多父母將要面臨的重大挑戰,因為親子疏遠打擊的是我們內心最原始柔軟的地方。當個好父母對我們的身分認同和自尊心非常重要。被自己的兒女直接或間接告知你並不稱職,會令人產生深刻的恐懼、悲傷、擔憂、憤怒、愧疚和懊悔。這些情緒反應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使得療傷難上加難。
被疏遠父母最常犯的五種錯誤
現今的父母大部分都還沒意識到,近幾十年來,他們的處境已大不如前,所以經常在子女有意疏遠時,讓情況雪上加霜。有鑑於此,以下列出被疏遠父母最常犯的五種錯誤。
第一種:相信公平的和解原則
這不公平,我懂。就我幫助的家庭而言,情況大多很不公平。真要公平,應該要像和好朋友、配偶或其他對象那樣,你們各自訴說自己的觀點──你和子女各自訴說自己有多受傷、多麼不被理解,一起想辦法理解和解決問題,希望能事過境遷、重拾親密。
當你遇到親子疏遠,情況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許多成年子女表示...
作者序
傷心、害怕、氣炸了。
我想,這幾個詞,或許是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寫照,也是促使你拿起這本書的原因──許久未與子女或孫子女聯絡,令你傷心;不曉得自己是否還會再見到他們,令你害怕;而被自己生養的孩子(尤其是全心栽培的那一個)如此對待,心有不平,讓你氣炸了。
或者,你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孩子想要和你斷絕關係,而你對此毫無頭緒,大受打擊。
又或者,你雖然曉得自己的確犯了些嚴重錯誤,但你認為那都是可以解決的衝突。「我們會像往常一樣克服問題,不必慌了手腳。」「他說的那是什麼話?什麼叫『需要讓親子關係暫停一下』?」「等等,我怎麼沒被邀請參加她的婚禮?」或「我怎麼沒收到見證孫子女出生的邀請?」
每一次我接受全國性媒體的訪談之後,就收到許多轉診病人,大量電子郵件如雪片般朝我飛來。這些信件來自被疏遠的父母親,他們異口同聲表示:「我還以為自己是特例!」這些父母不會跟朋友、同事談論被兒女疏遠的事,對自家人也開不了口,因為他們怕被批評,害怕有人對他們說出這種話:「你是不是對子女做了什麼?一定是什麼糟糕透頂的事。」
所以在本書開頭,我想告訴各位父母:也許,會形成今天的局面,並不是你做了什麼。雖然世上不乏有問題的父母,但聯絡我的父母之中,有許多人教育水準極高、為孩子犧牲奉獻、給予子女無限關愛,堪稱任何一代父母的楷模。他們讀過一大堆教養書籍、花大把時間栽培子女、給子女自己所不曾擁有的豐沛資源、不辭辛勞深究兒女為何焦慮、憂愁、學習能力低落、自尊心低落、缺乏注意力,或有任何網路上查得到的病徵。他們用心傾聽、了解子女的夢想,提供一切所需,只為鋪設一條最安全有保障的人生坦途。他們為成為理想中最棒的父母,沒有一天不讓自己擔憂、愧疚、害怕、因睡眠不足而必須不斷補充咖啡因──成為「全天下最棒的父母」這個目標,早在兒女出生前,就盤據於他們的意識核心。
但這並不代表這些父母不會出錯。糟糕的是,每三、四年專家們就會改弦易轍,提倡不同的理想教養方式,讓父母如墜迷霧,不曉得哪裡出了錯:是那些可從兒女表情變化中察覺的小問題嗎?是一味要孩子「不斷嘗試」所犯下的、有點嚴重但終究能取得諒解的錯嗎?還是嚴重程度如黑黃色危險物質警告標誌、足以斷絕關係的大事?
不管哪一種,想要化解疏遠、重拾親密並非易事。在這個世界上,你最珍視的就是兒女的想法和他們的愛。被如此深愛的人拒於門外,只有同樣遭遇親子疏遠的父母才能感同身受──不論原因為何,都令尋常生活變得搖搖欲墜,失去踏實感。本以為永恆不渝的溫馨回憶,開始被懷疑的念頭和自我批判所侵擾。明白自己離理想父母還差得遠的那一剎那,你就落入了痛苦的漩渦,不斷想著:要是我沒那樣說、那樣做,或沒寫下那些話就好了。
你可能會想: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那麼愛我的孩子,孩子也非常愛我,我們怎麼可能無法克服這個問題?看看我們的舊照片,多快樂!
你發現,沒什麼比失去孩子的愛和關注更占據生活的每個方面,讓你一刻也無法忘記這件事。不論這分疏離是漸變或突然發生,你都會發現,此刻你的心中填滿關於孩子的畫面:將入睡的孩子環抱在臂彎裡搖晃、用孩子的祖母送的嬰兒巾將他裹緊。你的眼前浮現孩子初來乍到時的臉龐;你想起孩子用蠟筆畫的母親節或父親節卡片(你到現在還收著);你回憶起孩子騎的第一輛單車,你在後頭推著跑,放手,看孩子沿街道輕鬆自在地騎著。
我能理解,因為我也有這樣的經驗,上述那些正是我的回憶。當女兒表明要和我斷絕關係時,回憶開始一一湧上心頭。
我女兒伊萊娜二十來歲時,一股腦兒對我說了很多我早就知道、卻害怕面對的話。她說我讓她很失望,說我沒陪伴在她身旁,說我有了和樂融融的新家庭,卻從未讓她感覺融入。她對我說,我們的關係到此為止。那是我這輩子最痛苦不堪、最不想再經歷一次的事。
二十五歲那年,我因為付不起學費,從舊金山音樂學院輟學,轉而就讀舊金山市立學院,在那裡認識了伊萊娜的媽媽朗達。當時那筆學費用現在的幣值來看實在沒多少,不過大概每樣東西都是如此。總之,上音樂理論課時我坐到她旁邊,跟她前一段婚姻生的五歲兒子互相扮鬼臉,僅僅六個月後,我們就同居了。「靈魂伴侶」這個詞終於在我身上產生意義。她是我歷任女友中最風趣聰明的一個,不到一年,朗達就懷孕,而我準備要當爸爸了。
當時我們沒結婚就有了小孩,不夠成熟,也沒做足準備,但我們仍然辦了場盛大的派對,攜手步入禮堂。我們在家迎接孩子的出生──儘管父親只是遠遠地在一旁涼快休息,由母親獨自流著血受痛生產──我在女兒奮力通過產道時,第一時間親眼見到了女兒小巧可愛的模樣。這趟短暫艱鉅的旅程將她帶來世上。她臉蛋通紅、雙眼瞇瞇、小嘴噘起,天藍色的雙眸像在問著:「你是誰啊?」新生兒的氣息和純真,使我感受到一股動物般的強烈衝動,好想將鼻子湊上剛出生的寶寶,用這方式與她產生聯繫。嬰兒不斷播送令人著迷的頻率,強力宣示新生命的誕生:保護我!
以父母角色彼此連結的朗達和我,結婚不到一年半就分居了。我從位在舊金山日落區外圍大洋灘附近的雙層公寓,一手拎可攜式嬰兒床,一手拎尿布包,搬到位於海特區中心一間無電梯的維多莉亞式公寓房屋和另外三人共住,床墊直接擺在地上使用。麗塔.拉德納(RitaRudner)曾說,大部分單身漢只是擁有家具的熊,正符合我當時的寫照。我和朗達共同擁有伊萊娜的監護權,每隔一個星期的週末和每週三晚上,我可以見伊萊娜。一九八〇年代,家事法庭對於「父親也能讓孩子幸福」此一觀念並不熟悉,這是常見的安排。
但我很愛我女兒。她個性開朗、膽子大,不是隨便使喚得動的孩子。她對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很有主見;只要一笑,就會仰頭。她能毫無畏懼地跟別人比風火輪小汽車──之後,從玩具小車,變成在人行道上,比輔助輪腳踏車;再之後,比兩輪腳踏車。我得加快腳步,才能追上她成長的速度。她很能適應我的平凡廚藝,我給的食物,她都照單全收。她總央求我編嚇人的睡前故事,故事中,由女主角來拯救大家。
伊萊娜七歲時,我再婚了,她的媽媽也再婚了。
礙於監護權安排的緣故,我一個月最多只能見她八天。她不在身邊時,我總是很想她。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有限,我當然不希望相處時有壓力。「迪士尼老爸」這種刻板印象長期存在於社會是有原因的:假如你只能偶爾見孩子一面,誰會想用管教和爭執來破壞親子時光?「晚餐前再吃一支甜筒冰淇淋?當然可以!」「看限制級恐怖電影有什麼問題,限制級不就表示超級好看嗎?」「別管睡覺時間了,我們一起大熬夜吧!我送妳回家的時候會跟妳媽解釋為什麼妳總是那麼累。」
我怎樣都不想跟女兒起衝突;你要療傷、修補感情、澄清事實,那太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離婚後,你跟孩子相處的時光,和你沒能見到孩子的日子,這中間,會有可怕的事物趁隙而入。
你會面臨到另一個家庭的挑戰。即便你的前妻/前夫是個好人,但如果他們插手,還是可能破壞你跟孩子的關係。他們忽視孩子和你相處有多快樂,只聽見孩子的抱怨,並將再婚對象拉升到父母親的地位,把你貶為關係疏遠、無關緊要的叔叔/阿姨。
有研究顯示,比起父母離婚,父母再婚令孩子更難受。但再婚這件事,也會讓你的前妻/前夫不好受──不是因為吃醋,而是因為他們要面對另一個人奪走原以為永遠專屬於自己的角色。女兒第一次稱繼父為「另一個爸爸」時,我差一點激動得要搧她耳光。
但我忍住了。我咬牙切齒地對她說:「親愛的,羅伯是妳的繼父,不是另一個爸爸。妳只有一個爸爸。」
「我知道。」她一面吃著葡萄乾穀片,一面接著說:「你是爸爸,他是爸比。」好像這句話足以解釋一切。
「不對。」我堅持。儘管我有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仍無法冷靜地結束這次對話。「我是爸爸,我也是爸比。就像妳叫伊萊娜,小名叫萊妮。爸比只是另一種表示爸爸的方式,就像萊妮是另一種稱呼伊萊娜的方式。懂嗎?」
她歪著頭,用好奇的眼神看我。當時九歲、早熟的她知道,自己偶然觸及到爸爸不曾向她展現的弱點。
她媽媽後來嫁給我一個個性好、人品佳的朋友,要說誰有能力取代我這個爸爸的角色,非他莫屬。但即便如此,對情況也毫無助益。他們結婚後,我們的友情就淡了,因為現在,他站在我的對立邊。朗達和我不是「哦,我們繼續當好朋友,一起吃感恩節大餐吧!」那種前夫妻關係,我們比較像「嘿,謝謝你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提醒我,當初分開是我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我們沒有試著跟對方的配偶交朋友;我們已經分邊站好,再婚對象該扮演的角色沒有模糊空間。問題是,女兒必須兩邊兼顧。離了婚的父母再怎麼難為,都沒有孩子要關照離婚父母的需求和心情難為。
相處時間不多,所以我努力讓每一段親子時光具有意義。共同監護權意味著有許多接送路上的相處時光──接孩子、送孩子、接孩子、送孩子──好處在於:這是屬於我們的私密時光,沒有其他博取關注的人來打擾。
某方面來看,我們的親子關係在車上變得更緊密,因為不管錄音帶放出什麼歌,我們都為之著迷。我們父母親那個年代的音響,老是撥放氣氛慵懶的鼠黨音樂。到我們這個年代,孩子們不一樣了,他們真心喜歡我們的音樂。我們父女倆一起聽音樂,尤其愛聽那種很吵的歌;女兒進入青春期後,我們更愛一起聽激昂的歌。很多話不必說,放音樂一起聽就夠了。我們的音響播的不是聲音花園(Soundgarden),就是齊柏林飛船(LedZeppelin)、全民公敵(PublicEnemy)、吐派克(Tupac)、九吋釘合唱團(NineInchNails)的歌。
後來,四十歲那年,我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這時的我比以前成熟,也對為人父母更有準備。當全職爸爸照顧孩子是很療癒人心的經歷,我可以每天早上一起床就看見兒子,每天晚上哄兒子睡覺。但這件事卻默默凸顯出我對女兒的缺憾與不足。三個孩子,兩個得到妥善照料,一個鮮少花時間栽培,這樣我算得上是一個好爸爸嗎?即使監護權協議是法院的安排,我依然非常自責。我覺得自己違背了將她帶來世上所許下的承諾;我說過,會時時刻刻在她身旁,保護著她,但現在,我的孩子被一個她稱為爸比的人照顧著。
在她即將邁入十五歲之際,我對她的想法和感受,一點也不了解。我從她在媽媽家接聽電話的聲音中,聽得出她覺得無趣、心不在焉、情感疏離、心情煩躁。她是在生我的氣嗎?是不是她媽媽說了我什麼?她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了嗎?是不是吸毒了?還是交男朋友了?我不曉得。我應該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出了什麼狀況,但我不知道。
我希望能有多一點時間跟她相處,於是我又回到法院,爭取全時監護權。但我失敗了。法官認為沒理由改變他認為可行的監護權安排。我問:「哪裡可行了?」他說,因為我跟孩子的媽媽處不好,更改監護安排會讓伊萊娜更痛苦。我說應該反過來才對,增加我的監護時間對大家都有好處。法官態度堅決,我無功而返。
又過三年,十七歲的伊萊娜不顧法院的安排,搬進來跟我和我太太一起住。我的祈禱得到了回應,我終於能當個完整的爸爸。我把和她媽媽結婚時彈奏的吉他送給她,她學會彈奏許多年前我在音樂學院就讀時寫的一首古典風樂曲。我們像以前那樣,總是逗得對方哈哈大笑,帶對方認識新的樂團。我們彷彿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在這個新的契機中得到療癒。
但女兒住進來以後,事情並非完全如我所願地發展。儘管我的太太大部分時候都很有耐心,但夾在雙胞胎兒子製造的混亂和伊萊娜的需求中間,她也失去了平衡,我則不知道在女兒感覺無力、心情抑鬱時該怎麼跟她溝通。她再次意識到,自己沒有從父母親身上獲得公平的對待。
後來我送她去念大學,從中短暫得到一點鼓勵。我覺得,自己真的就像一個在陪女兒打點事情的爸爸。但有一部分的我知道,她並沒有真正準備好邁入人生的下一階段。她從未身處在安穩的家庭環境──如同我的雙胞胎兒子所擁有的──她從未感受過,自己是無可動搖的第一順位。
後來,她二十二歲,對我說了這些話。她說,從小到大,她都沒有感覺到自己在我心中是第一順位;她沒有感覺到自己被珍惜、是特別的、重要的。也許是因為回想起來太痛苦,我記不清她究竟用了哪些詞。我只記得,她很生氣、很真誠、很痛苦。
我向她解釋,替我自己說話;我把事情合理化,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這麼做當然沒用,她甚至離我更遠了。
接下來,什麼都沒了。我們和她失去聯絡;她不回電話,也不來探望我們。就像一臺車頭也不回地駛離,一路衝向懸崖。一直到好幾年後,我們才又重新連繫上。
傷心、害怕、氣炸了。
我想,這幾個詞,或許是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寫照,也是促使你拿起這本書的原因──許久未與子女或孫子女聯絡,令你傷心;不曉得自己是否還會再見到他們,令你害怕;而被自己生養的孩子(尤其是全心栽培的那一個)如此對待,心有不平,讓你氣炸了。
或者,你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孩子想要和你斷絕關係,而你對此毫無頭緒,大受打擊。
又或者,你雖然曉得自己的確犯了些嚴重錯誤,但你認為那都是可以解決的衝突。「我們會像往常一樣克服問題,不必慌了手腳。」「他說的那是什麼話?什麼叫『需要讓親子關係暫停一下』...
目錄
前言
第1章|當孩子選擇斷聯,關係還有救嗎?
第2章|造成疏遠的千百種原因
第3章|婚姻的終點,親子關係的轉捩點
第4章|應對心理疾病或成癮問題
第5章|心理治療與曲解的童年
第6章|性別認同、性向、宗教、政治與個性衝突
第7章|女婿、媳婦與邪教領袖
第8章|最相似也最陌生:手足疏遠
第9章|該把子女排除在遺囑外嗎?
第10章|被遺棄的祖父母,被當作武器的孫子女
第11章|應對策略、介入手段和新常態
第12章|成年親子關係的新法則
第13章|如何療癒親子疏遠的傷?
後記
致謝
前言
第1章|當孩子選擇斷聯,關係還有救嗎?
第2章|造成疏遠的千百種原因
第3章|婚姻的終點,親子關係的轉捩點
第4章|應對心理疾病或成癮問題
第5章|心理治療與曲解的童年
第6章|性別認同、性向、宗教、政治與個性衝突
第7章|女婿、媳婦與邪教領袖
第8章|最相似也最陌生:手足疏遠
第9章|該把子女排除在遺囑外嗎?
第10章|被遺棄的祖父母,被當作武器的孫子女
第11章|應對策略、介入手段和新常態
第12章|成年親子關係的新法則
第13章|如何療癒親子疏遠的傷?
後記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