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讓你的思想更有趣,找回自己想過的人生

的圖書
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讓你的思想更有趣,找回自己想過的人生 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讓你的思想更有趣,找回自己想過的人生

作者:郁喆雋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30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讓你的思想更有趣,找回自己想過的人生

內容簡介

  50堂質疑常態、探索本真、趣味盎然的思維訓練課!
  
  ▍ 5大思維板塊.50部哲學經典.160條細分知識點.236種延伸閱讀!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存在的終極追問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我們看世界的不同方式
  何為公平,何為幸福:我們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正視矛盾,質疑常態:我們對現代生活的反思
  回歸內心,發現自我:我們每個人該如何生活
 
  在飛速運轉的當代生活中,我們常常陷入無意義的漩渦。
  在資訊爆炸的流量王國裡,我們總被眼花撩亂的動態迷惑。
 
  但是,會思考的人往往能辨清身處的環境,掌握應對挑戰的能力,從容做自己。
 
  而學習哲學,不是為了獲得一個唯一的答案,而是學會思維的方式,讓你勇於做出決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應該如何直面人生。
 
  50個切中當代生活的大問題
  50種歷久彌堅的思維方式
 
  本書帶你重溫50部哲學經典:
  你為何會成為「上班族」?「小確幸」有什麼問題?
  人工智慧為何無法取代人?你願意生活在監控中嗎?
  梅西應該繳更多的稅?亂世中如何找到寧靜?……
  
  在問題的背後,是50種歷久彌堅的思維方式。
  透過每篇10分鐘的短閱讀,快速吸收智慧精華,對話哲學家的沉思人生,指引你向人類思維的邊界不斷探索。
 
本書特色
 
  ★復旦大學「哲學小王子」郁喆雋,喜馬拉雅播放量破500萬的哲學課!在深度講解中穿插幽默吐槽,用思想實驗揭示思辨之趣。
 
  ★涵蓋古今西方哲學經典,提升思維,從容做自己;每篇平均10分鐘的短閱讀,快速獲取智慧。
 
  ★從3星到6星標注閱讀難度,一場思維進階的闖關之旅。
 
愛智者真摰推薦
 
  冀劍制(學者.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海賊王的哲學課》作者)
  陳嘉映(學者.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存在與時間.讀本》作者)
  劉擎(學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當世界席捲而來》作者)
  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偶像的陰影》作者)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頁經營者)
 
  不知道如何選擇目前最感興趣、最需要的哲學經典嗎?或是覺得經典著作太難理解,那就讓這本書來引導你吧!──冀劍制(學者.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在本書中,郁喆雋用50個大哉問,完成了對哲學史的鮮活重述。對於熱愛思考的人而言,這是一次與偉大思想家跨越時代產生共鳴的契機。──陳嘉映(學者.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常常被生活的瑣碎磨滅,需要《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這樣的書,啟發我們去重新質疑常態,把那些看似「無用」的本真問題,裝回我們的腦袋。──劉擎(學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在艱澀的哲學原著和大眾趣味之間,喆雋找到了一種平衡。此書不只是哲學入門,也是興致盎然的思維訓練。──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郁喆雋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宗教學系副主任,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
  在復旦大學校內廣受學生歡迎,其精品課程「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年年爆滿,被譽為「哲學小王子」。
 
  他以豐富的哲學教學經驗,將晦澀艱深的思想與生活化的場景相結合,用通俗方式講解哲學經典文本,解答生活中的困擾與難題。
 
  〔著作〕《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神明與市民》《當柏拉圖遇到盧米埃爾》
  〔譯作〕《分裂的西方》《在自然主義與宗教之間》《對於缺失的意識》《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目錄

PART ONE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對世界的終極追問
1 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 萬物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2 聖多瑪斯.阿奎那《神學大全》 可以理性地談論信仰嗎?
3 齊克果《恐懼與顫慄》 為什麼說真理是主觀的?
4 奥古斯丁《懺悔錄》 惡是什麼?
5 斯賓諾莎《知性改進論》《倫理學》 人如何追求「至善」?
6 萊布尼茲《單子論》 鐵皮人如何獲得自己的心?
 
PART TWO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我們看世界的不同方式

7 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 「我思故我在」,什麼才是無可懷疑的?
8 巴克萊《人類知識原理》 存在就是被感知嗎?
9 休謨《人性論》 明天早上太陽一定會升起嗎?
10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為什麼說客觀性來自「我」?
11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存在即合理嗎?
12 黑格爾《歷史哲學》 歷史有規律和目標嗎?
13 羅素《邏輯與知識》 「當今法國國王是禿頭」這句話有什麼問題?
14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做夢意味著什麼?
15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叢》《哲學研究》 好好說話為什麼這麼難?
16 湯瑪斯.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科學為何也會發生革命?
17 約翰.塞爾〈心靈、大腦與程式〉 人工智慧為何無法取代人?
18 丹尼爾.丹尼特《意識的解釋》 你的頭腦裡有一個「小劇場」嗎?
 
PART THREE 何為公平,何為幸福:我們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19 柏拉圖《理想國》 你想生活在什麼樣的城邦中?
20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什麼才是「幸福」生活?
21 馬基維利《君主論》 為什麼領導要做「真小人」?
22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適者生存」究竟是什麼意思?
23 霍布斯《利維坦》 人為何需要國家?
24 洛克《政府論》 政府的職責是什麼?
25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為何要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26 密爾《功利主義》 你想選莎士比亞還是啤酒?
27 盧梭《社會契約論》 為何人生而自由卻往往在枷鎖之中?
28 漢娜.鄂蘭《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平庸者為何作惡?
29 卡爾.波普《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美好願望為何會導致人間地獄?
30 羅爾斯《正義論》 怎麼分蛋糕才算正義?
31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 梅西應該繳更多的稅嗎?
 
PART FOUR 正視矛盾,質疑常態:我們對現代生活的反思

32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生為何如鐘擺?
33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成為「超人」意味著什麼?
34 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你為何會成為「上班族」?
35 胡塞爾《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 科學可以處理一切難題嗎?
36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你為什麼不喜歡上班?
37 馬庫色《單向度的人》 「小確幸」有什麼問題嗎?
38 傅柯《規訓與懲罰》 你願意生活在監控中嗎?
39 哈伯瑪斯《交往行為理論》 理性只意味著能夠發射衛星嗎?
 
PART FIVE 回歸內心,發現自我:我們每個人該如何生活
40 蘇格拉底《斐多篇》 人需要靈魂幹什麼?
41 馬可.奧理略《沉思錄》 亂世之中如何尋求寧靜?
42 塞內卡《論人生短暫》 人生苦短夫復何求?
43 培根《新工具》 如何避免生活中各種假象?
44 伏爾泰《哲學通信》 如何告別愚昧、野蠻和迷信?
45 帕斯卡《思想錄》 為什麼說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46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可以用酷刑折磨恐怖分子嗎?
47 沙特《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 為何自由是人的宿命?
48 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 生活為何如此荒謬?
49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 人為何要思索「存在」?
50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 理解真的萬歲嗎?
 

自序
 
生活為何有待審視?
 
  西元前三九九年,雅典進行了一次並不轟動的審判。一個老人因為「褻瀆神明」和「誤導青年」而受到控告。這個老人就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他平日裡就喜歡在雅典的城市廣場上向人發問。他提出的問題往往令人難堪,例如:問一個賺到很多錢的富商,財富是什麼;問一個政客,正義是什麼;問一個將領,勇敢是什麼……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在連續發問之後,蘇格拉底總能從對方的回答中推導出矛盾或者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很多人感到羞愧,轉而怨恨起蘇格拉底。按照當時雅典的法律,要從男性公民中抽籤選出501人的大陪審團來。第一輪投票用來確認被告是否有罪,如果被告被判定有罪,那麼第二輪再來決定相應的刑罰。結果在第一輪投票中,陪審團以微弱的多數──僅僅相差十八票──判定蘇格拉底有罪。此時,蘇格拉底自己走上法庭,為自己進行了一番辯護……結果是,在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之後的第二輪投票中,陪審團以壓倒性的多數,判處蘇格拉底死刑。換言之,蘇格拉底的自辯造成了「判死」的反效果。但他的這番辯護卻被載入了哲學史。因為恰是在這番辯護中,蘇格拉底講了一句話:「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Apology, 38a)此處的「審視」也可以被翻譯為反思或者反省。
 
  蘇格拉底為何被控告?因為他遭人怨恨。他為何遭人怨恨?因為他提出了令人尷尬的問題。但是他的問題又為何令人尷尬呢?因為他提出的問題大多是所謂的「二階問題」(second-order question)。那些被蘇格拉底提問的人,按照現在的標準,多半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會賺錢的大商人、成功的政客和著名的將領等。也就是說,這些人原本的成就說明他們在「一階」問題上,一定是有所長的──如何賺錢、如何從政和如何作戰等。不過,蘇格拉底反其道而行之,轉向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發問方式:他的問題並不是「怎麼賺錢」,而是「究竟什麼是財富」?即便是富甲一方的人,卻也未必想過這樣的二階問題。
  
  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發問,洞穿了此時此刻。現代很多人,讀過很多書,有很高的學歷,賺了不少錢,也見多識廣,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問題很可能出在缺乏提出二階問題的能力上。比如說,你問一個人:你願意過幸福生活嗎?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願意。但是如果你再追問一句:那麼對你來說幸福意味著什麼呢?我估計,少有人可以確切地回答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就是一個典型的二階問題。這樣的問題看似抽象而宏大,但對一些人來說恰恰是具體而切身的,也是無法迴避的。
 
  很多人可能相信,對於「何謂幸福」這樣的問題,在特定的時代存在一個「標準答案」。然而,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很多時候,當一個人認為,可以按照唯一標準的模板來追求幸福時,恰恰可能是其不幸的開端。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方式,使得很多人過於迷信,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問題都存在一個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真誠的人會意識到,對很多問題目前沒有答案,即意識到「無解」;睿智的人則會看到,對另一些問題存在很多回答,沒有哪一個比另一個更為正確,即意識到「多解」;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相信,對於人生根本問題的回答可以「外包」──即找其他人和專家來代替自己回答。例如,一個人不懂法律問題,但是可以找律師諮詢;一個人不懂「養生」,可以找健身教練、膳食顧問和家庭醫生……所謂的「外包」就是購買服務、訴諸專家。
 
  然而,對於自己人生根本的問題是否都可以外包呢?是不是存在一些根本的問題,是別人無法代替你回答、不能代替你做出決定的呢?在此,消費主義的邏輯並非萬能。因為在這世上,沒有另一個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沒有另一個人可以完全接住你甩出去的鍋。因此,哲學家蘇格拉底又被稱為「思想助產士」──通過詰問來幫助別人找到他自己對於二階問題的回答。而誕下的嬰兒並不屬於助產士。
 
  「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這句話僅僅是蘇格拉底給自己的回答,你不必照單全收,完全可以給出自己的回答──對你而言,怎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怎樣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倘若你自己可以給出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回答,並真誠地、與之相應地去生活,就已經非常不易了。不過,歸根究柢,這都需要他人無法代替的審視,即來自你自己的審視、反思和反省。就此意義而言,哲學本質上是一門「自助」的學問。
 
  「自助」並不意味著輕鬆而隨意。在一個互聯網和數字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隨時獲得自己想要的訊息──哲學書都在那裡,很多課程、節目也算唾手可得。儘管如此,很多人面對滿桌盛宴並不知道從何下手──先讀什麼以及怎麼讀。面對大眾講授哲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落得蘇格拉底的下場。
 
  一般而言,大眾對哲學的態度是敬而遠之的。艱澀的概念、佶屈聱牙的行文都會嚇退絕大部分人。一般來說,在學院哲學的專業教育中,可以有大量的學程來保證講授完整的哲學史、哲學流派和哲學家的思想背景。然而,在面對大眾閱讀者的時候,就不具備上述的條件。而且每個人都已經多少有了一些對哲學「先入為主」的看法。本書嘗試用哲學家在其經典著作中的問題作為主題,簡直就是捨近求遠、吃力不討好的做法了。不過,哲學之所以吸引人,可能就是源自深藏於幾乎每個人心底的問題──在自己的童年、在人生的危急時刻、在重大抉擇的關頭提出的發問。能夠複述歷代哲學家們在其著作中的論證和思考,甚至是猶豫和自相矛盾,就好比把一步步的推導過程寫在黑板上,接受眾目睽睽的檢驗──重要的不是其結論,而是整個推導過程。也唯有這樣,每個人才能學習作為一種思維方式(Denkweise)而非教條的哲學。因此,康德曾說:「哲學是不能學的,人只能學習哲思。」(Philosophie kann man nicht lernen, man kann nur lernen zu philosophieren)為此,我盡力把自己摘出去,因為「我的」態度、立場並不相關。
 
  此外還要提醒的是,本書的量體比較大,你完全不必從頭至尾完整地閱讀全書,而是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章節,或者熟悉的哲學家和著作,有選擇地閱讀。如果你自己感覺心臟、頭腦和髮量還可以的話,不妨找一些「禿頭指數」更高的章節挑戰一下自己。畢竟有收穫的閱讀和交往都不會是全然讓人舒適的,它必定伴隨著不適甚至是痛苦。
 
  本書最初源於2017年在喜馬拉雅FM上線的音頻課程「郁喆雋的復旦哲學課」。在那一年中,持續更新200期節目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但也使得我在網路上接觸並結識了不少喜愛閱讀和思考的朋友。該課程上線後的後臺數據顯示,午夜十二點之後呈現出一波高峰。對此的一種解釋是,很多人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聽這樣艱澀的課程;另一個解釋是,這樣的哲學課程真的很「催眠」。不過我個人覺得,如果一檔音頻課程能夠在一個煩躁的社會裡幫助大家入睡,也算功德一件。
 
  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裡,有不少人不斷「催更」,希望聽到我推出更新的課程或節目。但我並沒有「打鐵趁熱」,還是希望能夠沉寂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在當下的市場中,類似的課程層出不窮,個人如果想學習,總能找到合適的書籍和在線課程。不過,我也發現類似的節目有趨同的趨勢,總是抓住「多數」,而未能很好地讓人「拾級而上」,乃至登堂入室。
 
  《莊子.外物》中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這裡提到的「筌」是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熱愛思考的人一定也有類似莊子這樣的感受,目標是魚,而在捉到魚後,作為捕魚工具的筌是可以被忘記的。本書在此意義上就是一個「筌」。大家在初步了解了一些哲學家的名字、流派、命題和大致思想之後,繞不開的一個目標就是直接去閱讀原著原典。這樣才能深入哲學家的思考脈絡,來體會原汁原味的思辨,而不用再去接受二手、三手甚至N手的轉介。然而,在普及課程和閱讀原著之間,隔著很多道鴻溝。本書其實就想成為一把梯子,助你拾級而上,得意忘言,踏入哲學思辨的正殿。哲學經典的意義是無法替代的。人也不能一輩子只吃副食品。
 
  本書能夠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謝最初製作音頻節目時喜馬拉雅FM的團隊成員葉驊、吳思瑜和朱瑩瑩等人。他們從最初的策劃階段開始,就提出了很多非常專業的建議,並在後續營運過程中給予了持續的關注。陳詩妤同學將原本的音頻課程文案改寫為出版稿,並修訂了原稿中的一些差錯,在此一併致謝。然後要感謝的是中信大方的出版編輯團隊──蔡欣、趙瞳、夏明浩。他們專業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給本書增色不少。插畫家何夢元與Pigone給出了傳神而切合主題的哲學家畫像,使得全書多了不少活力。最後要感謝我的妻子沈奇嵐。她一直鼓勵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面對大眾來講授哲學,還在我陷入創作瓶頸的時候承受了我的焦躁,給予我全方位的安慰、鼓勵和支持,沒有她的陪伴,本書的出版是無法想像的。
 
郁喆雋
2021年10月
於復旦大學光華樓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2082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接地氣:連結大地無窮的治療能量,恢復人體電平衡,擺脫慢性發炎,找回不生病的生活(二版)
作者:克林特.歐伯 (Clinton Ober , Stephen T. Sinatra , Martin Zucker)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2023-08-09
66折: $ 27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減壓紓食:不委屈,不壓抑,瘦出好心情
作者:趙函穎
出版社:境好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13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百鬼夜行卷12(完結篇):拉彌亞
出版日期:1900-01-01
66折: $ 238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作者:林裕順、黃鼎軒、張家維、王鈞世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7-11
66折: $ 27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2-23
$ 3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iffy潔膚柔濕巾-10抽(綠)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1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情緒大飯店
作者:莉迪亞.布蘭科維琪 (Lidia Branković)
出版社:小典藏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03
$ 27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既然來到異世界就用好色技能盡其所能的謳歌人生2 特裝版
作者:あきのそら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17
$ 26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獨自升級7
$ 26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戀愛進行中(全)
作者:bov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11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性愛&迷宮!! (9) (完)
出版日期:2024-05-23
$ 11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飛輪少年 UNLIMITED 愛藏版 19完
作者:大暮維人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5-24
$ 24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