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美力推薦
米力|生活家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
周慕姿|心理師
敏迪|國際新聞界的天之嬌女
陳頤華|《秋刀魚》總編輯
劉冠吟|前華山品牌長
顏君庭|Pinkoi執行長
游智維|風尚旅行總經理
乘載著印花樂十五年的品牌積累,這本書不只是本美學養成的靈感書,更像是挖掘自我生命美景的重要暖心之作……也圈起我們這般深受美學感動的同行者,繼續往下個世代延伸彩色光譜。──陳頤華/《秋刀魚》總編輯
文化創意工作者如奕妤及印花樂,厲害的地方就是將尋常人生抽取出哲學的醍醐,再化成藝術。《生活的花色》是我近年看過最動人的生活書寫之一,推薦給每位熱愛生活的你。──劉冠吟/前華山品牌長
所有的新科技、新事物等,還是得回到人類對於生活追求的美好,於是,藝術與文化便成為不可或缺的日常養分……這本書的問世,能讓更多朋友認識印花樂與Ama,成為彼此生命裡的精彩。──游智維/風尚旅行總經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最需要人類感性的時代
AI的時代來臨了,反而很多人開始討論:人類的價值是什麼?
每篇文章、每場分析,最後所下的結論,幾乎都是「人類的價值在於創意、創造力、抽象思考能力」云云,也就是人類的「感性」能力。
我們真的看重自己的感性能力嗎?
每一個人天生都擁有感性,例如聞到香氣,會覺得愉悅;看到美麗的風景,會覺得舒暢。這些看似自然而然的感受,經過適當的啟發與培養,其實可以轉換成創造力與品味的提升。
我是一個生活設計品牌的創辦人,品牌的存在目的,就是要激發顧客內心對生活產生熱愛、快樂與美的感覺。我們自己本身需要保持高度敏銳的感性能力,捕捉細微的美好感受,再疊加創意,轉譯成人們能理解、想親近的事物。
平常我們都透過商品與人們溝通,但隨著AI的普及,如今已是個圖像都能自動生成的時代。如果只是需要一張圖,下個指令就能獲得。但這張圖是否能引發人們更深刻的啟發、更細微的情感、更豐富的想像等,其實需要創作者從源頭就注入更多創意思考。
我開始想,或許我們捕捉靈感、設計、創造的過程,在這個時代,更能夠凸顯意義。
會讓我感覺美好的生活小事,都是哪些事情、哪些時刻呢?
什麼是屬於我們台灣人的美好呢?
我曾用心感受過這些事物嗎?
我們為什麼在那些事物上看見美?
我們如何把感受轉譯成創意語言?
這些想法啟發我開始動筆寫下對生活的感覺,那就是印花樂電子報「花語週報」的開端──每週為你獻上一束芬芳。我以印花樂創意總監的身分,每週寫下一則對生活的感覺、新發現的靈感、正在思考的問題等,分享給訂閱者。
文字固然能夠深度挖掘、傳遞想法,卻不若圖像能帶給人們更直覺的感受,因此,我們也在週報中獻上一幅由設計師自由發想、創作的圖畫。
每週固定都要動筆書寫,促使我必須更加專注於挖掘題材,更關注自己對生活的感受性。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很擔心有一天會沒有靈感、寫不出東西來。沒想到進行了一年多,從未發生過這種事。
我發現,那是因為對生活的感受力提升了以後,靈感的來源也跟著多了起來。
季節變換的街景、在書上讀到的句子、路上無意間聽到的一段對話、過往旅行中帶回的紀念品、陌生人給予的善意……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都能持續為我帶來靈感。
大家一定常常聽到創意工作者的一種說法:「創意來自生活。」誤以為創意人的生活過得有多麼不同,但其實關鍵是對生活的感受力,讓我們即使在最平凡的日子裡,仍能發掘出有意思的觀點。
這本書是以我在「花語週報」的專欄文章為基礎,保留「傳達對生活的豐富感受」核心精神,重新精選文章改寫而成,並搭配一幅印花樂設計師們創作的圖像與設計理念。
整本書雖然脫胎自生活大小事,但實以「挖掘內在感性、培養美感創意的方法」為主題,建立章節脈絡:
一開始,我先談個人的美學教育、美感養成過程。
再談對文化工作者來說極重要的,關於自身文化價值與在地認同的探索歷程。
接著,我從藝術作品、生活物品的選擇中,分享啟發靈感、提升美感品味的方法。
人的感受無法脫離自然而存在。我們追尋美感體驗的過程,終究要面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反思。
最後則是回到極其平凡的日常,與大家分享如何在生活中看見美。
希望大家看了這本書以後,不只是了解我「作為美學工作者」的觀點,也能藉由這些方法,啟動自己的感性能力,提出自己的觀點。
畢竟,在AI趨勢開始鬆動人類自我價值認知的這個時間點,我認為感性與創意,才蘊含著最終能幫助我們確認自身存在意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