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如果馬上就要死了,心裡會不會出現「啊,我人生就這樣嗎?」的聲音呢?我想肯定是因為還想做點什麼吧?總覺得人生還沒活夠,或是總聽從別人的建議去活著,然後就這樣一事無成地變成「大人」了。明明很討厭那種感覺,可是卻沒有辦法擺脫自身與他人對自己的束縛。相信書中淺顯易懂和馬上能做的建議,會改變你的行動,去嘗試活一個今天死掉也不可惜的生命吧(笑)。
——春小姐(成長系作家)
我常收到二十至三十歲之間的年輕讀者來信,詢問有關職涯規劃、人生抉擇等問題。我發覺,這個世代的迷茫者很多,看網路上的經驗分享多半是片面、缺乏系統,也難以被檢驗是否有效。此書恰好可用來解決以上難題,作者的論述不流於俗套,既客觀又實際,很能精準打中新世代讀者內心。我讀來深感共鳴,值得大推給每一位年輕人!
——愛瑞克(《內在成就》系列作者、TMBA 共同創辦人)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大推
◎老實說,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持懷疑態度,但由於我剛好28歲,於是決定讀這本書。一年過去,我現在已經29歲了,我很高興讀了這本書。特別是第 2 章和第 3 章的內容對我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都非常有用。
◎我讀過很多勵志書籍,但沒有找到任何一本讓我覺得很受用的書,本來以為這本也差不多吧,但因為我已經快三十歲了,正處於人生的轉捩點,所以決定買來看。我很高興讀了它。不僅獲得了新的視角,也能夠整理我所做的事情並從中學到的東西。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前言 / 在二十八歲以前抓住「契機」
「感覺自己比身邊二十幾歲的人起步還要晚。」
「感覺就要一事無成到三十幾歲了,好焦慮。」
「正在迷惘要不要轉職。」
「正在找『想做的事情』。」
這本書,就是為了這樣的你而撰寫的。我希望是對至今為止的生活抱
持著以下異樣感的你來閱讀這本書。
「好像不太對。」
「好像有點不舒服。」
我想,你一定對學校或社會強壓在你身上的「常識」感到疑惑才對。
馬馬虎虎地過生活太可惜了
這本書是我的第九本書,不過,卻是我真正想要寫的一本書。正因如此,我希望讓應該閱讀的人來讀本書。
現在的二十幾歲族群―—也就是一九九○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們,在生存上可以說幾乎沒有風險。因人口減少導致人力持續不足的狀況已是眾所周知,不會找不到工作。黑心企業成為社會問題,勞動環境也不斷在改善。
正因為好不容易誕生在風險少的時代,才要不斷採取行動,畢竟無論做什麼都可以生存下去。
話說回來,在我以編輯身分創造出累計超過一千一百萬本以上的暢銷書之後,我便離開出版社自立門戶了。接下來我花了將近八年接觸二十多歲社群的經營,傾聽了不少年輕人的煩惱。
來我這邊諮詢的年輕人,幾乎都過著這樣的人生。
總之好像該升學。
總之好像要就職。
「因為周遭的人都這麼做」——他們只憑這個理由就決定了人生。即便是就職,多半也是以是否穩定、是否體面為判斷基準。
而在二十五歲左右,眼看「年輕人的期限」就要結束,不安感才湧上心頭。
「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會有這種不安也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再這樣下去怎麼可能會好?!
學校教育的受害者們
這些人的問題,在於過著他人的人生。
他們活在世人、社會、學校、父母所鋪設的軌道上。他們一邊想著只要沿著軌道走人生就會順遂,一邊不斷地做出選擇。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在過自己的人生。由於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無法實際感受到自己活著,更沒辦法好好控制,會感到不安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們不斷沿著軌道走,沒能過上「自己的人生」。他們是學校教育的受害者。簡單來說,學校教育就是製造「聽話的人」。
這是不需要自己想法的教育。
這便是我們所接受的教育。而且最糟糕的是,人生的責任只有自己本人能負責。社會量產了沒有自己想法的人,並責備這些不順利的人是「自己的責任」。
你不覺得這樣很奇怪嗎?
話雖如此,我也不是要你「憎恨社會」。而是希望你停止只是聽從他人的人生,並奪回自己的主控權。而本書,就會公開這個方法。
許多二十幾歲的人都沒有察覺到自己是在「過著他人的人生」。光只是留意到這件事,你就比周遭的人更往前邁進了一步。你只要實踐寫在這本書裡的方法,便一定能夠開始享受人生。
在二十八歲前掌握「契機」
二十八歲是人生或職涯會有所轉機的年齡。
如果你想要改變人生,那我希望你在二十八歲以前抓住「契機」。
畢竟只是「契機」,沒有必要在二十八歲時有個「結果」。然而,享
受人生的人們一定都在二十八歲前就掌握了「契機」。
因此,我才寫了「到底該怎麼過二十幾歲才好」,並希望你繼續讀下去。
我就是在二十八歲掌握「契機」的人之一。二十幾歲的我一直在打工,也不斷轉職,不過在二十八歲時我偶然進入了出版社。
在那之後大約過了兩年,我身為編輯經手的書接二連三成為了暢銷書。正因為我在二十八歲抓住了「契機」,才能拿出成果。
也多虧於此,我現在才能做我想要做的事,好比實現在檀香山與舊金山之間的兩地生活等。我的三十到四十九歲,也過得很開心。
只要讀了這本書,想必會有豐富的人生等著你。
首先,我就來介紹各章節的主題吧。
第一章是「沒有『想做的事』的人的生活方式」。許多二十幾歲的人都正在為「沒有想做的事」而煩惱著。我在本章撰寫為了找出能投入的事情,真正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第二章是「即便大腦知道也無法行動的理由」。我說明了「行動力」的祕密,希望「無法湧現動機」、「沒有幹勁」、「無法採取行動」的這些人仔細閱讀。
第三章是「控制時代的輸入」。現代是個資訊社會。如果想要活得稍微有點優勢,讀書等輸入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章是「建立習慣的方法」。最終能夠改變人的是「習慣」。希望你能夠掌握學習的習慣,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天。
第五章是「人生百年時代的工作方法」。在醫療技術十分發達的現代,許多二十幾歲的人都能活到一百歲吧。由於變成在死之前都必須工作,就需要能超越時代的有用技能。本章是為此而寫的策略。
第六章是「改變人生的人際關係」。人生會大幅度受人際關係影響。在本章,我撰寫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祕訣。
第七章是「溝通術」。由於「人際關係會改變人生」,如何與他人接洽自然相當重要。我撰寫了就算不擅言詞也能做到的方法,希望對溝通沒自信的人也可以試著實踐看看。
第八章是「價值觀」。你與周遭人們是相互合作還是相互競爭呢?幸福度會根據你如何面對世界而改變。在這一章裡,我撰寫了「互相給予的世界」的價值能讓幸福度更高。
只要閱讀這本書,我想你絕對能夠享受你的三十幾歲。首先,就從第一章開始閱讀吧。